社會與勞動保障法單選題
1. 勞動法選擇題1
1. 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勞動法規是1802年(A. 英國
)議會頒布的《學徒健康與道德法
》。
2. 19世紀初期頒布的勞動法規是以(C. 工廠立法 )的形式出現的。
3. 國際勞動立法思想開始於( D. 19世紀下半葉
)。
4. 國際上通常將國際勞工組織通過的國際勞工公約和建議書合稱為(B. 《國際勞工標准》 )。
5. 下列表述中,不屬於勞動法中所指勞動的特徵的是( D. 勞動法上的勞動,是指人們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所有有意識、有目的的 )。
6. 從( A. 工人運動 )角度分類,可以將勞動關系分為利益沖突型勞動關系、利益一體型
勞動關系、利益協調型勞動關系。
7. 下列主體中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適用范圍的是(B. 我國公民在境外設立的獨資企業 )。
8. 勞動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是自19世紀初大工業生產後,由於國家對
僱傭關系的干預而從傳統( A. 民法 )中獨立出來的。
9. 與勞動法相鄰近的法律部門最密切的是(D. 社會保障法
)。
10. ( C. 勞動就業權)在各項勞動權力中居於首要地位,是勞動者賴以生存的權利。
2. 關於勞動和社會保障自考試題
全國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制建設試題
自考考試網 更新:2011-8-27 編輯:靜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法律規范的邏輯結構中,規定具體行為規則的部分,被稱為( )
A.假定 B.處理
C.制裁 D.適用
2.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或現象,被稱為( )
A.法律沖突 B.法律事件
C.法律行為 D.法律事實
3.根據《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勞動保障部內設機構或者其他機構認為需要制定勞動保障部部門規章的,應( )
A.向勞動保障部報請立項 B.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C.向國家司法機關報請立項 D.向國家權力機關報請立項
4.涉及國家安全、外匯匯率、貨幣政策的確定以及公布後不立即施行將有礙規章施行的,( )
A.應當自公布之日起20日後施行 B.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後施行
C.可以自公布之日起即時施行 D.必須自公布之日起即時施行
5.根據勞動關系所具有的隸屬性和人身性的特徵,由國家制定勞動標准,明確勞動的基本條件,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說明的是勞動法基本原則中的( )
A.勞動關系協調的合同化 B.勞動條件的基準化
C.勞動者保障的社會化 D.勞動執法的規范化
6.依法徵收社會保險費,並按照規定支付社會保險待遇的主體,被稱為( )
A.管理人 B.監督人
C.投保人 D.保險人
7.按照行政檢查的內容為標准,可以將勞動保障行政檢查分為( )
A.主動檢查和被動檢查 B.一般檢查和特定檢查
C.聯合檢查和單項檢查 D.全面檢查和專門檢查
8.在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中,遲延繳納罰款屬於( )
A.代執行 B.代履行
C.執行罰 D.直接強制
9.勞動保障監察是由法定的專門機關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進行的監督檢查,這體現了勞動保障監察的( )
A.強制性 B.專門性
C.行政性 D.法定性
10.為實施勞動保障監察的公示義務,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及其監察員應當依法遵守( )
A.罰繳分離制度 B.迴避制度
C.聽證制度 D.告知制度
11.我國勞動保障監察查處用人單位違法行為程序的第三步是( )
A.案件處理 B.立案
C.案件移送 D.調查取證
12.其作用主要是維護勞動保障法制和政令的統一,解決勞動保障規范性文件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的勞動保障行政執法監督制度是( )
A.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實施情況的報告制度
B.重大具體勞動保障行政行為的審核制度
C.勞動保障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制度
D.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執行情況的檢查制度
13.就某一方面的內容,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專門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獨立實施監督檢查的一種方式,稱為( )
A.自查 B.獨立檢查
C.抽查 D.聯合檢查
14.法律責任構成的核心要素是( )
A.因果關系 B.責任主體
C.違法行為 D.損害後果
15.最嚴厲的一種法律責任是( )
A.民事責任 B.行政責任
C.刑事責任 D.管理責任
16.行政復議的受理、審查和作出行政復議決定,必須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時限,按期執行有關的程序,並作出裁決,這體現了行政復議的( )
A.便民原則 B.合法原則
C.及時原則 D.公正原則
17.行政復議程序的第四個步驟是( )
A.行政復議的受理 B.行政復議的申請
C.行政復議決定的履行 D.行政復議的決定
18.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宣告授予發明專利權無效或者維持授予發明專利權的第一審行政案件屬於( )
A.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B.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C.高級人民法院管轄 D.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19.我國的《勞動法》頒布於( )
A.1991年 B.1994年
C.1998年 D.2003年
20.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 )
A.兩年 B.一年
C.六個月 D.三個月
21.行政賠償義務機關向行政賠償請求人支付賠償金以後,依法責令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或受委託的組織或個人承擔部分或全部賠償費用的法律制度是( )
A.行政賠償 B.行政追償
C.行政追懲 D.國家賠償
22.在勞動保障部門使用的行政文書中,適用獎懲有關人員的是( )
A.部令 B.決定
C.公告 D.通報
23.勞動保障行政機關行政執法文書中,適用於勞動保障行政機關接到舉報或者發現行政管理相對人有輕微違法行為,暫不作出行政處罰,以書面形式令其在一定期限內自行改正的是( )
A.《勞動監察限期改正指令書》
B.《關於對違反勞動和社會保障法規行為的行政處理決定書》
C.《關於對違反勞動和社會保障法規行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D.《行政復議受理通知書》
24.國際勞工組織1936年的第52號《帶薪休假公約》規定,凡適用本公約人員連續服務滿一年後,有享受工資照付年假的權利,假期應有至少( )
A.6個工作日 B.7個工作日
C.10個工作日 D.15個工作日
25.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章程,國際勞工組織最正式的監督程序是( )
A.定期監督 B.申訴
C.控訴 D.直接接觸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6.按照法律規范的強製程度,可以把法律規范分為( )
A.義務性規范 B.禁止性規范
C.強制性規范 D.任意性規范
E.確定性規范
27.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包括(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民事基本制度
C.犯罪和刑罰 D.基本經濟制度
E.地方性事務
28.下列屬於勞動保障行政許可事項的有( )
A.從事補充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資格認定
B.勞動仲裁員資格的考核認定
C.技工學校設立審批
D.企業實行特殊工時制度的審批
E.外國人入境就業審批
29.我國勞動保障監察的內容涉及勞動保障工作的各個方面,有( )
A.就業管理 B.職業介紹管理
C.社會保險管理 D.工資管理
E.勞動合同管理
30.從監督的內容來看,對行政主體的監督主要是( )
A.對法人遵守行政法律法規的監督 B.對行政主體行為合法性的監督
C.對公民個人遵守行政法律法規的監督 D.對其他組織遵守行政法律法規的監督
E.對公務人員遵紀守法行為的監督
31.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繁多,在行為責任方面,主要有( )
A.責令改正 B.通報批評
C.停止違法行為 D.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
E.履行職務或法定義務
32.行政復議參加人包括( )
A.申請人 B.鑒定人
C.被申請人 D.證人
E.第三人
33.下列關於「行政訴訟中的被告」正確的提法有( )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B.由行政機關口頭委託的組織所做的具體行政行為,委託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C.非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共同作出行政決定的,共同構成被告
D.對行政機關的派出機構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該派出機構作為被告
E.行政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34.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侵犯公民人身權的行政賠償范圍包括( )
A.對不符合拘留條件的人實施了拘留
B.拘留超過了法定的期限
C.行政機關實施了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措施
D.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
E.使用槍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的
35.在關於社會保障的國際勞工公約中,正確的提法有( )
A.在農業中規定實行強制疾病保險制度,其津貼待遇包括免費治療和提供葯品及器械
B.對殘廢者提供康復服務的義務
C.強調給達到規定年齡(不小於60歲)受保人支付老年年金
D.對失業者支付津貼
E.本國人和非本國人在社會保障的9個部分享有平等待遇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社會保險法
37.行政行為
38.勞動保障行政處理
39.勞動保障行政爭議
40.行政賠償制度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法的作用。
42.簡述我國勞動保障監察的職責。
43.簡述勞動保障法律責任的特徵。
44.簡述行政訴訟的特徵。
45.簡述國際勞工組織的宗旨。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試述勞動保障行政執法監督的特徵。
47.試述社會保險行政爭議的主要特點。
3. 求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題目答案:
1.(1)單位辭退吳某等30名員工不合法。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單方合法解除勞動合同的事由之一是「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但符合這一條的前提是「經過另行安排工作(即調崗)或培訓後仍不能勝任工作時」才能予以解除(即辭退),此處甲公司未另行安排吳某等人工作或再次培訓就以不能勝任為由解除勞動合同的做法違法;(2)應當支持,理由同上;(3)該案中甲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吳某等人作為勞動者可以選擇兩種主張:一是主張繼續旅行勞動合同並要求甲公司另行安排工作;二是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即接受辭退)但應主張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賠償金。如果用人單位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以「不能勝任工作」合法解除勞動合同的,也應當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現在家公司未符合法律規定的「不能勝任工作」的解除勞動合同情形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相當於上面提到的基礎勞動合同經濟補償兩倍的賠償金。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按勞動者在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的支付一個月工資,但最多不超過12個月。
2. (1)單位以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辭退王某,應當提供證據證明有哪些錄用條件,王某為何不符合錄用條件,如果單位不能舉證,則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後果,不能據此辭退王某;(2)2011年10月,李某已過試用期,屬於與用人單位的勞動合同存續期間(即正常用工期間),回家探親路上受傷屬於「非因公負傷」,根據《勞動合同法》,勞動者患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過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才可予以辭退。本題中用人單位未與李某另行安排工作就與之解除勞動合同的做法違反法律規定,李某應當要求為繼續履行合同(另行安排工作)或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3)不妥當。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而不支付加班工資的做法構成勞動者可隨時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支付補足相關加班工資並配合勞動者辦理轉移手續,這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劉某可以要求用人單位辦理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手續,支付所欠的加班工資並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因為是由於用人單位過失而由勞動者單方提出解除)。
4.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試題
1、商場要求「吳某需先交200元風險抵押金,如果吳某違約,則200元押金不再退還」。
2、試用期內約定為容6個月。因為本合同約定的期限才2年,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
3、試用期工資低於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
4、約定勞動者「患病住院懷孕」,用人單位有權解除勞動合同,並且不對吳某進行任何經濟補償。屬於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
5.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案例題,求答案
(1)商場來和小張簽訂的勞動源合同中的不得懷孕時違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第2 3條:「……各單位在錄用女職工時,應當依法與其簽訂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中不得規定限制女職工結婚、生育的內容。…
《婦女權益保障法》第2 7條:「任何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職工的工資,辭退女職工,單方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但是,女職工要求終止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的除外。……」
《勞動合同法》第2 6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2)應先申請勞動仲裁。
6.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多選。謝謝
1、ABC 為保護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勞動法規定從事礦山井下以及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種、崗位工作的農民工,實行定期輪換制度,合同期限最長不得超過8年。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適用范圍比較廣泛,靈活性較強。
3、ABC 失業人員要領取失業保險金,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第一,原所在單位和失業人員本人已按規定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 第二,非因本人意願失業,即失業人員不願意中斷就業,但因本人無法控制的原因而被迫失業;第三,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辦理失業登記是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必經程序,目的是為了掌握失業人員的基本情況,確認其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資格。失業人員必須同時滿足上述條件,才能申請領取失業保險金及其他待遇。對不符合條件的,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拒絕其申請,並告知其拒絕的理由。
4、BCD 休假的種類:、(1)法定節假日。是指法律規定用於開展紀念、慶祝活動的休息時間。我國勞動法規定的法定節假日有:元旦休息1日;春節休息3日;國際勞動節休息3日;國慶節休息3日;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2)探親假。是指勞動者享有保留工資、工作崗位而同分居兩地的父母或配偶團聚的假期。探親假適用於在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工作滿1年的固定職工。(3)年休假。是指職工工作滿一定年限,每年可享有的帶薪連續休息的時間。勞動法第45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7.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作業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規度,是我國對城鎮居民生活的法律規定:對於家庭人均收入低於一定內數額容的居民,實行最低生活保障,即每月由政府給低收入家庭生活費,就是所謂的低保。當然還有一些如勞動培訓,繳納社保,孩子上學等優惠措施。讓低收入家庭受惠。
8. 社會保障學作業之選擇題
褒禪山也稱為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里築室居住,死後又葬在那裡;因為這個緣故,後人就稱此山為褒禪山。現在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陽洞,因為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距離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碑上只有那字還認得出來,即「花山」。現在將「花」讀為「華實」的「華」,大概是(因字同而產生的)讀音上的錯誤。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湧出,在這里游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個洞穴,一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後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懶於前進而想退出的夥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足夠用來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而我也後悔自己跟他出來,未能盡情享受游山的樂趣。
對於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沒有不探究、思考到的。那(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多;(路)不平坦而又遠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貴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的地方,因而人們很少到達那裡,所以沒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意志,也不隨從別人而停止(不前),然而力量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意志與力量,也不盲從別人而有所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沒有外物來幫助他,也不能到達。但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難道誰還能譏笑他嗎?這就是我(這次游山)的收獲。
我對於那座倒地的石碑,又由此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後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情況,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要謹慎採取的緣故。
同游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人王安石記。
9.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試題名詞解釋 什麼是社會保障法
社會保障法是指調整關於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安全生產法、消防回法等。也是保障社會成答員基本生活需要和經濟發展享受權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社會保障法是調整以國家和社會為主體,為了保證有困難的勞動者和其他社會成員,以及特殊社會群體成員的基本生活,並逐步提高其生活質量而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10. 求兩題——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 案例分析題
2個問題都來是06年的,到目前自都已經超過時效!
針對案例一:
法院的做法不能說一定是錯誤的,如果你以債務糾紛起訴,法院應該受理,享受2年的訴訟時效,如果牽扯到工資拿就屬於勞動爭議,應當先走勞動仲裁!如果走勞動仲裁程序的話,工資在勞動合同履行期間是不超時效的,但是該案例中約定了支付工資的時間為2007年1月,那時效是1年,也就是說到2007年12月31日內,都可以!
針對案例二:
1、產假至少90天,晚婚晚育、難產、雙胞胎等情況還會相應增加產假,產假期間按原工資享受待遇!生育費用生育保險如果沒有報銷的話,可以要求單位承擔!
2、社會保險應由單位承擔相應部分,申請勞動仲裁可以要求單位支付!
3、哺乳期間,應享受每天1個小時的時間!
4、住房公積金不屬於勞動仲裁受理范圍,可以到相應征繳機構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