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既得利益

合同法既得利益

發布時間: 2022-01-14 10:51:02

A. 在合同法中可向違約方要既得利益

好好看看勞動合同吧,打工也不要打的這么糊塗,只要辭職,是不需要老闆批不批的,無非就是如果批准了,可以馬上走人,如果不批,一個月後就可以走人,這是指簽訂勞動合同的,如果試用期內,是可以隨時走人的

B. 因不可抗力違約沒有造成既得利益損失要賠償嗎

合同法171條第1款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

首先,要確定是否為不可抗力;其次,要看不可抗力對履行合同的影響大小;最後,還要看發生不可抗力後是否通知對方和採取補救措施。

如確屬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且通知和採取了補救措施,造成的損失是免責的,不用賠償。

C. 法律對可得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可得利益損失是指一方未全面履行合同等違約行為導致守約方所喪失版的財產性損失,權即在合同履行前並不為當事人所擁有的,而為當事人所期望在合同全面履行以後可以實現和取得的財產權利。通常情況下只要構成違約行為即可能導致對方可得利益的損失。常見的可得利益損失有以下幾種:1.生產利潤損失。這類損失多與生產設備和原材料的買賣合同有關。在這類合同中,買方所買的設備或原材料是用於生產的,如果賣方不交貨、所交付的設備或原材料不合格或遲延交付,必然會耽擱買方的生產,給買方造成生產利潤損失。2.經營利潤損失。這類損失多與承包經營、租賃經營合同以及提供服務或勞務的合同有關。3.轉售利潤損失。在買賣合同中,賣方違約不交貨,導致買方無法將該批貨物轉售於其已簽約的下家買主,則其轉售利潤損失一般來說就是轉售合同價款與原合同價款的差額,再扣除必要的轉售成本。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D. 既得利益的詞語解釋

名稱:既得利益
拼音:jì dé lì yì
解釋:指人們或集團已經獲得的,法定的某種特別權益。
出處:毛澤東《陝甘寧邊區政府第八路軍後方留守處布告》:「凡在國內和平開始時,屬於邊區管轄地域內,一切已經分配過的土地房屋和已經廢除過的債務,本府本處當保護人民既得利益,不準擅自變更。」
出處:合同法的司法解釋
事例:這既然是他的~,他當然不會輕言放棄。

E. 中國勞動法管用嗎,和工會裡面都是既得利益者嗎

管用,現在去勞動部門投訴,基本上都回要求企業依法處理。不過,勞動部門只是仲裁,是沒有執法權,如果企業拒不執行,勞動部門是沒有辦法的。
沒有人會認為工會是既得利益者,最多覺得是個擺設。

F. 合同糾紛

物業是出租方,你是承租方?首先,你要清楚你自己的想法是什麼(繼續履行合同還是協商撤銷合同),然後在做打算。個人建議繼續履行合同(若對方違約就可以主張既得利益的損失)

G. 不懂勞動合同法,又被企業賺了。你有這樣的經歷嗎

新舊版勞復動合同法我都簡單研讀過制一下,我認為政府在宣傳時故意誇大他對員工的有力面,而由於制定者都是企業家或者既得利益者,實際上並未有多大改善,相反對企業裁員等發面提供了更大便利性,很多模稜兩可。公司在簽訂合同時也不允許你對合同有仍和異議,你要麼接受,要麼不做,勞動者只有選擇忍受。而且在勞動者維權過程中的艱難,只有經歷過的才能體會。

熱點內容
仁壽法院執行 發布:2025-08-17 13:55:00 瀏覽:873
關於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17 13:54:21 瀏覽:265
經濟法的學習的過程與認識和感受 發布:2025-08-17 13:53:07 瀏覽:795
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17 13:42:59 瀏覽:985
西財法學考研 發布:2025-08-17 13:41:22 瀏覽:381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條規定 發布:2025-08-17 13:39:56 瀏覽:726
老鍾民法mp3 發布:2025-08-17 13:35:48 瀏覽:941
勸酒行為的承擔法律責任的依據 發布:2025-08-17 13:30:25 瀏覽:78
勞動合同法關於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7 13:29:44 瀏覽:712
公序良知行政法 發布:2025-08-17 13:29:3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