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詳解勞動合同法38條

詳解勞動合同法38條

發布時間: 2022-01-14 16:25:51

① 勞動合同法38條

勞動合同法38條是關於用人單位違約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按照此項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工作年限給予補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1)詳解勞動合同法38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② 勞動合同法38條條款

勞動法合同法》第38條條款具體內容: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

根據《勞動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③ 如何理解《勞動合同法》第38條中「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不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應包含兩層含義,具體如下:

  1. 就行為性質而言,應當是「不及時支付」或/和「不足額支付」,

  2. 就支付對象而言,應當僅指「勞動報酬」。

「不及時/足額支付」情形,包括如下幾種

(一)不及時支付勞動報酬:即用人單位無故未按照勞動合同或雙方約定時間支付勞動報酬,也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無故拖欠薪資」。對此,原勞動部《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第四條有明確定義,「 「無故拖欠」系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超過規定付薪時間未支付勞動者工資。不包括:

(1)用人單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災害、戰爭等原因,無法按時支付工資;

(2)用人單位確因生產經營困難、資金周轉受到影響,在徵得本單位工會同意後,可暫時延期支付勞動者工資,延期時間的最長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根據各地情況確定。其他情況下拖欠工資均屬無故拖欠。」

(二)剋扣勞動報酬:原勞動部《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第3條定義:「剋扣系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扣減勞動者應得工資(即在勞動者已提供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應當支付給勞動者的全部勞動報酬)。不包括以下減發工資的情況:

(1)國家的法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的;

(2)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有明確規定的;

(3)用人單位依法制定並經職代會批準的廠規、廠紀中有明確規定的;

(4)企業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相聯系,經濟效益下浮時,工資必須下浮的(但支付給勞動者工資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5)勞動者請事假等相應減發工資等。」截至目前,此定義仍可用於判斷是否構成「剋扣」。

④ 勞動合同法第38條1款的詳細解釋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回
(一)未按照勞動答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保護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生命健康安全是用人單位的基本責任和義務。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相應的勞動保護是對勞動者基本利益的維護。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是指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所從事的勞動必須提供的生產、工作條件和勞功安全衛生保護措施。即用人單位保證勞動者完成勞動任務和勞動過程中安全健康保護的基本要求。包括勞動場所和設備、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勞動防護用品等。本法第十七條規定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是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即提供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是用人單位應盡的義務,如果用人單位末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或勞動合同的規定提供勞動條件,致使勞動安全、勞動衛生條件惡劣,嚴重危害職工的身體健康,並得到國家勞動部門、衛生部門的確認,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⑤ 勞動法38條第二項和第六項勞動合同 法第十條勞動合同法第 18條十項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請

首先,問題有錯誤,勞動法38條無2、6項,您應該指的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二項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即沒有及時或者沒有足額都可以,比如工資5000,單位沒合法理由給你發3500,這就屬於未足額。未及時是說工資支付日期屆滿後7天仍沒支付。這兩種情形可以解除合同。

6項說的是其他類,是一個概括性說法,沒實際意義。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要書面定立。但了勞動關系是從用工之日起建立,比如你們10月1日簽合同,但10月20才開始上班。那麼這期間你們雙方便是沒有勞動關系的。一個月內定立勞動合同,比如10月1日入職,那麼10月31日之前一定要簽合同。


第十八條 沒有第十項親我沒法解釋

第十八條 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1. 未簽合同雙倍工資。比如你2012年10月1日入職,單位到2013年10月1日都沒跟你簽合同,那麼你可以要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的雙倍工資,即11個月的。

  2. 符合定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者提出,用人單位不定力,應當支付2倍工資。比如你工作滿10年,再簽合同要無固定期限,結果單位不同意,你有證據證明,就可以要雙倍工資。

⑥ 勞動合同法第38條1款的詳細解讀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專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屬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⑦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目前社會上一些用人單位,任意剋扣職工工資,停發、少發甚至完全不發工資,不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有的用人單位為了賺錢不顧勞動者死活,讓職工在有毒氣體、無防護設備等惡劣的生產環境下勞動,導致職工中毒生病、死亡或殘廢。針對這種情況,為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本法明確規定勞動者享有特別解除權可無條件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7)詳解勞動合同法38條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1],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並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並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⑧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三款

用人單位應該這么辦:
1、積極主動向當地的勞動監察大隊提供員工不內願意自己參加社會保險法容的書面證據,勞動者曾經與用人單位達成書面協議,同時用人單位已經每月按時將用人單位應該繳納單位部分的社會保險法費支付給了員工,有工資支付單為證。
2、如果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沒有《勞動合同法》第38條「(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過錯存在,則勞動者沒有依法離職而擅自走人屬於曠工行為,用人單位調查落實後可以對該員工做出曠工處理。
3、《勞動合同法》第90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⑨ 勞動合同法38條的問題

「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版單位違章指揮、強權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是指勞動者碰到這種情形的,可以當場立即解除勞動合同。這強調的是勞動者事先沒有解除勞動合同的准備,完全是碰到狀況即興提出的。

前面六條的情形一般是提前一天告知單位,說明是因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哪一項規定而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且要求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這強調的是勞動者事先有解除勞動合同的准備,只是不需要諸如提前三天或者一個月通知。

熱點內容
仁壽法院執行 發布:2025-08-17 13:55:00 瀏覽:873
關於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17 13:54:21 瀏覽:265
經濟法的學習的過程與認識和感受 發布:2025-08-17 13:53:07 瀏覽:795
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17 13:42:59 瀏覽:985
西財法學考研 發布:2025-08-17 13:41:22 瀏覽:381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條規定 發布:2025-08-17 13:39:56 瀏覽:726
老鍾民法mp3 發布:2025-08-17 13:35:48 瀏覽:941
勸酒行為的承擔法律責任的依據 發布:2025-08-17 13:30:25 瀏覽:78
勞動合同法關於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7 13:29:44 瀏覽:712
公序良知行政法 發布:2025-08-17 13:29:3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