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租賃經濟法
合同法是抄民襲法的范疇。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在學術上有兩種觀點,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我國現行立法採取民商合一的立法觀點,認為《民法通則》是民法這個法律部門的基本法,《合同法》、《物權法》、《公司法》等民事、商事法律均屬於大民法的范疇。
❷ 經濟法概論 簡述租賃合同的概念與特徵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主要包括:市場主體的資格關系、市場主體之間的關系、市場經濟秩序關系、社會與市場利益平衡關系_
。P2 2. 經濟法律關系是指由經濟法律所確認的具有 權利義務 內容的具體社會關系,主要是一定的財產關系在法律上的表現。
P3 3. 法律關系由 權利主體、權利客體、權利與義務
三者構成。P3 4. 法律關系主體包括
自然人、法人 以及其它主體。
P3 5.
法律關系客體指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通常包括_物 、行為
和精神產品。P3 6. 經濟法律事實是指能夠引起 經濟法律關系
產生、變更和消滅的現象和情形。P3 7. 法律事實通常分為法律實踐和_
法律事實 兩類。事件是指與當事人_
意志
無關的客觀現象;行為是指根據當事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能夠引起_法律_
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自學活動。P4 8. 從權利的標的內容看,經濟法律權利主要包括兩種:財產權、_部分人身權
。P4 9. 從權利的實現或者作用上
,經濟法律權利可分為五類:支配權、形成權、期待權、請求權、抗辯權P4 10. 經濟法律責任是
財產 責任,但它既可以單獨行駛,也可與其它責任共同運用。P5
11. 法人依法成立,以獨立的名義享有_民事權利_、
_承擔民事義務_。
P8 12. 企業法人登記機關為 工商行政管理局,實行_
分級 登記管理的原則。P8 13. 代理的種類有:_委託代理、指定代理、法定代理、再代理
。P11 14. 所有權的內容:_
佔有、使用、收益、處分 _。
P13 15. 債法律關系由_主體、客體_和_
內容_三要素構成。P16
16. 債的分類包括:合同之債與
非合同之債_、特定物之債與_種類物之債
_;按份之債與_連帶之債_;簡單之債 與_
選擇之債_。P16
17. 公司是企業的_法人_,由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_
全部_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P21
18. 我國《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為__50_人以下,同時還規定了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_
一個_法人股 東的有限責任公司。
P21 19. 《會計法》規定各單位必須設置_會計_帳薄,並保證其真實、完整;建立本公司的_
財務、會計_制度,應當按 會計年度編制財務會計報告。P23 20. 公司合並分為
_吸收合並、新設合並_。P24 21. 公司分立指由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公司分解為_
兩個或兩個以上_新公司。P24 22.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_
一萬元_並需一次繳足。P26 23. 有限責任公司由股東出資設立,而不向_
社會 公開募集。P27 24. 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_3
萬元_P27 25. 新修訂的
《公司法》規定,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可以
_分次_出資,公司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
的20%。其餘部分由股東自公司成立之日起_2年內繳足,投資公司可以在_
5_年內繳足。P27 26. 有限責任公司出資可以用貨幣,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非貨幣財務出資,但全體股東的貨幣 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
__30%_。P28 27.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會的議事方式包括三種:_
首次會議我、臨時會議、定期會議_。P30 28. 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監事會,其成員不得少於
_3人_。P32 29.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部分_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它股東 過
_半數 _同意;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讓股東有 優先
購買權。 30.
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應當有2人以上
200
人以下,其中半數 以上的發起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發起人認購和 募集的股本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500萬
❸ 經濟法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指經濟法所干預、管理和調控的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關系,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a.國家規范經濟組織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規范組織的法律,是為了防止壟斷組織的出現,從組織上保證市場經濟順利發展。這方面的法律有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合夥企業法、個人投資法等。
b.國家干預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國家對市場經濟運行進行干預是經濟法的重要調整方式,這方面的法律有證券法、票據法、破產法、金融法、保險法、房地產法、環境法、自然資源法等。
c.國家管理、規范經濟秩序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日本學者丹宗昭信認為::經濟法是國家規制市場支配的法,現代經濟法的核心是壟斷禁止法。這方面的法律有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和產品質量法。
d.國家在經濟調控中發生的經濟關系。此種經濟關系的特點是國家對市場經濟運行實行宏觀調控,使經濟各部門運行協調,使整個國家經濟運行平穩。這方面的法律有財政法、稅法、計劃法、產業政策法、價格法、會計法和審計法等。
基本原則
包括社會本位原則、實質公平原則、經濟效率原則和可持續發展原則。
❹ 經濟法問題
(1)承租方月付累計兩期或季付一期未按本合同約定的時間、金額支付租金,經催告仍不及時支付,構成嚴重違約;
(2)甲公司有權解除融資租賃合同,因為承租方存在上述的嚴重違約情況。此時,甲公司有權要求承租人支付解除合同之日到期未付租金及其逾期利息,並向出租人返還租賃物。承租人未於合同解除之日向出租人返還租賃物的,承租人應向出租人支付佔有期間給出租人造成的損失(該期間自解除合同之日起至租賃物實際返還出租人之日止,損失賠償額按本合同約定的租金為標准計付)。
(3)丁公司應該承擔保證責任,因為當承租人未按主合同約定履行債務時,無論出租人對主合同項下的債權是否擁有其它擔保,出租人均有權直接要求保證人在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4)不屬於破產財產。已作為銀行貸款等債權的抵押物或者其他擔保物的財產,銀行和其他債權人享有就該抵押物或者其他擔保物優先受償的權利。抵押物或者其他擔保物的價款超過其所擔保的債務數額的,超過部分屬於破產還債的財產。
(5)不屬於破產財產,因為甲公司擁有該設備的所有權,該設備不屬於乙公司所有。
❺ 經濟法中公司有哪幾種分類
你好,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我國目前有國有經濟、集體所有制經濟、私營經濟、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涉外經濟(包括外商投資、中外合資及港、澳、台投資經濟)等經濟類型,相應我國企業立法的模式也是按經濟類型來安排,從而形成了按經濟類型來確定企業法定種類的特殊情況。它們是:
(1)國有企業。這是指企業的全部財產屬於國家,由國家出資興辦的企業。國有企業的范圍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使用國有資產投資所舉辦的企業,也包括實行企業化經營、國家不再核撥經費或核發部分經費的事業單位及從事生產經營性活動的社會團體,還包括上述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使用國有資產投資所舉辦的企業。
(2)集體所有制企業。這是指一定范圍內的勞動群眾出資舉辦的企業。它包括城鄉勞動者使用集體資本投資興辦的企業、以及部分個人通過集資自願放棄所有權並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認定為集體所有制的企業。
(3)私營企業。這是指企業的資產屬於私人所有,有法定數額以上的僱工的營利性經濟組織,在我國這類企業由公民個人出資興辦並由其所有和支配,而且其生產經營方式是以僱傭勞動為基礎,僱工數額應在8人以上。這類企業原以經營第三產業為主,現已涉足第一、第二產業,向科技型、生產型、外向型方向發展。
(4)股份制企業。企業的財產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出資者共同出資,並以股份形式而構成的企業。我國的股份制企業主要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包括國有獨資公司)兩種組織形式。某些國有、集體、私營等經濟組織雖以股份制形式經營,但未按公司法有關既定改制規范的,未以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登記注冊的,仍按原所有制經濟性質劃歸其經濟類型。
(5)聯營企業。這是指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組成新的經濟實體;具備法人條件的聯營企業,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不具備法人條件的,由聯營各方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所有的或者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的企業。如果按照法律規定或者協議的約定負連帶責任的,則要承擔連帶責任。
(6)外商投資企業。這類企業包括中外合營者在中國境內經過中國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外合營者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享利潤、共擔風險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也包括由外國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按我國法律以合作協議約定雙方權利和義務,經中國有關機關批准而設立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還包括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由外國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單獨投資、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外資企業。
(7)港、澳、台投資企業。這是指港、澳、台投資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涉外經濟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合資、合作或獨資形式在大陸舉辦的企業。在法律適用上,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法律、法規為依據,在經濟類型上它是不同於涉外投資的經濟類型。
(8)股份合作企業。這是指一種以資本聯合和勞動聯合相結合作為其成立、運作基礎的經濟組織,它把資本與勞動力這兩個生產力的基本要素有效地結合起來,具有股份制企業與合作制企業優點的新興的企業組織形式。
個人獨資企業是為讓外人感到困惑和混淆的地方,很多人說所謂的「一人公司」或者「一塊錢注冊一個企業」,都是對於個人獨資企業的誤解和謠傳(這其中,沒有操守、不學無術的記者們起了很多惡劣的作用)。
個人獨資企業是按照個人獨資企業法成立,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作為一個自然人企業,投資者對於企業的經營風險負無限連帶責任。也就是說,個獨企根本不是企業法人,更談不上公司法人。
1、在投資者的身份上,首先要求是中國公民,其次規定某些職業者不能成為投資人,比如公務員、黨政機關領導、公檢法系統人員(當然,應然和實然之間是有差別的,我想大家也知道);
2、出資。這里存在嚴重的謠傳和誤解。個獨法中確實沒有關於最低出資額的規定,只是籠統講有投資人申報的出資。但是任何企業要運行都是要有必要投入的,個獨企也不例外,沒有足夠與擬開展的業務相應的投入,工商部門是不會批準的。在實踐中,依照地區、行業不同,實際的最低限額一般在5萬-10萬之間;在投資方式上,可以以投資者自己的財產出資,也可以以夫妻雙方的家庭財產出資——後果就是如果債務不能清償時,也需要用家庭財產來償還;四、合夥企業的歷史要比其他企業形式存在的時間更悠久,也是經濟生活中數量眾多的組織形式,特別是在專業服務的領域中,大多是採用合夥制。
個人獨資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
個人獨資企業的特徵
(1)個人獨資企業的出資人是一個自然人。該自然人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並且不能是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從事營利性活動的人。
(2)個人獨資企業的財產歸投資人個人所有。這里的企業財產不僅包括企業成立時投資人投入的初始財產,而且包括企業存續期間積累的財產。投資人是個人獨資企業財產的唯一合法所有者。
(3)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這是個人獨資企業的重要特徵。也就是說,當投資人申報登記的出資不足以清償個人獨資企業經營所負的債務時,投資人就必須以其個人財產甚至是家庭財產來清償債務。
(4)個人獨資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盡管個人獨資企業可以起字型大小,並可對外以企業只是自然人進行商業活動的一種特殊形態,屬於自然人企業范疇。
❻ 經濟法作業,求租賃合同怎麼寫,有格式嗎
合同中先編好甲乙方,在羅列甲方責任和一方責任。然後是甲乙方共同遵守的條款,最後的落款日期及簽字畫押。
❼ 經濟法包括哪些法律
經濟法包括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合夥企業法、個人投資法、證券法、票內據法、破產法容、金融法、保險法、房地產法、環境法、自然資源法、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和產品質量法、財政法、稅法、計劃法、產業政策法、價格法、會計法和審計法等法律。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簡單地認為經濟法就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民商法也調整經濟關系。
(7)公司租賃經濟法擴展閱讀
經濟法的特點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❽ 為什麼會計上的融資租賃是雙方當事人而經濟法上的融資租賃是三方當事人
經濟法上是固定資產銷售方,融資租賃公司,承租方(購買方),故事是回這樣的,有天,答購買方想找銷售方買固定資產,但一下子沒這么多錢,於是找到融資租賃公司說:你幫我買一下這個固定資產,我分期付你租金,最後這個固定資產歸我,你看怎麼樣?後來融資租賃公司對購買方調查了一下,覺得這個公司靠譜,不會後面付不出租金,於是融資租賃公司這個第三方就介入了,交易也就輕松愉快地達成了!所以融資租賃方算第三方。會計里是核算業務,根本沒這個銷售方什麼事情,所以就成雙方
❾ 企業與公司法、合同法是否屬於經濟法的范疇
確定。因為企業與公司是活動於經濟領域的法人主體,經濟合同是反映法人之間經濟關系的契約形式,調節經濟領域中各主體相互關系和各自行為准則的法律屬於經濟法的范疇。
❿ 公司法和經濟法一樣不
不一樣。
首先,公司法是規定公司法律地位、調整公司組織關系、規范專公司在設立、變屬更與終止過程中的組織行為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其次,經濟法是國家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控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含義:經濟法屬於法的范疇,屬於國內法的體系,但他不同於國內法體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門。
因此,公司法和經濟法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