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謊言社會與法
⑴ 致命謊言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致命謊言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⑵ 講誠信和善意的謊言辯論賽(反方是要善意的謊言) 反方三辯怎麼問正方二或三辯 要幾個致命的問題 謝謝
第一項 開場白問好,介紹你們是哪個班舉行的關於什麼辯論賽,自我介紹「我是本次比賽的主 持人***」 第二項 首先有請正方作自我介紹,再有請反方作自我介紹 第三項 有請正方一辯做開篇陳詞,正方結束後有請反方一辯做開篇陳詞第四項 宣布進入攻辯環節,有請正方二辯提問反方二三辯,結束後有請反方二辯提問正方二三辯,結束後有請正方三遍提問反方二三辯,結束後有請反方三遍提問正方二三辯第四項 有請正方一辯作攻辯小結,結束後由反方一辯作攻辯小結第五項 宣布進入自由辯論環節 ,有反方開始提問,(然後你就不用管了)第六項 有請反方四辯作總結陳詞,結束後由反方四辯總結陳詞第七項 有請觀眾提問第八項 邀請評委點第九項 根據評委打分或投票,宣布勝負及本場最佳辯手結束
⑶ 致命的誘惑講的是什麼情節
該片講述了家庭幸福的已婚律師湯姆·加洛格在偶然間跟女編輯艾麗克絲春風一度後,不料從此被她纏上的故事。
律師湯姆·加洛格工作勤奮、事業有成,在同行中小有名氣。他有一個賢惠的妻子和一個可愛的小女兒,一家人住在紐約曼哈頓一座舒適的公寓里,生活幸福美滿。加洛格受聘擔任洛賓遜出版社的法律顧問,在一次出版界的酒會上,他結識了一個叫艾麗克絲的金發女郎。
艾麗克絲是洛賓遜出版社新聘用的編輯,性格開放而大膽,她熾熱的目光讓加洛格怦然心動。正當兩人聊得興高采烈時,加洛格的妻子貝思走過來,叫走了他。
影片評價
《致命誘惑》被稱為艾滋病時代的愛情經典,它是這個時代的真實寫照。婚外情對於追求個性解放的西方社會來說是屢見不鮮的事,但以此為題材的影片《致命誘惑》卻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地引起了關注,因為影片重新提出了倫理道德這個久已被人遺忘了的主題。
《致命的誘惑》代表了一種「以倫理道德片為包裝,重申核心家庭的神聖的影片製作潮流。這類影片直接造成了對女性主義運動的逆反,以成功的謊言再度強化了性別歧視。其共同特徵是家庭情節劇與恐怖片的巧妙嫁接。
⑷ 社會與法愛的謊言黎明然這件事到底怎麼回事
么
⑸ 生活需要善意的謊言辯論會(我是反方)如何提出對正方致命的問題幫幫忙!^u^Thanks~
善意的謊言無礙於誠信
「謊言」之所以稱為「謊言」,是因為它是虛假的、不真實的、騙人的話語。一個人如果經常有謊言流與口中,從而去哄騙他人,久而久之,他便會失去人們的信任。就如同《撒謊的孩子》文中的那個孩子一樣,每天都喊「狼來了」以尋求刺激、開心,而當狼真的來時,他只有一個人獨立去面對,自己去承受,再怎麼喊叫也無濟於事,也不會有人再來幫助他。因為,可能來幫助他的人已經習慣了他的喊叫,以為又是他在「逗你玩」呢,可見,謊言有礙於誠信。
但是今天,我們談到的「謊言」,還有個定語——善意的,加上了這個限定詞後,謊言的本質也就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善意的謊言」是人們對事物寄託的美好願望,是人們善良心靈的對白,是人們彼此之間相互安慰的一絲暖意,是人們心底里流露出來的一種柔情……誰也不會去追究它的可信程度,即使聽到善意謊言的人明知道是謊話,也一樣會去努力相信,不會覺得說謊者的虛偽,有時還要從心裡感激呢。
當一位身患絕症的病人,被醫生判了死刑時,他的父母、愛人、子女以及所有的親人,都不會直接地告訴他:「生命已無法挽救」,「最多還能在這個世界上活多久」之類的話。雖然這些都是實話,但是誰會那樣殘忍地如同法官宣判犯人死刑一樣,向已經在病痛中的親人以實情相告呢。這時,大家就會形成一個統一的戰線,閉口不談實情,而以善意的謊言來使病人對治療充滿希望,讓病人在一個平和的心態中度過那殘年余日。難道這會有礙於誠信嗎!
當一個不韻世事的孩子,突然遭遇不幸,失去了自己的親人,該怎樣向他說明自己的親人到哪裡去了呢。我們覺得最好的辦法還是:暫時不要告訴他真實情況,只是說到很遠的地方出差去了,或者是在國外學習工作之類的。待孩子懂事了,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的時候,再以實情相告,孩子也會理解親人的做法,不會因為沒有早知真情而生氣的。難道這樣的話也有礙於誠信嗎!
當一個正在外地執行任務的軍人的母親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的時候,多麼希望能見上兒子最後一面啊,但是,兒子是不能回來的,不能為老母親盡一點孝心,照顧一下曾經為兒子操碎了心的母親,他非常歉疚,也很是惦念。而老母親非常理解兒子,告訴身邊的親人,自己走了以後不要告訴遠方的兒子,不能讓他分心,要說病情已經穩定,讓他安心為國盡忠。難道這樣善意的謊言有礙於誠信嗎!
所以,我堅持認為:善意的謊言不僅無礙於誠信,而且還會極大地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和感情,對社會穩定亦有不可磨滅的作用。建議大家:善意的謊言該用則用,跟誠信與否沒有太大的厲害沖突。
⑹ 5月9號 cctv12普法欄目劇 愛的謊言 那個電視劇 叫什麼名字,在哪裡能看到
秘密 池城演的
⑺ 《致命謊言》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致命謊言》([英] 肯·福萊特)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致命謊言
作者:[英] 肯·福萊特
譯者:孫璐
豆瓣評分:7.5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5
頁數:432
內容簡介:
美蘇太空爭霸時期,路克因發現間諜偷走美國即將發射的火箭的自毀代碼而被害並失去了記憶。在火車站衛生間醒來的路克懷疑自己的流浪漢身份並開始了對失憶真相的尋找。在尋找 的過程中,他發現了曾深信的朋友和妻子對他的欺騙和背叛,也意識到被善意的謊言阻隔的真愛。路克因為失憶,有了一次重新選擇人生的機會。
作者簡介:
肯•福萊特(Ken Follett,1949-)
通宵小說大師,愛倫坡終身大師獎得主。
20部小說被譯成33種語言,累計總銷量超1.6億冊。
在歐美出版界,肯•福萊特這個名字就是暢銷的保證。
1978年,他憑借懸疑小說《針眼》獲得愛倫坡獎,聲名鵲起,從此專職寫作。2010年,獲得國際驚悚懸疑大師獎。2013年,獲得愛倫坡終身大師獎。
⑻ 《致命的謊言》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致命的謊言》(保羅·克魯格曼)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致命的謊言
作者:保羅·克魯格曼
譯者:陳宇峰
豆瓣評分:7.7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
頁數:194
內容簡介: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最具個性的作品之一。當有人抱怨新技術的使用正導致大量的工作機會消失時,他卻告訴你,美國經濟在過去25年裡,已經新增了4500萬個工作崗位。
當有人高舉道德的旗幟,惺惺作態地譴責無情的跨國公司和貪婪的企業家時,他卻告訴你,低工資、壞工作總比沒有任何工作好。當有人為技術創新的空前繁榮而歡呼雀躍時,他卻告訴你,技術的奇跡遠非人們想像的那麼神奇。當有人視通貨膨脹為猛虎,一味地堅持物價穩定的政策時,他卻告訴你,通往零通脹的道路上,不僅有產出的損失,還有永久性的高失業率。
本書收錄的文章來自於保羅·克魯格曼早先發表的散文和評論,寫作時間大概介於1995年秋到1997年夏之間。那是一段多事之秋(其他時間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也是左派和右派們提出各種荒唐想法的高產期。本書最早的一篇文章是為了回應當時美國新當選的眾議院多數黨(即共和黨)領袖所鼓吹的自私型經濟的荒唐想法而寫。較晚的一篇,則是針對當時法國新上任的社會黨總理而寫。他是一個好心人,但是很不幸,其想法也和共和黨的想法一樣愚蠢。總體來看,左和右的分法並不準確。就本書論及的問題而言,正統的自由派與保守派都犯了同樣的錯誤。在很多時候,那些沒有人聽的恰恰就是真話,忠言逆耳利於行。保羅·克魯格曼在序言中寫道:「雖然我的最終結論是嚴肅的,但仍然不可否認寫作是一個充滿享受的過程。有一句老得掉牙但絕對屬實的話:以平易朴實的英語寫一篇1300字的公眾文章,遠比為專業期刊寫一篇5000字,而且滿是方程式的專業論文困難得多,也費時得多。我希望,那些喜悅的讀者朋友們也能體會到這點。或許,他們會很快發現:這些短文,不僅能啟迪心靈,而且還充滿趣味。不妨先試著看一看吧!」
作者簡介:
保羅·克魯格曼,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定期講授原理類課程。克魯格曼為耶魯大學學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在任現職前,他先後於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任教;1982—1983年間,在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任職。保羅·克魯格曼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國際貿易,是新貿易理論的奠基人之一,該理論把對國際貿易的分析建立在規模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的基礎之上。他對國際金融亦有研究,並且主要集中於對貨幣危機的分析。1991年克魯格曼獲得了美國經濟學會頒發的克拉克獎。除了教學和學術研究外,他還撰寫了大量面向非專業讀者的文章。他同時也是《紐約時報》固定的專論專欄作家。
⑼ 愛情的謊言社會與法
社會與法2013年普法欄目劇目錄 2013年 《普法欄目劇》 20131231回家-十二集精編版(六) 劇照(24張) 《普法欄目劇》 20131230 回家-十二集精編版(五) 《普法欄目劇》 20131229 回家-十二集精編版(四) 《普法欄目劇》 20131228 回家-十二集精編版(三) 《普法欄目劇》 20131227 回家-十二集精編版(二) 《普法欄目劇》 20131226 回家-十二集精編版(一) 《普法欄目劇》 20131225 三集迷你劇-卧底精編版(大結局) 《普法欄目劇》 20131224 迷你劇集-卧底精編版(二) 《普法欄目劇》 20131223 迷你劇集-卧底精編版(一) 《普法欄目劇》 20131222 迷你劇集-卧底前傳之「兄弟」篇(大結局) 《普法欄目劇》 20131221 迷你劇集-卧底前傳之「兄弟」篇(四) 《普法欄目劇》 20131220 迷你劇集-卧底前傳之「兄弟」篇(三) 《普法欄目劇》 20131219 迷你劇集-卧底前傳之「兄弟」篇(二) 《普法欄目劇》 20131218 迷你劇集-卧底前傳之「兄弟」篇(一) 《普法欄目劇》 20131217 迷你劇集-卧底前傳之姐妹篇(大結局) 《普法欄目劇》 20131216 迷你劇集-卧底前傳之姐妹篇(二) 《普法欄目劇》 20131215 迷你劇集-卧底前傳之姐妹篇(一) 《普法欄目劇》 20131215 心術 《普...
⑽ 辯論:講誠信與善意的謊言,兩方致命的弱點及解答方法
[正方]:
善意的謊言本身即是謊言,這一點是無庸質疑的。謊言,說謊是欺騙,欺騙是不道德的,不道德的事不得人心,這些都是打小師長們就諄諄教誨過。但我們捫心自問,又有誰沒有說過謊言呢?無論是對自己的親人、朋友、還是不相識的人,目的也有很多種,但當我們給謊言加上一個「善意」時,彷彿大家都可能接受了,這正是人性的弱點的集中表現。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當你拿不定主意時,就說實話。它將令你的對手感到窘困,令你的朋友感到釋然。」因此,心理學專家們的觀點是:不要輕易扯謊,哪怕是善意的謊言。
[反方]:
當貧窮的母親把僅有的飯菜留給兒女,同時隱瞞了自己還餓著肚子的事實,難道您還要指責善良崇高的母愛「不誠信」嗎?其實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善意的謊言的影子,從病榻前含淚的安慰到委婉拒絕時的客套,從愛人間的海枯石爛到詩人筆下的綺麗誇張,但它們都沒有那麼可怕,讓對方辯友談「謊」而色變。
[正方]:
對方二辯請注意,即使是善意的謊言,但作為謊言本身,已是與誠信相悖的行為,所以,無論謊言是否處於好的目的,作為謊言本身必然會有礙於誠信。所以,在此我要大聲疾呼,讓我們拒絕善意的謊言,共同打造誠信社會。
[反方]:
對方一辨論述中,指出當一個人面對兩種義務時,當彼此矛盾時,要緩解另一方義務。但正方一辯並沒有論述善意的謊言與誠信是矛盾的啊。怎麼能直接下結論,善意的謊言一定會緩解誠信義務呢?
請對方辯友注意,我方一辯已清楚陳述,謊言本身應具有欺騙的功能,只有惡意謊言才是出於欺騙,請正方不要把「謊言」概念的外延縮小。
[正方]:
請對方辯手注意,您們的辯詞存在很大的疏漏.我們認為區分事物首先應先從定義入手進行闡述,綜合康熙詞典的釋義,善意的謊言就是不事實求是,說假話、虛話,誇大、掩蓋、歪曲事實真相。從善意的謊言片語結構入手進行分析,其屬偏正短語,中心詞是謊言,因而善意的謊言本質上就是謊言。善意的謊言其動機雖然為善意,但因為善意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而屢屢被一些「職業騙子」所利用――這是不爭的事實。「謊言」的本身是陰暗的,事物的好惡不由事物的目的去衡量,善意的謊言本身即是假話。盡管其褪去了丐服穿上了旗袍,可是依然擺脫不了其謊言的本質,而謊言就意味著欺騙,因而就有礙誠信。善意的謊言的出發點是善良的,但是往往這種謊言一旦戳穿,對對方的傷害會更深,作為謊言本身,已是與誠信相悖的行為。
在中共中央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的20字道德規范中,"誠信" 是一個很重要的規范,誠信就是求"真",就是追求正義。古人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說的:「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通過上述多方面的分析,我們認為無論謊言是否處於好的目的,作為謊言必然會有礙於誠信。
[反方]:
善意的謊言與誠信是不同范疇的道德規范,不會發生矛盾,就象汽車不會撞上飛機一樣。
誠信:信,中國文化中「信」與「義」構成「信義」,是一種人文精神,做人的准則。「信」與「誠」相連,形成「誠信」這一道德規范,是泊來品,近代西方法學先賢提出「契約社會」的概念,人與人各種的關系都是契約關系,在這樣的社會中,誠信是社會道德的最底線,我國建立市場經濟後,要建立規范的有序的市場,誠信也就成了最重要的准則。所以,現代意義的「誠信」是市場運行的道德准則。
善意的謊言,從出發點和結果看各種各樣的善意的謊言,都是為了保護對方的情感,維護對方的心理健康和愉悅,是一種人文精神。由於善意的謊言的存在,世界變得更美好,更溫馨,更和諧,世界才會充滿愛,充滿陽光,兒童健康成長,老人盡享晚年,病人充滿希望。
所以,這是兩個不同領域的道德准則,不會相互沖突,相互矛盾,善意的謊言不會妨礙誠信。
善意的謊言不是「謊言」(惡意的謊言),就象大海里的鯨魚不是魚,滑鼠不是鼠。
[正方]:
請對方一辯注意,既是謊言?何來善意?!即是善意!何必撒謊?!
謊言雖然為善意,但作為謊言本身,已是與誠信相悖的行為,所以,無論謊言是否處於好的目的,作為謊言必然會有礙於誠信。
與民族精神來一次暮然回首,原來那誠信竟在燈火闌珊處。隔著幾千年的長河,依舊可以清晰地聽見:誠信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宛如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一個人如果丟失誠信留下的就是虛偽:一個企業如果丟失誠信將面臨破產然機;而一個民族如果丟失誠信將會對墮落與死亡!
守信了誠信就守信了一方凈土,守信了誠信就留信了成功,守信了誠信中華民族才能永恆。
在此我想請問對方同學,當一個人在失去了誠信之後,他的出發點還是善意的嗎?
[反方]:
請對方辯手注意,我們今天我辯題是善意的謊言是否有礙誠信,而不是討論不誠信的人是否還有善意。請搞清楚因果邏輯。對方辯友說既是謊言何來善意,是否對善意的謊言的存在表示懷疑,既然不存在善意的謊言我們今天的討論還有意義嗎?
[正方]:
沒有必要,我們坐在這里辯論干嗎?
所謂善意的謊言也可能導致不可預見的後果。並舉出實例:某人身患絕症,為了讓他平靜地度過餘生,親朋好友一致把他瞞過,這其中絕無惡意,也絕無私利,但往往未能盡如人意,欺騙無法持久,反而使病者失去了配合治療的理性和處理個人事務的時機。女哲學家西塞拉•波克警告說,這種謊言會置人於人格大滑坡的邊緣。她在《說謊,公共和私生活中的道德選擇》一書中寫道: 「 心理上的障礙盪然無存,辨別真偽的能力更加模糊,自認為謊話不會被識破的概念可能趨向偏執.」一些對說謊現象頗有研究的心理學家建議, 任何人如果想對朋友、親人、同事說些「 善意的謊話」之前,最好能好好考慮一個涉及心理反應的問題,即對方如果知道了真相後會感謝你的好意,還是會覺得對你的長期信任被你傷害了
[反方]:
對方辯友已經承認了善意的謊言的存在。親朋好友並不會影響治療,實際上是為了更好的治療,壓力只會影響病情。一個母親與丈夫離婚了,當時孩子還不懂事,這位母親告訴孩子,你的爸爸是一位海員,現在在國外,過些日子就會回來的。孩子對生活充滿期望,從來沒有因為自己家裡缺少一個成員――爸爸而苦惱過,自卑過。後來,母親梅開二度,又找了新的丈夫,建立了新的家庭,於是她又對孩子說:你爸爸從國外回來了。於是,孩子同爸爸之間沒有任何隔閡,情同父子,父親因為孩子沒有見外,也對孩子視如己出。每日給孩子輔導,孩子健康成長,成為名牌大學的學生。等到有一天,孩子大學畢業了,她終於發現自己的爸爸不是親爸爸,她雖然也哭了,也為自己受到欺騙而苦惱,但是,他終歸會明白,母親這樣做是對的,否則她不會有快樂的童年,不會有健康的心理,不會有良好的學業成就,不會有美滿的家庭,不會有……(太多太多)。
請問對方辯友自問,世上有哪一位會因為善意的謊言而懷疑對方的人格和誠信呢?
[正方]:
「善意的謊言更多的是借口」 !
任何使用借口的人都想用它來保護自己或別人。幫助我們挽回面子,以便能忍受挫折。
蓋斯梅爾說過:「認為自己比真正的自己好,是相當普遍的現象。」人想出來的借口有時出乎意料。為什麼人要自欺欺人?美國幽默作家賴得樂指出:「大多數人不是生活在現實當中,而是生活在幻想里,尤其是對自己的幻想。」話又說回來,了解自己與朋友的真象有時非常殘酷,最好還是不要知道的好。
然而大多數借口都有破壞性。不自覺地使用借口,即使不會愚弄別人,也會愚弄自己。所以我請對方認識到,多點誠信,少點借口!同時我想問對方,如果大家都有這種觀點,如何打造誠信社會,如何使我們的國家在誠信上有更大發展?
[反方]:
人們總是對謊言習慣性地給於貶義。這是因為當今社會誠信危機,其實謊言是中性的。即使當今社會提出誠信道德,也沒有要求在各種環境下都要講大實話,不允許謊言的存在,善意的謊言不是「謊言」(惡意的謊言),與誠信不相矛盾,是有其存在空間的,如果大家對「謊言」兩字不喜歡,我們可以介意語言學家再造一個詞,諸如「虛言」、「婉言」來確卻表達善意謊言這一語意。
善意的謊言,拋開了醜陋,而來到美麗的世界!
善意的謊言,摒棄了自私,而來到誠信的人間!
請對方辯友舉出實例,有誰因為善意的謊言而受到傷害?造成誠信的失損?
[正方]:
您沒有正面回答正方三辯的問題,我認為即使謊言是善意的,其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比比皆是.何須舉例.這種負面影響對誠信的破壞往往是比較隱蔽,是一種慢性中毒.無視這種毒害,無疑是掩耳盜鈴.我想請問對方辯手,您們口口聲聲說善意的謊言與誠信是兩個范疇,請您們就善意的謊言准確下一個定義?
[反方]:
正方三辯所說「善意的謊言更多的是借口」 ,這句話需要不需要論證?在沒有論證的前提下,是否可以直接引用?正方三辯直接論證「借口」的危害,是有嚴重邏輯錯誤的。同時,我發現對方辯友在多處存在邏輯錯誤,在此,不一一列舉。
我方要求對方列舉實例,對方卻說實例比比皆是,還是沒有舉出一例。
善意的謊言是人人盡知其意的,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何須再下定義呢?
正方三辯反復強調善意的謊言是慢性中毒,有隱蔽性,可是並沒進行嚴密的論證,也沒有舉出一個實例,而是直接下了結論,我方不能苟同。
[正方]:
我方認為所謂善良的謊言是有礙誠信的,當然這里的謊言並非人們通常說的令人震驚的騙局,而只是對配偶、親戚和朋友的做法、意見或觀點假裝表示肯定或支持(其實並不贊成)的謊言。
這里以南加州的一個名叫湯姆的公司經理為例。湯姆每年與太太以及兒子到岳母家度感恩節。他其實很不喜歡吃岳母做的一種「有特色的」南瓜餡餅,但卻對岳母說她的餡餅做得多麼可口,以避免傷害她的情感。「這樣做有錯嗎?」湯姆在向心理醫生咨詢時問道。這是一個不少人都會提出的問題。這名心理學家讓他從岳母的角度來看待這種謊話。假設有一天,湯姆的兒子在外婆面前吐露了實情,岳母發現了湯姆的真實感受,她是會告訴湯姆「謝謝你的好意?」還是會感到情感上受到傷害,說:「這些年你怎麼能這樣一直誤導我?你還向我隱瞞了什麼?」而且,湯姆的岳母又會對自己產生何種疑問?湯姆的兒子也要模仿父親扯謊嗎?他會怎樣看待父親的人格?他今後會再相信自己父親所說的話的嗎?
一位小說家曾寫過這么一句話:「當我們第一次嘗試扯謊時,我們就陷入了自己編織的紊亂之網。」
我方認為反方在一些概念的理解與認識上存在根本性的錯誤,誠信是建立在彼此的坦誠以待的基礎之上,任何的欺騙即使是所謂的"善意"的謊言可以說是與"誠信"完全悲道而弛的.關於"善意"的謊言的概念我想在此就不需要再論證了,已經分析的很明白了.
正方]:
講求誠信,古已崇尚。歷史回溯到公元前359年,秦朝商鞅立法欲以誠信富國強兵。「南門立木」的典故就此上演。商鞅法行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時至我國加入WT0和市場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倘若讓假冒橫行,信譽喪失,則將對經濟生活造成巨大的危害,給社會生活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失信濁流必將像瘟疫一樣侵蝕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阻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步伐。回眸切膚之痛,切實倡導誠信、懲治背信,健全信用道德規范和信用法律體系,已是刻不容緩,時不我待
請問正方對友,謊言何來善意,既是謊言就有礙誠信,請問對方辯友,誠信是什麼?我們這個社會需要的是什麼?
[反方]:
對方辯友所例舉,熱戀中的情人彼此承諾永不變心,但後來又分手,這不是善意的謊言,而是惡意的謊言。是對對方情感的欺騙,不能佐證惡意的謊言具有欺騙性。
[正方]:
我們要拒絕謊言,堅持誠信。如何才能避免反方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尷尬?我方以為:
一開始拒絕,就不會出現後來的尷尬局面。我們現在生活在坦誠不受歡迎的時代里。
「你可不要說隔壁大媽戴的帽子難看,聽見沒有?」
「你要跟新班主任說『非常高興您成為我們的班主任』!」
我們說類似的話並不是自己由衷的想法,而是挑一些不讓人傷心的好話說給對方聽。這是因為我們認為,生活中不能缺少善意的謊言。
我們從相反的角度看這個問題好嗎?某個人戴了一頂很難看的帽子,我們可以實事求是地告訴人家確實不太好。這是因為,總說善意的謊言也會給你帶來麻煩。因此,要學會何時說真話,何時說善意的謊言,要不就會導致無法辨別真假的結果。
舉一個例子,假設你周末接到一個不太親密的朋友的生日邀請,你並不想去,但拒絕了又怕對方生氣,答應得模稜兩可。時間過得很快,眼看快到朋友的生日了,你還是不想去,現找了個理由告訴對方你不能去了。你想一想,這時對方會怎麼看你?對方肯定看得出來你不情願去,一定會很生氣。
當初你沒有拒絕,結果還是讓朋友生氣了。假如接到邀請時就表明態度會是什麼樣呢?
「受到邀請我感到非常高興,但是我不能去,因為那天我在城裡有事。」
假如一開始拒絕,就不會有後來的尷尬。
反方]:
欺騙肯定是謊言,而謊言不一定就是欺騙。
謊言有惡意與善意的兩種。說謊是人的一種本能,至於是否誠信,關鍵在與哪種謊言。那麼惡意的謊言當然可以說是欺騙,惡意的謊言是為說謊者謀取利益,以強烈的利慾,薄弱的理性,把他人當作靶子,不惜傷害他人的行為,是一種損人利已的行為表現。心術不正的人,不管如何偽裝,如何花言巧語,如何絞盡腦汁為自己惡意的謊言冠上善意的高帽,其所說的謊言都帶有惡意目的性。可善意的謊言則不然,它是出於善良的動機,以維護他人利益為目的和出發點的。善意的謊言本身的性質決定它並非惡意,而是建立在內心之誠,之善的基礎上,本身善良的人在某種狀態下「被逼」說出的謊言是善意的,這種謊言對主體來說是一種友善,一種關心。這種謊言也是一種處世的方式,是一種替人著想的品質的體現顯然,善意的謊言無礙誠信。沒有謊言的世界如同沒有灰塵的地球,是不存在的,關鍵是我們怎樣去利用它。善意的謊言不妨礙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