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不同民族結婚
Ⅰ 不同民族的男女可以結婚嗎
可以的。民族團結、民族平等、民族融合嘛!一些漢化程度較高的民族,這些都不是問題,比如滿族、壯族、苗族等,這些民族開放很多,與漢人幾乎沒有區別的。
Ⅱ 新婚姻法漢族跟苗族結婚條件
我國法律上公民結婚條件是統一的,不分民族。
年齡男22女20,沒有不適宜結婚的疾病,不是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雙方自願,滿足就可以結婚登記了。
但是我國地方風俗和民族風俗對婚姻也有很大影響,請理論聯系實際。
Ⅲ 中國婚姻法上曾經規定過少數民族女方不能嫁給漢族嗎~~
婚姻法規定婚姻自由原則,但是不能違背法律中的禁止性規定,比如重婚、直系版血親、三代權以內旁系血親、結婚年齡、禁止性疾病等。民族屬性不是禁止性規定,但是在少數民族地區,婚姻要遵從社會習慣性、民族習慣性,政府對有禁忌的民族通婚採用不鼓勵、不禁止、不強制的態度。這個在高院的司法解釋中有規定的。
Ⅳ 少數民族同其他少數民族結婚可以嗎所生的子女屬何種民族
問題:1992年7月,我從北京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寧夏,在寧夏認識了一回族姑娘孟春燕。通過一年時間的交往,我倆熱戀了,並決定一年後結婚。孟春燕的父母知道我是苗族後,堅決反對我倆的結婚,說回族人與外族不得通婚。後在春燕說服和我行動的感化下同意我倆結婚,但提出婚後所生的孩子不能屬苗族應屬回族。請問題:我同孟春燕能否結婚?所生的子女屬何種民族?
我國《婚姻法》沒有限制不同民族的男女通婚,也沒有限制婚後子女的民族歸屬。因此,少數民族同其他少數民族結婚應該是允許的、合法的。關於婚後子女民族歸屬問題,按照《寧夏回族自治區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補充規定》第6條:「回族同其他民族的男女自願結婚,任何人不得干涉」。「其子女的民族從屬,未成年時由父母商定,成年後由子女自定」。在孩子成年前,你與孟春燕共同商定其民族問題,待孩子成年後再由他自己決定自己的民族是從苗族或是從回族。其他任何人不得非法干涉其選擇的權利。由此看來,孟春燕父母的說法和做法是錯誤的,你們在注意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和維護民族團結的前提下,可耐心做好她父母的工作,相信他們是會接受你們的意見的。
Ⅳ 少數名族和漢族的婚姻法有什麼不同
沒有的,我們中國大陸並沒有對因為民族不同而對法定婚齡做變通規定,統一適用版婚姻法的權規定:男22周歲,女20周歲。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六條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Ⅵ 不同民族間如何通婚
主要是看宗教的信仰和平時的生活習慣是否沖突,其實,年齡身高家境性別物種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人(或物)相愛了
Ⅶ 少數民族結婚年齡是多少
法定結婚年齡 《婚姻法》第6條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為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現行《婚姻法》規定,民族自治區可以根據本民族實際情況,對法定婚齡作變通規定。 婚姻法規定的婚齡具有普遍的適用性,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法律也允許對婚齡作出例外規定。比如考慮我國多民族的特點,婚姻法第五十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目前,我國一些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機關對婚姻法中的法定婚齡作了變通規定。比如新疆、內蒙古、西藏等自治區和一些自治州、自治縣,均以男二十周歲,女十八周歲作為本地區的最低婚齡。但這些變通規定僅適用於少數民族,不適用生活在該地區的漢族。 中國香港法定結婚年齡是16歲。 台灣法定結婚年齡為20歲。父母同意下男18歲,女16歲。
Ⅷ 新婚姻法跨民族結婚有什麼好處
《婚姻法》是調整婚姻家庭的關系的行為規范,與「跨民族結婚」沒有任版何關系。
因此,無論權你與什麼民族的人結婚,與同民族的人結婚一樣,權利和義務都是相同的。
建議你在網上查閱一下《婚姻法》,認真地讀上幾遍,估計你也就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來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意識到些什麼。
Ⅸ 不是說少數民族,在婚姻法中有優先政策嗎請問是那些優先政策
不知道您是什麼地方的,所以不好說。每個自治地區都不同的。
為了尊重少數民族的婚版姻習俗及傳統,使之與權各地的具體情況相適應,婚姻法第50條對這種變通規定做了明確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變通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區制定的變通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