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有關房產分配司法解釋
① 新婚姻法房產分配
2014年新婚姻法關於房產如何分配
誰首付,離婚後房子歸誰」、「婚後父母給買的房子,另一方無權分割友對新婚姻法的爭議大多還是圍繞著「房子」,因此不少人認為這對房地產商是個好消息,有更多的單身願意買房了。
《婚姻法解釋(三)》主要內容:三、首次明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婚後產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不是共同財產。四、明確婚後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不動產且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五、首次明確離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貸款購買的不動產應歸產權登記方所有。六、明確規定當事人協議離婚未成則事先達成的附協議離婚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不生效。解讀:離婚財產糾紛怎麼判?婚前貸款買房產權歸登記方婚後參與還貸離婚獲補償
司法解釋(三)第一次明確了離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貸款購買的不動產應歸產權登記方所有。如果僅僅機械地按照房屋產權證書取得的時間作為劃分按揭房屋屬於婚前個人財產或婚後夫妻共同財產的標准,則可能出現對一方顯失公平的情況。司法解釋(三)第十條的規定:1、一方在婚前已經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向房地產公司支付了全部購房款,買賣房屋的合同義務已經履行完畢,即在婚前就取得了購房合同確認給購房者的全部債權,婚後獲得房產的物權只是財產權利的自然轉化,那麼離婚分割財產時將按揭房屋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相對比較公平。對按揭房屋在婚後的增值,應考慮配偶一方參與還貸的實際情況,對其作出公平合理的補償。在將按揭房屋認定為一方所有的基礎上,未還債務也應由其繼續承擔,這樣處理不僅易於操作,也符合合同相對性原理。對於婚後參與還貸的一方來說,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2、房屋被一方「偷賣」怎麼辦?買房第三方具備三個條件法院不支持另一方追回房屋夫妻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雙方共有的房屋賣給了第三方怎麼辦?司法解釋(三)第十一條指出,只要第三方的購買行為具備三個條件,人民法院則不支持另一方追回房屋的主張。這三個條件分別是:第三方要善意購買,即購房時並不知道賣房的夫妻雙方沒有協商;支付合理對價;辦理產權登記手續,這標志著房屋買賣的物權已發生轉移。
有專家認為,如果夫妻雙方只有一套住房,一方未經同意出售住房,可能損害另一方的合法權益,則應當允許追回房屋。但建議最終未被採納,是因為一套住房的情況比較復雜:若一套住房是豪宅,賣了之後還可以買小房,這種情況下人民法院不支持追回住房的主張;如果是出售的房屋是唯一的小房,出售之後將無處棲身,在具體執行判決時法院可支持追回住房的主張。解讀:父母給的婚房會被「分」嗎?單方父母出資歸產權方雙方父母出資按份共有。還有一種情況是在實際生活中,父母出資為子女結婚購房往往傾注全部積蓄,一般也不會與子女簽署書面協議,如果離婚時一概將房屋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勢必違背了父母為子女購房的初衷和意願,實際上也侵害了出資購房父母的利益。 司法解釋(三)第七條就明確了婚後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不動產,而且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按照雙方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更為符合實際情況。解讀:一方拒做親子鑒定怎麼辦?拒絕親子鑒定又無證據將推定另一方主張成立很多時候確定當事人是否具有婚姻關系、親子關系就決定了財產的分割,審判實踐中怎麼判定這些關系呢?解釋(三)明確規定,在親子關系訴訟中,一方當事人拒絕鑒定將導致法院推定另一方主張成立的法律後果。由於現代生物醫學技術的發展,DNA鑒定技術被廣泛用於子女與父母尤其是與父親的血緣關系證明。這種親子鑒定技術簡便易行,准確率較高。在處理有關糾紛時,如果一方提供的證據能夠證明當事人之間可能存在或不存在親子關系,另一方沒有相反的證據又堅決不同意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相關規定推定請求否認親子關系一方或者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而不配合法院進行親子鑒定的一方要承擔敗訴的法律後果。「當下,父母為子女出資買房的情況很多,但子女離婚,父母的血汗錢就打折扣了。實際上是有方法規避的。」律師說。首先,不管是在孩子婚前還是婚後(最好是婚後),建議父母方與孩子方簽寫一個書面借款協議。這個借款協議,是自己孩子參與簽署,還是孩子雙方都簽署,效力是相同的。因為依照司法解釋(三),即使孩子們以後離婚,也可以以借款的方式要回這筆錢,規避了風險。第二個方法是,不管是婚前還是婚後,父母將出資購買的房屋的產權登記在自己孩子名下,這也是根據這個司法解釋(三)來的。但是,若要求結婚的一方堅持要在房屋登記上寫上自己的名字,這時,可以以雙方向父母借款的形式簽署協議。第三個就是,如果父母出資購房,房屋登記時寫的是父母的名字,這時,父母最好立下一個遺囑,指定該房屋的繼承人為自己的孩子,此舉可以避免在老人們過世後,房屋成為共有財產。「
上面所有的方法中,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借款和付款的交易,盡量通過銀行的轉賬或支付系統進行,因為銀行對類似的交易記錄保留的時間很長,證明力也就很強。」律師說,這些方法只是希望有情人能夠得到更純粹的愛情,規避婚姻中的道德風險,讓孩子父母的血汗錢更加物有所值。
② 新婚姻法 房產分配
2017新婚姻法房產分配規定
一、婚姻法第19條的相關規定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二、婚姻法若干問題解釋(二)第22條規定的相關規定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出資為雙方購置的房屋,應視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
但有證據證明房屋為贈與夫妻雙方的情況除外。
當事人結婚後,父母出資為夫妻雙方購置的房屋,應當視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有證據證明為贈與一方的情況除外。
(2)婚姻法有關房產分配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住房分配指對房屋使用權的分配。
是房屋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分房一般應做到:
(1)發揚民主,依靠群眾,走群眾路線,住房分配方案應交群眾討論,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2)在我國目前住房緊張的情況下,應首先照顧到無房戶、危房戶、低於當地平均居住水平的擁擠戶、嚴重不便戶、落實政策需要住房的職工。
(3)本著有利於生產、有利於工作的原則,應考慮到職務、貢獻(如勞動模範等),工齡和人口等條件的不同並應執行黨的各項政策(如知識分子政策、幹部政策、計劃生育政策等)。
(4)各級領導要以身作則,發揚民主,堅持執行房屋分配的有關規定,不個人批條子,不搞特殊化。
房管工作人員要大公無私、不徇私情。
目前,各地的住房分配標准很不統一,國家也沒有統一的規定。
各單位往往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採取一些行之有效的住房分配的組織保證措施。
如建立分房委員會,由基層組織推舉辦事公正,敢於堅持原則的同志擔任委員,有組織有領導地負責制訂住房分配原則,傳達群眾意見,詳議和審查分房方案等工作。
這對於發揚民主實行群眾監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③ 新婚姻法對房產分配
房屋登記只能登記一個人吧
新婚姻法司法解釋三有相關的條文可以去看下。
婚前的財產如果夫妻雙方達成協議什麼的,也可以算是夫妻共同財產
④ 關於新婚姻法對於房產分割規定的法律依據
廣東胡律師:
只要能證明婚後是父母還貸的話,這個房產就是你的個人財產;
在婚後只要你們夫妻沒有參與還貸這個房產始終是你的個人財產。
⑤ 新婚姻法中關於房產分配是怎樣規定的
離婚中的房產分配問題,需要看房產的屬性與財產構成因素等取決,僅這樣提問題是沒有確實解答的。
如果是夫妻居住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商處分,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裁判。主要是本著照顧婦女兒童,濟助於弱勢方的利益原則與權益兼顧原則來考量。
⑥ 新婚姻法關於房產分割的解釋
你好,婚後加上女方名字的話,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了,離婚時,一人一半,平均分割。
⑦ 新婚姻法司法解釋:關於房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新婚姻法對於抄房產的規定
根據襲規定: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後用共同財產買房,房屋權屬登記在一方名下,應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當雙方對房屋價值及歸屬無法達成協議時,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處理:
(一)雙方均主張房屋所有權並且同意競價取得的,應當准許;
(二)一方主張房屋所有權的,由評估機構作出評估,取得所有權的一方應給另一方補償;
(三)雙方均不主張房屋所有權的,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拍賣房屋,就所得款進行分割;
離婚時,雙方尚未取得所有權或對房屋所有權有爭議時,法院不宜判決房屋所有權歸屬,應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當事人按規定取得所有權後,有爭議,可另行向法院提起訴訟。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出資購房,應認定為對子女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⑧ 新婚姻法對房產分配的規定
應當可以,你也是房屋的產權人,你那一半可以視為你老公對你的贈與。
⑨ 關於婚姻法司法解釋3的房產分割有什麼新規定
能指向法律法規名稱,自已看一下不就知道了?這樣提問誰能知道你想知道啥?也許你的問題不適應司法解三而適應其它的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