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無效合同的情形
A. 經濟法概論課後題無效合同與可撤銷合同有什麼相同之處
(一)無效合同
1.無效合同的概念(識記)
無效合同是指合同因欠缺生效要件而不發生當事人預期法律效力的合同。
2.無效合同的種類(識記)
(1)以欺詐、脅迫等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或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二)可撤銷合同
1.可撤銷合同的概念和特徵(識記)
(1)概念:當事人訂立合同時,因意思表示不真實,一方行使撤銷權而使其歸於無效的合同。
(2)特徵:當事人一方意思表示不真實;須由一方行使撤銷權;未撤銷前仍有效;撤銷權人可以請求撤銷也可以請求變更合同。
2.可撤銷合同的種類(識記)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
(2)顯示公平的合同;
(3)因欺詐、脅迫訂立的合同;
(4)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
3.撤銷權的行使(綜合應用)
撤銷權的形式不一定必須通過訴訟方式,直接向對方行使對方認可或協商均可。但如果雙方對撤銷合同有爭議,則必須提起訴訟或仲裁。
當事人請求合同變更的,法院或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撤銷權消滅的情形: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的。
(三)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後的法律後果
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後的三種處理方式(綜合應用):
1.返還財產;旨在恢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限於原物和其所產生的孳息;原則上不考慮對方是否有錯誤。
2.賠償損失;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3.收歸國庫或返還集體或第三人。
B. 經濟法 有效合同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有什麼區別
合同的有效要求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雙方基於相同的意思表示並且沒有違反法律的強制性版規權定,不違反法律和社會的公共利益的。
合同的無效,如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利益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強制規定的。
可撤銷的合同情形有因為重大誤解,或者簽定合同時候有欺詐,脅迫,顯失公平,乘人之危,導致一方利益受損。當然欺詐,脅迫簽定手段簽定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是無效的。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成立以後不能完全的符合生效的條件
合同效力的待定比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定的合同,在沒有經過法定代理人的追認情況下就是效力待定的,比如超權代理的情況下簽定的合同,在沒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情況下合同的效力是待定的,再比如無權處分人對所有權人的財產進行處分簽定的合同,再未經過所有權人追認的情況下效力是待定的。
效力待定的合同,經過補正或者經過追認,使合同消除瑕疵就可以成為有效的合同,反之則無效。
C. 經濟法合同的效力包括哪些
答:一、合同效力,是指合同所具有的法律效力。
二、我國《合同法》對合同效力規定了以下四種情況,即有效合同、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
三、合同效力的具體含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合同效力涉及合同有無法律約束力,是否需要履行的問題。
(2)合同效力與合同訂立有一定關系,但不是同一個問題。
四、相關法律條文,詳見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七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D. 《經濟法》中論述各種合同效力的具體情形
合同,甲乙雙方為達到共同目的而簽署的協議。條款一條一條都寫清楚。
E. 《經濟法》中關於無效合同與可撤銷合同混淆的問題
這是一個免除債務行為,不是訂立合同無效。
《民法通版則》第五十八條第1款規定:下權列民事行為無效:
(一)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
(二)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三)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
(四)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五) 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六)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F. 大學經濟法題目;何種情形下合同無效其法律後果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回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答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G. 合同無效的原因有哪些 經濟法的內容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內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容;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H. 簡述無效合同的種類 麻煩了````
cheng_895 你好,很高興能幫助你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凡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件的合同,不能產生合同的法律效力,都屬於無效合同。無效合同根據產生原因可以分為很多種。
1,按照全部還是部分不具有法律效力分為:
1) 全部無效合同 無效合同相關書籍
全部無效合同是指合同的全部內容自始不產生法律約束力。
2) 部分無效合同 部分無效合同是指合同的部分內容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合同的其餘部分內容仍然有效
2,按照無效的原因,分為:
1)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 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屬於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一半屬於可變更或撤銷的合同,但是如果還損害了國家利益,則屬於無效合同。
2)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 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
4) 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5) 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6)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一是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二是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7) 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條款無效。
真心希望能夠幫到你,並且真心的希望你能解決你的問題,早日與麻煩說再見
如果對你有用,別忘了採納答案哦,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