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保護個人財產個人財產

婚姻法保護個人財產個人財產

發布時間: 2022-02-13 04:02:47

婚姻法 個人財產

婚姻法中所指的個人財產包括:婚前給人財產和婚後所屬給人財產。在司法實踐活動中,一般婚前個人財產比較好區分,就是結婚之前就擁有的個人財產。而婚後個人財產就比較難區分,因為夫妻存續期間,共同生活、共同受益、共同消費,所以,對婚後個人財產的確定,應當是指依法或依當事人約定所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圍內的個人所有財產。

❷ 新婚姻法夫妻個人財產一般怎麼算

法律規定這些財產屬於夫妻個人財產:
1、一方的婚前財產;
2、一方獲得的身體損害賠償;
3、明確贈與一方或者由一方繼承的財產;
4、一方的生活用品。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條
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❸ 新婚姻法規定婚前個人財產婚後屬於個人所有是嗎

一方的婚前財產是指一方婚前已經取得的財產,包括動產和不動回產。一方婚前財產可分為以下4類:1、個答人所有的財產,如工資、獎金,從事生產、經營取得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資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2、一方婚前已經取得的財產權利,如一方婚前取得的債權等。3、婚前財產的孳息,包括個人財產婚前孳息。4、一方婚前以貨幣、股權等形式存在,而婚後表現為另一形態的財產。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管是動產還是不動產,是有形財產還是無形財產,只要合法取得,就依法受到法律保護。也就是說如果是屬於夫妻一方婚前的財產,即使是離婚,對方也是分不到的,所以一旦夫妻之間因感情不和導致離婚,出現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第一步就應該是弄清楚哪些是屬於一方婚前個人財產,明確了自己的婚前財產,才能更好的保護自身財產不受侵犯。

❹ 關於婚姻法個人財產部分的解釋

關於夫妻個人財產,《婚姻法》第18條規定了法定的夫妻個人財產。第19條增加規定了夫妻雙方約定屬於個人所有的財產。第 18條規定:「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1)一方的婚前財產;(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第19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❺ 新婚姻法對婚前個人財產的規定

婚前的個人財產歸個人所有,婚後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除非雙方對財產又明確內的約定。但是一些特定的財容產是屬於個人獨有的,不能作為夫妻共同財產。轉業費就屬於個人獨有的財產,不做為共同財產。最高院93年的司法解釋轉業費10年以上轉為共同財產的規定,隨著新婚姻法的頒布應當已經失效。

❻ 婚姻法個人財產如何認定

婚姻法已失效,民法典中個人財產的認定方式:根據該財產的產生時間、財產性質、雙方約定予以認定。即一方的婚前財產、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等財產,除另有約定外,應當認定為一方個人財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
(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一千零六十三條
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❼ 婚姻法規定的個人財產有哪些

1、一方的婚前財產。結婚前的財產都是屬於夫妻個人財產的;
2、婚後約定的個人財產;
3、婚內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4、 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
5、 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如個人的衣服、鞋帽、手錶等等;
6、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❽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哪些財產屬於夫妻個人持有財產

夫妻個人財產在《婚姻法》中有明確的規定,具體條文如下

《婚姻法》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❾ 婚後哪些屬於個人財產 約定的個人財產協議有效嗎

如果有婚後財產協議明確約定了婚後夫妻各自的收入怎樣分配,那麼婚後取得的財產需要按照協議的約定分配。因為我國在民事法律方面都以意思自由作為基本原則。只要當事人之間的約定沒有違法法律,那麼他們約定的內容就是有效的,並受到法律保護的。這就表明婚內的任何財產都可以是個人財產。

婚後財產—法律規定屬於個人的財產:

婚後取得的財產屬於夫妻一方財產的,由《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具體包括:

①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②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③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④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規定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來源:網頁鏈接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為個人財產

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且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為一方的個人財產

《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的規定: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小結:

婚後財產原則上是屬於共同共有的,但是基於當事人的特殊關系或者當事人的特殊要求,在滿足一定的要求之下,婚後個人財產就產生了。在此華律小編提示大家,我國民事法律是法律規定的效力低於當事人約定效力的,只有在沒有婚後財產協議或者協議約定無效時,才要遵循《婚姻法》的規定。

❿ 婚姻法個人財產

您好:

1、個人婚前財產是否要公證才是個人婚前財產?
不需要公證,但需要有證據證明是婚前財產。

2、是否結婚三年後(或幾年後),以上所說的個人財產變為兩人共同財產?
婚前財產不會因為婚姻的存續時間而轉變為夫妻共同財產。

3、如未公證,離婚時上述財產怎麼算?
「婚前由長輩購買的車和毛坯房」,如果長輩沒有明確表示贈與給男女雙方,那麼視為對自己子女的贈與,這種情況下屬於婚前個人財產。
「房裝修是兩人在婚前及婚後工資一起裝修的」,婚前部分按個人財產論,婚後工資以夫妻共同財產論。

法條依據: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
第十九條 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
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婚姻法》
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熱點內容
勞動法第三章十八條 發布:2025-07-22 03:40:13 瀏覽:197
非公企業法律知識講課稿 發布:2025-07-22 03:40:05 瀏覽:285
民法典涉及企業 發布:2025-07-22 03:38:38 瀏覽:309
勞動合同法最新第87條 發布:2025-07-22 03:32:28 瀏覽:230
鄭州大學經濟法專業研究生怎麼樣 發布:2025-07-22 03:24:37 瀏覽:930
山東省法律服務質量監督卡 發布:2025-07-22 03:19:10 瀏覽:250
民法典七章 發布:2025-07-22 03:10:17 瀏覽:545
詐騙案件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7-22 03:09:35 瀏覽:891
合同法未履行合同 發布:2025-07-22 03:06:57 瀏覽:633
鄭航經濟法試卷 發布:2025-07-22 02:58:16 瀏覽: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