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釋義與實務操作
㈠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釋義的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於2007年6月29日由十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我國勞動合同制度是1994年7月通過的《勞動法》確立的,10多年來的實踐證明,這一制度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市場主體和利益關系的多元化,現行勞動合同制度在實施中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勞動合同法》的通過和實施,進一步完善和規范了我國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了勞務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為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的頒布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確立勞動關系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為培育和發展勞動力市場,建立統一、開放、公平和規范的勞動力市場運行機制創造了有利條件。該法的實施,對規范企業的勞動用工行為、勞動管理、勞動者和企業的合法權益起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作用。
《勞動合同法》的目錄如下: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三章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第四章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第五章特別規定
第一節集體合同
第二節勞務派遣
第三節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章監督檢查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八章附則
㈡ 勞動合同法
1.不合法。試用期工資600已經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違法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試用期工資不能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2.伙食費屬於福利補貼,不屬於正常工資,所以正式期工資實際只有750-150=600元,低於的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同樣是違法的。
3.每月僅支付50元生活費屬於違法,工資必須每月如數結清,單位不能暫扣或者代為保管。
4.只有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了三年及以上固定期限或者無固定期限的,那麼才可以約定6個月試用期,否則就是違法的。一年期及以上至三年以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約定的試用期最高不得超過2個月。
㈢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釋義的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釋義》是為了彌補《勞動合同法》的不足版,細化了權《勞動合同法》難以直接操作的原則性規定,補充和完善《勞動合同法》的漏洞,對實踐中存在不同理解的法律條款,作出了統一解釋。我國於2008年9月3日國務院第25次常務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其共有6章,38條,自2008年9月18日起施行。 其的頒布實施對於《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和權威性、有效性、統一性,對於我國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㈣ 合同法與勞動合同法適用的一些問題
《勞動合同法》與《合同法》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組成中分屬於不同的部門法,《勞動合同法》屬於社會法,而《合同法》屬於民商法,二者的不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看:
(一)從規范的主體來看,《勞動合同法》規范的主體是特定的。勞動合同必須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合意構成。勞動合同當事人必須一方是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即勞動力的使用者;另一方是勞動者本人,即勞動力的所有者。因此可成為勞動合同主體的勞動者,必須具有提供勞動力的能力;而用人單位必須要有使用勞動力的能力,即是具有特定資格的法人或者其他依法成立的組織、團體。但雙方當事人不可以同時是用人單位或者同時是勞動者,否則即不構成勞動合同。而《合同法》規范的民商事合同可以發生在法人、其他經濟組織、自然人相互之間,也可以發生在法人之間、其他經濟組織之間、自然人之間,對主體沒有特別要求。
(二)從規范的社會關系來看,《勞動合同法》規范的勞動關系具有從屬性。在締結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處於平等的法律地位,自由協商而決定勞動合同的內容;然而在履行勞動合同的過程中,由於勞動者納入用人單位生產體系從事勞動,必須服從用人單位的指揮監督,因而形成勞動關系的從屬性。由於勞動關系的從屬性,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接受用人單位的指揮監督便成為必然。而《合同法》規范的民商事合同無論在締約階段還是履行階段,都不存在從屬性,雙方始終是相互獨立的平等主體。
(三)從規范的內容來看,《勞動法》規范的勞動合同是以確定勞動關系為目的,以明確雙方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協議,內容包括: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保護、勞動條件、職業危害防護等。而合同法規范的民商事合同是為實現一定經濟目的,明確相互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內容包括: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酬金等。
(四)從規范具有的社會性來看,在勞動關系中,由於用人單位基於經濟上的力量,較之勞動者具有優勢地位,在勞動合同成立過程中,常常事先決定勞動條件,或基於經營管理權的行使而產生勞動關系的從屬性。因此,為維護弱者一方——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國家或者工會團體往往介入勞動合同,形成勞動合同有別於《合同法》的社會性。國家法律和工會團體介入勞動合同的結果,形成國家以法律或者集體合同規定勞動條件的最低標准。因此,勞動合同的內容受國家法律和集體合同影響很大。
㈤ 勞動合同法釋義
這個東西明年1月1日才開始實行。
㈥ 勞動合同法全文與實施細則有什麼不同
勞動合同法沒有實施細則,只有實施條例!
實施條例是對勞動合同法的細化和補充!
勞動仲裁員的解答!
㈦ 勞動合同法96條法律到底應該怎麼理解
對於勞動合同法96條解釋的問題,我的回答是: 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規定解除合同,應當遵守下列程序規定: 一、必須具備法定解除合同的條件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和第九十四條對約定解除權和法定解除作了規定,按照這兩條規定,具備以下條件,不必經對方當事人同意,只需向對方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就可以解除合同:1.當事人約定的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2.因不可抗力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3.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另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者以其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義務的;4.另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的;5.另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6.法律規定的其他解除情形。不具備上述條件,一方當事人不能解除合同。 二、行使解除權應當通知對方當事人當事人一方行使解除合同的權利,必然引起合同的權利義務的終止,為了防止一方當事人因不知道對方已行使合同解除權而仍為履行的行為,從而遭受損害,本條規定,當事人根據約定解除權和法定解除權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當事人接到解除合同的通知後,認為不符合約定的或者法律規定的解除合同的條件,不同意解除合同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能否解除合同。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手續的,未辦理有關手續,合同不能終止。比如,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規定:合營企業如發生嚴重虧損、一方不履行合同和章程規定的義務、不可抗力等,經合營各方協商同意,報審查批准機關批准,並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可終止合同。如果沒有履行法律規定的批准登記手續,中外合資經營合同沒有終止。
㈧ 求勞動合同法全文解釋(電子版),多謝
用戶可抄以在網路文庫中搜襲索和下載到勞動合同法全文解讀。
方法如下:
打開網路文庫(http://wenku..com/),搜索「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全文解讀」。選擇進入網頁即可查看到勞動合同法全文解讀。
㈨ 最新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
勞動法全文:http://china.findlaw.cn/laodongfa/ldfft/1190200.html
合同法全文:http://china.findlaw.cn/laodongfa/laodonghetongfa/laodonghetongfagui/1218500.html。具體 內容 過多,詳細回請參考答 鏈接。
㈩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有什麼區別
在生活中因為勞動的關系,我們經常聽到《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這兩種法律,
一、《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概念上的區別: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相聯系的其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勞動法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獨立部門。
勞動合同法,是指關於勞動合同的法律,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勞動合同法一般是指所有關於勞動合同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上的勞動合同法就是指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勞動法》是勞動保障立法體系中的基準法,是《勞動合同法》的立法根據。可以說是《勞動合同法》的母法。
二、《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的總體區別
(一)、《勞動合同法》和《勞動法》名稱不同
前者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後者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在立法層次上,同為法律,在企業和勞動者中容易把勞動法稱為勞動法,把勞動合同法稱為新勞動法。
從立法歷程上對比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1994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八號公布;
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至今沒有作出任何的修改。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通過;
2007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五號公布;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二)、從立法內容上作出對比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立法內容
勞動合同法共分13章107條,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促進就業
第三章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
第四章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第五章工資
第六章勞動安全衛生
第七章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第八章職業培訓
第九章社會保險和福利
第十章勞動爭議
第十一章監督檢查
第十二章法律責任
第十三章附則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內容
勞動合同法被俗稱為新「勞動法」。新「勞動法」對勞動合同制度做了進一步完善。
勞動合同法共分8章98條,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三章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第四章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第五章特別規定
第一節集體合同
第二節勞務派遣
第三節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章監督檢查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八章附則
總體上來說:《勞動法》是勞動保障立法體系中的基準法,是《勞動合同法》的立法根據。可以說是《勞動合同法》的母法。在實際應用中兩者還是存在希望為的差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