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民國時期誰改的婚姻法

民國時期誰改的婚姻法

發布時間: 2022-02-21 15:40:24

1. 舊婚姻法起草人是誰新婚姻法起草人是誰

。此舉確是社會悲的女人的悲,想方設法擺脫婚姻的咖鎖。令更多的男人做出違背婚姻的行為,速成婚姻破裂:是擾亂社會秩序。這些新規根本不合理。而且是對婚姻不盡忠的人我估計出台新婚法應該是有錢男人。。。。

2. 民國時,有婚姻法嗎離婚時是不是只要男的一紙休書就可以了

民國時期有民法!可以以民法離婚!但是你想一想在那個混亂的時期法律的效力微乎其微!

3. 民國時期 什麼人家可以隨便離婚呢

民國時期 什麼人家可以隨便離婚呢?
民國人像是在報紙上談戀愛。
1927年,19歲的王映霞與郁達夫登報結婚,開始了中國現代史上一段著名戀情。10年後,郁達夫和王映霞打得不可開交,郁達夫一怒之下在漢口《大公報》上發了一個啟事:「王映霞女士鑒:亂世男女離合,本屬尋常,汝與某君之關系,及搬去之細軟衣飾、現銀、款項、契據等,都不成問題,唯汝母及小孩等想念甚殷。乞告一地址。郁達夫謹啟。」後來經過友人調和,兩個人和好了。
然而1939年,郁達夫又在香港《星島日報》上登出啟事:「達夫與王映霞女士已於本年三月脫離關系,嗣後王女士之生活行動完全與達夫不涉,諸親友處恕不一一函告。謹此啟事。」
一段曠世奇緣畫上了句號。
名人的分分合合都在那一則啟事中。民國時期,在報紙上刊登訂婚、結婚甚至離婚啟事,成為一種時髦,接受過西式教育思想開明、家境富裕、人脈廣的人家一般會選擇這種方式。翻開1940年代民國時期的湖南《大公報》,幾乎每天都有一到兩條這類啟事,成為報紙的一個利潤來源。
這種啟事有沒有法律效力呢?在報上公示結婚,一方面通知了雙方家庭的親友,另一方面也可在日後作為憑證,有一定法律效應。登報結婚既是一種風潮,也與當時婚姻法不完備以及婚姻登記所不普遍有關。
除了名媛淑女達官貴人締結良緣時刊登廣告,也有朋友親人們刊登賀詞祝賀的,話都是吉利的白頭到老等等,顯得又莊重又新派。
民國報紙上還有一道風景,便是訂婚啟事。據記者的不完全觀察,湖南《大公報》上的訂婚啟事比結婚啟事還要多。今天訂婚早已不是結婚前的必經程序,也不具備法律效力。但在民國人的生活中,訂婚非常受重視,是男女婚娶的一個「硬性流程」。
新式婚禮趨於簡朴,淘汰了許多陋習,但是訂婚這個流程是不能少的。男女自由戀愛或經人介紹,徵得雙方家長同意後,互相交換紀念品,攝影留念,並在報上合登訂婚啟事,男女雙方准備禮餅喜糖饋贈親友,婚約即告確立。從此,雙方就有義務忠於對方。訂婚還有證(書),當時的婚姻可是要「雙證在手」的。
同居和結束同居廣告盛行
「離婚啟事:朱洪蔭陳妹貞於民國十年,憑媒說合,正月二十七日結婚。近年夫妻意見不合……雙方無條件甘願脫離夫妻關系,日後男婚女嫁兩不相干,恐口難憑,特登報聲明為據。朱洪蔭陳妹貞啟。」(1935年1月17日湖南《大公報》)
「佘名世、石淑沅離婚啟事:我倆已憑雙方家長脫離夫婦關系,嗣後男婚女嫁兩不相涉,特此登報聲明。」(1941年1月8日湖南《大公報》)
「朱紹輝、吳少雲離婚啟事:我倆結婚三載,今因意見不合,勢難偕老,今憑男女雙方親族,自願脫離夫婦關系,以後男婚女嫁各聽自由。當時雙方已將個人衣物手續各自檢點清楚,永無瓜葛。此系兩人自願並無絲毫逼迫情事。恐口無憑,特此登報聲明。」(1946年8月4日湖南《大公報》)
離婚都要登報?民國人是不是瘋了。從報紙的離婚啟事可以看出,雙方不是刻意高調,或者故意羞辱對方,很大的原因是由於法律不健全,雙方通過登報來避免以後的麻煩。口氣之冷漠,不如路人,讓人十分唏噓。
其實,那時候離婚早不是什麼新鮮事。1911年《大清民律草案親屬編》就規定了「兩願離婚」和「呈訴離婚」兩種方式。1930年頒行的正式《民法典親屬編》,則規定了「協議離婚」與「裁判離婚」兩種方式。
不過法律和社會傳統是兩碼事。法律上人們有了離婚的自由,社會傳統依然有強大的力量。對當時的普通人來說,離婚依然是一個代價十分沉重的事件,當時離婚率並不高。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民國時盛行同居和結束同居廣告,其開放程度讓現代人也只能仰望。當時有不少青年,厭煩婚姻的繁文縟節,只在報紙上刊登一個「同居」啟事,便算結婚了。過幾年,雙方產生嫌隙,又登報「結束同居」。同居、結束同居廣告與結婚廣告,雜然並陳,蔚為大觀。這種社會風氣,頗讓人憂慮。1929年,湘潭縣黨部呈請省委會,主張限制任意離婚,以維持固有道德
道德和婚姻,在任何時代,都是讓人頭疼的話題。

4. 請問婚姻法是哪年哪月修改的

婚姻法1950年5月頒布實施,經過多次修改,如1980年10月修訂,2019年3月修訂。

5. 我國的《婚姻法》從建國開始有幾次修訂

問題問大了:關鍵是中國歷史太悠久了,建國後1981年月25日
制定《婚姻法》。2001年12月2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02次會議通過了第一次修改,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9次會議通過第二次修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01年12月2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02次會議通過)
法釋〔2001〕30號
為了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第一條 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所稱的「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後果的行為。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
第二條 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
第三條 當事人僅以婚姻法第四條為依據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第四條 男女雙方根據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補辦結婚登記的,婚姻關系的效力從雙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規定的結婚的實質要件時起算。
第五條 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第六條 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一方死亡,另一方以配偶身份主張享有繼承權的,按照本解釋第五條的原則處理。
第七條 有權依據婚姻法第十條規定向人民法院就已辦理結婚登記的婚姻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主體,包括婚姻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利害關系人包括:
(一)以重婚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當事人的近親屬及基層組織。
(二)以未到法定婚齡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未達法定婚齡者的近親屬。
(三)以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當事人的近親屬。
(四)以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與患病者共同生活的近親屬。
第八條 當事人依據婚姻法第十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申請時,法定的無效婚姻情形已經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宣告婚姻無效案件,對婚姻效力的審理不適用調解,應當依法作出判決;有關婚姻效力的判決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
涉及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的,可以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另行製作調解書。對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的判決不服的,當事人可以上訴。
第十條 婚姻法第十一條所稱的「脅迫」,是指行為人以給另一方當事人或者其近親屬的生命、身體健康、名譽、財產等方面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另一方當事人違背真實意願結婚的情況。
因受脅迫而請求撤銷婚姻的,只能是受脅迫一方的婚姻關系當事人本人。
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婚姻當事人因受脅迫而請求撤銷婚姻的案件,應當適用簡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第十二條 婚姻法第十一條規定的「一年」,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定。
第十三條 婚姻法第十二條所規定的自始無效,是指無效或者可撤銷婚姻在依法被宣告無效或被撤銷時,才確定該婚姻自始不受法律保護。
第十四條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宣告婚姻無效或者撤銷婚姻的,應當收繳雙方的結婚證書並將生效的判決書寄送當地婚姻登記管理機關。
第十五條 被宣告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當事人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按共同共有處理。但有證據證明為當事人一方所有的除外。
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重婚導致的無效婚姻案件時,涉及財產處理的,應當准許合法婚姻當事人作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
第十七條 婚姻法第十七條關於「夫或妻對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的規定,應當理解為:
(一)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權決定。
(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十八條 婚姻法第十九條所稱「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夫妻一方對此負有舉證責任。
第十九條 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的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十條 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第二十一條 婚姻法第二十一條所稱「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
第二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符合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應准予離婚」情形的,不應當因當事人有過錯而判決不準離婚。
第二十三條 婚姻法第三十三條所稱的「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可以依據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二款前三項規定及軍人有其他重大過錯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予以判斷。
第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離婚判決中未涉及探望權,當事人就探望權問題單獨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二十五條 當事人在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的過程中,請求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人民法院在征詢雙方當事人意見後,認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後,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通知其恢復探望權的行使。
第二十六條 未成年子女、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對未成年子女負擔撫養、教育義務的法定監護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權的請求。
第二十七條 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一方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
一方離婚後沒有住處的,屬於生活困難。
離婚時,一方以個人財產中的住房對生活困難者進行幫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權或者房屋的所有權。
第二十八條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九條 承擔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損害賠償責任的主體,為離婚訴訟當事人中無過錯方的配偶。
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的案件,對於當事人基於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提出的損害賠償請求,不予支持。
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不起訴離婚而單獨依據該條規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三十條 人民法院受理離婚案件時,應當將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等規定中當事人的有關權利義務,書面告知當事人。在適用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時,應當區分以下不同情況:
(一)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無過錯方作為原告基於該條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必須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
(二)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離婚也不基於該條規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可以在離婚後一年內就此單獨提起訴訟。
(三)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一審時被告未基於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提出損害賠償請求,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在離婚後一年內另行起訴。
第三十一條 當事人依據婚姻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訴訟時效為兩年,從當事人發現之次日起計算。
第三十二條 婚姻法第四十八條關於對拒不執行有關探望子女等判決和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的規定,是指對拒不履行協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權的有關個人和單位採取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不能對子女的人身、探望行為進行強制執行。
第三十三條 婚姻法修改後正在審理的一、二審婚姻家庭糾紛案件,一律適用修改後的婚姻法。此前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如與本解釋相抵觸,以本解釋為准。
第三十四條 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為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第一條 當事人起訴請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當事人請求解除的同居關系,屬於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並依法予以解除。當事人因同居期間財產分割或者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案件後,經審查確屬無效婚姻的,應當依法作出宣告婚姻無效的判決。原告申請撤訴的,不予准許。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離婚案件後,經審查確屬無效婚姻的,應當將婚姻無效的情形告知當事人,並依法作出宣告婚姻無效的判決。
第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無效婚姻案件,涉及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的,應當對婚姻效力的認定和其他糾紛的處理分別製作裁判文書。
第五條 夫妻一方或者雙方死亡後一年內,生存一方或者利害關系人依據婚姻法第十條的規定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六條 利害關系人依據婚姻法第十條的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宣告婚姻無效的,利害關系人為申請人,婚姻關系當事人雙方為被申請人。
夫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為被申請人。
夫妻雙方均已死亡的,不列被申請人。
第七條 人民法院就同一婚姻關系分別受理了離婚和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案件的,對於離婚案件的審理,應當待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案件作出判決後進行。
前款所指的婚姻關系被宣告無效後,涉及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的,應當繼續審理。
第八條 離婚協議中關於財產分割的條款或者當事人因離婚就財產分割達成的協議,對男女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當事人因履行上述財產分割協議發生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九條 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後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人民法院審理後,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第十條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第十一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下列財產屬於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一)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
(二)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三)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第十二條 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三項規定的「知識產權的收益」,是指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實際取得或者已經明確可以取得的財產性收益。
第十三條 軍人的傷亡保險金、傷殘補助金、醫葯生活補助費屬於個人財產。
第十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分割發放到軍人名下的復員費、自主擇業費等一次性費用的,以夫妻婚姻關系存續年限乘以年平均值,所得數額為夫妻共同財產。
前款所稱年平均值,是指將發放到軍人名下的上述費用總額按具體年限均分得出的數額。其具體年限為人均壽命七十歲與軍人入伍時實際年齡的差額。
第十五條 夫妻雙方分割共同財產中的股票、債券、投資基金份額等有價證券以及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時,協商不成或者按市價分配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數量按比例分配。
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以一方名義在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額,另一方不是該公司股東的,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將出資額部分或者全部轉讓給該股東的配偶,過半數股東同意、其他股東明確表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二)夫妻雙方就出資額轉讓份額和轉讓價格等事項協商一致後,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但願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人民法院可以對轉讓出資所得財產進行分割。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也不願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視為其同意轉讓,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用於證明前款規定的過半數股東同意的證據,可以是股東會決議,也可以是當事人通過其他合法途徑取得的股東的書面聲明材料。
第十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以一方名義在合夥企業中的出資,另一方不是該企業合夥人的,當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將其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對方時,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的,該配偶依法取得合夥人地位;
(二)其他合夥人不同意轉讓,在同等條件下行使優先受讓權的,可以對轉讓所得的財產進行分割;
(三)其他合夥人不同意轉讓,也不行使優先受讓權,但同意該合夥人退夥或者退還部分財產份額的,可以對退還的財產進行分割;
(四)其他合夥人既不同意轉讓,也不行使優先受讓權,又不同意該合夥人退夥或者退還部分財產份額的,視為全體合夥人同意轉讓,該配偶依法取得合夥人地位。
第十八條 夫妻以一方名義投資設立獨資企業的,人民法院分割夫妻在該獨資企業中的共同財產時,應當按照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一方主張經營該企業的,對企業資產進行評估後,由取得企業一方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二)雙方均主張經營該企業的,在雙方競價基礎上,由取得企業的一方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三)雙方均不願意經營該企業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等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九條 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後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房屋權屬證書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第二十條 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中的房屋價值及歸屬無法達成協議時,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雙方均主張房屋所有權並且同意競價取得的,應當准許;
(二)一方主張房屋所有權的,由評估機構按市場價格對房屋作出評估,取得房屋所有權的一方應當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三)雙方均不主張房屋所有權的,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拍賣房屋,就所得價款進行分割。
第二十一條 離婚時雙方對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權的房屋有爭議且協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決房屋所有權的歸屬,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由當事人使用。
當事人就前款規定的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權後,有爭議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第二十三條 債權人就一方婚前所負個人債務向債務人的配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所負債務用於婚後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
第二十四條 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 當事人的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已經對夫妻財產分割問題作出處理的,債權人仍有權就夫妻共同債務向男女雙方主張權利。
一方就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後,基於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向另一方主張追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第二十六條 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應當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在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手續後,以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但當事人在協議離婚時已經明確表示放棄該項請求,或者在辦理離婚登記手續一年後提出的,不予支持。
第二十八條 夫妻一方申請對配偶的個人財產或者夫妻共同財產採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採取保全措施可能造成損失的范圍內,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財產擔保數額。
第二十九條 本解釋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本解釋施行後,人民法院新受理的一審婚姻家庭糾紛案件,適用本解釋。
本解釋施行後,此前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准。

6. 建國以來我國對婚姻法有個幾次修改

1 新中國共頒布過兩部婚姻法。即1950年婚姻法和1980年婚姻法。

2 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華內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是新中容國頒布的第一部婚姻法,也是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法律。

3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新中國的第二部《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1950年婚姻法自新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4 人們常說的新婚姻法應該是指經2001年4月28日修改公布實施的80年婚姻法,以及之後陸續出台的三個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自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自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

7. 民國時期很多人結婚和離婚要登報,這有什麼來歷

中華民國婚姻法——《結婚服務法》中華民國九年三月十六日總統令制訂布。古代宗法倫理觀念對婚姻十分重視,將婚禮置於禮之本的地位。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思想中對於婚姻的解除習慣性規定為「七出」「三不去」。從唐代開始,正式歸入律法。自清末以降的中國法律近代化,但晚清以來的歷次婚姻法草案皆偏於維護傳統,民國時期婚姻立法所表現出的「先進性」、 「折衷性」和「保守性」的復雜心態與虛與委蛇的司法實踐,印證了該時期的婚姻自由、夫妻平等和一夫一妻制只能是一種表象而非實質上的演進。這種表象上的演進,又是以婦女運動作為催化劑而生成的。參考《民國時期婚姻法近代化研究》作者:王新宇

8. 民國時婚姻法規定可以一夫多妻嗎

民國時期,特別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後,女權被提出,提倡男女平等內,「一夫一妻制」容才真正實行起來,並被寫進了「婚姻法」。這是中國婚姻制度的一大進步,許多民國男人都認真地遵守、執行了,如孫中山、蔣介石當年都是這樣,他們都只有一個老婆。但當時處於軍閥混戰,政令沒有得到真正的統一,「一夫一妻制」也沒有真正、完全、有效的推行與實行。

9. 民國時一夫多妻依然盛行,建國廢除這項制度後,那些姨太太都去哪了

在封建社會長期採取一夫一妻多妾制,民國時期也存在姨太太問題,那麼問題來了,建國後採取的是一夫一妻制,歷史上遺留的姨太太該怎麼辦?她們最後都怎麼處理的?她們去哪裡了?

其實,對於這些歷史遺留問題,並沒有強制要求,而是給予了姨太太自己充分的選擇權,她們有的選擇了離婚,有的選擇了繼續留在原家庭。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

另外,有些婦女從舊社會走過來,自己並沒有太大的生活能力,而且已經適應了原來的家庭,她們自己可能並不願離開。

對於這些歷史遺留的姨太太問題,法律並沒有強行要求她們離開,而是給予弱勢一方的姨太太們自主選擇的權力,她們如果想繼續留在原家庭,也可以繼續保持原有的生活;她們如果想離婚,可以離開原來家庭,丈夫必須同意她們離開。

所以,在新中國成立後,除了大多數受壓迫成為姨太太的人選擇了離婚,也有少量因為感情或經濟原因留在原家庭的姨太太。

10. 民國時,有婚姻法嗎離婚時是不是只要男的一紙休書就可以了

民國時沒有婚姻法典,但六法全書調整范圍包括婚姻家庭關系。該「六法全書」雖然被毛澤東宣布作為「偽法統」而被廢除,但其生命力並不差,至今仍有部分在台灣地區適用,且對台灣的現行法仍具有重要影響。

熱點內容
盧子牛律師 發布:2025-07-16 07:12:12 瀏覽:739
警察能當法律顧問嗎 發布:2025-07-16 07:11:40 瀏覽:489
怎樣理解民事訴訟法主要制度 發布:2025-07-16 07:11:39 瀏覽:823
德國行政法邁耶pdf 發布:2025-07-16 07:11:26 瀏覽:3
山東省宗教事務條例 發布:2025-07-16 06:50:40 瀏覽:601
名義借款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6 06:20:16 瀏覽:992
勞動法是否允許周六日上班調休 發布:2025-07-16 06:14:24 瀏覽:641
法官下班後被殺 發布:2025-07-16 05:52:28 瀏覽:622
解讀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五條 發布:2025-07-16 05:32:56 瀏覽:503
法制教育青少年法治教育的 發布:2025-07-16 05:23:34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