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男方主動放棄探視權
① 離婚協議書中可以寫男方放棄探視權嗎
離婚協議書中,如果是雙方約定的內容,當然是可以寫男方放棄探視權的,但其實探視權是法律授予的。一種權利,所以即使男方說可能現在放棄了,但今後可能還是可以爭取回來的。
所以我覺得一般來講,對於放棄這種探視權的行為,其實可能約定的並沒有一定的效果,建議還是在問問律師或者其他懂行的人吧。
② 離婚時男方放棄探視權,今後想恢復探視權要他補齊之前的撫養費行嗎
男方主動放棄探視權並不影響他應該履行給付撫養費的義務,對於男方以前所欠的撫養費可以起訴要回!
撫養費是經人民法院判決或經人民法院調解達成協議的,一方拒絕履行,撫養的一方可以代為未成年子女請求人民法院按照《婚姻法》第四十八條執行,即:「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
③ 離婚後一方主動放棄對子女的探視權,法律支持嗎
探望權既是權利又是義務。權利可以拋棄,而義務必須履行。作為享有探望權的父母是不能拋棄探望權的,探望權性質與監護權相同,既為權利又為義務。因此未與未成年子女生活的一方享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阻礙探望就構成侵權;若不去履行探望之責,同樣違法。探望權的存在使未成年子女身心得以健康發展,從而有利於其成長,並解決離婚後父或母與未成年子女關系的融洽發展,這是我國婚姻法中明確探望權的立法本意。
④ 離婚協議寫明一方放棄孩子探視權法律上有效嗎
權利可以放棄,義務不能放棄,
不直接撫養子女一方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定責任和義務,
《婚姻法》:
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第二十三條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第三十六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第三十八條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第四十八條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⑤ 離婚後如何讓夫妻一方放棄探視權
探視權不僅是不直接撫養孩子一方的法定權利,還是對保護未成年子女的利益而設定的權利。不建議放棄對孩子的探視權。
探望權,又稱見面交往權,是指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享有的與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系、會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探望權從法理上看,是基於親權的一種派生權利,只要身份關系存在,探望權就應該是非直接撫養一方的權利。
從性質上看,探望權是基於親權的一種派生權利,也可以說是親情的內容,親權是基於父母的身份而取得一種身份權,具有專屬性。它是為保護未成年子女的利益而設定的權利,是基於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及財產的照護權,非有法定理由不得予以限制及剝奪。只要身份關系存在,探望權就應該是非直接撫養一方的權利。它不是監護權的衍生,而是非撫養子女方的法定權利,是基於配偶關系的消滅而產生的,探望權就是親權這種身份權中的具體內容,是親權的分支身份權。探望權不僅是親屬法上的權利,更是一種基本人權,父母子女之間基於血緣關系而形成的情感,不會因為父母離婚而變化。探望權的設立,不僅能夠滿足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對子女的關心、撫養、教育的情感需要,保持和子女的往來,及時而又充分了解子女的生活、學習情況,更好地對子進行撫養和教育,而且可以增加子女與不直接撫養自己的父或母之間的情感溝通和交流。從立法目的上看,中國的親子關系是以社會為本位的,法律在保護父母合法權益的同時,也注重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以達到整體利益的平衡。
《婚姻法》規定:
第三十八條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⑥ 已離,男方自動放棄撫養權探視權,一次性離成功的,沒有出一分錢撫養
法律規定,撫養子女是父母的法定義務,探視子女是法律賦予父母的權利,父母離婚不代表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法定義務終結,支付孩子的撫養費,是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孩子一方的法定義務。
所以,男方自動放棄撫養權,不出一分錢撫養費,這種行為是違法行為。女方可以依法起訴男方維權。
《婚姻法》規定:
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第二十三條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第三十六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第三十七條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四十八條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⑦ 協議離婚自願放棄探視權有效么
權利可以放棄,義務不能放棄
你可以放棄探視的權利,但是撫養義務繼續履行,不能放棄撫養義務
⑧ 協議離婚的話,一方自願放棄探視權,這樣的協議民政局給辦嗎懂的來,不懂別亂說
協議離婚,一方自願放棄探視權,這樣的協議民政局給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