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第387條

合同法第387條

發布時間: 2022-03-21 23:10:01

① 被交付使用的物為()

摘要 你好,一、交付的概念

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解釋

第三十六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法條文義解釋:本條是對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而未採用的合同如何成立的規定。

當事人未按照規定或者約定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履行了主要義務,並且對方當事人接受了旅行,當事人以行為表示接受合同的約束,該合同成立。主要理由有: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的合同,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在未採用書面形式之前,應當推定合同不成立。

但是,形式不是主要的,重要的在於當事人之間是否真正存在一個合同。合同的形式只是當事人意思的載體,法律的要求也是為了保障當事人的交易安全。如果一方當事人已經按照約定履行完主要義務,

(2)合同法第387條擴展閱讀:

經公證或審批的合同:

合同公證是國家公證機關根據合同當事人的申請,對合同的真實性及合法性所作的證明。經公證的合同,具有較強的證據效力,可作為法院判決或強制執行的根據。對於依法或依約定須經公證的合同,不經公證則合同無效。

合同鑒證是中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和國家經濟主管部門,應合同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當事人之間的合同進行的鑒證。鑒證機關認為合同內容有修改的必要時,有權要求當事人雙方予以改正。鑒證機關還有監督合同履行的權利,故鑒證具有行政監督的特點。

合同的審核批准,指按照國家法律或主管機關的規定,某類合同或一定金額以上的合同,必須經主管機關或上級機關的審核批准時,這類合同非經上述單位審核批准不能生效。例如,對外貿易合同即應依法進行審批程序。

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三條內容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④ 合同法第六十條內容

第六十條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⑤ 合同法第六十八條

第六十八條【不安抗辯權】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不安抗辯權用大白話講就是,我要先履行合同(發貨或者付款)但是我發現你這人我信不過,於是我很不安,於是我不掏錢了

⑥ 合同法第八十條的內容

《合同法》

第八十條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第七十七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第七十八條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

第七十九條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6)合同法第387條擴展閱讀

債權轉讓通知的方式

1、債權人通知債務人,債權人對其享有的債權已轉讓給第三人。有人認為,不一定由債權人通知,由受讓人通知債務人也可以。

《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債權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明確規定了負有通知義務的是債權人,而且,由權利人之外的人去通知他人債權轉讓的事實,與最基本的法學原理也不符。

但是,如果債權人因特殊原因無法履行債權轉讓通知義務,受讓人憑債權轉讓憑證通知債務人也未償不可。

2、另一種通知方式是債權人、受讓人、債務人共同訂立債權轉讓協議書。債務人在債權轉讓協議書簽字蓋章,可以認為債權人已盡債權轉讓通知義務。

⑦ 合同法第八十三條怎麼理解

「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就是說雙方互負給付義務。抵消權是民法上的一種形成權(與雙方約定抵消不同),需要雙方債務同質且到期,所以期限利益上不成問題。
以下是來的案例:
抵銷是指二人互負債務,各以其債權充當債務之履行,而使其債務與對方債務在對等額度內相互消滅。我國合同法設立抵銷制度主要是為了避免雙方當事人互為實際履行債務的麻煩,節省履行費用。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抵銷分為約定抵銷和法定抵銷。約定抵銷又稱合意抵銷,即雙方當事人約定,使自己所負的債務與對方之債務抵銷。法定抵銷則是指二人互負到期債務,且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其構成要件主要有:(1)須二人互負債務、互享債權。(2)須雙方所負債務種類相同。(3)須雙方債務均到履行期,但債務後到期的一方放棄其期限利益的,應允許其主張抵銷。(4)須雙方抵銷的債權、債務均是合法的,依法律規定或依債之性質不得抵銷的,不得主張抵銷。法定抵銷權是一種形成權,主張抵銷的行為是單方法律行為。我國法律規定,當事人主張法定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但抵銷不得附條件或附期限。

在實踐中有這樣的案例:甲租賃乙的房屋,到2000年底欠乙租金1。5萬元未付,但乙一直未向甲主張該筆租金;2003年6月,乙向甲購買價值3。5萬元的貨物,約定同年12月底前付清貨款。到了年底,乙僅支付甲貨款2萬元,稱尚欠的1。5萬元貨款抵銷甲欠乙的租金1。5萬元。甲不同意,認為乙對甲所享有的1。5萬元租金債權已經超過訴訟時效,不能適用法定抵銷,便訴至法院,要求乙支付尚欠的1。5萬元貨款。此案主要涉及到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是否適用法定抵銷的問題,此種情形該如何處理,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一種觀點認為,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不能行使法定抵銷權,理由是: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不再受法律保護,若規定債權人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可以行使法定抵銷權的話,勢必會損害未過時效一方當事人的時效利益;另一種觀點認為,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可以行使法定抵銷權。理由是:根據民法理論,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屬自然債權,其本質在於「不能通過訴訟程序強制債務履行」,並不是不能通過其他方式實現,更不是債權債務關系不存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當事人只喪失勝訴權,債權人的實體債權仍然存在,只要雙方互享到期債權,且種類、品質相同的,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人就可以行使法定抵銷權,只需通知對方即可。

筆者贊同上述第一種觀點。從法理上講,訴訟時效又稱消滅時效,是指權利人於一定期限內不行使請求權即喪失了請求法院保護其民事權利的制度。訴訟時效期間是權利人請求法院依法保護其權利的法定期限。在此期間,權利人可以依照訴訟程序請求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超過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便喪失了勝訴權,其權利便沒有法律上的強制執行力,除非債務人自願履行或同意履行義務。時效期間屆滿,權利人的實體權利便轉化為一種自然權利,也即作為權利根本屬性的「法律上之力」已經不復存在。因此,超過了訴訟時效的債權,除非債務人自願履行或同意履行,否則債權人不能強制債務人履行。可見,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已不具備法律強制力,不能視為受法律保護之「合法」 債權。因此也就不能適用法定抵銷制度,不能單方將之與對方未過訴訟時效的債權相互抵銷,除非對方同意。不過這樣便成為附條件的「抵銷」了,顯然不屬於法定抵銷,而應是合意抵銷。在上述列舉的案例中,除非甲自願同意以其受法律保護的1。5萬元貨款與乙已超過訴訟時效的1。5萬元租金相互抵銷,否則乙不得單方行使法定抵銷權,即對這兩筆債權不能適用法定抵銷,最多隻能由雙方合意抵銷。

⑧ 《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第的規定是什麼

第六十一條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內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容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第六十二條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⑨ 合同法52.53條內容

第五十二條 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 合同免責條款的無效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熱點內容
注會會計財務管理經濟法一起考 發布:2025-07-01 19:03:26 瀏覽:973
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的責任 發布:2025-07-01 18:55:57 瀏覽:34
山村女法官電視劇 發布:2025-07-01 18:46:31 瀏覽:407
限高令條例 發布:2025-07-01 18:43:28 瀏覽:74
行政法實務課程 發布:2025-07-01 18:38:30 瀏覽:324
法院張庭長 發布:2025-07-01 18:31:41 瀏覽:978
道德講堂泰州 發布:2025-07-01 18:30:07 瀏覽:211
香港法官有外國人嗎 發布:2025-07-01 18:25:45 瀏覽:767
察法規定 發布:2025-07-01 18:25:11 瀏覽:253
殘疾人法律咨詢匯編 發布:2025-07-01 18:21:29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