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關於子女撫養是否可以協定
❶ 婚姻法子女撫養問題
你好,根據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目前超過十周歲的孩子才有權利選擇與更誰生活,6歲的孩子法院一般會考慮雙方的生活、教育,看誰的條件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教育而定。
縱橫法律網-北京市大成(南通)律師事務所-劉小琴律師
❷ 婚姻法中對子女撫養費有哪些規定
我國婚姻法對子女撫養費標准沒有明確地強制性規定,但是在法院具體的判決中,會遵循以下二個標准。這一標準是在考慮保障孩子基本的生活、學習等需要的基礎上設定的,在訴訟時法院會根據這一標准規定數額。另外,如果是夫妻雙方協議確定子女撫養費時也可以參考這個標准。這樣看來,我們也可以把這個標准看作是子女撫養費的最低標准。可以參考這個標准,也可以超過這個標准,但不要低於這個標准,因為這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經濟條件。
(1)一般情況下,法院判決子女撫養費的數額,考慮三個方面,即子女的實際需求、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
(2)然而法律上為了避免支付子女撫養費過低,無法有效保障子女身心健康的情況發生,結合父母雙方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最高人民法院對於離婚案件中處理子女撫養費的問題規定了較為詳細的標准。
①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數目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隻三十。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養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②無固定收入的,子女撫養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③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撫養費的給付標准法律沒有予以強制性的規定,確定時一般結合子女的實際需要,撫養地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以及父母雙方的給付能力三種情況進行確定,總之要根據具體實際予以分析確定。
❸ 婚前協議可以約定子女撫養權嗎
婚前協議約定子女撫養權不能違反法律規定,對於孩子的撫養權問題的約定,在離婚時才能確定是否有效。如按照《婚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在訴訟離婚中,一般會按照離婚時雙方的意願及情況,以子女的最大利益和成長需要為先,確定撫養權的歸屬。
❹ 婚前協議中對離婚後子女撫養問題作出的約定是否有效
對於你的問題主要取決於內容是否合法。
❺ 婚姻法新規定,離婚協議中,撫養費應該如何約定
離婚協議中關於孩子撫養費問題,無非是撫養權、撫養費、探望權這三方面。那麼我們來看下怎麼約定比較好。這個角度,我是站在直接撫養房子一方來說的。
1、撫養權
這個比較簡單,寫一下孩子出生年月,幾歲,約定由誰撫養就可以。
2、撫養費
首先是撫養費的金額以及支付期限。
法律上支持的是到18周歲,但協議離婚一般會考慮到孩子讀大學仍無法獨立生活的,也可以寫的時間長一些,比如寫到23歲,或者寫到完成大學本科畢業為止。
然後是支付方式和日期。既然是協議,這個雙方協商好就可以,一般是一個月一付,如果不直接撫養孩子一方同意的話,也可以一年一付,甚至一次性支付,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約定。
下面這一點就更為重要了,就是對於教育費用和醫療費用的約定。現在孩子的生活費是小事,大頭是培訓班費用和醫療費,我建議盡量對這個另外約定,比如,可以約定培訓班費用各承擔一半,醫療費用超出1000元的大金額,雙方各承擔一半。
如果擔心對方拖延支付撫養費或不支付撫養費的,還可以加一條違約責任。比如,可以約定每逾期支付一天產生千分之幾的違約金。
3、探望權
關於探望權,我認為約定每月探望的次數不要太多,如果探望過度頻繁,會給雙方帶來很多不便,並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學習。
我建議呢,每月享有兩次探望權差不多了,可以約定單周或者雙周周末探望,比如可以約定在每個月的單周六上午九點到接孩子,在次日周日下午七點前將孩子送回。
我一般還會建議當事人約定,孩子10周歲以後,具體探望時間和探望方式,需要聽取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的意見。這個可以根據您的實際情況刪減。
在實際生活中,經常出現一方惡意不配合行使探望權的情況,如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最好在離婚協議書中約定一方如果不配合行使探望權,另一方可以追究違約責任,並約定違約金額。
❻ 新婚姻法孩子的撫養權怎麼規定的
關於子女撫養權問題,一直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最新修改的婚姻法也就子女撫養權做了些調整。離婚時撫養權的歸屬,可以雙方協商,一旦協商不成,則需由法院判決。法院判決撫養權歸屬,一般根據有利於子女成長原則進行:主要考慮以下因素:夫妻雙方的學歷、工作、收入、年齡、家庭環境、子女的年齡等。新婚姻法子女撫養權原則規定是,如果父母離婚,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改變。子女撫養權,主要取決於撫養條件。同時,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在新婚姻法子女撫養權這個問題上,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從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審判實踐,提出如下具體意見:在有利於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予准許。 從上文可知,我國新修改的婚姻法更加強調,子女撫養主要取決於當事人雙方的撫養能力。這也說明,我國法律是充分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權益。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六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七條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