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宣傳

合同法宣傳

發布時間: 2020-12-22 03:34:33

Ⅰ 如果宣傳資料與合同不符應該怎麼辦

依據《合同法》以抄及相關司法解釋:
用於商業性質的宣傳圖片資料,應為要約;日常的宣傳資料為要約邀請。
宣傳資料與合同不符的,責任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現實中,一般的宣傳資料中都會標注「此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承辦方」等等類似的字樣。本人認為:這屬於格式條款,排出了自身的主要義務,甚至有可能削弱了相對方的權利、加重了義務。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對格式條款的解釋,一般會遵循作出不利於格式條款制定方的理解。
針對你的情況,你可以依法按照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要求對方承擔相應的責任。宣傳圖片可以作為相關的證據材料使用。
縱橫法律網 胡良瑞律師

Ⅱ 廣告宣傳有法律效力

我們談房屋廣告的法律效力,主要根據廣告性質來分析。 有些發展商會將在廣告中的某些許諾和購房者的條款寫到正式的「購房合同」中,這時就已經不是廣告,而是合同條款了,其法律效力是明確、有效的。但同時也有一些廣告語不能或沒有變成合同條款,我們所討論的是這些廣告。這些廣告由於其內容的明確程度不同,性質也不同,應當區別對待。 有些廣告內容屬發展商宣傳所需的誇張性語言,目的是為了引起注意、製造聲勢、氛圍,並沒有明確的指標,如「理想居所」、「居家首選之地」、「溫馨家園」等詞。我認為這些廣告僅僅構成了要約邀請,沒有法律上的約束力。 什麼是要約邀請呢,我國《合同法》第十五條規定:「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發展商發布上述廣告,只為引起人們的注意,惟一目的是吸引廣大的客戶向自己打來電話發出要約。至於究竟是不是「理想居所」或「居家首選之地」,完全由客戶自已認識和決定,發展商並沒有做許諾,所以無需為此承擔責任。 有些廣告則完全不同,標明了價格、位置、裝修條件、物業管理條件、配套設施設備、贈送的物品或優惠等,我認為這些廣告已經構成了一種要約,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約束力。 《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一)內容具體確定;(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構成要約的廣告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前面我們所說的構成要約邀請的廣告,也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那麼兩者如何區別呢,他們的區別就在於內容是否具體確定以及發展商是否受該廣告約束。一般的廣告僅僅是一種要約邀請,但如果其確實就房屋質量、價格、位置或配套設施設備、贈送物品等重要方面做出明確的說明,並且確實是這些方面對購房者最終做出購買決定起著極大作用,那麼就可以認為其內容是具體確定的。這些廣告內容都是針對購買其房屋的客戶而言的,說明只要客戶與發展商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並且雙方沒有其他改變廣告內容的意思表示,發展商就應該受廣告約束,向客戶提供廣告中提到的優惠和便利。 《合同法》第十五條規定:「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這種廣告就不再是簡單的要約邀請,而是一種要約。《合同法》第十五條規定:「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就是說構成要約的廣告在發布後即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發布廣告的發展商不能夠輕易改變其廣告許諾。 詳細分析「要約」、「要約邀請」兩個詞對廣大客戶有什麼意義呢?比如您是一位準備買房的客戶,你看到一個詳細說明的廣告,很感興趣,你告知發展商,願意按照廣告條件來購買其房屋,這時候你的意思表示就是一種承諾。《合同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就是說,如果發展商沒有聲稱其不再提供廣告中的一種或幾種條件,那麼就意味著雙方間已經確立了合同。即使這些廣告內容沒有被歸為合同條款,也是雙方間合同的組成部分,雙方都要遵守。由於廣告內容沒有被寫在合同里,所以引發出很多問題。發展商借口合同中沒有規定而不兌現自己在廣告中的許諾,這是一種不講商業信譽的表現,也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同時,建議廣大的購房者最好將廣告中的一些條件明確寫在購房合同中,以免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

Ⅲ 如何給職工宣傳勞動合同法

我們的老闆是發個勞動合同下來給我們看.然後就叫人去查一些相關的資料........如國家法定假日.婚假內.產假.探親假容.........等等.然後列個表格出來...........大家一目瞭然....

不過效果不是很好..........呵........

勞動法太復雜了,就像一本牛津高階字典.看得透看得懂的人能有幾個......很多人都是需要解決某個問題,解決某個特定的糾紛的時候再去咨詢有關部門,上網路找答案.......

我也想知道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宣傳一下勞動合同法.......我也一知半解的

Ⅳ 虛假宣傳,欺詐宣布導致合同法重大誤解

收集相關證據然後仲裁,可解除合同。

Ⅳ 合同與實際宣傳不一樣,這樣公司違法嗎

公司有可能涉嫌欺詐,可以依此來解除合同。採納謝謝

Ⅵ 商品房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是要約邀請還是要約

商品房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一般來說是要約邀請,但銷售廣告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則視為要約,如果商品房銷售廣告符合以下特點,視為要約。

一、具有訂立合同的目的。要約人發出要約的目的在於訂立合同,而這種訂約的意圖一定要由要約人通過其發出的要約充分表達出來,才能在受要約人承諾的情況下產生合同。根據我國《合同法》第14條規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中必須表明要約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二、必須向要約人希望與之締約合同的受約人發出。要約人向誰發出要約也就是希望與誰訂立合同,要約原則上是向特定的相對人來說的,但也有向不特定人發出,此時應具有以下兩個條件:1、必須明確表示其做出的建議是一向要約而不是要約邀請;

2、必須明確承擔向多人發送要約的責任,尤其是要約人發出要約後,必須具有向不特定的相對人做出承諾以後履行合同的能力。

三、內容必須具體確定。根據《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要約內容必須具體。所謂具體是指要約內容必須具有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條款。合同的主要條款,應當根據合同的性質和內容來加以判斷。合同的性質不同,它所要求的主要條款是不同的。

所謂確定,是指要約內容必須明確,而不能含糊不清。要約應當使受要約人理解要約人的真實意思,否則無法承諾。


(6)合同法宣傳擴展閱讀:

要約和要約邀請的區別在於:

1、要約是當事人自己主動願意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以訂立合同為直接的目的;要約邀請是當事人希望對方主動向自己提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要約必須包括將來可能訂立的合同的主要的內容,要約中含有當事人表示願意接受要約約束的意思,而要約邀請則不含有當事人接受約束的意思。

3、要約大多數是針對特定的相對人的,故要約往往採用對話方式和信函的方式,而要約邀請一般針對不特定的相對人的,故往往通過電視、報刊等媒介手段。

Ⅶ 勞動合同法宣傳資料 勞動合同是資料嗎

《勞動合同法立法》宗旨開宗明義說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並不是說保護勞資版雙方的合法權益,勞動合權同法作為一部規范勞動關系的社會法,其立法價值在於追求勞資雙方關系的平衡。實踐中由於用人單位太強勢,而勞動者過於弱勢,如果法律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進行同等保護,必然導致勞資雙方關系不平衡,背離勞動合同法應有的價值取向。因此,側重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才能取得勞資雙方關系的相對平衡。

Ⅷ 通過勞動合同法及婚姻法宣傳教育活動實踐,寫1000的心得

明確婚後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不動產且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從《婚姻法解釋(三)》公開徵求意見反饋的情況看,作為出資人的男方父母或女方父母均表示,他們擔心因子女離婚而導致家庭財產流失。在實際生活中,父母出資為子女結婚購房往往傾注全部積蓄,一般也不會與子女簽署書面協議,如果離婚時一概將房屋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勢必違背了父母為子女購房的初衷和意願,實際上也侵害了出資購房父母的利益。所以,房屋產權登記在出資購房父母子女名下的,視為父母明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比較合情合理,多數人在反饋的意見中對此表示贊同,認為這樣處理兼顧了中國國情與社會常理,有助於糾紛的解決。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按照雙方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更為符合實際情況。《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規定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將產權登記主體與明確表示贈與一方聯系起來,可以使父母出資購房真實意圖的判斷依據更為客觀,便於司法認定及統一裁量尺度,也有利於均衡保護婚姻雙方及其父母的權益。
首次明確離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貸款購買的不動產應歸產權登記方所有。離婚案件中,按揭房屋的分割是焦點問題之一。如果僅僅機械地按照房屋產權證書取得的時間作為劃分按揭房屋屬於婚前個人財產或婚後夫妻共同財產的標准,則可能出現對一方顯失公平的情況。根據《婚姻法解釋(三)》第十條的規定,一方在婚前已經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向房地產公司支付了全部購房款,買賣房屋的合同義務已經履行完畢,即在婚前就取得了購房合同確認給購房者的全部債權,婚後獲得房產的物權只是財產權利的自然轉化,故離婚分割財產時將按揭房屋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相對比較公平。對按揭房屋在婚後的增值,應考慮配偶一方參與還貸的實際情況,對其作出公平合理的補償。在將按揭房屋認定為一方所有的基礎上,未還債務也應由其繼續承擔,這樣處理不僅易於操作,也符合合同相對性原理。婚前一方與銀行簽訂抵押貸款合同,銀行是在審查其資信及還款能力的基礎上才同意貸款的,其屬於法律意義上的合同相對人,故離婚後應由其繼續承擔還款義務。對於婚後參與還貸的一方來說,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明確規定當事人協議離婚未成則事先達成的附協議離婚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不生效。雙方當事人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達成離婚協議,並對子女撫養和財產分割等問題作了約定,但該協議是以雙方到民政部門辦理離婚登記或到法院進行協議離婚為前提條件的。實踐中,主張離婚的當事人一方在簽署協議時可能會在財產分割、子女撫養、債務承擔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讓步,目的是希望順利離婚。由於種種原因,雙方並未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或者到法院離婚時一方反悔不願意按照原協議履行,要求法院依法進行裁判。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雙方事先達成的離婚協議的效力問題,往往成為離婚案件爭議的焦點。離婚問題事關重大,應當允許當事人反復考慮、協商,只有在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並到民政部門登記離婚或者到法院自願辦理協議離婚手續時,所附條件才可視為已經成立。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當事人一方有反悔的權利,事先達成的離婚協議沒有生效,對夫妻雙方均不產生法律約束力,不能作為人民法院處理離婚案件的依據。
經綜合考慮徵求意見的情況及司法實踐中的可操作性,《婚姻法解釋(三)》還對夫妻之間的贈與房產、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能否作為原告提起離婚訴訟、生育權糾紛、夫妻一方擅自出賣共有房屋如何處理、請求離婚損害賠償的權利人等問題作出了相關規定。在《婚姻法解釋(三)》徵求意見期間,社會各界人士廣泛參與,積極建言獻策,充分表達了對婚姻家庭審判工作的關注、理解和支持。在此,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婚姻法解釋(三)》的出台,是人民法院准確適用相關的法律規定,依法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一項重要舉措。人民法院將緊密結合婚姻家庭糾紛審判工作實踐,及時關注事關民生的法律適用問題,不斷提高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為依法促進家庭關系的和睦幸福、社會關系的和諧穩定做出新的貢獻。
修正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在總則中重申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等原則;同時還增設了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以及應當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等體現立法宗旨的規定;在保障原則實施的禁止性條款中,增加了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等規定,這就從立法上增強了維護一夫一妻制,保護家庭成員人身權利的力度,同時也為通過其他法律措施懲治此類違法行為提供了基本法上的依據。
在分則中增設了婚姻的無效和撤消,法定夫妻的財產制中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和一方個人所有的財產的范圍,夫妻間的財產的約定及其效力,離婚法定理由的具體化,離婚時的過錯賠償制度等[1] 。

Ⅸ 利用合同法和商標法如何寫一個宣傳軟文

熱點事件具有公眾知名度高、傳播度廣的特點,利用熱點事件來寫軟文,可以迅速抓住讀者的眼球,從而達到軟文的宣傳目的。但是,很多編輯會抱怨不知道怎樣巧妙的將軟文和熱點新聞結合起來,下面為大家大概解釋一下怎樣結合最為巧妙。
自從「郭美美」事件一炮打紅後,各大網站、報紙就開始刊登有關的新聞報道,搜索引擎的搜索量也會增加,所以誰先抓住時事熱點,誰就成功了。時事熱點,顧名思義就是那些具有時效性、,最新鮮、最熱門的新聞。如「小悅悅事件」和「中國校車」的事件,都可以拿來作為軟文的題材,「小悅悅事件」可以拿來談談人性,中國校車可以引出「中國製造問題」等。流行詞也一樣,如較多人使用的「給力」、「有木有」、「浮雲」、「鴨梨」、「OUT」等,都能夠捕捉到用戶的心理,引起用戶的關注。
中國軟文網(www.ruanwen.com/case)的編輯提醒軟文創作者想要利用熱點新聞來寫軟文,要求編輯必須時刻關注最新的新聞報道,並能快速地判斷哪些新聞可能會成為頭條,從而敏銳的作出反應,將軟文廣告巧妙的融合到新聞熱點中去,這樣,一篇不錯的文章就完成了。

熱點內容
南京市民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5-02 21:14:35 瀏覽:788
什麼行為違反社會法 發布:2025-05-02 21:01:49 瀏覽:958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法考試重點筆記 發布:2025-05-02 21:01:34 瀏覽:834
據我律師 發布:2025-05-02 21:00:12 瀏覽:988
戶縣司法局 發布:2025-05-02 20:56:50 瀏覽:226
雲南知名律師 發布:2025-05-02 20:56:20 瀏覽:555
越秀區人民法院官網 發布:2025-05-02 20:46:57 瀏覽:168
刑法128量刑 發布:2025-05-02 20:44:49 瀏覽:130
勞動法孕婦能加班嗎 發布:2025-05-02 20:44:38 瀏覽:235
韓愈仁義道德 發布:2025-05-02 20:42:54 瀏覽: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