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經濟法東奧教材
1. 注冊會計師經濟法誰哪個老師講的好
經濟法:郭守傑老師。
郭守傑老師是經濟學博士,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博士後。1995年開始從事《經濟法》考試輔導,1998年開始編著「輕松過關」系列圖書,是學員公認的財會類「經濟法第一人」。
本人2015年通過注會經濟法,個人覺得東奧郭守傑,中華蘇蘇講的不錯,大家評論也是如此;其次東奧黃潔洵和中華趙俊峰也可以聽聽他們的預科班、階段測評班、習題班。另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擅長以簡明的例圖、幽默的語言,把難懂易混的考點講解得透徹清晰、淺顯易記。被學員親切稱為「郭帥」。「追隨郭帥,笑過注會」。
李玉華老師也不錯,課堂氣氛很好,游文麗老師講課也挺好的,只是個人習慣選擇了一個男老師而已,不過中華會計網校的老師講得確實非常到位。
2. cpa教材和東奧都要買嗎
一、cpa教材一定要買嗎?
不論考生報考哪個科目,輔導教材都是不可替代的學習資料。
二、注會教材、輔導書與課程如何搭配學習
對於零基礎考生來說,一開始看教材可能覺得很難理解,主要是因為教材中有很多專業術語。大家要耐下心來,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堅持下去總能見到曙光。遇到不懂的知識點可以到輕1上找到對應的詳細解答,當然也可以聽東奧輔導課程,有老師的視頻講解,大家能夠將知識點掌握的更加透徹。
先看教材還是先聽課沒有固定的順序,大家根據自己的習慣進行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先看教材,就要把自己不懂的知識點都記下來,在聽視頻課程時重點學習。
3. 2021年注會《經濟法》現階段學習重點
從上面來考題各章分值分布表格來看自,第四、五、六、七、八、九章是分值較高的章節。其中除了第五章合夥企業法律制度是在客觀題中多題考查而分數突出,其他幾章都是因為在主觀題中考查而佔比較大;但2020年考試中很反常的一個情況是第六章公司法律制度在主觀題中沒有過多涉及導致分值較低。但“重者恆重”,預計在2021年的考試中,第四、五、六、七、八九章仍舊是考試的重點章節。
第五、六、八、九章,不涉及新法律法規的變動,因此我們預習時可以先將這幾章重點預習;第一、二、十、十二章也可以開始學習,打好基礎,做好應對客觀題的准備。
而第三、四、七、十一章可能涉及新法律法規的變動,預計2021年教材會有調整,可以先放一放,等新教材出版後再學。
以上就是關於2021年注會《經濟法》現階段學習重點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更多關於注冊會計師考試技巧、備考指南等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
4. 注會網校經濟法、審計和稅法的課,中華和東奧哪個好啊
建議先聽東奧的,然後再聽葉青的,各取所長,不過我聽過之專後,覺得葉青更屬勝一籌。
「現在主講CPA稅法的三個老師都是來自同一個學校,東奧的劉穎來自首都經貿大學稅務系;東奧的李文和中/華的葉青都來自首都經貿大學會計系。
「這三個人中,葉青最早在網上講課,能追溯到非碘之前,中華的宣傳很投入,所以具有一定的影響。劉穎、李文所在的東奧網校在2007年以後才開始進行網路講學。但是三人在課堂講課都很有歷史。
「從三個老師講課的特點看,對稅收政策把握最准確的是劉穎;講的最深入的是李文;對以往考過的知識點分析的最到位的是葉青;對新增內容講解的最透徹的是劉穎。業內有「葉青是馬後炮、劉穎是馬前車、李文俯視教材」只說。另外,劉穎講課難點清晰,比較有激情,聽著不困;葉青講課重點突出,但口頭語太多,聽者有些犯困。
「都是不錯的老師,我個人喜歡劉穎。也建議lz如果有時間,可以各個老師都視聽一下,老師各有特點,看是否適合自己。別人說好的,自己不一定覺得好,或不一定適合。
5. 請推薦09注冊會計師考試《經濟法》教材及教輔
教材為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主編的,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的,09版統一教材,定價為45元。
我還買了一本東奧會計在線的輕松過關系列的那個09版應試指導及全真模擬測試,經濟科學出版社的,郭守傑編著的,貌似每章都講的還很仔細,定價為40元。
6. 注會財務成本管理和經濟法的輔導書是中華還是東奧的好
《輕松過關》系列輔導書中包羅了近年所有的高頻考點、重難點。而且編著的老師們每年都會根據教材變化,仔細的修正知識點,讓教材與習題無縫銜接,讓考生所學即所練。有很多考生都反饋輕松過關里有許多與考試題相似的題目,殊不知,每一道貼近考試並且嚴謹的題目,都需要具有豐富經驗的老師耗費數小時才能編撰出來。所以無論是對於初學者還是有一定基礎的學員來說都是必做的練習冊。
輕松過關一為《應試指導及全真模擬測試》,全書上下分冊幫助考生全面復習,夯實基礎。
輕松過關二全名為《機考題庫一本通》,緊貼機考,通關題庫。易混集訓,專項攻克。
輕松過關三為《考點薈萃及記憶錦囊》,體型小巧,攜帶方便,考生可以隨時翻看;濃縮了考點的精華知識,讓考生在閑暇時也能翻看,強化記憶。
輕松過關四為《考前最後六套題》,是各位名師嘔心瀝血緊貼考試脈搏編撰。可以讓考生在考前自摸底牌查缺補漏,模擬熱身迎戰考試。
輕松過關五為《要點自檢圖譜》,彩色導圖加深印象,並附有要點填補強化記憶,為考生搭建立體式記憶。助考生完美回顧。一套完整的輕松系列跟下來。應對考試也會更加輕松。
7. 注會財務成本管理和經濟法的輔導書是中華還是東奧的好
輕松過關一講義多,最好的地方在於有知識點串聯和相關鏈接。
夢想成真講義太少了,這個你現場買書的時候翻一下可以證實我所說的。
輕松過關題目有點偏難,夢想成真的題難度貼近考試。
如果是考經濟法,強烈推薦輕松過關一,地球人都知道郭帥主編的教材和他講的課一樣,方方面面羅列好了,有助於記憶,尤其對學習方法不好的。
財管呢,應該多做題,今年財管變容易了,用夢想成真吧。
發點經驗給你(本人原創的。)
能考,一門一門的准備,今年才考完,現在是備考2010年注冊會計師的最好時間。
我跟你說說所需要的底子,可能會對你好一些。
會計,需要有中級會計實務,成本會計,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的底子。
審計,要會計學得好,審計才容易懂,這本書枯燥,比會計花的時間還要多。
財管,需要有財務報表分析,管理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的知識。
經濟法,沒基礎,也可以學。
稅法,需要有會計基礎的知識。
風險管理,我沒考過,我是考老制度。
現在注冊會計師剛考完不到一個月,應該是說最好預習明年的注冊會計師的時間,考注冊會計師,切忌不可貪多,不可高估自己活著低估注冊會計師的難度。
現在最好不要把6本書買全,因為教材肯定會變動,尤其是稅法明年變動會很大,我建議你一科一科的准備,准備好一本書,再買一本書准備,准備到明年4月,看你的准備情況,再決定考幾科,以我個人的看法,我絕對你報考三科最為合適,經濟法,稅法,風險管理,這幾科與會計聯系不是很大,與會計稍微聯系大點的是稅法。輔導書不一定要買,最好報個班,現在報2010年的班,是送2009年的,建議你最好報考網校,跟著學,效果會比較不錯的。
另外在准備的過程中,切忌莫放過大題,因為考試如果一道大題沒做,及格的可能性就很小,一道大題都差不多18分左右,如果以道沒錯,就是80分往下起平,也就是說,正確率要達到80%才有希望及格,但正確率達到80%的,一般都能把題目做完,寧願平常多錯一點,也不要放過大題。
關於搭配的問題:
1.會計審計(+稅法):這樣搭配無可厚非,有人說先考這個,考了這個等於注冊會計師考了一半,這種說法本身沒什麼錯誤,但是這么搭配是因人而異的,本身會計的難度最大,審計花費的時間比會計還要長,所以這樣的搭配適合底子非常好,並且有時間比較,愛鑽研大題的那種。如果你現在准備的話,可以試試,建議最好試聽網校的輔導班,有10節免費的,其中包括第二章,如果第二章都聽不懂的,建議不要准備。
2.會計稅法(+經濟法/+風險管理):這樣搭配比第1種搭配要少花3個月的適合,這種報法適合大三的學生,專業課即將學完,並且沒有其他考試,只考注冊會計師的,這樣如果考上,對畢業找工作相對好點。
3.稅法經濟法(+風險管理):這種適合考試經驗不足的,歸納能力不強的,適合先從這個考起。
4.財管經濟法(+風險管理/+稅法):這個搭配是最省時間的,但特別針對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的不錯,並且學過金融的朋友,因為財管的期權股價是最難的章節,其次是企業整體價值評估,數學學得好,有金融底子的,會省時省力。害怕數學的不適合這一條。
注意:這個《會計》與注冊會計師的每一門都有聯系,其中與審計稅法聯系最大。這個《會計》並不是基礎,更不是《會計基礎》,很多學會計的,考這一科,考10多分,20多分都是正常的,大題一個不會的很多。所以最好有點心理准備,這個《會計》需要財管,成本會計的底子,第二章金融資產中,就涉及年金(資金時間價值)的知識。
《經濟法》《稅法》需要有《會計基礎》知識,經濟法的公司法,證券法,就要判斷現金流量,凈利率問題,一點會計基礎都沒有,肯定不行的。另外票據問題,如果是非會計專業,也不好理解,肯定要多費時間。《稅法》更加需要有《會計基礎》知識,企業所得稅,財務報表,各項費用,固定資產折舊,增值稅,這樣的基本知識都沒有,可以不用去考。
下面是如何學習的問題,風險管理我沒有考過,也不需要考了,所以我不好回答,審計我也是沒掌握方法,所以也不回答,其他4科我來告訴你:
其實很多人說考經濟法,稅法不需要會計基礎,是個錯誤。
首先是財管:並不像別人說的掌握公式就很容易考過,財管加客觀題,要計算的是80分以上,學財管的底子是財務報表分析,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其中成本計算肯定是年年都有的,這個是屬於容易的題目,所以一定要會算。其次,通過歷年的試卷看,財管的計算類型這么幾個,容易的是財務報表分析,可持續增長率計算,最佳存貨,最佳現金持有量,銷售預算,風險計算,屬於難的有期權股價,這個也是年年考,二叉樹,斯科爾斯模型,肯定要知道,然後融資租賃,企業整體價值評估。10種類型的計算都要會,最基礎的章節是年金,凡事考慮年限的,無非肯定是用到年金和風險的,其中數學最好是學過概率,你像風險計算中的標准差,方差,相關系數,全部是概率到財管的具體運用。
經濟法:
經濟法有點雜,歸納的東西多,歸納完之後,還有其他零散的.
1.歸納時間,這個是第一章,訴訟期限,肯定會考。還有比如多少日登記,多少日見報,多少日發出公告,等等,破產法,公司法合並分立會提及。
2.歸納表決方式,合夥企業法,公司法,破產法,物權法,都會有。
3.歸納組織形式,比如董事會,監事會,股東會的,這些合夥企業法,外商法,公司法,破產法,物權法都會有。
4.歸納人事任免制度,比如公司法獨立董事,比如破產法管理人,都會有。
5.歸納能否對抗善意第三人,這個物權法有。
6.歸納其他數字,這個很重要的。
重點章節往往是公司法,證券法,合同法,破產法,物權法。這些章節也容易結合。
稅法:
而稅法不同.
因為你看稅法,出題就有很對性,計算題都是出稅種,叫你算多少稅,分值比例較高,所以你如果計算做得好,考80分都容易,我這么告訴你幾點,你回去好好看看稅法.
稅法從增值稅,除了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外,書上黑體字,都是按照這么一個順序.
1.各個稅的概念
2.征稅對象,納稅義務人.
3.計稅基礎,這個是計算的關鍵,哪些要計稅,哪些要剔除,哪些算組價,你列一張表.
4.納稅時間,地點,稅收優惠.
你按照這4樣,再歸納第5個.
5.與房子有關的稅,你看歷年試卷,年年都會考到.
你這么一歸納,稅法頂多歸納出30頁4A的紙,肯定能過了.
會計:會計我一直頭疼,把最難得看了,但是今年放水,考些不看的地方,但是會計也要有財管的基礎,第二章金融資產就需要財管,未確認融資收益,所以學會計必須有底子,有中級財務會計的底子,有財務報表分析,稅務的知識。
學會計我的歸納不到家,但是還是必須說,各個章節的聯系,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長期股權投資都是有著聯系,所以這幾章要學好。
然後財務報表,合並財務報表,所得稅會計是難點。
歸納有以下這么幾點:
因為會計其實是考你的會計准則問題,很詳細的,所以首先要
1.歸納會計科目核算內容
2.歸納以什麼價值核算,你比如歷史成本,公允價值,到底是什麼價值。
3.歸納相同點,比如哪些要提減值准備,哪些可以沖回,哪些不可以沖回。
4.對比,資產對比負債,對比所有者權益。
5.共性,資產裡面的,比如金融資產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的資產,共同與差異,金融資產與投資性房地產的共性。
審計我沒學好。
備考中注意這么幾點:
1.不能因為沒有2010年的教材而不預習,用09年的教材預習,最好不要買輔導,報個班比較穩妥,因為你如果面輔導,有以下兩個方面不好,如果你考得多,會感到預習時間不夠,再就是萬一教材改變大,做成了一個印象反倒不好。還不如報個班,把習題班學會就好了。等新書一下來,就趕緊做題。
2.心態放穩,不是很難的考試,只是到了那裡,會有兩個想法,一是題目不難,但是不會,二是感覺一整本書都是重點。
3.最怕的是高估自己,低估注冊會計師,很多考過初級,中級,盲目覺得自己的自學能力不錯。
4.要堅持做大題,最怕的就是看到大題,就腦袋裡面思考一下,不動筆,而直接去看答案。
如果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網路搜索一下「會計考友論壇」或者加我網路HI,或者語音聊聊。
最後祝你考試順利,工作順利。
8. 想考注冊會計師,這6科買什麼書比較好,求推薦
一、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組合報考難易程度
1、兩門的報考方案
(1)會計和審計
難度:★★★★★聯系度:★★★★★時間花費:★★★★★
一般來說審計和會計的聯系比較大,比如審計中十三章到十七章屬於審計理論和實務結合的部分,這部分中涉及了很多的會計知識,這些知識都是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另外審計中的調整報表的分錄實際上就是在會計分錄基礎上,把涉及到的調整科目換成了最終的報表項目,雖然表面上看會計分錄和審計調整分錄差異很大,其實兩者的淵源是一樣的;另外就是審計對於企業內部控制的考慮,涉及到了企業內部信息流轉,這個流程本身也是需要會計知識做基礎的。因此不管是基本的審計理論還是審計實務都是和會計知識緊密相關的,學習審計需要有一定的會計基礎,學習順序應該是在會計之後,會計和審計雖然都是難度比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學習可以相互促進,花費的時間要少於單獨學習兩門的時間。
(2)會計和稅法
難度:★★★聯系度:★★★★時間花費:★★★★
會計和稅法的結合還是比較緊密的,很明顯的一點就是會計中的所得稅章節,這個自然不用多說。還有就是所得稅的問題是貫穿會計全書的一根主線,不管是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還是收入確認一章,還是長期股權投資,還是日後調整事項、還是或有事項等章節,遞延所得稅的考察一直是個重點,也是貫穿起來的一個主線,所以對於稅法知識是否了解將直接影響遞延所得稅的分錄處理。所以學習會計是不能不知道稅法知識的,因為在會計的考察中涉稅會計處理也一直是個重點,不僅僅是遞延所得稅的問題了,所以當涉稅會計逐漸成為考試的重點,會計和稅法的聯系逐漸加強了。所以學習會計的時候學習稅法是個不錯的選擇,對於整體把握會計教材幫助都是很大的。
(3)經濟法和稅法
難度:★★聯系度:★時間花費:★★
經濟法和稅法兩者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屬於經濟法范疇,但是稅法不屬於注會經濟法范疇。而且稅法考慮的是實體如何征稅,經濟法考慮的是法律關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層次,兩者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什麼聯系。不過兩個科目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相對於其他科目都很簡單,對於比較畏懼注會的考生來說可以拿來練手,先建立自信。
(4)財管和風險管理
難度:★★★★聯系度:★★★★★時間花費:★★★★★
財管和風險管理的聯系是最為緊密的,甚至是所有科目中聯系最為緊密的兩個科目,風險管理中既有財管中的計算,比如企業價值評估,又有審計中的理論內容,比如內部控制的介紹,是個比較綜合性的科目,不過從學習的難度上來看,主要還在於計算方面,所以財管的學習有利於促進風險管理的學習。新考生報考這兩門是比較合適的,除了上面說的原因,還有就是目前階段,風險管理的難度不會太高。
(5)風險管理和審計
難度:★★★★★聯系度:★★★★時間花費:★★★★★
風險管理科目有內部控制的相關內容,這些對學習審計是很有幫助的,學員只有掌握了企業的內部控制設置,比如各個環節的票據、流程等等,才能理解審計程序設置的原因和目的,也才能自己理解和掌握好審計程序的具體運用。審計程度千差萬別,但是基本原理是不變的,就比如存在認定是逆查法,完整性認定是順查法,不變的是原理,變的只是票據和內控的說法,大家還是應該了解清楚這個本質。
(6)其他組合主要是從難度上來考慮的
一般來說會計和審計的難度最大,財管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次之,最後是經濟法和稅法。如果是會計專業的學生,可首選會計、審計、稅法等科目;如果是非會計專業的考生,可首選財管、經濟法、稅法等科目,因為會計和審計科目難度較大,需要較長時間的准備。如果沒有非常強的實力以及時間和精力,不建議考生一次報考6科。
2、三門的報考方案
注會考試因為有六門,所以建議一年三門的速度報考,加上最後的綜合階段測試,大致三年通過注會,這個速度是比較合適的,超過三年了知識的更新跟不上,學習綜合測試的時候還需要重新學習之前的科目。
(1)會計、審計和稅法
難度:★★★★
這個組合中會計和審計、會計和稅法的聯系都比較緊密,而且稅法難度並不是很難。
(2)會計、審計和風險管理
難度:★★★★
這個主要是考慮了會計和審計以及審計和風險管理之間的聯系,能在最大程度上減輕重復內容的壓力。
(3)財管、風險管理和審計
難度:★★★★★
這個也是考慮了風險管理和審計的聯系,三個科目互相促進。
(4)會計、稅法和經濟法
難度:★★★
這個主要突出的是會計和稅法的關系,經濟法搭配主要是從難度上考慮的。
(5)審計、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稅法或者經濟法主要也是難度的調節。
(6)財管、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7)其他組合,兩個聯系比較緊密的科目,加上稅法或者經濟法作為難度調劑
這樣的報考方案比較省力,而且進度符合一般人的情況,新考生是可以重點考慮三門的報考方案的。
3、四門的報考方案
(1)會計、審計、稅法和經濟法
難度:★★★★
(2)會計、審計、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3)財管、風險管理、審計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4)審計、風險管理、稅法和經濟法
難度:★★★★
其他方案主要考慮到自己的基礎和未來的計劃。
4、五門的報考方案
可以在之前分析的基礎上,增加一兩門比較簡單的或者自己擅長的科目。
5、六門的報考
原來舊制度下每年都有全科通過注會的考生,但是數量都不多,全國20個左右,通過的難度是大,但是可能性還是有的,所以全職考試的、基礎比較好的可以考慮全科報名;而且新制度分為了兩個階段考試,分散了注會考試的難度,可能第一層級一次通過的人會增加,難度也會相應減少,加上新制度還在改革初期,總體難度並不會太難,因此選擇全科報考是可以考慮的,做好最充分的准備,即便是通過四門或者五門也是很成功的。
二、報考前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重要的是要正確認識
因為每個考生的備考時間和專業基礎不同,所以在報考科目上不要盲目,有的人偏向文科,有的人偏向理科,所以,要充分認識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根據自己的喜好,合理選擇所報考的科目。此外,要充分認識注冊會計師考試的難度,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考生一定不要盲目報考六科,畢竟一年通過所有考試科目的人是少數,建議在報考時應選擇報考2至3門,這樣,不僅為以後的考試在時間上多留餘地,還可以熟悉考題,一旦這次沒有通過,也可作為來年考試的一次試考。
其實文理的選擇並不是特別重要,本身注會考試中涉及到的計算並不復雜,初中水平就能夠搞定,關鍵在於理解和運用,所以學習注會並不需要什麼高深的數學基礎,掌握好每個細節的地方,那麼以後各種復雜的公式也就沒有問題了。就比如說現金流的折現問題,你知道一年的現金流折現,那麼若干年的折現不就是資產的價值了嗎?如果每年的現金流相等,不就是年金的折現嗎?年終支付改年初支付了,無非是預付年金的折現,為什麼公式會出來一個「+1」,就在於從第二期開始看又是一個一般年金折現,再加上個第一期,道理就這么簡單,之所以難是因為簡單的沒有學通,復雜的沒有看清。
學習注會重要的不是知識基礎,而在於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什麼都不是死的,都是活靈活現的,所以有很多人認為都應該死記硬背,其實並沒有掌握到注會學習的本質,注會就是實務性內容,將來考出證書是要做實務工作的,題目和教材來源於實務,一定是很活的東西,那麼就需要很多的理解和聯想,賬為什麼要這么做,原理是什麼?注意在學習中找到門道,在具體的業務中體會配比原則,體會一貫性原則等等。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一個意思,報考的時候不需要過於擔心自己的知識背景,只要你計劃好了幾年通過考試,那麼先找聯系大的科目一起學習,或者直接就找兩個聯系不大的但是簡單的科目練手。不過一個基本的計劃是:難的科目開始,簡單的科目收尾,主要是考慮到大家的學習能力是下降的,工作是越來越忙的,因此難的科目首先通過了有好處。
9. 注冊會計師考試學習資料是用東奧的好,還是中華的好呢
每年注冊會計師的考試都會迎來東奧和中華的「大戰」,到底是東奧的學習資料好一些還是中華的資料好一些呢?考試小白整天在群里問,買誰的書,聽誰的課,但是每個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都不一樣,效果也是因人而異的,對於我來說,我覺得東奧的學習資料比中華的好。
當然有些人用慣了中華的學習資料也會說中華的比東奧好,這本來就是一個沒有準確答案的問題,效果都是因人而異的。不過,無論是中華的資料還是東奧的資料,重要的還是自己用心的復習和熟練的掌握知識點才能考出理想的成績!
10. 注冊會計師用中華還是東奧的教材
注會課程是東奧的好還是中華的好啊
我來客觀的說說吧,兩者,都不錯。
但是整體實力上客觀說上來,如果講注冊會計師,還是東奧更加好。
當然網路上面托比較多,尤其是中華的托比較多。
我兩個網校都上過,有這么幾點理由來跟你說一次。
中華人力多,就是你可以選擇不同的老師,班次。東奧是已經定好。
先說說會計,
會計張志鳳肯定是講得深,難度深度都講到。
中華我覺得郭建華比老徐講得好,老徐的課沒難度。
審計:
劉勝妮,范永亮,王生根,審計三劍客,前面2個在東奧講課,後面一個在上國講課,你網路搜索一下審計三劍客,你就知道是誰。
稅法:
葉青,中華的,細節說得相當好。劉穎,也不錯,基礎給你都你歸納好了。
經濟法:
郭守傑,把經濟法給說活了,很幽默,這個你可以試聽,我有一朋友不聽課,就用它的講義,考個80多分。但我覺得他喜歡押重點。跟我們看書的習慣一樣,可能非重點章節講的時間是重點章節的1/20,這一點,在今年考試可能會吃虧,因為今年新老制度,非重點章節分數都增多了。
我考下來的第一個感覺是整本書都是重點。
游文麗,中華的老師,我考注評聽過,我覺得她的知識點覆蓋全本書,不放過書上任何一個死角,但我不習慣的時,在費重點章節有點啰嗦,語速有點慢,開1點5倍速度最好。
財管:
陳華亭,對於基礎不好的,講得好,思路十分清晰,起碼聽他的課,你公式應該不會錯,今年沒講,據說明年回來講課,中華的老師。
田明,講的課凌駕書本之上,沒基礎的不好聽,另外普通話有待提高。
風險管理,我不知道,我考老制度,新制度我還沒聽過。
不過你到底選什麼,我建議你去試聽比較好。
如果你需要下什麼課件,網路搜索一下「會計考友論壇」,自己去下。
如果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加我網路HI。
最後祝你考試順利,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