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勞務派遣

合同法勞務派遣

發布時間: 2022-05-15 16:58:14

㈠ 簽勞務派遣合同利與弊

法律分析:勞務派遣合同是由實際用工單位和勞務派遣公司首先簽訂勞務派遣協議,之後由勞務派遣公司代替用人單位招聘員工進行派遣的合同。勞務派遣合同的壞處:現實中勞務派遣在出現勞動爭端時,企業與派遣單位會互相推諉責任,這是比較常見的。1、勞務派遣後,與企業勞動合同期滿,企業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不利於維護勞動者自身合法權益。2、實踐中,用工單位往往以無勞動關系為由,任意辭退勞務派遣員工,拒付工資,由此導致很多法律糾紛。3、用工單位往往會把原有員工與派遣員工區別對待,特別是在國有企業這種現象更為突出,勞務派遣員工往往是動態管理,可以輕而易舉地被辭退。4、勞務派遣用工過程中,因其本身存在「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三原則,極易導致用工過程人員流通復雜,導致商業秘密的泄露。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九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㈡ 勞務合同和勞務派遣合同有何區別

1、簽訂合同的時間長短不同。勞動合同對於簽訂時間沒有法律規定,勞務派遣合同相關規定應該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用工形式不一樣。勞動合同簽訂雙方直接用工,而勞務派遣合同雙方並不直接用工,而是勞動者在用工單位上班;
3、涉及主體不一樣。勞動合同只涉及用工單位和勞動者,而勞務派遣合同涉及用人單位、用工單位和勞動者三方;
4、是否能夠簽訂非全日制合同方面。勞動合同可以簽訂非全日制勞動合同,而勞務派遣合同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勞動者;
5、崗位不同。任何崗位可以,勞務派遣合同一般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6、對於單位主體的規定不同。勞動合同的單位方注冊資本沒有要求,而勞務派遣公司注冊資本不得低於50萬。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條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㈢ 勞務合同和勞務派遣是一個意思嗎

不是同一個意思,勞務合同表示合同雙方為勞務關系,不是勞動關系,用工單位在法律上沒有義務為工作

者繳納社保和公積金。勞務派遣,勞動者和派遣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屬於勞動關系,受《勞動合同法》調

整,派遣單位應當為勞動者依法繳納社保和公積金。


㈣ 勞務派遣合同有哪些特徵

法律分析:在勞務派遣中,勞動合同關系存在於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之間,但勞動力給付的事實則發生於被派遣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勞動派遣機構已經不同於職業介紹機構,它成為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一方當事人。 通過勞務派遣的定義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勞務派遣具有三方主體 在標准勞動關系中,存在兩個主體,即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單純的「一對一」模式,沒有第三方的介入。在發生勞動爭議時,勞動者只需將用人單位作為被訴主體,最終承擔責任的也只有用人單位一方。而在勞務派遣關系中,存在著三方主體:即派遣單位、用工單位和被派遣勞動者。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用工單位對被派遣勞動者有勞動給付請求權;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通過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就被派遣勞動者的僱傭和使用明確權利義務關系。由此可見,相對於標准勞動關系而言,勞務派遣具有三方主體,並且形成了「三角勞動關系」。 二、存在兩個合同 在勞動派遣中,至少應當存在兩個合同: 1、是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之間訂立的勞動合同。 2、是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之間訂立的勞務派遣協議。 勞動合同法規定,派遣單位應當與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等,同時還要明確雙方違反協議的責任。 三、勞動力的僱傭和使用分離 在勞動派遣中,派遣單位根據勞動合同,是被派遣勞動者的僱主,但卻不是被派遣勞動者實際給付勞動的對象;相反,用工單位雖然並非勞動合同的相對方,但依據勞務派遣協議,卻是被派遣勞動者實際給付勞動的對象,這就形成了「雇而不用、用而不雇」的局面。而僱用分離的特點正是勞務派遣的本質特徵,也正是勞務派遣對標准勞動法律關系的最大革新和突破。 知識總結:勞務派遣是一種新的用人方式,可跨地區、跨行業進行,一方面用人單位可以根據本行業的特點或自身工作和發展的需要,通過具有勞務派遣資質的勞動服務公司,派遣所需要的各類人員,勞務派遣服務機構則根據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招聘員工,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並將員工派遣到用人單位工作,同時對員工提供人事行政、勞資福利、後勤保障等綜合配套服務。實行勞務派遣後,實際用人單位與勞務派遣組織簽定《勞務派遣合同》,勞務派遣組織與勞務人員簽定《勞動合同》,實際用人單位與勞務人員簽定《勞務協議》,用人單位與勞動人員之間只有使用關系,沒有聘用合同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八條 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五十九條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㈤ 勞務派遣合同的法律價值是怎樣的

勞務派遣合同的法律價值是:對勞動者來說,簽訂勞務派遣合同,有利於建立穩定的勞務派遣關系,得到充分的社會保障。對用人單位來說,採用勞務派遣有利於降低用工成本、減少用工管理費用,減少勞動糾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九條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㈥ 請問最新勞動法,是否有明確勞務派遣員工最多可以跟單位簽訂幾次合同或者說最長連續可以簽幾年合同

勞務派遣單位應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並按月支付勞動報酬。法律對最長合同年限沒有要求,一般來說,公司或員工不會簽很長年限的合同。至於勞動派遣員工最多可以簽幾次合同也無法定,但法律對用工單位和派遣單位約定的派遣期限有約束,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的限制。
法律分析
根據法律的相關規定,勞動合同法對用人單位和派遣單位,以及勞務派遣員工之間的合同約定方式有相關的規定,但是對於最長可以簽合同的年限和最多可以簽幾次的合同並沒有規定。是有規定的。一般來說,公司或員工不會簽很長年限的合同,對於公司來說,簽訂長期勞務派遣合同相當於是正式勞動合同,同工同酬的制度保護使得勞務派遣簽訂長期合同並沒有優勢,勞務派遣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靈活,如果簽訂長期固定勞動合同,則沒有勞務派遣的事實存在了,但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利益,法律又對勞務派遣單位有約束,所以,法律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並按月支付勞動報酬。對於派遣單位而言,為了更靈活的用工形式,會減少與勞動者之間的合同時間,那麼還會存在拆分勞動協議內容,因此,法律又規定,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八條 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五十九條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第六十條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
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㈦ 勞務派遣合同的法律價值是什麼

法律分析:勞務派遣作為一種新的用工方式,對用人單位來說,有利於降低用工成本、減少用工管理費用,減少勞動糾紛。對勞動者來說,有利於建立穩定的勞動關系,得到充分的社會保障。但是,近年來,一些用人單位和勞務派遣單位為了片面追求其自身利益,通過各種方式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諸如自行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將員工「賣出去」再「買回來」,從而改變用工方式,逃避用人單位應該承擔的義務,或者拖欠、降低被派遣人員的薪酬待遇,或者不給被派遣人員繳納社會保險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九條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㈧ 勞務派遣要簽勞動合同嗎

法律分析:勞務派遣應當簽勞動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條: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八條 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五十九條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㈨ 勞務合同就是勞務派遣合同嗎

法律分析:一、從法律意義上講,勞務合同和勞務派遣完全是兩回事,勞務合同屬於經濟合同,屬於合同法管轄范疇,不屬於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管轄范疇。勞務派遣是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並被派遣到用工單位,勞務派遣屬於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管轄范疇。但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人將勞務派遣簽訂的勞動合同簡稱或者誤稱為勞務合同。二、勞務合同主體一個是直接用工單位和勞動者,以完成一定工作量或工作任務為目標,由用工單位直接支付工資 。勞務派遣合同是用工單位與派遣公司簽訂的勞動派遣協議,由派遣公司將勞動者指定到用工單位去上班。勞動者合同是與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並且至少兩年一簽,工資由派遣公司發放。就算無派遣也要支付當地最低工資。三、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勞務合同一方當事人不再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的勞動者資格,用人單位與職工簽訂的勞務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八條 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四條 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有關該身份關系的法律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本編規定。

㈩ 勞務派遣和合同工有什麼區別

勞務派遣工和合同工的區別
1、勞務派遣員工:主要是你和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是勞動關系。由勞務派遣公司將你派遣到相關單位。對於勞務派遣公司你是輸出人員,對於輸入單位你是輸入人員。你的社會保險和公積金都應該由輸出單位為你代扣代繳和繳納。輸入單位為你支付勞務報酬。報酬的多少由雙方公司協商。你和輸入單位之間是勞務關系,會簽訂一份勞務協議。這和你簽訂的勞動合同在內容上是不一樣的,你在輸出期間,要遵守輸入單位的規章制度和管理。

合同工、有編制的員工:現在沒有這個概念了,因為現在都應該是簽訂勞動合同的,都是合同工。只是合同期限不一樣而已。而且簽訂勞動合同就算是正式員工,也就是你說的有編制的員工。按照你的思路,你在勞務派遣公司就是合同工,算是他的編制。

熱點內容
現實社會的精神勝利法 發布:2025-05-21 13:53:33 瀏覽:656
居民小區單元樓各種規章公約 發布:2025-05-21 13:53:19 瀏覽:531
放棄繳納社保聲明是有法律效力的嗎 發布:2025-05-21 13:48:09 瀏覽:773
勞動法陪產假北京 發布:2025-05-21 13:43:00 瀏覽:895
河南英搏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21 13:41:02 瀏覽:66
重慶大學在職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21 13:32:29 瀏覽:59
法院6穩6保 發布:2025-05-21 13:31:21 瀏覽:527
行政法的強制措施 發布:2025-05-21 13:27:35 瀏覽:980
中華人民共和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是什麼 發布:2025-05-21 13:21:31 瀏覽:284
社會連帶法學 發布:2025-05-21 13:18:00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