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里合同的履行中的抗辯權

經濟法里合同的履行中的抗辯權

發布時間: 2025-05-21 07:26:50

A. 經濟法中講的抗辯是什麼

抗辯和抗辯權,是民法上極為重要的概念。

但是對這兩個相關的概念的不同含義及其類型,學界的認識較為模糊。例如,在我國學者中,大多認為廣義的抗辯權包括了抗辯的概念,即廣義上的抗辯權包括狹義的抗辯權和訴訟上的抗辯。這是認識不符合抗辯權概念的歷史發展的,顛倒了這二個概念之間的種屬關系。

抗辯權包含在抗辯之中。抗辯權乃專指對抗他人請求權行使的權利。抗辯權具有永久性、無被侵害可能性、不可單獨讓與性、無相對義務觀念性等四個特徵。抗辯和抗辯權之間、抗辯和反訴及否認和反駁之間,都存在著明顯的區別。

我國有學者認為,抗辯可分為三類:
其一,權利障礙的抗辯,即主張原告之請求權,基於特定的事由而自始不發生。例如法律行為的當事人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所訂立的合同未得法定代理人追認;合同內容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合同內容違反社會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無權代理未得本人追認;合同不成立和自始客觀給付不能。

其二,權利毀滅(或消滅)的抗辯,即主張原告的請求權雖一度發生,但其後因特定事由已歸於消滅。例如,已清償及代物清償;免除;混同;給付不能;提存。有人認為,抵銷和撤銷權的行使也屬於權利毀滅的抗辯。對此,我們將在後文中進行分析。

其三,抗辯權,即被告對於原告之請求,有拒絕給付之權利。

B. 經濟法抗辯權有哪幾種

法律分析:經濟法抗辯權一共分為三類,即三大抗辯權:一、同時履行抗辯權。在未約定先後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當事人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未為對待給付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二、不安抗辯權。在有先後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有難以給付之虞時,在對方當事人未履行或未為合同履行提供擔保之前,有暫時中止履行合同的權利。三、後履行抗辯權。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後履行一方得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得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的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第五百二十七條 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三)喪失商業信譽;(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C. 經濟法中關於合同法的一個問題

(1)答:成立。抄應為襲根據《合同法》的規定:雙方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一致,並經歷了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合同成立。在該案中甲乙雙方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錢達成了合意,並經歷了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所以該合同成立。(2)合法,根據《合同法》這種行為屬於不安履行抗辯權。(3)合法,因為甲方沒有在合同規定的履行期限內履行完合同,須承擔違約責任。(4)承擔違約責任。因為丙方沒有履行好運輸合同,沒有保護好甲方的物品。

D. 經濟法抗辯權的概念是什麼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國家的各項法律也在不斷的健全,法律中也規定了公民的各項權利和義務,如果其中一方行使了請求權時,我們是可以由拒絕的權利,這項權利也被成為抗辯權,抗辯權是什麼意思呢?按照法律規定,抗辯權就是可以拒絕另一方的請求權。 一、抗辯權是什麼意思: 抗辯權又稱異議權,是指對抗對方的請求權的權利。可以說,請求權是矛,抗辯權是盾,抗辯權的功能在於延緩請求權的行使或使請求權歸於消滅。 二、抗辯權的特徵: 1、其行使以請求權的行使為前提,沒有請求權的行使,抗辯權自無必要行使。 2、抗辯權只能由法律明確規定而產生,約定的抗辯事由只能產生合同的權利,而不是抗辯權。 3、抗辯權為私權,是否行使完全由當事人來決定,不主動援引者視為放棄;法官不得主動依職權審查抗辯權是否存在。 4、抗辯權的行使有一定的期限限制,該期限要麼由法律規定,要麼推定為合理期限,但抗辯權沒有自己獨立的行使期間,因為抗辯權是依附於請求權而發生的,如果對方請求權合法成立,則抗辯權也就合法成立,如果對方的請求權不合法,則抗辯權也無必要行使。 三、行使抗辯權要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限制: (一)適用范圍的限制。任何一種抗辯權都有其嚴格的適用范圍,如果超過此范圍,就是對權利的一種濫用,因此必須加以限制。我國《 民法典 》、《民法典》明確規定了幾種典型抗辯權的適用范圍。 1.同時履行抗辯權只能發生在同時給付的雙務合同之中。雙方當事人所負擔的給付應當同時提出,相互交換。比如 買賣合同 ,如當事人沒有約定,買方的價金交付與賣方的轉移財產權應當同時進行。一方在對方未為對待給付前,可以行使不履行合同的抗辯權,拒絕向對方給付,在對方履行不完全或有瑕疵時,也可以主張合同未經正當履行的抗辯權。 2.後履行抗辯權和 不安抗辯權 適用於有先為給付義務的雙務合同中。按照法律規定、合同性質或當事人的約定,合同的一方存在先為給付的義務,在其未為履行義務前,無權請求對方履行義務,而對方對其請求享有拒絕的權利。如果先履行一方的履行不符合約定條件,則後履行一方享有拒絕履行其相應履行請求的權利,這是後履行抗辯權的適用范圍。如果先為給付義務的一方在履行義務之前,發現對方的財產、商業信譽或其他與履行能力有關的事項發生明顯惡化時,可以主動中止履行義務,此為不安抗辯權的適用范圍。 3.先訴抗辯權則適用於承擔一般保證責任的保 證人 對主 債權人 的抗辯。在主債權人未就主 債務人 的財產 強制執行 而無效果前,保證人可行使抗辯權。 (二)行使條件的限制。《民法典》、《民法典》同時對法定抗辯權規定了嚴格的法定條件。這是對抗辯權行使的法定限制。 1、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法定條件: (1)在同一雙務合同中互負對待給付義務。 (2)互負的義務已到了清償期。因為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在同時履行時的抗辯權,是一種對方在不為給付時也同時拒絕給付的違約救濟權,所以對方的對待給付義務沒有到了履行期,也就不存在同時履行抗辯權。須對方未為對待履行義務。只有在對方未同時履行義務時,才享有同時履行抗辯權,拒絕自己的履行。這種拒絕是相互的,自己可以拒絕向對方履行,對方也可以拒絕向自己履行,最終的平衡通過同時履行而實現,或者以都不履行而告終。 在我國法律中,不僅會規范了公民的行為,也會明確公民應享受的權利,如果有企業和個人侵犯到自己的權益,我們都可以通過法律等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希望以上的信息對大家有所幫助。

E. 《經濟法》中的抗辯權是什麼意思

經濟法抗辯權一共分為三類,即三大抗辯權,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後履行抗辯權。

一、同時履行抗辯權

同時履行抗辯權:在未約定先後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當事人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未為對待給付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同時履行抗辯權只適用於雙務合同,單務合同不適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成立條件:

1、在同一雙務合同中互相對待給付義務。

2、雙方債務均已後清償期。

3、對方未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

4、對方的債務可能履行。

獨立抗辯權是指抗辯權的一方當事人自己不必有主債權存在,只是在另一方行使債權請求權時,有對請求權予以抗辯的權利。比如時效完成抗辯權、先訴抗辯權。而從屬抗辯權則是指有抗辯權的一方當事人自己必須有請求對待給付的債權,此抗辯權只是從屬於自己的債權而存在,本質上起擔保作用,因而此債權一旦消滅,則其抗辯權也隨即消滅。比如同時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等是。從屬抗辯權只是就有抗辯權的一方當事人的債權而言具有從屬性,但就另一方的債權而言則沒有從屬性。

二、不安抗辯權的

不安抗辯權的:是指先給付義務人在有證據證明後給付義務人的經營狀況嚴重惡化,或者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或者喪失商業信譽,以及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況時,有權中止自己的履行;後給付義務人收到中止履行的通知後,在合理的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未提供適當擔保的,先給付義務人有權解除合同。雖然《合同法》第68條並沒有規定同時履行抗辯權那樣將「當事人互負債務」作為抗辯權適用的條件之一,但從不安抗辯權的內容看它必須適用雙務合同,且可適用於各類雙務合同。成立的條件:

1、必須是互為對價的雙務合同當事人各自債務的旅行又先後順序,而且先履行一方沒有履行。

2、後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還有一個非實質要件,債務人沒有提供擔保)。

法定抗辯權指法律明確規定的當事人對抗請求權的權利。比如台灣地區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時效完成抗辯權、我國《合同法》第66條規定的同時履行抗辯權、第六十八條規定的不安抗辯權、《擔保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一般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等。而約定抗辯權則是指當事人之間基於契約自由原則而約定的對抗請求權的權利。抗辯權依法律規定而產生,沒有任何疑問。值得研究的是,抗辯權是否可以依當事人之間約定而產生。筆者認為,只要當事人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禁止性規定,基於契約自由原則,當事人之間可以約定抗辯權。比如甲與乙在無償委託合同中約定,如果委託人甲不向受託人乙提供處理委託事務的必要經費時,乙有權拒絕甲的完成委託事務的請求。這一約定,無疑應被允許。

三、後履行抗辯權

後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後履行一方得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得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的權利。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包括:先訴抗辯權、合同撤銷的抗辯權、債權已履行完畢的抗辯權、債權無效的抗辯權、訴訟時效已過的抗辯權等。債務人可以行使這些抗辯權對抗債權人的請求權。權利讓與後,債務人還可能因某項事實產生新的抗辯權,比如,附解除條件的合同權利轉讓後,合同規定的解除條件成就時,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提出終止合同的抗辯。

成立條件:

1、必須是互為對價的雙務合同當事人各自的債務履行有先後順序。

2、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者其履行不符合合同約定。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在合同的履行上面要按照合同的約定進行,希望以上的對大家有所幫助,

F. 2022年中級經濟法高頻考點:雙務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

2022年中級經濟法高頻考點:雙務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 經濟法當中在考試中佔15分以上的重點章節應該作為考生這幾天的重點復習對象,以下是詳細解讀!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https://www.gaon.com/zhongji/1310778.html

雙務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


1.同時履行抗辯權


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提示1】同時履行抗辯權行使的條件:


(1)雙方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2)雙方債務已屆清償期;


(3)雙方互負債務無先後履行順序(包括當事人約定同時履行、當事人對履行順序未約定或約定不明確且根據合同相關條款或交易習慣不能確定);


(4)對方當事人未履行或未適當履行。


【提示2】同時履行抗辯權只是暫時阻止對方當事人請求權的行使,並非永久地消滅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


【提示3】當事人因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致使合同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責任由對方當事人承擔。


2.後履行抗辯權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應當先履行債務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更多關於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的問題,可以進入高頓教育網站咨詢(https://www.gaon.com)。

熱點內容
揚州市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21 12:02:33 瀏覽:689
肥東法院地址 發布:2025-05-21 11:45:53 瀏覽:938
怎麼可以得到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21 11:44:37 瀏覽:774
九台司法局 發布:2025-05-21 11:44:25 瀏覽:504
明商法學院 發布:2025-05-21 11:38:28 瀏覽:37
勤工儉學適用勞動法 發布:2025-05-21 11:29:11 瀏覽:258
庫房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範本 發布:2025-05-21 11:18:47 瀏覽:901
出借會計中級職稱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1 11:17:00 瀏覽:376
村河道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21 11:16:18 瀏覽:173
郭麗律師 發布:2025-05-21 11:07:48 瀏覽: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