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國際經濟法概論真題答案
❶ 自考經濟法概論歷年試題的答案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在古代的羅馬法中,有市民法與_______之分,二者同時並行,後者即是用來調整羅馬公民與非羅馬公民之間以及非羅馬公民相互之間的貿易和其他關系的法律。
2.當代國際關系中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
3.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1條的規定,_______在不同國家的當事人之間所訂立的貨物銷售合同,如果這些國家是締約國,即屬於公約的適用范圍。
4.保密條款只適用於以轉讓_______使用權為內容的國際許可合同。
5.一國的涉外投資法,通常包含兩個基本方面:吸收外國投資的立法和_______.
6.各國設立的證券交易所大體上可以分為會員制證券交易所和_______制證券交易所。
7.稅收管轄權有兩個類別:一是居民稅收管轄權,二是_______稅收管轄權。
8.共同海損損失可分為兩大類,即共同海損犧牲和_______.
9.國際經濟組織一般都有三級主要機構:權力機構、執行機構和_______.
10.瑞典斯德哥爾摩商會仲裁院仲裁的特點之一就是_______掌握著決定獨任仲裁員和仲裁庭庭長人選的權利。
二、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乾的括弧內。每小題1.5分,共15分)
1.關於歐洲聯盟的表述,不正確的有( )。
A.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歐洲經濟共同體
B.參加歐盟的國家均屬大陸法系
C.歐盟成立的標志是《馬斯特里赫條約》的生效
D.歐元已經於1999年1月1日如期啟動
2.「德拉果主義」認為( )。
A.東道國政府對境內外國投資只有保護的義務,沒有侵害的權利
B.東道國政府對境內外資若予徵用或國有化是違法的,有「忍受干涉」的法律義務
C.外國投資者政府為保護在東道國投資的利益可以興兵索債,東道國須無條件配合
D.興兵索債是侵略和干涉他國內政之舉
3.我A公司向巴西B公司發出傳真稿:「急購B公司一級白砂糖200噸,每噸250美元CIF廣州,1994年4月20日至25日裝船。」巴西B公司回電稱:「完全接受你方條件,1994年5月1日裝船。」依照國際貿易法律與慣例,巴西B公司的回電屬於( )。
A.反要約 B.一項新要約 C.無效承諾 D.有效承諾
4.國際許可合同按照供方授予的使用權的大小以及受方在生產經營范圍和地域上所受到的限制,可以把合同分為( )。
A.獨占合同、排他許可合同、普通許可合同
B.可轉讓許可合同、不可轉讓許可合同
C.交換許可合同、不交換許可合同
D.普通許可合同、可轉讓許可合同
5.典型的融資性租賃通常由( )構成。
A.三方當事人,兩個合同 B.四方當事人,三個合同
C.四方當事人,兩個合同 D.三方當事人,三個合同
6.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範本》和聯合國《範本》建議用以協調法人雙重居民身份的沖突的標準是( )。
A.法人注冊成立地所在國
B.法人國籍所屬國
C.法人總機構所在地國
D.法人實際控制與管理中心所在國
7.船舶優先權,因下列原因之一而消滅( )。
A.具有船舶優先權的海事請求,自優先權產生之日起滿半年不行使
B.船舶已經被出售
C.船舶被轉讓
D.具有船舶優先權的海事請求,自優先權產生之日起滿一年不行使;其一年期限不得中止或者中斷
8.《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適用范圍包括( )。
A.電力的買賣 B.補償貿易合同
C.來料加工 D.玩具的買賣
9.仲裁機構是( ),沒有法定的管轄權,仲裁機構根據雙方當事人的仲裁協議受理有關案件。
A.官方機構 B.半官方機構 C.民間機構 D.半民間機構
10.國際經濟組織必須具備一定的( ),才能作為國際經濟法的主體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從而有效地進行國際經濟交往活動。
A.不動產 B.財產 C.住所 D.法律人格
三、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乾的括弧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5分,共15分)
1.國際經濟法廣義說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傑塞普 B.斯泰納 C.傑克遜
D.洛文費爾德 E.櫻井雅夫
2.許多國際法學者認為國際條約也適用「情勢變遷」原則,即如果由於( )而使國際條約中所規定的某項義務危及締約國一方的生存或重大發展,該締約國一方應當有權要求解除這項義務。
A.不可預見的情勢變遷
B.無法抗拒的誘惑
C.無法抵制的危難
D.不可預見的事態變化
E.另一方長期不履行條約義務
3.根據《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在國際貿易中,信用證的付款銀行一般是( )。
A.議付行 B.開證行 C.開證行指定的另一家銀行
D.通知行 E.開證申請人的開戶行
4.不能認作共同海損的損失項目包括( )。
A.為了船舶和貨物的共同安全而拋棄船上貨物
B.船期損失與市價損失等間接損失
C.被拋棄的貨物在被拋前業已受損無任何經濟價值
D.凡是未按航運習慣而裝載於甲板上的貨物被拋入海
E.貨方謊報貨物或未申報的貨物所遭受的犧牲
5.處理國際經濟爭端的主要方式有( )。
A.經濟封鎖 B.報復 C.司法解決
D.調解 E.仲裁
6.國內司法方式解決的國際經濟爭端包括( )。
A.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的經濟爭端
B.國家和他國公司之間的經濟爭端
C.國家之間的經濟爭端
D.國際組織之間的經濟爭端
E.國家和國際組織之間的經濟爭端
7.股息付出國解決國際重疊征稅的措施主要是( )
A.間接抵免制 B.直接抵免制 C.雙稅率制
D.折算制 E.減稅制
8.項目貸款是國際上對( )的貸款方式。
A.人力資源 B.自然資源 C.個人房屋建設
D.大型工程項目建設 E.城鎮建設
9.下列條款屬於禁止在國際技術轉讓合同中規定的限制性商業條款是( )。
A.出口限制、搭賣條款
B.片面的回授條款
C.保密條款
D.對生產數量的限制
E.對使用競爭性技術的限制
10.根據我國有關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國內企業申請進行境外投資,須按其投資總金額的大小,分級報經( )審批。
A.國家計委 B.國務院 C.省政府
D.對外貿易與經濟合作部 E.國家外匯管理局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1.加權表決制
2.稅收管轄權
3.國際證券的公募發行
4.提單
5.根本違反合同
五、簡答題(每小題7分,共35分)
1.如何理解有約必守原則應受一定限制?
2.股息收入國用來解決國際重疊征稅的方法有哪幾種?
3.試述《關貿總協定締約國關於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的決定》(TRIMs)的主要內容。
4.當前,在國際技術轉讓中,解決爭議的辦法通常有哪幾種?
5.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規定,買方宣告合同無效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六、論述題(10分)
試述國際稅收協定的主要內容。
浙江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國際經濟法概論試題參考答案
課程代碼:00246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萬民法
2.南北矛盾
3.營業地
4.專有技術
5.向外國投資的立法
6.公司
7.收入來源地
8.共同海損費用
9.行政機構
10.仲裁院
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
1.B 2.D 3.C 4.A 5.A 6.D 7.D 8.D 9.C 10.D
三、多項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
1.ABCDE 2.AC 3.BC 4.BCDE 5.CDE
6.AB 7.CD 8.BD 9.ABDE 10.ADE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1.在國際法上,根據特定國際組織成員國的責任、貢獻、利害關系等標准賦予成員國不同表決權的表決制度,稱為加權表決制。
2.稅收管轄權是國家主權或國家管轄權在稅收領域內的表現,是指一國政府決定對哪些人征稅、徵收哪些稅和徵收多少稅的權力。
3.指證券發行人公開向大眾投資者推銷證券的發行方式。公募發行的證券可以在公開的證券交易所流通。
4.根據我國《海商法》第71條的規定,提單是指用以證明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和貨物已經由承運人接收或者裝船,以及承運人保證據以交付貨物的單證。
5.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25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的結果,如果使另一方當事人蒙受損害,以至於實際上剝奪了他根據合同規定有權期待得到的東西,即為根本違反合同。
五、簡答題(每小題7分,共35分)
1.(1)有約必守原則的具體內容是對條約的信守和合同的信守;當事國一旦參加簽訂雙邊或多邊經濟條約,應根據條約的規定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
(2)條約對當事國的約束力以條約本身合法有效為前提,在國際經濟條約中存在錯誤、詐欺、強迫或違反國際強行法的情況,當事國可以以此為由不遵守條約。
(3)如果由於不可預見的情勢變遷或事態變化而使國際條約中所規定的某項義務危及締約國一方的生存或重大發展,該締約國一方應有權要求解除這項義務,這種情況應排除「有約必守」,或對它進行一種限制。
2.(1)對來自國外的股息減免所得稅。
(2)准許母、子公司合並報稅。
(3)實行間接抵免。
3.(1)TRIMs只適用於貨物貿易,不適用於知識產權和服務貿易。
(2)TRIMs禁止締約國採取與關貿總協定第3條第4款和11條第1款相違背的TRIMs.GATT第3條第4款是有關國民待遇的規定,GATT第11條第1款是有關取消數量限制的規定。
(3)關貿總協定的各項例外規定全部適用於TRIMs.
(4)締約國應加強其投資政策、法規及做法的透明度。
4.(1)雙方當事人友好協商解決。
(2)由雙方指定一名與許可合同無利害關系的第三方進行調解。
(3)提交仲裁機構仲裁。
(4)通過司法程序解決。
5.(1)賣方不履行其約定或法定的任何義務,等於根本違反合同;或者在發生不交貨的情況之後,買方曾規定一段合理時期的額外時間讓賣方交貨,而賣方不在該額外時間內交付貨物,或賣方聲明他將不在所規定的時間內交付貨物。
(2)必須賣方未交付貨物;若已交付貨物,買方就喪失宣告合同無效的權利,但也有一些例外。
(3)若已交付貨物,買方要能按實際收到貨物的原狀歸還已交貨物,否則,他就喪失宣告合同無效的權利,但這也有一些例外。
六、論述題(共10分)
(1)適用范圍。一切國際稅收協定只適用於締約國雙方的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在稅種的適用范圍方面,國際上遵循的共同原則是只將有可能在締約國間發生重復征稅的稅種列入協定的適用范圍。
(2)征稅權的劃分。征稅權的劃分包括營業利潤、投資所得、勞務所得和財產所得四個方面。
(3)關於避免國際重復征稅的方法。聯合國《範本》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範本》在這方面的規定相同,即採用避稅制與抵免制。
(4)關於無差別待遇。無差別待遇是指對另一國進入本國境內的國民在稅收上給予同本國國民相同的待遇,即反對稅收歧視。
(5)關於防止偷稅、漏稅。
❷ 求仙方,主治自考《國際經濟法概論》過關無力症
哈哈...
你出的分數真是高啊。首先你不要急了。
我想要告訴你的是:
只有先看書,把書的整體結構熟悉了再說,不是7月份么,每天看一章的書,然後買《一考通》或是《自考通》等,再用一天完成一張的題,因為它們的命中率很高的,你就按照它上面的題做,你考不過才怪!
兩天完成一章,或是根據你的進度調快。
最後在做模擬題,就能解決問題。
朋友,祝你好運!
❸ 求助:全國2008年4月自考國際經濟法概論試題,案例分析答案
全國2008年4月國際經濟法概論試題答案
課程代碼:00246
三、簡答題答案
31. 國際經濟組織的權利能力:國際經濟組織的權利能力,一般具體表現為:
1 具有締約權.國際法委員會和政府的評論表明了兩個清楚的立場:一是國際組織通過其存在的事實擁有締約權;二是此種締約能力只能根據該組織的制度框架規定於其基本文件.
2 取得和處置財產的能力.
3 進行法律訴訟的能力.
4 並享有特權和豁免權.
32. 法律意義上的國際重復征稅,是指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國家,對同一納稅人就同一征稅對象,在同一時期內課征相同或類似的稅收.包括以下5項構成要件:
首先,存在兩個以上的征稅主體;
其次,是同一個納稅主體,即同一個納稅人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負有納稅義務;
第三,課稅對象的同一性,即同一筆所得或財產價值;
第四,同一征稅期間,即在同一納稅期內發生的征稅;
第五,課征相同或類似性質的稅收.
這種法律意義的國際重復征稅,亦稱為狹義的國際重復征稅,是目前各國通過單邊的國內立法和雙邊稅收協定努力克服和解決的核心問題.
33 (概念)關稅措施關稅是一國海關根據該國法律規定,對通過其關境的進出口貨物課征的一種稅收.關稅措施是一種古老而當今仍然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種對外貿易管理措施.
關稅的種類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根據征稅目的分為:
A 財政關稅,即以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為主要目的而徵收的關稅.
B 保護關稅,即不以增加國家財政收入而以保護本國經濟為主要目的而徵收的關稅.
(2)根據征稅對象分為:
A 進口關稅,即進口國家對進入本國關境內的商品徵收的關稅;通過徵收高額進口關稅,可以削弱進口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競爭力.它是各國實施貿易保護的重要手段之一.關稅壁壘就是指這種高額的進口關稅.除此之外,一國海關有時根據某種目的徵收進口附加稅,它是一種限制進口的臨時性措施。
B 出口關稅,即出口國海關對輸出境外的本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各國一般不徵收出口關稅,僅對本國獨有產品或稀缺資源產品徵收.
C 過境關稅,是一國海關對通過該國關境輸往他國的外國商品徵收的一種關稅.多數國家不徵收此種.
(3)根據待遇差別分為:
A 普通關稅,即一國對從與其沒有關稅優惠安排的國家進口的貨物按本國稅則中普通稅率徵收的關稅.一般高於優惠關稅.
B 優惠關稅包括最惠國待遇關稅(適用於從與本國簽定有最惠國待遇協定的國家進口的貨物) 普遍優惠制關稅(即發達國家對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的工業製成品或半製成品給予的減免稅待遇) 特惠關稅(適用於從與進口國有特惠安排的國家進口的貨物,如關稅同盟和自由貿易區國家間適用).
四、論述題答案
34.TRIMs協議的內容:
1 適用范圍只適用於貨物貿易而不適用於知識產權和服務貿易,只有那些「可能引起貨物貿易限制和扭曲作用」的投資措施才適用此決定而不涉及服務貿易及投資自由化。
2《TRIMs協議》禁止締約國採取與《關貿總協定》第3條和第11條相違背的TRIMs.按《TRIMs協議》的附件,與國民待遇原則不符的TRIMs有兩種:一是當地成分要求,二是貿易平衡要求.《關貿總協定》有關取消數量限制的規定,按《TRIMs協議》附件,與這一規定不符合的TRIMs:一貿易平衡要求;二進口用匯限制;三國內銷售要求.
3 《關貿總協定》的各項例外規定全部適用於TRIMs 發展中國家可按《關貿總協定》第18條獲得特殊的差別待遇.
4 各締約國須在<TRIMs>生效後90天內將所有TRIMs予以通報,並在2年內(發展中國家5年,最不發達國家7年)消除這些TRIMs.
5 締約國應加強其投資政策法規及做法的透明度.
35. 證券管制立法的域外適用,各國都主張此類立法可適用於本國域外的人、物或行為,其依據主要有:
(一)國籍原則指內國的證券管制立法可適用於發生在域外的本國人(自然人和法人)的行為.
(二)效果原則指只要來自域外的行為對內國產生一定的影響,便可對該行為適用本國的證券管制立法.
(三)主觀屬地管轄原則指對於在本國境內發生的行為,縱使其影響在本國域外,內國的證券管制立法也可予以適用.
(四)合理原則指主張本國證券管制立法的域外效力得以其適用結果"合理"為條件.具體而言,該原則的適用應採取「利益分析」方法,以不對其他國家的利益早晨不合理損害為條件,或以本國利益大於外國利益為前提. 、
我倒是也有選擇題,就是沒答案,需要的話,告訴我
❹ 江蘇省自學考試法律專業2014年4月份考試《國際經濟法概論》試卷內容及答案
您好,關於2014年4月江蘇省自學考試法律專業份考試《國際經濟法概論》試卷內容及答案,您可以在網路文庫裡面找到,網路文庫裡面會有詳細的試題及答案。希望會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向158教育在線知道提問
❺ 2011年04月16日國際經濟法概論標准答案參考(急急急急急急!!!)
1.CIF合同下,賣方交貨地點在目的港(上海)的裝運船船舷,也是風險轉移地點版。
2.如果賣方交權付的貨物不合格的話,買方可採取的補救措施:
1)最直接的補救辦法是,買方要求賣方按合同履行(例如要求交付的貨物)。
2)要求賣方交付替代貨物。
3)要求對貨物進行修理。
4)宣告合同無效。
5)減低價格。
3. 信用證交易是一種純單據交易,如果單據滿足信用證要求,而且遵循「單證一致,單單一致」,則開證行必須履行付款行為,信用證不同於T/T付款,當然,如果信用證中規定了,案例中的三方驗貨也在信用證規定范圍內,則開證行可以拒付,關鍵看賣方提交的單據是否滿足了信用證的要求。
我也是幫我媳婦找答案呢,看到你們在這問,就順便幫你們解答下了,我是做外貿的,這些都是我根據經驗回答的,呵呵。
❻ 全國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國際經濟法概論考題帶答案
試題到是到處都有,答案就是一般都沒有哦
❼ 全國2011年4月自學考試經濟法概論試題能告知下有答案更好
國際經濟法概論》
1.A 2.B 3.B 4.D 5.C 6.B 7.A 8.C 9.B 10.B 11.C 12.A 13.A 14.A 15.D 16.B 17.A 18.C 19.B 20.C 21 BE 22 ABCD 23 ABCDE 24 ABCDE 25 ABDE 26 ABCDE 27 BCE 28 ABC 29 BD 30 ABC
31答:傾銷,是指一國(地區)的生產商或出口商以低於其國內市場價格或低於成本價格將其商品拋售到另一國(地區)市場的行為。 對傾銷的調查和確定,由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負責。
採取反傾銷措施的基本條件
(1)構成傾銷,即出口價格低於正常價值。
(2)對進口國同類產業造成:
①實質性損害,②或實質性損害威脅,③或實質性阻礙進口國同類產業的建立。
(3)傾銷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32答:布雷頓森林體體制的主要內容:
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國際間就貨幣事務進行共同商議,為成員國的短期國際收支逆差提供信貸支持;美元與黃金掛鉤,成員國貨幣和美元掛鉤,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取消經常賬戶交易的外匯管制等。 「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了兩大國際金融機構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前者負責向成員國提供短期資金借貸,目的為保障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後者提供中長期信貸來促進成員國經濟復甦。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實質是建立一種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其基本內容是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實行固定匯率制度。
33答:答:國際重復征稅的產生,是有關國家所主張的稅收管轄權在納稅人的跨國所得或財產價值上發生重疊沖突的結果。這種稅收管轄權之間的沖突,主要有以下三種:
(1)居民稅收管轄權與來源地稅收管轄權之間的沖突。
(2)居民稅收管轄權與居民稅收管轄權之間的沖突。
(3)兩個國家的來源地稅收管轄權之間的沖突。
34答:答:(1)適用范圍:《TRIMs協議》只適用於貨物貿易,而不適用於知識產權和服務貿易,即只有那些「可能引起(貨物)貿易限制和扭曲作用」的投資措施才適用此項協議。
(2)《TRIMs協議》禁止締約國(成員)採取與《關貿總協定》國民待遇原則和取消數量限制的規定相違背的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TRIMs)。與國民待遇原則不符的TRIMs具體地說有兩種:一是當地成分要求;二是貿易平衡要求。與取消數量限制的規定不符的TRIMs有三種:一是貿易平衡要求;二是進口用匯限制;三是國內銷售要求。
(3)《關貿總協定》的各項例外規定全部適用於TRIMs,發展中國家可按《關貿總協定》第18條獲得特殊與差別待遇。
(4)各締約國(成員)須在《TRIMs協議》生效後90天內將所有TRIMs,予以通報,並在2年內(發展中國家為5年,最不發達國家為7年)消除這些TRIMs。
(5)各締約國(成員)應加強其投資政策、法規及做法的透明度。
35答:《服務貿易總協定》的法律體系:
(1)GATS的正文; (2)GATS的附件; (3)各成員關於市場准入及國民待遇承諾表; (4)部長會議決議及諒解。
《服務貿易總協定》的主要內容:
《服務貿易總協定》由序言和6個部分構成,共35個條款。其中前34個條款是框架協議,規定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原則合紀律。第35條是附錄,共由8個附錄組成。
36答:(1)在上海港交貨;
(2)《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規定,對買方違約,賣方可以採取的救濟方法是解除合同;
(3)可以,一般而論,開證銀行拒付有兩種情況:
a開證行(即進口銀行)收到單據後,發現有不符點,即向議付行提出拒付。 b開證銀行收到有不符點的單據後,先與進口商(即開證人)商量,如對方提出拒付,開證行再發出拒付電報;如果開證人能夠接受這些不符點,對方也就將貨款付過來了。避免了進、出口銀行的交涉環節。
❽ 國際經濟法概論 案例分析題目
1、根據Incoterms 2000有關CIF術語的規定,交貨地點為裝運港船上。本案中即為紐約港。
2、題目是否打錯了?我感覺應該是問「買方」可以採取哪些救濟措施。下面分題目打錯和沒打錯兩種情況討論吧:
(一)如果題目打錯了,問的應該是「買方」可以採取的救濟措施
本小題假設賣方交貨不合格,即假設了賣方違約導致了貨物的不合格,因此即考慮賣方違約下買方的救濟措施,結合本案請實際買方具體有以下幾種救濟措施:
①如果賣方尚未達到根本違約,可以要求賣方對於不合格部分交付替代物。理由參見CISG第46條第2款規定。
②如果賣方尚未到達根本違約,也可以要求賣方對不合格部分進行修補。理由參見CISG第46條第3款規定。
③可以要求賣方減低貨價,減價應按照實際交貨時的價值與符合合同規定的貨物在當時的價值兩者之間的比例計算。理由參見CISG第50條的規定。
④買方可以要求損害賠償。根據CISG74條,損害賠償應堅持全陪原則,包括買方本可以獲得的利潤,賣方都要賠償。
⑤如果賣方交付不合格的貨物已構成根本違約,則買方可以解除合同。解除合同可以與損害賠償的救濟措施同時使用。
(二)如果題目沒有打錯,問的就是「賣方」可以採取的救濟措施。
根據CISG第48條的規定,賣方即使在交貨之後,仍可以自負費用,對任何不履行義務作出補救,但這種補救不得給買方造成不合理的不便。因此,只要本案中的賣方不給買方造成不合理的不便,他就可以自負費用,對已交付的不合格的貨物進行補救,將不合格的貨物換成合格的貨物。
3、不應接受。
因為CIF術語下,賣方在約定日期將貨物裝船即算完成了交貨義務,風險自裝運港船舷轉移。貨物由於離港時合格(賣方提供了質量合格證書),出現瑕疵是由於運輸過程中的風險造成的,賣方對此概不負責,買方必須履行自己的付款義務。
此時,買方只能向保險公司索賠。因為CIF術語中,賣方負責辦理保險。在運輸過程中發生的浸水事故,保險公司應負責賠償。
啊……打了這么多字,好辛苦呀……
❾ 哪個好心人可以幫我下載文庫一個文件。百度「自考國際經濟法概論試題
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