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司法解釋一第20條

合同法司法解釋一第20條

發布時間: 2022-05-17 22:47:46

⑴ 買賣合同的一道習題

甲得向乙請求給付,因為乙是合同相對方當事人。

甲得向丙請求給付。由約定期限到,但乙沒有向甲為給付行為而丙也沒有為給付行為,推斷出乙怠於行使其對第三人丙的債務。甲得向丙請求給付基於行使債權人的代位權。

詳細分析見教材,在合同保全那一章。

此題有兩個關鍵點,第一,為什麼乙承擔責任?關於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履行責任,這點《合同法》65條說得很清楚。

第二,為什麼丙承擔責任?

據《合同法》73條: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具體地說,債權人行使代位權,是以自己甲為原告,以次債務人丙為被告,要求次債務人對債務人履行的到期債務,直接向自己履行。

最高院《合同法司法解釋(一)》第20條:債權人向次債務人提起的代位權訴訟經人民法院審理後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次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消滅。

至於為什麼是連帶關系?
上面已從法律關系主體分析過。下面將從標的物的角度分析。
我想是因為實質佔有標的物自行車,而自行車屬於種類物,既乙可以用任何一輛自行車甚至同型號的自行車履行給付義務,也就是說乙沒有自行車並不能減輕或消除他給付的義務和可能性。

另外合同法在司考佔比重較大,建議買本大部頭教材,吃透了再去考試。推薦隨彭生《合同法要義》,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⑵ 民法中,合同法解釋一20條內容,請簡單舉例說明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一)第11條規定:"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二)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三)債務人的債權已經到期;(四)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可見,代位權的行使應符合如下要件:


  • 第一,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必須合法、確定,且必須已屆清償期。所謂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是指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必須有合法的債權債務的存在,如果債權人對債務人不享有合法的債權,當然代位權不存在合法的基礎。所謂債權必須確定,是指債務人對於債權的存在以及內容並沒有異議,或者該債權是經過了法院和仲裁機構裁判後所確定的債權。債權人對債務人享有債權必須到期,債權人才能主張代位權。這一點是代位權與撤銷權在構成要件上的區別所在。在代位權行使的情況下,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務必須到期,然而在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情況下,我認為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務不必要到期。其原因在於,代位權針對的是債務人消極損害債權的行為,除保存行為外,債權人應在履行期屆滿前方可行使代位權,而撤銷權針對的是債務人積極損害債權的行為,若不及時行使撤銷權,等債權期限屆滿時,將無法補救。


  • 第二,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的債權,意味著債務人不僅應當對次債務人享有債權,而且此種權利必須到期。因為沒有到期,則談不上怠於行使的問題。 對於"怠於行使",在學理上則有不同的理解,一種觀點認為,怠於行使是指應當行使而且能夠行使權利卻不能行使。怠於行使權利的表現主要是根本不主張權利或遲延行使權利。另一種觀點認為,怠於行使是指債務人能夠通過訴訟或仲裁的方式向其債務人主張權利,但一直未向其主張權利。根據解釋(一)第13條,"合同法第73條規定的'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是指債務人不履行其對債權人的到期債務,又不以訴訟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債務人主張其享有的具有金錢給付內容的到期債權,致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未能實現。"顯然,採取的前一種觀點。


  • 第三,債務人怠於行使權利的行為已經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如何理解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學術界存在不同不同觀點。根據解釋(一)第13條,"合同法第73條規定的'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是指債務人不履行其對債權人的到期債務,又不以訴訟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債務人主張其享有的具有金錢給付內容的到期債權,致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未能實現。"


  • 第四,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根據本條規定,債權人可以代位行使的權利必須是非專屬於債務人的權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一》第12條的規定,"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是"基於扶養關系、撫養關系、贍養關系、繼承關系產生的給付請求權和勞動報酬、退休金、養老金、撫恤費、安置費、人壽保險、人身傷害賠償請求權等權利。"


  • 值得探討的是,代位權的客體,即代位權行使的對象是什麼。在日本法中,代位權的客體包括的范圍比較廣泛,除專屬於債務人本身的權利以外,都可以由債權人代位行使。例如,因欺詐脅迫原因產生的撤銷權,無權代理的追認權、撤銷權,在為第三者訂立契約中接受利益的意思表示,以及選擇權、買回權、解除權、抵銷權、減價請求權、共有物分割請求權等的形成權、債權代位請求權、債權撤銷權也都能成為代位的客體。甚至登記請求權等也可以代位請求。我認為,從比較法的角度來看,可代位行使的權利應當概括為"屬於債務人的權利"。


  • 至於代位權的行使方式,根據我國合同法第73條的規定,"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可見,代位權的行使必須通過訴訟的方式進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一》第16條的規定:"債權人以次債務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權訴訟,未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債權人以同一次債務人為被告提起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合並審理。"


  • 另外,根據本條規定,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解釋一》第19條,"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勝訴的,訴訟費由次債務人承擔,從實現的債權中優先支付。"


  • 另外,本條規定,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這就是說,債權人在行使代位權時,其代位行使的債權數額應與其債權數額大致相等。當然,要求債權的數額絕對一致也是非常困難的。


  • 在債權人行使代位權之後,因行使代位權取得的財產應當如何分配,在理論上存在著很大的爭議,主要有如下幾種觀點:第一,遵循"入庫原則"說。此種觀點認為代位權行使的效果應歸於債務人,行使代位權取得的財產應先加入債務人的責任財產,然後再依債的清償規則清償債權人的債權。這一規則被稱為"入庫原則"。第二,債權人平均分配說。此種觀點認為,代位權屬於債權的范疇,因代位權的行使所獲得的財產應當在債務人的債權人之間平均分配,這樣在次債務人清償債務以後該財產應當由法院進行保管。法院應當通知債務人的債權人申報債權,在確定所有的債權人以後,才能按債權的比例進行分配。第三,代位權人優先受償說。此種規定認為,如果在代位權人行使代位權後所取得的財產完全在債務人的全體債權人之間平均分配,對代位權人是不公平的。因為,由全體債權人"免費搭車",共享代位債權人提起代位權訴訟的成果,不僅有欠公允,還將使代位權制度對債權人的激勵因素喪失殆盡,無法體現其區別於破產還債制度和參與分配製度的特殊功能。


  • 我們認為,既然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就應當採用代位權人優先受償說。


⑶ 合同法中在不能確定償還哪一筆債務的時候

您好,《合同法司法解釋(二)》根據《民法通則》、《合同法》規定的公平原則、內誠實信用原則等,參考《擔容保法》、《破產法》等法律規定的精神,對審判實踐中亟須解決的一些問題作出了解釋,其第20條規定:「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應當優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擔保數額相同的,優先抵充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後順序抵充;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清償的債務或者清償抵充順序有約定的除外。」第21條規定:「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並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一)實現債權的有關費用;(二)利息;三)主債務。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⑷ 關於《勞動合同法》第二十條規定的理解!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注意「或者」「的」字之位置,80%顯然是框定「或者」前後2項的內容。同時應當注意「並」字的位置,也就是說必須同時滿足2個條件。
(1)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
或者: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
(2)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其中(1)中的2項是選擇關系,或者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不得低於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這里所說的「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和「勞動合同約定工資」都是指正式員工的工資水平。

最直接的權威解釋就是國務院的條例「第十五條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不得低於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結合《勞動合同法》第18條「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原來的《勞動法》第48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所以:
(1)無論如何都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准,這個是先決條件;
(2)單位最低檔工資的80%和勞動合同約定工資80%這2個可以任意選擇。
你所述的「實踐中可能存在勞動合同約定的80%可能還低於最低檔工資以什麼作為標准」沒有問題的,因為只要高出最低工資標准,這2個是可以隨意選擇的。

⑸ 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第二十條的解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回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答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際,就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的問題,制定本解釋。本解釋第二十條當事人約定,發包人收到竣工結算文件後,在約定期限內不予答復,視為認可竣工結算文件的,按照約定處理。承包人請求按照竣工結算文件結算工程價款的,應予支持。

⑹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20條內容

第二十條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應當優版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權;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擔保數額相同的,優先抵充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後順序抵充;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清償的債務或者清償抵充順序有約定的除外。

⑺ 合同法第二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 (一)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 這個怎麼解釋

要約是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訂立合同的條件.希望對方能完全接受此條版件的意思表示.發出要約權的一方稱為要約人,受領要約的一方稱為受要約人.
要約實際上就是一個要求與人簽訂合同的通知,而沒有法律上的要約通知的概念,二者也可理解為一個意思.
合同法第二十條(一)款的意思是:當要約發出人收到對方拒絕該要約的書面通知那麼,該要約就失效了.

⑻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中「二十條負擔較重」是什麼意思

第二十條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應當優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擔保數額相同的,優先抵充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後順序抵充;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清償的債務或者清償抵充順序有約定的除外。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於債的清償抵充順序的解釋,即當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時債的清償抵充順序的解釋。

⑼ 主貸人還不上 可以指定某一個次貸人還嗎

債權人選擇債務人償還債務:在有多個債務的的情況下,債權人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債務人進行債務的償還,也可以向全部的債務人索要債務。

《民法通則》第八十七條規定:「債權人或者債務人一方人數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享有連帶權利的每個債權人,都有權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負有連帶義務的每個債務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履行了義務的人,有權要求其他負有連帶義務的人償付他應當承擔的份額。」

郭元春律師解析:

債的清償抵充是指債務人對於同一債權人負擔數項同種類債務,或者負擔同一項債務而約定數次給付時,如果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全額債務,約定、決定該給付抵充某項債務的制度。

債的清償抵充順序,是指當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時債的清償抵充順序。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確定的抵充順序是:

第一,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清償的債務或者清償抵充順序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抵充;

第二,應當優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

第三,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

第四,擔保數額相同的,優先抵兗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

第五,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後順序抵充;

第六,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

對於破產累的債務清償:

債權人申請參與分配的,應當向其原申請執行法院提交參與分配申請書,寫明參與分配的理由,並附有執行依據。該執行法院應將參與分配申請書轉交給主持分配的法院,並說明執行情況。

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或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申請參加參與分配程序,主張優先受償權。

參與分配案件中可供執行的財產,在對享有優先權、擔保權的債權人依照法律規定的順序優先受償後,按照各個案件債權額的比例進行分配。

被執行人的財產被分配給各債權人後,被執行人對其剩餘債務應當繼續清償。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繼續依法執行。

⑽ 債務人對同一債權人負擔的數項債務種類

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有著很復雜的關系。為了更好的區分兩者,我國法律也相應的出台了法律條例對其進行規范。在一定的程度上解決了債務債權的相關問題。而債務人對同一債權人負有多個債務這個問題我國法律是怎樣進行解答的呢?

一、債務人對同一債權人負有多個債務

債務是有清償順序的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條規定:「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應當優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擔保數額相同的,優先抵充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後順序抵充;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清償的債務或者清償抵充順序有約定的除外。」

二、多個債務的清償順序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根據《民法通則》、《合同法》規定的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等,參考《擔保法》、《破產法》等法律規定的精神,對審判實踐中亟須解決的一些問題作出了解釋,其第20條規定:「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應當優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

擔保數額相同的,優先抵充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後順序抵充;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清償的債務或者清償抵充順序有約定的除外。」第21條規定:「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並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

(一)實現債權的有關費用;

(二)利息;

(三)主債務。」

債的清償抵充是指債務人對於同一債權人負擔數項同種類債務,或者負擔同一項債務而約定數次給付時,如果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全額債務,約定、決定該給付抵充某項債務的制度。

債的清償抵充順序,是指當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時債的清償抵充順序。根據《合同法司法解釋(二)》

第20條關於債的清償抵充順序的解釋,當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時,《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確定的抵充順序是:第一,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清償的債務或者清償抵充順序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抵充;第二,應當優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第三,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先抵充

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第四,擔保數額相同的,優先抵兗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第五,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後順序抵充;第六,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

在一定意義上說,司法解釋第20條、第2】條關於清償的抵充(法定抵充),為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中如何處理合同履行方面的問題提供了依據。

從上述我們可以看出,債務人對同一債權人負有多個債務這種情況在我國法律中有著明確的規定和說明。當有多個債務時,我國法律提出了清償的順序。根據一定的清償順序可以有效的解決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債務問題。

熱點內容
簽別人名字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0 05:07:40 瀏覽:538
雙方協議都撕爛能起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0 05:03:10 瀏覽:692
刑事訴訟法贓款處置 發布:2025-05-20 05:03:09 瀏覽:655
一生平安保險條例 發布:2025-05-20 04:55:16 瀏覽:672
既約定法院又約定仲裁 發布:2025-05-20 04:54:25 瀏覽:210
貫徹文明行為條例 發布:2025-05-20 04:53:50 瀏覽:682
法院五四青年節 發布:2025-05-20 04:53:48 瀏覽:563
法律顧問服務立法決策 發布:2025-05-20 04:50:00 瀏覽:409
2020福州大學法律碩士錄取名單 發布:2025-05-20 04:42:34 瀏覽:838
拿了介紹信去買標書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0 04:41:08 瀏覽: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