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試用期工齡
⑴ 試用期改派能算工齡嗎
法律分析:試用期改派不能算工齡。工齡計算都是以最後報到證上的時間為準的,也就是以改派的報到證的時間為准。之前的都不計算在內。如果在這一年期間更換單位,則相當於之前沒有完成就業,就需要改派,重新辦理就業手續。當然工齡也重新計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並具備以下條款:
(一)勞動合同期限;
(二)工作內容;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
(五)勞動紀律;
(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當事人可以協商約定其他內容。
第二十條 勞動合同的期限分為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
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以上,當事人雙方同意續延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
⑵ 實習期算不算工齡
實習期是否計算工齡應當分兩種情況考慮:如果是學校與單位聯合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不算實習期的;如果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的實習期,應當算工齡。
社會實踐活動:在校學生通過參加實際工作以提高自身素質,屬於學校教育的范疇。因此,用人單位的實習生的身份必須是學生,而不是單位員工。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一般這種實習期一年為限,目的在於增進從事這些專業工作的熟練程度,從而將來能夠獨立地從事這類的職業。如醫師、專利代理人、律師等。
根據《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施部分職業資格「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的通知》第五條之規定,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落實好先上崗的高校畢業生各項待遇保障,按照規定為其計算工齡,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等,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
對實施「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的准入類職業資格,高校畢業生參加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被聘用從事相關工作的,事業單位與先上崗的高校畢業生簽訂聘用合同時,應當按規定約定1年試用期;先上崗的高校畢業生在試用期內未取得相應職業資格的,應當依法解除聘用合同。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按照有關規定管理。
⑶ 根據勞動法用工試用期是否算工齡
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期限包含試用期。《勞動合同法第一十九條第四款規定內;「試容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因此,你在試用期期間,用人單位依法計算工齡。
⑷ 試用期算不算工齡
法律分析:試用期算工齡。
工齡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工齡的長短標志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職工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十條 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⑸ 試用期算工齡嗎
法律分析: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所以算工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第二十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第二十一條 在試用期中,除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說明理由。
⑹ 實習期能算工齡嗎
如果是定了書面的勞動合同的實習,實習期間是算入工齡的。一般工齡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之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其中也包括職工在用人單位試用期內的實習時間。如果只是學生暑假寒假實習,則一般不算入工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第三十八條
一般工齡系指工人職員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之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而言。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在內。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三條
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
工資總額的計算應以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全部勞動報酬為根據。
第四條
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一)計時工資;
(二)計件工資;
(三)獎金;
(四)津貼和補貼;
(五)加班加點工資;
(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⑺ 實習期間算不算工齡
法律分析:勞動者在單位實習期間應當算工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⑻ 新勞動法關於計算工齡的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關於計算工齡的文件是《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新修《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工齡計算從實際入職時起算、至離職時結束。如當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單位被安排到新單位工作的,原單位的工齡應當合並計算到新單位的工齡之中。
計算工齡的方法具體如下:
1、連續計演算法,也叫工齡連續計算;
2、合並計演算法,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
3、工齡折演算法。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三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第七十八條 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糾正;勞動者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⑼ 勞動合同法中試用期算工作年限嗎
勞動法規定中試用期是計入工齡的。
⑽ 合同工算工齡嗎
法律分析:在實習期間,實習的時間段一般是不算在工齡裡面的,對於實習期是否算工齡,法律並未明文規定,但實踐中一般是不算的。但是如果是試用期,試用期是要算入工齡的,試用期合同是勞動合同的一部分。所以試用期是算工齡的。不過這個的前提是單位有為你繳納了社會保險,如果該單位沒有為你繳納了社會保險,但是你現在還在該單位上班的話或者你離開該單位沒有超過一年並且有證據證明你在該單位上班的話,就可以要求單位為你補交,不交可以去勞動調解仲裁委員會起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第二十一條 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