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錢多久

法院錢多久

發布時間: 2025-05-16 01:38:42

法院執行後錢多久到賬

法院執行後錢可能會在3個月、或者是6個月左右到賬,具體來說,若是被執行人有可能被執行的財產,那麼法院從立案後的六個月內需要執結案件,而法院執結之後錢一般就會到賬了。若是法院執行的是非訴執行案件,那麼執行期限是三個月。

一、法院執行後錢多久到賬?

1、法院執行後錢可能會在3個月、或者是6個月左右到賬。具體的執行期限規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

第一條 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

2、被執行人是否有財產決定是否拿到執行款。

如果有財產或者提出強制執行的人提供了財產線索,法院採取執行措施的,在法院按照程序執行後,可以將執行財產支付給提出強制執行的人。

3、一般情況下,申請執行案件,法院先立案。立案後再將案件轉到執行法官處,執行法官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傳喚被執行人。在被執行人不同意付款後,可能需要執行申請人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線索或者法院根據情況採取執行措施。

二、法院強制執行的程序

(1)審查立案。人民法院在接到申請執行書及有關法律文書後,應審查該申請執行是否合法適當。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七條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拍賣、變賣擔保財產,當事人依據該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通知履行。人民法院決定對義務人強制執行時,應當先行通知義務人在規定的期限內自動履行法定義務,否則將強制執行。

(3)准備強制執行。

(4)實行強制執行。應當表明身份,出示執法證件和執行根據;執行結束後,應將執行情況書面通知申請執行人。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是兩年,此期限從法院下發判決書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法院受理強制執行的請求之後,需要先判斷被執行人是否有可能被執行的財產,若沒有那麼申請人一般無法拿到相應的款額。

❷ 強制執行最快多久能拿到錢

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對債務人強制執行的,最快可以立即拿到錢。最長的執行時間通常也不會超過六個月。《民事訴訟法》規定,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執結。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

一、申請強制執行最快多久能拿到錢?

申請強制執行最快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能拿到錢,執行期限是在我國《民訴法》中規定得比較模糊,因為有太多意外。一般情況下是一個月左右,但也可能拖到一年。具體時間是需要根據執行的具體情況進行判斷的。

二、有關強制執行法律規定內容是什麼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2章的規定,我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通常採用的方法和手段包括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

查詢是指人民法院向銀行、信用合作社等單位調查詢問或審查追問有關被申請人存款情況的活動。

凍結是指人民法院在進行訴訟保全或強制執行時,對被申請執行人在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單位的存款所採取的不準其提取或轉移的一種強制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凍結措施時,不得凍結被申請執行人銀行賬戶內國家指明用途的專項資金。但被申請執行人用這些名義隱蔽資金逃避履行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凍結。

凍結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的最長期限為六個月,需要繼續凍結的,應在凍結到期前向銀行、信用合作社等辦理凍結手續,否則,逾期不辦理,視為自動解除凍結。

劃撥是指人民法院通過銀行或者信用合作社等單位,將作為被申請執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存款,按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規定的數額劃入申請執行人的賬戶內的執行措施。劃撥存款可以在凍結的基礎上進行,也可以不經凍結而直接劃撥。

人民法院採取查詢、凍結、劃撥措施時,可直接向銀行營業所、儲蓄所及信用合作社提出,無需經其上級主管單位同意。外地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到被申請執行人住所地、被執行財產所在地的銀行、信用合作社查詢、凍結和劃撥存款,不需經當地人民法院同意或者轉辦手續。當地銀行、信用合作社必須協助辦理,不得以扣收到期貸款或貸款利息等任何理由拒絕和搪塞。拒絕協助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罰款,建議監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給予紀律處分。

在做出生效的判決裁定之後,當事人就可以申請強制執行,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申請強制執行應當是以生效判決為准。並且申請強制執行完畢之後需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夠拿到錢,如果沒有財產可供執行的話,還有可能拿不到錢。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條
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並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第一條
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
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
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

❸ 法院執行的錢一般幾天到賬

法院執行的錢到賬時間一般如下:
1、若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法院應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案件,執行款通常在此期間到賬;
2、對於非訴執行案件,法院一般應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執行款也相應在此期間到賬;
3、執行款到賬後,法院應在5日內通知申請執行人領取;
4、執行法官在收到財務部門執行款到賬通知後,應在30日內完成執行款的核算、執行費用的結算,並通知申請執行人領取執行款。
法院執行的程序:
1、立案階段:申請人向法院提交執行申請,法院審查後決定是否立案;
2、通知階段:法院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要求其履行義務;
3、財產調查階段:法院對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進行調查,以確定執行措施;
4、執行措施階段:法院採取一系列措施,如凍結銀行賬戶、查封財產等;
5、拍賣變賣階段:對被執行人的財產進行拍賣或變賣,以籌集執行款;
6、款項分配階段:將拍賣或變賣所得款項按照一定順序分配給申請人;
7、結案階段:執行任務完成後,法院對案件進行結案處理。
綜上所述,法院執行的錢到賬時間一般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案件,執行款通常在此期間到賬;對於非訴執行案件,法院一般應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執行款也相應在此期間到賬;執行款到賬後,法院應在5日內通知申請執行人領取;執行法官在收到財務部門執行款到賬通知後,應在30日內完成執行款的核算、執行費用的結算,並通知申請執行人領取執行款。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
第一條
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

熱點內容
司法部關於進一步推進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 發布:2025-05-16 07:41:46 瀏覽:258
司法鑒定種類 發布:2025-05-16 07:32:17 瀏覽:699
居住權民法典 發布:2025-05-16 07:32:17 瀏覽:284
販毒案法院 發布:2025-05-16 07:15:15 瀏覽:810
法官修假 發布:2025-05-16 06:55:48 瀏覽:201
立法必嚴格 發布:2025-05-16 06:53:13 瀏覽:275
中國海商法第四章 發布:2025-05-16 06:47:12 瀏覽:232
一房數賣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16 06:45:02 瀏覽:100
勞動合同法offer 發布:2025-05-16 06:44:16 瀏覽:799
公司運行的法律保護嗎 發布:2025-05-16 06:41:58 瀏覽: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