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大病

勞動合同法大病

發布時間: 2022-05-30 11:11:12

⑴ 員工得重病,公司能辭退嗎

員工重大疾病不可以辭退。
勞動者換重病病假期間,如果醫療期內,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屬於違法解除,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該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和醫療補助金。
勞動者病假期間,但是已過醫療期,用人單位選擇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屬於合法解除,但是用人單位需要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助金,如果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⑵ 生重病單位能辭退嗎

法律分析:在員工生大病的情況下,單位是不能直接予以辭退的。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員工都是享有法定醫療期的,結合工作年限,法定醫療期從三個月的24個月不等,即便法定醫療期到期,以後員工還是不能正常工作,公司當時就要辭退的話也得支付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⑶ 單位合同工人得了重大疾病,單位可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員工身患重病,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先聲明:討論這個問題,純粹出於學術交流,並不持立場,不同法律或道德意見者,見諒。

用人單位可以解除患病職工勞動合同,法律上是有明確的規定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也即只要具備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情形,用人單位即可解除勞動合同。

本文探討的內容當然不止於此。

我們要探討的是,如果員工一直重病住院,甚至昏迷狀況下,用人單位能否在醫療期滿時立即滿解除勞動合同?

筆者認為是可以的,相信筆者的這個觀點,會引來較大的爭議包括法律上和道德上的。而筆者之所以認為可以,是因為從現行規則上來看,解除勞動合同是沒有問題的,至於道德上,也無可厚非的。筆者就此說明如下:

一、先講法律。

根據法律的規定,好像並不合理,實則不然。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要在醫療期滿後解除勞動合同,需要員工具有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情形,於是有人會質問,員工一直在住院,你怎麼能證明其不勝任另行安排的工作呢?

筆者認為這個可以解釋得過去。

醫療期滿仍需住院治療,已充分證明了員工不但不能從事任何的工作,其本身仍需在醫院進行積極治療,用人單位另行安排任何的工作,顯然是可推定均不能勝任的。因此,即便用人單位沒有另行安排工作即解除勞動合同,並沒有違反法律規定。

二、再講道德

毫無疑問,企業應當履行其社會責任,對於這種病重者在醫療期滿即解除勞動關系,其將失去醫療保險、病假工資,必將致其於更加的不幸之中,甚至於將因無力支付治療費用而導致病情加重,生命危殆。

那麼企業是否道德上缺失了呢?筆者認為並沒有。

(一)我們無法否認的一個事實是,法律規定其實已凝結了一般的道德。

尤其於勞動法律而言,其已包含了對於勞動者傾斜的保護,其中醫療期的規定顯然更是已經考量了對勞動者的傾斜保護。對應的企業責任—對於在醫療期內即使未能提供任何勞動的員工,也需支付病假工資、繳納社會保險以及履行其他用人單位應盡的義務,此已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體現。

(二)員工身患重病固然不幸,但於企業而言,作為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職工患病於其也是不幸的。

1.患病職工重病無法提供勞動,而企業同時仍需承擔相應的用工成本,此超出其建立勞動合同的預期,而重病職工尤其是一些剛入職即患病的職工,對於企業的貢獻已遠低於企業對其所承擔的義務,也即用人單位在法定醫療期內承擔用人單位的相應職責,已履行了其道德上的義務,無繼續再作相應付出之責任。

2.重病職工之不幸,更應由健全的社會機制予以保障,於企業而言,其未必能承擔得起這樣的責任,尤其是一些小企業。讓企業承擔可以測算的法定義務,利於企業的健康和穩定發展,讓其更好地持續反哺

⑷ 在職職工患重大疾病,勞動合同法中規定應享受什麼待遇

⑸ 勞動合同新政策職工得了重病,公司應該給的待遇是什麼

發放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濟費,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59.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5)勞動合同法大病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 【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十七條 【違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被保險人得了重大疾病,想要投保保險產品,比如重疾險、醫療險和壽險產品等,一般投保會十分嚴格,保險公司會要求被保險人出示各種材料,如住院證明、病例報告等,如果是良性惡性腫瘤有或者被保險人得了重大疾病治癒後,仍然要做好加價、部分不保或者拒保的風險。那麼「得了重大疾病投保」的話,一般會有以下四種結果:
正常承保
若被保險人得了重大疾病已經治癒,或者保險公司認為此類重疾發生的風險低,並不會加大承保風險,則被保險人可能可以正常承保,但得了重大疾病正常投保的情況極少,因此不要抱有僥幸心理。

(2)加費承保
如被保險人罹患良性惡性腫瘤,保險公司認為可以承保但增加了保險公司的承保風險,具體尚在可控范圍之內,可能會需要加費承保。

(3)除責承保
指投保人可以正常投保一些健康險,但保險責任中要去除被保險人目前所有的健康風險部分,比如投保人可能患有甲狀腺結節,這時投保需要去除甲狀腺疾病的保障。

(4)延期承保或拒保
是指保險公司目前並不能接受你的身體健康狀況,需要延期觀察或者直接拒保。被保險人得了重大疾病,被拒保的可能性高。

⑹ 勞動法對患有重大疾病的職工如何規定

法律分析:勞動者換重病病假期間,如果醫療期內,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屬於違法解除,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該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和醫療補助金。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⑺ 合同到期員工患有重大疾病公司不續簽合同怎樣拿到應有是賠償

合同到期員工患有重大疾病公司不續簽合同,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拿到應有的賠償:
1、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舉報;
2、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3、通過訴訟途徑解決,針對勞動糾紛案件,經勞動仲裁後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經仲裁後都服從,勞動仲裁裁決生效後,用人單位不執行的,農民工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屬於勞務欠款類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第四十一條 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五條 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四十二條 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條 第二項規定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終止,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執行。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 規定支付賠償金。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 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⑻ 對辭退重大疾病員工怎麼規定

對辭退重大疾病員工的規定:如果員工在醫療期內,則單位不能以裁員或無過錯辭退的方式來與員工解約,但員工具有重大過錯的,單位能夠以過錯性辭退的方式與其解約。如果員工過了醫療期,則在符合法定情形時,單位能以無過錯性辭退的方式與其解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⑼ 職工在職期間患重大疾病,單位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在職期間因患有重大疾病,並在規定的醫療期間進行治療等情形時,用人單位是不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同時,根據《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9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有關規定向患有重大疾病的員工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但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法律)第二十六條第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法律)第四十條第一項等法律規定,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真心祝願患者能早日康復!!!

參考資料內容如下: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59條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法律)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法律)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⑽ 勞動法中規定員工得了重大疾病之後,合同期滿後原單位要解除聘用,員工可以得到什麼樣的經濟補償

按《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期滿,如你已經過了規定的醫療期,用人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應按勞動者每滿一年工作支付一個月工資(超過半年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半年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標准,發給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如你還處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就是違法的,應按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醫療期長短取決於勞動者累計工作年限和本單位連續工作年限
不是治療時間多長,醫療期就多長。
醫療期期限長短取決於勞動者累計工作年限和本單位連續工作年限。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三條規定,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熱點內容
孕期丈夫出軌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4 21:29:46 瀏覽:366
勞動法高溫停止作業規定 發布:2025-05-14 21:29:33 瀏覽:932
上海政法學院專升本招生簡章 發布:2025-05-14 21:28:05 瀏覽:497
新婚姻法心得體會2000 發布:2025-05-14 21:27:55 瀏覽:636
勞動法產假節育假 發布:2025-05-14 21:20:20 瀏覽:140
白銀市法律援助熱線電話 發布:2025-05-14 21:20:15 瀏覽:318
銷售公司涉及的法律規定 發布:2025-05-14 21:19:47 瀏覽:79
原件公證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4 21:18:44 瀏覽:24
長臂法規 發布:2025-05-14 21:18:07 瀏覽:452
村幹部行政處分條例 發布:2025-05-14 21:16:30 瀏覽: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