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目標

經濟法目標

發布時間: 2020-12-26 08:28:25

⑴ 如何理解經濟法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的法益目標

經濟法是調整發生在政府、政府經濟管理機關和經濟組織、公民之間的以社會公共性為根本特徵的經濟管理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1]其中,對於何謂「社會公共性」,學界至今仍沒有定論。筆者將從經濟法的意志和法益目標兩方面分析社會公共性的內涵。
(一)社會公共性包涵社會性和公共性
經濟法是社會法,所體現的意志和私法、公法不同。以民商法為代表的私法體現私人的意志,以行政法為代表的公法體現國家的意志,而經濟法體現的是社會公共意志。社會公共意志即大眾的、社會普遍性的意志,是關於公有性而非私有性、關於共享性而非排他性的。這一意志指導經濟法在協調本國經濟運行之時關注社會性和公共性,例如,社會穩定、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等。經濟法的意志決定了社會公共性包涵社會性和公共性。
(二)社會公共性包涵公益性和干預性
經濟法協調國家經濟運行中的個體利益和公共利益,並以社會公共利益作為其首要法益目標。公共利益是屬於公眾的利益,它代表利益分配的公平性而非獨享性、利益本位的社會性而非個人性。要實現公眾的利益,必須依靠一定的干預。這里的干預,除了內在自發性的,還有外在強制性的;除了市場機制調節,還有國家權力干預;除了私人自治,還有公共決策。只有藉助國家干預才能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經濟法的法益目標決定了社會公共性的公益性和干預性密不可分。
綜上所述,社會公共性包涵社會性、公共性、公益性和干預性,是上述四個方面的有機統一

⑵ 經濟法調整的直接目標是解決什麼問題

國家經濟秩序

⑶ 經濟法的價值目標有哪些

可持續發展經濟法的新價值目標

⑷ 經濟法最終的社會目標是

經濟法最終的社會目標是:
1.調整社會各類經濟關系的經濟利益;
2.完善社會公平、公正、發展、進步經濟次序的;
3.完成整個社會的繁榮、和諧、富強這一個最終社會目標的歷史使命。

⑸ 經濟法調整的一個直接目標是

B 自由與制約

⑹ 經濟法的宗旨

經濟法的宗旨在於促進社會效率的同時,又注重實質性的社會公平,維護社會整體內利益,並以實容現更高的社會效率來達到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社會公平和正義。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資本擴張和利益的驅使下,人對個體利益最大化的過度追求,造成了個體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明顯沖突」。
經濟法是作為一門社會法,經濟法以促進手段式的目的——社會效率來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維持社會經濟良好運行的健康狀態,最終實現高水平高質量的社會公平。而行政法主要調整的是國家行政管理關系,雖然國家行政管理中一部分涉及經濟領域,具有經濟性的內容,但其經濟法的調整方式和內容大相徑庭。而其最終的目的是以實現國家職能的方式,維護社會治安和政治秩序,階級性質表現的十分明顯,具有相當的不平等的因素存在其中。而經濟法主要是以國家調節經濟來實現社會的絕大多數的平等,實現相對的社會公平。

⑺ 經濟法的任務是什麼

經濟法的根本任務是( ABC)。
A促進經濟發展
B維護市場整體的自由競爭秩序
C維護市場整體的公平、高效、安全運行

熱點內容
社會學觀察法有哪幾種 發布:2025-05-17 05:35:41 瀏覽:370
非法本過司法 發布:2025-05-17 05:35:38 瀏覽:684
道德經寵辱若驚 發布:2025-05-17 05:26:39 瀏覽:926
東方電子舞弊案注會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7 05:12:05 瀏覽:268
治安行政法的適用主體 發布:2025-05-17 05:03:35 瀏覽:940
面字道德 發布:2025-05-17 04:55:11 瀏覽:264
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作用 發布:2025-05-17 04:52:23 瀏覽:792
內存外貸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7 04:51:48 瀏覽:985
中國食品銷售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7 04:51:08 瀏覽:941
條例5開獎 發布:2025-05-17 04:46:52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