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268條
A. 關於合同的疑問
1.合同已經變更。《合同法》第258條規定:「定作人中途變更承攬工作的要版求,造成承權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該條是設權規范,定作人有單方變更權。既然定作人有單方解除權(第268條),也就應當有單方變更權。
2.合同可以解除,因為甲方作為定作人具有單方解除權。《合同法》第268條規定:「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承攬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3.甲方單方解除合同,對解除合同造成的損失應當予以賠償,但是乙方對擴大的損失,應當自己承擔。即先是合同變更至500雙,之後,甲方又解除合同,乙方在500雙的基礎上繼續生產屬於未盡減損義務,所以甲方只需對500雙皮鞋的損失進行賠償。
B. 建築合同法268條
定作人對承攬合同的隨時解除權
合同一經訂立,就具有法律約束力內,當事人不能擅自容變更解除,這是合同法確定的一項重要原則。但是,由於承攬合同是一種與人身有密切關聯的特殊合同,合同法第268條規定: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承攬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這體現了承攬合同與一般合同的區別,是合同法確立的一項新制度,符合了現代民法的立法潮流。各國民法典基本上均規定,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
定作人行使對承攬合同的隨時解除權,應否受到限制?對此,合同法沒有任何具體規定。實踐中存在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認為,不應予以限制;另一種觀點認為,應當予以限制。從國外立法看,許多國家或地區的民法典雖在賦予定作人的法定解除權的同時,對這種解除權的行使作了必要的限制。如德國民法典第649條規定:「承攬人未完成工作前,定作人得隨時解除契約。」日本民法典第641條規定:「在承攬人未完成工作時期,定作人,無論何時,都得賠償損害而解除契約。」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第511條也規定:「工作未完成前,定作人得隨時終止契約,但應賠償承攬人因契約終止而生之損害。」
C. 關於合同法268條
定作人對承攬合同的隨時解除權
合同一經訂立,就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內不能擅自變更解除,這是合容同法確定的一項重要原則。但是,由於承攬合同是一種與人身有密切關聯的特殊合同,合同法第268條規定: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承攬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這體現了承攬合同與一般合同的區別,是合同法確立的一項新制度,符合了現代民法的立法潮流。各國民法典基本上均規定,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
定作人行使對承攬合同的隨時解除權,應否受到限制?對此,合同法沒有任何具體規定。實踐中存在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認為,不應予以限制;另一種觀點認為,應當予以限制。從國外立法看,許多國家或地區的民法典雖在賦予定作人的法定解除權的同時,對這種解除權的行使作了必要的限制。如德國民法典第649條規定:「承攬人未完成工作前,定作人得隨時解除契約。」日本民法典第641條規定:「在承攬人未完成工作時期,定作人,無論何時,都得賠償損害而解除契約。」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第511條也規定:「工作未完成前,定作人得隨時終止契約,但應賠償承攬人因契約終止而生之損害。」
D. 承攬合同定做人享有的任意解除權(合同法268條)和違約解除權(合同法253條)矛盾嗎既然都可以任
這兩個法條適用的情景不一樣。任意解除權強調定作人可以在任何情況、任何時間專單方解除承攬合同,屬但要是造成承攬人損失的就必須賠償損失;違約解除權是針對合同雙方未約定承攬人可將承攬工作的主要內容交由第三人完成的前提下,承攬人未經定作人同意將承攬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情形,在這個情景下,定作人有選擇權,若選擇接受,那麼由承攬人對第三人完成的工作負責,若不選擇接受,定作人就可以解除合同,此時該解除權的行使不會有定作人向承攬人賠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