孳息經濟法
1. 經濟法中的買河蚌得珍珠問題,運用合同法還是物權法來解決顯失公平OR孳息問題
這個案例不能用《合同法》中的顯失公平來解決。
最高法《民通意見》第72條對回顯失公平答的認定是:「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的,可以認定為顯失公平」。
該案例中,河蚌里有珍珠是低概率事件,但作為正常人都可以預料到有這種可能,所以雙方當事人在買賣過程中不可能存在利用優勢或對方沒有經驗的問題。顯失公平最常用於處於劣勢消費者與處於優勢的經營者之間,該案不適用於民法中的顯失公平。
根據《物權法》第116條的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孳息的所有權歸原物的所有人享有,取得孳息的權利也隨原物所有權轉移而同時轉移。該案例中珍珠是天然孳息,其所有權在河蚌的所有權轉移時就已經附隨轉移給了買方,故珍珠應有買方所得。
本案例不能用不當得利解決,構成民法中的不當得利有一個重要條件,即無法律上的原因。該案例中,買方獲得孳息(珍珠)是雙方的民事法律行為的結果,即有法律上的原因。故甲的行為不屬於不當得利。
2. 在經濟法中有個孽息是怎麼回事
是孳息,不是孽息。孳息包括天然孳息與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指依物的自然屬性而產生的物,如母牛所生的牛犢,果樹上所產出的果實,土地上所生產的糧食,都為天然孳息。法定孳息是指依一定的法律關系由原物所生的物,例如,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依股本金所得的股息,即為法定孳息。
3. 南平CPA的經濟法原物與孳息的知識點有哪些呢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1.原物與孳息
孳息是指物或權益而產生的收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原物根據自然規律產生的物,法定孳息是原物根據法律規定由一定法律關系產生的物。
【解釋】原物與孳息是兩個獨立的物。
2.孳息的權利歸屬
(1)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2)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物權變動的原因與公示方式:
1.物權變動的原因
(1)基於法律行為——物權行為
(2)非基於法律行為
①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
②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
③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
【解釋】上述3項中,物權變動不以公示為前提。即如果是針對不動產,則無需登記就發生物權效力。
2.物權變動的公示方式
(1)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解釋】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2)不動產的物權變動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解釋】前面「非基於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就屬於該規定中「法律另有規定除外」的情形。
作為全球領先的財經證書網路教育領導品牌,高頓財經集財經教育核心資源於一身,旗下擁有高頓網校、公開課、在線直播、網站聯盟、財經題庫、高頓部落會計論壇、APP客戶端等平台資源,為全球財經界人士提供優質的服務及全面的解決方案。
高頓網校將始終秉承"成就年輕夢想,開創新商業文明"的企業使命,加快國際化進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財經網路學習平台!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問,歡迎向高頓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4. 《合同法》與《物權法》中有關天然孳息歸屬問題的規定發生沖突怎麼解決
關於天然孳息及來法定孳息歸源屬的規定。1.天然孳息的概念和歸屬。天然孳息是指依物的自然屬性所產生的物。天然擎息的范圍非常廣,主要來源於種植業和養殖業,如耕作土地獲得糧食和其他出產物,種植果樹產生果實,養殖牲畜獲得各種子畜和奶產品等。天然孳息,自從與原物脫離後,會立即產生歸屬的問題。本法明確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法定孳息的概念和歸屬。法定孳息(利息、租金等),按照一般的交易規則,利息應由債權人取得,租金應由出租人取得,但也不排除其他情形的存在。本法規定,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5. 經濟法裡面講的「孳息」是什麼分類怎樣
孳息來指由原物所產生的收益。在民法源上,孳息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天然孳息指因物的自然屬性而獲得的收益,如果樹結的果實、母畜生的幼畜。法定孳息指因法律關系所獲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據租賃合同收取的租金、貸款人根據貸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物權法》第116條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而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6. 經濟法中,什麼是孳息能舉個具體的例子嗎
孳息就是原來的物產生的新的東西。如母牛生產的小牛,存款產生的利息等等
7. 法律中的孽生是什麼意思,經濟法上寫著「孽生的利息」
『孽生的利息''沒有這種說法應該是,叫孳生的孳息。這是《物權法》上的法律概念。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物權法》第116條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而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法定孳息是指,銀行的利息、房屋的租金等。 《物權法》第一百一十六條 法定孳息 法定孳息
,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法定孳息指因法律關系所獲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據租賃合同收取的租金、貸款人根據貸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法定孳息與天然孳息都有孳息之名,從世界各國和地區現有的立法例看,多將其並 物權法
列規定,但它們本質並不相同,而且分屬不同領域。兩者區分的基礎,在於法定孳息是交易之物。天然孳息是派生之物。 (一)物質形式不同 法定孳息因為是用益(用益物權和用益債權)對價,因此原則上用一般等價物來衡量。即法定孳息的物質形式原則上是貨幣、是種類物。天然孳息可以是種類物,也可以是特定物。前者如收獲的小麥,後者如產下的一隻熊貓。但天然孳息進入交易狀態後,才有區分種類物和特定物的法律意義。天然孳息都是動產,法定孳息因允許當事人自由約定,故在邏輯上也可以是不動產,但筆者並未發現實務中有這樣的例子。因為,不動產的價值一般較高,作為用益的對價,一般是得不償失的。 (二)「收取」的性質不同 「就一般言,天然孳息之收取,應依物權法之規定,法定孳息之收取,應依債法之規定。」 法定孳息在取得前,是債權請求權;取得後(貨幣或其他動產佔有後)是物權。對天然孳息的收取是(直接)取得物權。 天然孳息,是原始取得;法定孳息,是傳來取得。或者進一步說,天然孳息作為產出,是原始取得;法定孳息,作為對價是傳來取得。天然孳息的法律規范,主要是靜態歸屬規則;法定孳息的法律規范,都是動態的交易規則。
8. 經濟法中,什麼是孳息
孳息指由原物所產生的收益。在民法上,孳息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天然孳版息指因物權的自然屬性而獲得的收益,如果樹結的果實、母畜生的幼畜。法定孳息指因法律關系所獲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據租賃合同收取的租金、貸款人根據貸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物權法》第116條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而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9. 經濟法問題,請問質權人與留置權人在對孳息收取上有何區別
區別:一。概念不同;二,抵押權以不動產為標的物,而質權則以動產為標的物。三,留置權為法定的擔保物權。
共同點:都是擔保物權
留置權人對於留置物所產生的孳息,享有收取的權利,並可以收取的孳息優先受償
10. 什麼叫孳息(經濟法)
孳息指由原物所產生的收益。在民法上,孳息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版。
天然孳息指因物的自權然屬性而獲得的收益,如果樹結的果實、母畜生的幼畜。法定孳息指因法律關系所獲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據租賃合同收取的租金、貸款人根據貸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物權法》第116條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而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