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犯罪
⑴ 司考經濟法知識點預習:商業賄賂行為和賄賂犯罪的區別
您好,
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以排斥競爭對手為目的,為使自己在銷售或購買商品或提供服務等業務活動中獲得利益,而採取的向交易相對人及其職員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許諾提供某種利益,從而實現交易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賄賂,主要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受這些機關委派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賄賂的行為。
商業賄賂既有刑法上賄賂犯罪行為的共性,也有其特殊的個性。賄賂罪構成的主觀故意方面和給付(或獲得)財產的客觀行為方面對於商業賄賂的構成也是必需的要件。但商業賄賂行為在行為主體、目的、侵害客體和法律的制裁等方面與賄賂罪(包括一般賄賂罪和商業賄賂罪)仍然是有所區別的。
商業賄賂行為與一般賄賂罪的區別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主體的差別。
一般賄賂罪的行賄人是不特定的,受賄人是特定的,即必須是國家工作人員或者由國家機關、國有公司、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構成。相反,商業賄賂的受賄人是不特定的,行賄人是特定的,即必須是經營者或者能夠代表經營者的代表人或代理人。
第二,行賄者的目的不同。
一般行賄罪中行賄人的目的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除追逐非法經濟利益這種通常的目的外,「買官賣官」屬於具有政治利益的賄賂,「晉級加薪」、「工作調動」等屬於個人生活利益的賄賂。但在商業賄賂中,行賄人的目的是明確的經營利益或可能帶來經營利益的交易機會。
第三,侵害的客體不同。
一般賄賂罪侵害了國家廉潔制度;而商業賄賂罪侵害的客體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前者的社會危害性大於後者,因此刑法規定對一般賄賂罪的處罰的後果重於商業賄賂罪。第四,法律規范和制裁的重心不同,商業賄賂行為中的商業行賄是《反不正當競爭法》打擊的重點;而《刑法》對受賄人的制裁遠遠重於行賄人,行賄人通常可能因指正受賄人而被免於刑事處罰。
⑵ 國家有哪些法律分為幾大類詳細點 謝謝!!!
當代中國法律淵源是以憲法為核心的制定法形式,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淵源可分為以下幾類:
1、憲法
憲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依特別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法。憲法是集中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規定國家制度、社會制度的基本原則,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其主要功能是制約和平衡國家權力,保障公民權利。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我國最高的法律淵源。憲法主要由兩個方面的基本規范組成,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二是其它附屬的憲法性文件,主要包括:主要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國籍法、國旗法、國徽法、保護公民權利法及其他憲法性法律文件。
2、法律
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頒布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即狹義的法律,其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法律分為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非基本法律、專門法)兩類。基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調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帶有普遍性的社會關系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統稱,如刑法、民法、訴訟法以及有關國家機構的組織法等法律。一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調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某種具體社會關系或其中某一方面內容的規范性文件的統稱。其調整范圍較基本法律小,內容較具體,如商標法、文物保護法等。
3、最高行政機關的行政法規和法規性文件
行政法規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就有關執行法律和履行行政管理職權的問題,以及依據全國人大的特別授權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但高於地方性法規和法規性文件。
4、地方國家機關的地方性法規和法規性文件
地方性法規是指依法由有地方立法權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就地方性事務以及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需要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較大的市,指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地方性法規只在本轄區內有效。
5、規章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稱規章。內容限於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法規的規定,以及相關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根據《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其適用范圍是該民族自治地方。
7、特別行政區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憲法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特別行政區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特別行政區同中央的關系是地方與中央的關系。但特別行政區享有一般地方所沒有的高度自治權,包括依據全國人大制定的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所享有的立法權。特別行政區的各類法的形式,是我國法律的一部分,是我國法律的一種特殊形式。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制定的法律也是我國法的淵源。
8、國際條約
國際條約指我國與外國締結、參加、簽訂、加入、承認的雙邊、多邊的條約、協定和其他具有條約性質的文件(國際條約的名稱,除條約外還有公約、協議、協定、議定書、憲章、盟約、換文和聯合宣言等)。這些文件的內容除我國在締結時宣布持保留意見不受其約束的以外,都與國內法具有一樣的約束力,所以也是我國法的淵源。
⑶ 哪些罪名是經濟法中的刑事犯罪
大的有以下幾大類。具體每一大類內有很多細的,你可能看一下《刑法》
危害國專家安全屬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走私罪
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
金融詐騙罪
危害稅收征管罪
侵犯知識產權罪
擾亂市場秩序罪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侵犯財產罪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擾亂公共秩序罪
妨害司法罪
妨害國(邊)境管理罪
妨害文物管理罪
危害公共衛生罪
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
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
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
危害國防利益罪
貪污賄賂罪
瀆職罪
軍人違反職責罪
⑷ 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的區別
主要區別於違反行政法和民事法,觸犯的法律不同,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也不同。違法表現不同:行政違法行為觸犯的是國家通過法律法規直接確定的義務,而民事違法還包括當事人約定的義務。一般意義上民事違法涉及到民眾個人利益,行政違法大多是公安部門提請。
拓展資料
區分實質行政違法與形式行政違法具有重要的法律意義。首先,從法律效力看,實質違法一般屬無效行為,從該行為發生之時即沒有法律效力,而形式違法一般屬可撤銷行為,它經有效補救可轉化為有效行為;其次,
從法律後果看,實質違法所引起的法律後果主要是承擔懲罰性行政責任(如行政處罰、行政處分),而形式違法所引起的法律後果主要是承擔補救性行政責任(如撤銷違法)。
簡單的說二者的主要區別是:
一、違反的規范不同,前者是行政法律法規,後者是民事法律法規。
二、違法表現不同:行政違法行為觸犯的是國家通過法律法規直接確定的義務,而民事違法還包括當事人約定的義務。
三、違法結果不同:違反行政法的結果是接受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而違反民事法律的後果是向對方當事人承擔民事責任。
行政違法---酒駕就是抓到要拘留。
民事違法---借錢不還
行政訴訟---對公安行政拘留不負,以公安局為被告提起訴訟
民事訴訟---借錢不還,以借款人為被告提起訴訟
⑸ 請問經濟犯罪偵查這個專業能報考法學類的公務員么
您好,中公教育來為您服自務。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
二級目錄:司法學
安全防範技術;毒品犯罪矯治;毒品犯罪心理矯治;法律事務;行政執行;監所管理;監獄管理;監獄行政管理;監獄學;矯正教育;戒毒康復;勞教管理;社區矯正;涉毒人員矯治;司法;司法行政事務;司法警務;司法信息安全;司法學;刑事司法;刑事偵查技術;刑事執行;獄內偵查;偵查;罪犯心理測量與矯正技術;罪犯心理矯治。
二級目錄:法學
法律;法律史;法律事務;法律學;法學;法學理論;國際法;國際經濟法;海商法;行政法;行政法律事務;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經濟法;經濟法律事務;經濟法學;律師;民商法;民族法學;商法;涉外經濟法;涉外經濟與法律;訴訟法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法;書記官。
以上是中公教育為考生提供的司法學和法學的二級目錄,二級目錄下設有具體專業,廣大考生參考一下。中公教育整理了公務員考試的相關信息,廣大考生可以訪問並查看信息!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⑹ 騙婚算不算經濟法犯罪
騙婚,算經濟法犯罪。
騙婚,是指利用大年齡青年急於完婚的心理,騙取彩禮、借錢等手段然後逃之夭夭,進行詐騙的違法犯罪行為。
對於以婚姻為誘餌的詐騙,依法要追究刑事責任。
⑺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 是刑法 還是經濟法
《反洗錢法》的立法宗旨是為了預防洗然活動,維護金融秩序,遏制洗錢犯罪及其相關犯罪。因此,《反洗錢法》主要是預防洗錢活動,而制裁和打擊洗錢犯罪則由《刑法》作出規定。本法所稱「反洗錢」僅限於對洗錢活動的預防。實施預防、監控的行為主體既包括金融機構和按照規定應當履行反洗錢義務的特定非金融機構,也包括國務院各相關部門;預防、監控的對象為「洗錢活動」,即通過各種方式掩飾、隱瞞本法第二條規定的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來源和性質的活動;預防、監控的內容,既包括反洗錢義務主體金融機構、特定非金融機構根據本法建立並實施的客戶身份識別制度、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制度、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制度,也包括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和依法負責洗錢監管職責的其他部門進行的監督管理、調查和國際合作。
所以,刑法和經濟法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部門。二者的調整對象不同(刑事,經濟),調整方式也不同(強制,刑罰;經濟、行政)。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就是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
經濟法是國家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控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這兩個法的部門也有一定的交叉,經濟領域的一些行為,如果產生嚴重的社會損害,觸犯刑律,也會為刑法所調整。供參考。
⑻ 父親犯經濟法 會連累自己子女名下的財產嗎會沒收子女的財產嗎
經濟犯罪會罰款或沒收財產。子女名下的財產不會沒收。但如果有證據證明子女名下的財產是父親轉移的,也會沒收。
⑼ 我國的基本法律有哪些
我國基本法律包括有: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婚回姻法、刑法、刑事答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基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調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帶有普遍性的社會關系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統稱,如刑法、民法、訴訟法以及有關國家機構的組織法等法律。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的法律。
(9)經濟法犯罪擴展閱讀:
法律是維護國家穩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也是捍衛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統治者統治被統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
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