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法典宣講
1. 結合教學工作實際,談談如何做好民法典的普法守法工作
1、普法工作需要由專業的法律人才進行宣講。要加強各級普法團的隊伍建設,聘請立法機關專業人員、法檢工作人員、高校教授、法律實務人員等優秀法律人才充實民法典宣講團建設;
2、針對基層普法的現實需求,可以建立志願者隊伍,引導司法和行政執法人員、法律服務人員、大專院校法律專業師生進入普法宣傳隊伍;
3、鼓勵並支持人民團體、社會組織發揮積極作用。
4、應當創新完善民法典宣傳教育工作機制,進一步提升普法實效。
5、民法典宣傳的重點面向基層,在經濟欠發達、網路通信普及率較低的地區,普法工作人員尤其應做好貼近群眾、入戶宣傳的工作。
(1)中央民法典宣講擴展閱讀
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是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也是一部人民權利的法律寶典。在文章中所強調的:
「實施好民法典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們黨治國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都高度重視民事法律制定實施,各項歷史成果為編纂民法典奠定了堅實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
黨中央順應時代要求,回應人民期待,遵循以民為本、立法為民原則,把編纂民法典擺上重要日程,並於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部署。如今,這部體現國家性質、符合人民利益、順應時代大勢的法典表決通過、即將實施,實現了幾代人的夙願。
2. 「民法典進校園」宣講活動會產生哪些積極影響
學習法律,遵守法律要從小抓起,從學生開始培養法律思維對建設法治社版會具有積極意義。民法典進權校園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民法典,知道民法典對其生活的影響,促使學生運用法律約束自己的行為,保護自己的利益。民法典進校園可以促進民法典的實施,只有理解了法律才能更好的適用法律。民法典進校園是建設法治社會的途徑之一,可以喚醒民眾對法律的尊重和敬仰,提高法治的地位,使民眾尊法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