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實務
⑴ 實務中的合同審查有什麼技巧
合同審查的著重點主要有合同的效力、合同的中止、終止、解除、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等條款。現分述如下:
一、合同的效力問題
1、《合同法》第52條規定了合同無效的五種情形,即: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
因此,在審查合同時,應認真分析合同所涉及的法律關系,判斷是否存在導致合同被認定為無效的情形,並認真分析合同無效情況下產生的法律後果。
2、注意審查合同的主體。主體的行為能力可以決定合同的效力。
對於特殊行業的主體,要審查其是否具有從事合同項下行為的資格,如果合同主體不具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資格的,可能導致合同無效,因此對主體的審查也是合同審查的重點。
3、對於無權代理、無權處分的主體簽訂的合同,應當在審查意見中明確可能導致合同被變更、被撤銷的法律後果。
4、注意合同是否附條件或附期限。
5、注意合同中是否存在無效的條款,包括無效的免責條款和無效的仲裁條款。無效的免責條款即《合同法》第53條的規定: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和因故意和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免責條款。
二、合同的履行和中止
1、《合同法》第62條明確規定了合同中部分條款約定不明、沒有約定的情形下的履行方法,因此對這部分條款需仔細審查,包括質量標准、價款或報酬、履行地點、履行期限、履行方式、履行費用等條款。
2、《合同法》規定了雙務合同中的不安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和同時履行抗辯權,因此在審查合同時,應結合違約責任的約定注意審查雙方義務的履行順序問題。
五、幾類常見合同的審查
(一)買賣合同
1、注意審查對合同項下標的的描述,應當有品名、規格、型號、數量、單價(或總價)。
2、交貨條款:交貨時間、地點。
3、付款方式:應注意審查付款條件。
4、驗收:應注意驗收與付款的銜接問題。
5、運輸條款:應注意審查運輸費用的承擔、運輸和交貨條款的銜接。
6、包裝:注意審查是否有特殊的包裝要求。
7、檢驗條款:第4項所列明的驗收條款是基於通信類產品、設備往往需要在安裝、調試後經過試運行方可確定產品或設備的可用性,因此在通信類產品和設備的買賣合同中與付款相掛鉤的往往有初驗、終驗等條款。而此處檢驗條款是指《合同法》第157條、158條規定的情形,往往是到貨時的檢驗,對此應掌握《合同法》第157條、158條的規定。
8、安裝、調試、初驗、試運行和終驗條款
應注意各個環節的銜接幾各環節的處理和對下一環節的影響。
9、培訓條款:注意培訓費用、培訓內容的約定。
10、保修:注意保修期限的起始點和保修期內故障的處理。
11、索賠和違約責任:有關違約責任及賠償並不一定僅出現在索賠和違約責任這一專章條款中,可能散見在各個條款中,因此在審查違約責任時應注意前述各條款的內容中是否存在出現違約的情形,如果在相關各方義務的條款(如保密條款)中沒有約定違約責任,則應在違約責任專章中有所約定。對於違約責任部分,可以列一個帽子條款,將各種違約情形籠統的約定在一個條款中,如:任何乙方違反本合同中的承諾、保證及本合同約定的義務,應向守約方支付違約金並賠償守約方因此而遭受的損失。
12、爭議解決
注意審查仲裁條款的效力問題。
13、不可抗力條款
應注意對不可抗力的界定是否和法律規定的一致。
對於買賣合同,應當掌握合同法關於分期付款買賣、適用買賣、憑樣品買賣的特殊規定,尤其是對合同解除方面的特殊規定,這與違約責任有密切關系。
(二)建設工程合同(工程類合同)
1、這類合同特別要注意審查合同總額或稱工程總價和款項支付條款之間的聯系,別要注意是否有對工程款的審計的條款。有些合同在工程概況條款中約定了合同總額,該數額是確定的,但在付款條款中又約定了經審計後再付款,顯然,這樣的合同條款是相互矛盾的,因當在合同總額中寫明是暫定數額,具體款項案審計結果確定。
2、工程類合同涉及大量的合同附件,要注意與合同的相關條款的一致性。
3、竣工驗收條款和付款條款是緊密聯系的,因此要注意審查竣工驗收條款。此外,竣工驗收又關繫到交付、保修期等。
4、注意違約責任的約定,特別要注意到工期延誤、因工程質量問題造成無法驗收時的違約責任等。
5、對於經過招投標程序的,還需要審查有關的招投標文件與合同約定是否相符。
(三)租賃合同
1、注意《合同法》對租賃期限的特別規定(《合同法》第214、215條),這是租賃合同審查的重點之一。
2、對於出租方對租賃標的是否享有完整的權利。鑒於審查合同時缺乏相關的權利證明材料,因此可以要求出租方對於其享有對租賃標的的完整權利作出承諾,並在違約責任條款中明確若出租方違反該承諾保證的,視為出租方違約。出租方對租賃標的物是否享有完整的權利,往往影響到合同的效力,因此在審查時應當特別注意。
3、租賃標的的維護問題,《合同法》第220條規定,原則上是由出租人履行維修義務,但當事人可以約定,因此在審查合同時應注意是否由關於標的物維修的特別約定,如沒有,在維修義務屬於出租方。
4、租賃合同中如有轉租條款的,應審查是否明確轉租需經出租人同意。此外,應根據情況提示轉租的法律後果,及承租人度於租賃標的的毀損滅失仍應向出租人承擔賠償責任。
5、一部分合同採用的名稱是《租賃合同》,但通讀合同全部條款後會發現,改合同實質上是一個融資租賃合同,,合同法對融資租賃合同有專門的規定,因此熟悉這些規定才能對融資租賃合同進行全面審查。同時,對融資租賃合同,通常宜採用買賣和租賃兩個合同分別進行約定,因此應注意兩份合同的呼應一致。
6、違約責任方面,應注意出租人遲延交付租賃標的,交付的租賃標的有瑕疵(包括權利瑕疵和質量瑕疵等方面)的違約責任,承租人遲延支付租金、違反合同約定使用租賃標的、擅自轉租、擅自改善租賃標的等方面的違約責任。
(四)業務合作類合同
1、對於業務合作類合同,首先要審查合作各方是否具有合作的主體資格條件,尤其是對特定的行業如通信類行業,必須經過特定的審批,取得從事該行業的資格,如果不具備這樣的資格,可能導致所簽訂的合作協議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
2、需要認真審查合作各方的義務,分析可能出現的違約情形,對各方的責任應界定明確。
3、涉及合作分成的條款應仔細審查。
4、注意違約責任條款。
5、合作類合同中往往有保密條款存在,如沒有的,一般可以建議增加。
6、部分合作類合同為了規避對主體資格的限制,雙方會採用代理方式進行合作,對這種合作模式應注意費用的支付問題,在合同條款中不應出現「業務分成」等概念,有關費用只能以代理費等形式體現。
(五)廣告發布合同
1、發布合同因發布的媒體不同,對於合同條款的約定也有所不同,應當注意的是在電視台、電台發布的廣告,必須有播出證明作為合同的附件,同時該播出證明也是支付價款的依據。
2、對於戶外發布廣告如路牌、電子顯示屏等,則應注意審查保養、維護的約定。
3、部分發布合同往往和製作相聯系,發布方還承擔廣告製作的義務,因此對於合同中涉及的製作條款也應認真審查(具體見廣告製作合同的審查部分)。
4、注意對違約責任條款的審查。
(六)廣告製作承攬合同
1、廣告製作合同也因製作的廣告類型不同而體現出不同的權利義務約定方法。在審查時應當注意定做方獲委託方對製作的要求,一般這種要求應以書面形式提出,並作為合同的附件。
2、該類合同應符合合同法中關於承攬合同的規定,因此審查時應熟悉掌握合同法和廣告法的相關規定。
3、需要認真審查的條款是驗收條款,主要涉及驗收的標准和方法。驗收條款與付款、違約責任、製作要求的條款密切相關,因而需要重點審查。
4、付款條款應聯系驗收條款審查。
5、注意對違約責任條款的審查。
(七)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大都是按照勞動法規定的條款,相當部分的條款都可以在勞動法原文中找到,因此審查起來並不算難。但鑒於我國歷史形成的較為復雜的人事制度,使得實踐中遇到的勞動合同即事實形成的勞動關系較為復雜。在審查勞動合同時,必須熟悉勞動法和有關法規、規章的規定。
注意審查合同中有關試用期的規定,首先是試用期應當包括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其次關於試用的期限應當注意,勞動合同期限不滿6個月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5日;勞動合同期限在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個月;勞動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不滿2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3個月;勞動合同期限在2年以上的,可以約定超過3個月的試用期,但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此外,應當注意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是否與勞動法的規定相符。
合同審查是一項對審查者的要求較為全面的工作,不但要有扎實的法律基礎,還要熟悉企業管理、經濟運行的相關知識,當然一切的經驗都需要慢慢累積的過程,邊學邊審,將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很快就能形成自己審查合同的技巧和方法。
(內容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⑵ 急求一篇有關合同法實務的論文,2000字左右
北交的?我也在寫啊
⑶ 合同法實務
根據合同法規定,交易雙方沒有簽訂書面合同,一方以實際行為履行協議義務,視為合同已成立。雖然你跟乙方沒有簽訂合同,但是乙方支付押金,你發送貨物的行為,協議已經成立並生效。
⑷ 合同法實務與熱點問題課程對金融專業的學生有用嗎
自然有用。金融專業學生以後的工作主要是商業活動,而商業活動是離不開合同的。因此建議好好學習。
如仍有疑問,可追問,滿意請採納!
⑸ 求解合同法關於房屋租賃合同試題答案,該題是浙江省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合同法原理與實務試題。
你好,抄
1、甲乙之間的房屋租賃關系、甲丙之間的房屋買賣關系、乙和丁之間的租賃關系。
2、如果合同對支付租金日期有明確約定的,超過約定期限,甲可以要求乙方承擔違約責任。
3、丙不一定取得房屋的所有權,根據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承租人有優先購買權。如果丙辦理了過戶手續的話,應該取得房屋的所有權,乙未做表示的行為視為對優先購買權的放棄。
4、不能要求丙遷出房屋,根據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
5、丙不能要求乙承擔違約責任,依據合同的相對性原理,甲對乙的權利不能直接由丙承受。
⑹ 有誰能給我推薦幾本關於合同法、公司法法律操作實務的書啊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務操作全書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作者:本書編委會 冊數:全三卷 16開精裝 2007年6月 類別:行業圖書-法律 定價:¥680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務操作全書目錄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務操作全書是經多位專家遴選編纂而成,不僅權威,規范,科學,而且全面,系統,簡潔,實用.符合國情,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務操作全書具有一定前瞻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務操作全書使廣大企業盡快與國際化企業全面接軌,並迅速提高企業的水平! 第一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解析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三章 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第四章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第五章 特別規定 第六章 監督檢查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二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務 1、勞動合同的概念 2、勞動合同法訂立的原則 3、勞動合同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4、薪酬設計與勞動合同 5、勞動合同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常見風險 6、勞動合同的形式與要件 7、勞動合同的訂立 8、勞動合同的備案 9、錄用條件的法律效力 10、招聘廣告的法律效力 11、錄用通知書的法律效力 12、就業歧視的預防 13、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就業簽訂勞動合同應履行哪些手續 14、勞動合同文本的制定 15、勞動合同的要件 16、勞動關系的建立與勞動合同的生效 17、電子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18、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 19、勞動合同的擔保是否有效 20、未簽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 21、勞動合同約定不明情況的處理 22、用人單位的告知義務 23、勞動合同的雙方當事人 24、分公司也可以成為勞動合同的主體 25、總經理能否簽訂勞動合同 26:企業改制中勞動合同主體的變更 27、離退休人員是否有勞動合同主體資格 28、勞動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 29、勞動法律關系 30、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 第三篇 勞動合同案例分析 1承接項目應簽訂承包合同還是勞動合同 2大學生就業協議:典型的預約合同 3工傷責任焉能「轉包」 4口頭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無效 5退伍軍人勞動關系爭議的法律適用 6企業應承擔違約金嗎 7解除要件未成不能起算仲裁時效 8改制企業工傷責任不能推 9送達不成單位有理變無理 1O成師傅是否應得補償金 11建築工程層層轉包中工傷認定的討論 12醫療期內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13單位為何兩度當被告 14員工無故被辭退應該得到補償 15實行不定時工作制要履行申報手續 16注重調解實現雙贏 17劉某與該廠是事實勞動關系 18事業單位作開除處分要依據人事部有關規定 19職工隱瞞基本情況企業要求賠償無依據 20究競該依據哪個部頒文件判這宗爭議案 21以勞動者違反規章制度為由解除勞動合同要慎重 22隻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無效 23解除合同起糾紛歷時4年仍未了 24合同到期仍可以單位拖欠工資為由提出解除勞動合同 25競業禁止與商業秘密保護 26李某應按約承擔責任 27企業不經法定程序降低工資無效 28跨越勞動合同終止日期的醫療期滿後勞動合同不能自動終止 29提前支付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應視合同解除 30本案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主張不能成立 31對勞務關系中加班費的計算應參照勞動法的相關規定 32解除勞動關系後被確診為職業病患者其待遇如何解決 33協議解除勞動合同應如何計發經濟補償金 34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協議的法律責任 35何女士退休當月待遇由誰支付 36勞動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責任探討 37郵政企業委代辦工與郵政企業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38李某是否應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39用人單位未說明理由解除勞動合同無效 40該勞動合同是被解除還是終止? 41解除勞動關系以「辭退決定書」還是以「退工單」為准 42她能要求與企業恢復勞動關系嗎? 43胡某的養老保險費應由誰承擔 44對勞動合同鑒證能否提出行政復議 45女工孕前離崗誰之過 46企業開除職工同時能否進行一次性罰款 47職工享受生育津貼企業無需再支付產假工資 48車間實行承包企業難免工資支付責任 49一起服務期內離職引發的勞動爭議案 50服務期內離職引發的勞動爭議 51是崗位調整還是勞動合同變更 52除名糾紛不屬人事爭議受案范圍 53新聞媒介公告送達除名決定是否有效 54李某與保險公司是勞動關系 55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工傷認定 56她的病假工資如何支付 57勞動者違約解除合同應賠償用人單位經濟損失 58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應作有利於勞動者的理解 59勞動者檔案轉移糾紛析 60企業收不回貨款勞動者應否擔責 61崗位合同能視為勞動合同嗎 第四篇 勞動合同樣本 01、一般企業勞動合同樣本 02、化工企業勞動合同樣本 03、建築業勞動合同樣本 04、建築行業農民工勞動合同樣本 05、礦山、井下行業勞動合同樣本 06、製造業企業勞動合同樣本 07、金融、貿易行業勞動合同樣本 08、娛樂、酒店、商業行業勞動合同樣本 09、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合同樣本 第五篇 相關勞動法規 第一部分法律、法規及規章 一、法律 二、法規 三、規章 (一)勞動合同、集體合同 (二)勞動爭議 (三)工資 (四)工傷、非因工自傷 (五)其他 第二部分規范性政策 (一)綜合類 (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 (三)下崗職工 (四)破產企業職工安置 (五)企業改制 (六)工資 (七)職工獎懲 (八)工時、休假 (九)社會保障 1、養老保險 !、醫行保險 3、失業保險 4、工傷保險 5、生育保險 6、其他 (十)勞動爭議 (十一)其他 (十二)廢止的文件目錄
⑺ 談談合同法中維護交易安全規范的認識。求答案
金融危機形勢下,企業之間的產品交易、資金流轉因原料價格劇烈波動、市場需求關系的變化、流動資金不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大量糾紛,部分當事人在訴訟中提出適用情勢變更原則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請求,如何妥善適用情勢變更原則,成為當前商事審判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合同法的立法者考慮到不可抗力基本涵蓋了情勢變更,而且情勢變更與商業風險難以區分,加之防止法官濫用,故未在合同法中規定情勢變更原則。但合同法也未明文禁止適用該原則,因此,最高法院合同法解釋(二)第26條規定了情勢變更原則。《指導意見》對當前形勢下情勢變更原則的適用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審判實踐中應當注意三個問題:
第一,關於對無法預見主張的審查。適用情勢變更原則的關鍵要件之一是在合同成立之後出現了當事人締約時無法預見的客觀重大變化。需要注意的是,全球性金融危機和國內宏觀經濟形勢變化並非完全是一個令所有市場主體猝不及防的突變過程,而主要是一個日益發展、逐步演變的過程。在該過程中,市場主體應當對於市場風險存在一定程度的預見和判斷,在審判實務中對於當事人提出「無法預見」主張的,法院應慎重審查。在確定是否可預見時,應審查三個因素。其一,預見的時間。預見的時間應當是合同締結之時。其二,預見的標准。該標准應為主觀標准,即以遭受損失一方當事人的實際情況為准。其三,風險的承擔。如果根據合同的性質可以確定當事人在締約時能夠預見情勢變更或者自願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則自無運用情勢變更之餘地。例如,合同標的物是石油、焦炭、有色金屬等市場屬性活潑、長期以來價格波動較大的大宗商品或者是股票、期貨等風險投資型金融產品,通常不宜適用情勢變更原則。
第二,關於情勢變更與商業風險的區分。情勢變更與商業風險雖不易區分,但兩者在風險的固有性、風險可預見性、風險的可歸責性等方面並不相同。法院在衡量某種重大客觀變化是否屬於情勢變更時,應注意考量風險類型是否屬於社會一般觀念上的預先無法預見、風險程度是否遠遠超出正常人的合理預期、風險是否可以防範和控制、交易性質是否屬於通常的「高風險高收益」范圍等因素,並結合市場具體情況,在個案中識別情勢變更和商業風險。
第三,關於調整尺度的價值取向。如果當事人經過誠信地再交涉後仍然無法改訂合同而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在利益衡量方面應當認識到,司法解釋規定情勢變更原則的適用並非單向地豁免債務人的義務而使債權人單方承受不利後果,而是要求人民法院應當充分注意利益均衡,公平合理地調整雙方利益格局。在調整尺度的價值取向把握上,人民法院仍應遵循側重於保護守約方的原則。
請採納,謝謝
⑻ 合同法122條在實務中存在哪些解釋適用難題
您好,本條規定了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
因當事人一方的違回約行為,答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是民法界議論的熱點課題,如何解決責任競合,多數意見是允許受害人單一選擇請求權的主張,認為受害人要麼請求侵害人承擔違約的民事責任,要麼承擔侵權的民事責任,二者只能擇一,不得行使兩個請求權。
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是說債務人的違法行為,既符合違約要件,又符合侵權要件,導致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一並產生,又違約責任引發債權人索賠的請求權,侵權責任也引發債權人索賠的請求權,兩個請求權有重迭之處,形成請求權的競合。如果允許債權人不受限制地行使兩個請求權,就會導致債務人因請求權的重疊而承擔雙重民事責任,造成不公。
按照本條的規定,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的,受損害人可以選擇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請求對方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