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規定

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規定

發布時間: 2021-01-02 19:10:20

勞動法律有哪些 勞動法律法規有哪些勞動合同法關於

我國《勞動法》及《復勞動制合同法》中規定了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㈡ 《勞動合同法》有關這方面法律規定的有多少

1、這個有關方面的法律規定非常多,既有國家層面的規定,也有各地自己的規定。
2、綜合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勞動保障條例》、《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995年8月4日)》;
3、勞動合同類:
《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實施<勞動法>中有關關勞動合同問題的解答》、《關於確立勞動關系事項的通知》、《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集體合同規定》;
4、工資、工時、休假類: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若干具體范圍的解釋》、《最低工資規定》、《國務院關於探親待遇的規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勞動部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國務院關於職工時間的規定》、《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職工帶薪休假條例》;
5、工傷、職業病類:
《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6、社會保障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失業保險條例》、《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7、勞動安全與勞動保護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防暑降溫管理辦法》、《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禁止使用童工規定》、《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
8、勞動爭議處理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二)、(三)、(四)》、《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期限應當如何起算問題的批復》、《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勞動仲裁委員會逾期不作出仲裁裁決或者作出不予受理通知的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應否受理的批復》、《人事爭議處理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審理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㈢ 關於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富裕職工 辭職 生活補助費】勞動部辦公廳《關於貫徹執行〈國有企業富版余職工安置規定〉中有關權職工辭職後的工齡計算問題的批復》勞辦發〈1994〉340號規定:申請辭職的富餘職工,經企業批准,在辦理辭職手續時,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給一次性的生活補助費,標準是:家居城鎮的,工齡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本人半個月標准工資的一次性生活補助費,最多不超過六個月的工資;隨戶口轉回農村的,工齡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本人一個月工資的一次性生活補助費,最高不超過十二個月的工資。再次就業後又申請辭職的企業富餘職工,應按再次就業後重新計算的實際工作年限計發,其生活補助費,不得同以前的工作年限合並重復領取。但無論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與否,其辭職前和再次就業後的工齡可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㈣ 勞動法相關法律

勞動合同法相關法律法規文件匯編(2008年修訂版)》主要內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等。
目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2008年9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4年7月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1995年3月25日)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2004年11月1日)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07年12月14日)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2007年12月14日)
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1994年11月14日)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1994年12月1日)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1994年12月3日)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1994年12月6日)
勞動部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1994年12月14日)
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1995年5月10日)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節選)(1995年8月4日)
最低工資規定(2004年1月20日)
集體合同規定(2004年1月20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的意見(2003年5月30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安置富餘人員的勞動關系處理辦法(2003年7月31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2005年5月25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關於開展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協商工作的意見(2006年8月17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建立勞動用工備案制度的通知(2006年12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1年4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2006年8月14日)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2008年9月18日)

㈤ 按照勞動法 勞動合同法 合同法 及相關法律規定,就業協議內容應具備那些條款才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回負責人;(二)勞動答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三)勞動合同期限;(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六)勞動報酬;(七)社會保險;(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㈥ 勞動合同方面的法律法規

一樓基本上已說得很清楚了,補充一下;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版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權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這是法律規定,也就是《勞動合同法》的第二十條規定的,所以試用應當有工資,

㈦ 《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條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於2012年12月28日通過,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2]
修改如下:
一、將第五十七條修改為:「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人民幣二百萬元;
「(二)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固定的經營場所和設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勞務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申請行政許可;經許可的,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二、將第六十三條修改為:「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和與用工單位訂立的勞務派遣協議,載明或者約定的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的勞動報酬應當符合前款規定。」
三、將第六十六條修改為:「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前款規定的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超過其用工總量規定的比例,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定。 [3]
四、將第九十二條修改為:「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到一萬元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本決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本決定公布前已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繼續履行至期限屆滿,但是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不符合本決定關於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的規定的,應當依照本決定進行調整;本決定施行前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單位,應當在本決定施行之日起一年內依法取得行政許可並辦理公司變更登記,方可經營新的勞務派遣業務。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

㈧ 按照勞動法 勞動合同法 合同法 及相關法律規定,就業協議內容應具備那些條款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回者主答要負責人;(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三)勞動合同期限;(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六)勞動報酬;(七)社會保險;(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㈨ 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82條的規定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熱點內容
合同法具體條款 發布:2025-07-21 09:24:08 瀏覽:939
法學民商法與經濟法的區別 發布:2025-07-21 09:17:51 瀏覽:973
香港立法會logo字體 發布:2025-07-21 08:58:14 瀏覽:257
以法治保障疫情 發布:2025-07-21 08:56:52 瀏覽:174
刑事訴訟法復議存在的問題 發布:2025-07-21 08:49:23 瀏覽:547
緩刑司法所評估 發布:2025-07-21 08:47:29 瀏覽:32
法院書記員打字速度 發布:2025-07-21 08:21:24 瀏覽:447
合同法第402條解讀 發布:2025-07-21 08:21:20 瀏覽:36
林政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21 08:08:16 瀏覽:95
有限責任公司的司法凍結 發布:2025-07-21 08:06:49 瀏覽: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