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具體條款

合同法具體條款

發布時間: 2025-07-21 09:24:08

⑴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法律條文精簡版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一條 目的:保護合同權益,維護經濟秩序,促進社會建設。


第二條 合同定義: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設立、變更或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


第三條 當事人平等原則:不得強加意志。


第四條 自願訂立原則: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涉。


第五條 公平原則:確定各方權利與義務。


第六條 誠信原則: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


第七條 合法原則:遵守法律、行政法規,維護公德。


第八條 法律保護:合法合同對當事人有約束力。


第二章 合同的訂立


第九條 訂立條件:具備相應民事能力。


第十條 訂立形式:書面、口頭或其他形式。


第十一條 書面形式:合同書、信件、數據電文。


第十二條 合同條款:當事人的名稱、標的、數量、質量、價款、履行期限、方式、違約責任、爭議解決方法。


第十三條 訂立方式:要約承諾。


第十四條 要約要求:內容具體明確,承諾後受約束。


第十五條 要約邀請:希望他人提出要約。


第十六條 要約生效:數據電文到達時間適用相關規定。


第十七條 要約撤回:撤回通知應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前或同時到達。


第十八條 要約撤銷:通知應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前到達。


第十九條 特定情況下,要約不得撤銷。


第二十條 要約失效。


第二十一條 承諾定義: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二十二條 承諾方式:通常通過通知,特殊情況下可通過行為。


第二十三條 承諾期限:要約指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無期限時根據具體情形確定。


第二十四條 要約生效時間:數據電文的到達時間適用相關規定。


第二十五條 承諾生效時間:合同成立。


第二十六條 承諾通知生效時間:到達要約人時生效,無需通知按習慣或要約要求行事。


第二十七條 承諾撤回:撤回通知應在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前或同時到達。


第二十八條 逾期承諾視為新要約。


第二十九條 無效承諾:超過承諾期限,通常無效,除非要約人及時通知。


第三十條 承諾內容變更:實質性變更構成新要約。


第三十一條 省略條款


第三十二條 合同書形式:雙方簽字或蓋章時合同成立。


第三十三條 信件、數據電文形式: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第三十四條 合同成立地點:承諾生效地點。


第三十五條 合同書形式:簽字或蓋章地點為合同成立地點。


第三十六條 書面形式:法律規定或約定時,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履行主要義務且對方接受,合同成立。


第三十七條 合同書形式:在簽字或蓋章前已履行主要義務且對方接受,合同成立。


第三十八條 國家指令或訂貨合同:按法律、法規訂立。


第三十九條 格式條款:公平確定權利義務,注意責任免除或限制。


第四十條 格式條款無效: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加重責任、排除主要權利。


第四十一條 格式條款解釋:按通常理解;兩種解釋,不利提供方;條款不一致,採用非格式條款。


第四十二條 合同過程欺詐或隱瞞重要事實: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四十三條 合同過程商業秘密泄露: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四十四條 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第四十五條 附條件合同: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條件成就時失效。


第四十六條 附期限合同:期限屆至時生效;期限屆滿時失效。


第四十七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合同需法定代理人追認。


第四十八條 無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終止:未經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生效,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第四十九條 相對方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代理行為有效。


第五十條 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超越許可權:相對人不知或不應知的,代錶行為有效。


第五十一條 無處分權人處分財產:事後追認或取得處分權後,合同有效。


第五十二條 合同無效情形:一方欺詐、脅迫損害國家利益;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 免責條款無效情形:造成對方人身傷害;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財產損失。


第五十四條 請求變更或撤銷合同:因重大誤解、顯失公平訂立的合同。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訂立,受損害方有權請求處理。


第五十五條 撤銷權失效:一年內未行使,或明確放棄;五年內未行使,權消滅。


第五十六條 合同無效或撤銷:自始無效,但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


第五十七條 無效或撤銷合同:解決爭議條款仍有效。


第五十八條 無效或撤銷合同後果:財產返還或補償,雙方責任分擔。


第五十九條 惡意串通損害利益財產處理:法律有規定的,按法律規定。


合同履行:第六十條至第六十六條,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全面履行。


合同條款不明確:補充協議、條款或交易習慣確定。


履行方式、費用、價格調整、違約責任、中止履行、債務履行順序:第六十三至第六十九條。


債務人提前履行、部分履行、債權人行使代位權條件與後果:第七十條至第七十三條。


撤銷權行使范圍與條件:第七十四條。


合同終止:第七十五至第八十條,債務履行完畢、解除、抵銷、提存、免除、債權債務同歸於一人等。


合同終止後義務: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合同解除:協商一致,一方解除條件成就解除。


合同解除情形:不可抗力、一方違約、遲延履行。


解除權行使期限與效力:第七十五條至第七十七條。


解除通知與效力: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


解除後果:尚未履行終止,已履行部分恢復原狀、採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


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後條款效力:第八十一條。


互負債務抵銷:第八十二條至第八十四條。


債務人提存:第八十五條至第八十八條。


難以履行債務處理:第八十九條至第九十二條。


提存費用:第九十三條。


提存物管理:第九十四條至第九十六條。


債權人領取提存物期限與後果:第九十七條至第九十九條。


合同終止不影響結算與清理條款效力:第一百條。


互負債務抵銷條件與例外:第一百零一條至第一百零三條。


難以履行債務處理:第一百零四條至第一百零七條。


債務人提存標的物時,提存費用過高的處理:第一百零八條至第一百一十條。


難以履行債務時提存標的物處理:第一百一十一條至第一百一十三條。


提存費用負擔:第一百一十四條。


提存物損毀、滅失風險:第一百一十五條至第一百一十七條。


提存期間收益歸屬:第一百一十八條至第一百二十條。


債權人領取權利期限與後果:第一百二十一至第一百二十三條。


權利消滅情形:第一百二十四條。


提存物處理:第一百二十五條至第一百二十七條。


債權債務同歸於一人:第一百二十八條。


合同權利義務終止:第一百二十九條。


違約責任:第一百三十條至第一百三十九條,違約情形、責任承擔、賠償損失、遲延履行、質量不符等。


違約金與損失賠償: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三條。


不可抗力:第一百四十四條至第一百四十七條。


通知與損失擴大的責任:第一百四十八條至第一百五十條。


雙方與第三人違約:第一百五十一至第一百五十四條。


違約與侵權選擇:第一百五十五至第一百五十六條。


其他規定:第一百五十七至第一百六十六條,涉及涉外合同、買賣合同、電費合同、贈與合同等。


法規施行:第一百六十七至第一百六十九條。


法規適用:第一百七十條至第一百七十九條,包括供用電、供用氣、供用熱力、易貨交易等。


其他有償合同參照:第一百八十條至第一百八十二條。


第二章 合同的訂立


第三十條 承諾內容變更:實質性變更構成新要約。


第三十一條 省略條款


第三十二條 合同書形式:雙方簽字或蓋章時合同成立。


第三十三條 信件、數據電文形式: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第三十四條 合同成立地點:承諾生效地點。


第三十五條 合同書形式:簽字或蓋章地點為合同成立地點。


第三十六條 書面形式:法律規定或約定時,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履行主要義務且對方接受,合同成立。


第三十七條 合同書形式:在簽字或蓋章前已履行主要義務且對方接受,合同成立。


第三十八條 國家指令或訂貨合同:按法律、法規訂立。


第三十九條 格式條款:公平確定權利義務,注意責任免除或限制。


第四十條 格式條款無效: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加重責任、排除主要權利。


第四十一條 格式條款解釋:按通常理解;兩種解釋,不利提供方;條款不一致,採用非格式條款。


第四十二條 合同過程欺詐或隱瞞重要事實: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四十三條 合同過程商業秘密泄露: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四十四條 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第四十五條 附條件合同: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條件成就時失效。


第四十六條 附期限合同:期限屆至時生效;期限屆滿時失效。


第四十七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合同需法定代理人追認。



(1)合同法具體條款擴展閱讀

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制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99年3月15日通過,於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共計第二十三章四百二十八條。

⑵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07-122條)具體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07-122條具體內容是屬於違約責任,具體內容列舉如下:

第107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108條: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109條: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對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

第110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第111條: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第112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第113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第114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第115條: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第116條: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第117條: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第118條: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第119條: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第120條: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121條: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

第122條: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2)合同法具體條款擴展閱讀:

一、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共計第二十三章四百二十八條。在我國,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交易關系的法律,它主要規定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及合同的履行、變更、解除、保全、違約責任等問題。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全部內容包括:一般規定、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變更和轉讓、權利義務終止、違約責任、其他規定、買賣合同、供用電合同、贈與合同以及附則。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訂立原則:

1.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2.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3.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4.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守信的原則。

5.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循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干擾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⑶ 合同法價格浮動條款

法律分析: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應包括以下條款:(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標的;(三)數量;(四)質量;(五)價款或者報酬;(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七)違約責任;(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第三條 國家實行並逐步完善宏觀經濟調控下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價格的制定應當符合價值規律,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極少數商品和服務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或者政府定價。

市場調節價,是指由經營者自主制定,通過市場競爭形成的價格。

本法所稱經營者是指從事生產、經營商品或者提供有償服務的法人、其他組織和個人。

政府指導價,是指依照本法規定,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定價許可權和范圍規定基準價及其浮動幅度,指導經營者制定的價格。

政府定價,是指依照本法規定,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定價許可權和范圍制定的價格。

第二十條 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按照中央定價目錄規定的定價許可權和具體適用范圍制定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其中重要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的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應當按照規定經國務院批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地方定價目錄規定的定價許可權和具體適用范圍制定在本地區執行的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

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授權,按照地方定價目錄規定的定價許可權和具體適用范圍制定在本地區執行的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全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章一般規定

第一條 立法目的

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制定本法。

第二條 合同定義

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第三條 平等原則

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第四條 合同自由原則

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第五條 公平原則

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六條 誠實信用原則

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第七條 遵紀守法原則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第八條 依合同履行義務原則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注意:全文請查看參考資料。

(4)合同法具體條款擴展閱讀:

第十二條 合同內容

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熱點內容
天主教的法規 發布:2025-07-21 14:05:10 瀏覽:208
凱斯西儲大學法學院 發布:2025-07-21 13:59:51 瀏覽:817
遲到罰款的約定是否符合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7-21 13:53:51 瀏覽:49
法律知識競賽點評講話稿 發布:2025-07-21 13:53:00 瀏覽:885
新民法典見義勇為救人 發布:2025-07-21 13:52:15 瀏覽:828
律師業務檔案管理辦法 發布:2025-07-21 13:14:24 瀏覽:493
電商法投訴 發布:2025-07-21 13:14:21 瀏覽:852
啥叫法官 發布:2025-07-21 13:12:38 瀏覽:864
民法典和民法的區分 發布:2025-07-21 13:09:34 瀏覽:438
勞動合同法的進步與反思 發布:2025-07-21 13:04:47 瀏覽: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