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和民法的區分
1. 民法和民法典是一回事嗎
民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不是一回事。
二者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一般情況下,民法典和民法的區別通常如下:民法典一般是指,民事法律關系的成文法,是用來規范民事平等主體之間法律關系的法典。而民法則屬於獨立的法律部門,是所有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的范圍包含了民法典在內,《民法典》屬於民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廣義地來看,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
民法具有哪些性質?
民法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的基本法;民法為文明法;民法為行為規范兼裁判規范;在民商分立的國家,民法為商法以外的全部私法;在民商合一的國家,民法為私法的全部;就其內容來說,是規定權利主體有無權利、義務的法律,因此是實體法,而不是程序法;就其適用范圍來說,是施行於一國范圍內的法律,因此是國內法,而不是國際法;就其效力來說,是全國范圍內主體間一般通用的法律,因此是普通法,而不是特別法。
以上就是律師為大家解答的關於「民法和民法典是一回事嗎」的相關法律知識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民法與民法典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您了解了嗎?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2. 民法典和民法的區別
法律分析: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其表現形式,也就是民法的法源包括但不限於憲法,民法成文法,民法法官法,習慣、法理(我國民法未明確規定法理作為民法的淵源)等。在我國,民法成文法的一大重要組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簡單地認為,民法典是民法的一種表現形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3. 民法與民法典的區別與聯系
民法典是成文法國家中,用於規范平等主體間私法關系的法典。它以條文形式,通過抽象的規則來規范各種法律行為與身份行為。
部分民法典會考慮採用習慣法作為補充規范,同時,當事人間的私法自治也被廣泛用來彌補各種法規的不足。而民法,作為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法律部門,主要調整平等民事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民法不僅涵蓋形式上的民法典,還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及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因此,民法的范圍實際上比民法典更為廣泛。
總的來說,民法典是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兩者在范圍、結構和具體規范上存在一定差異。民法典通過系統的法典形式,為平等主體間的私法關系提供了全面的規范框架;而民法則是一個更為寬泛的概念,涵蓋了所有與民事法律關系相關的法律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