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不利於解釋

合同法不利於解釋

發布時間: 2024-04-08 00:50:16

A. 如果一方提供的用詞可合理得出兩種理解時,應選擇不利於用語提供人的解釋。究竟是《合同法》哪條規定

應當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詞句、合同的有關條款、合同的目的、交易習慣以及誠實信用原則,確定合同的真實意思

B. 合同法中對合同條款雙方理解不一致時,應怎樣解決

如果是格式合同的話,應當按照不利於提供格式合同一方的解釋。如果是其他合同,由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訴至法院

C. 民法典2022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

第一分編通則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四百六十三條 【合同編的調整范圍】本編調整因合同產生的民事關系。

第四百六十四條 【合同的定義和身份關系協議的法律適用】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有關該身份關系的法律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本編規定。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百六十六條 【合同條款的解釋】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依據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確定爭議條款的含義。

合同文本採用兩種以上文字訂立並約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對各文本使用的詞句推定具有相同含義。各文本使用的詞句不一致的,應當根據合同的相關條款、性質、目的以及誠信原則等予以解釋。

第四百六十七條 【無名合同及涉外合同的法律適用】本法或者其他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合同,適用本編通則的規定,並可以參照適用本編或者其他法律最相類似合同的規定。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履行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第四百六十八條 【非因合同產生的債權債務關系的法律適用】非因合同產生的債權債務關系,適用有關該債權債務關系的法律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本編通則的有關規定,但是根據其性質不能適用的除外。

第二章 合同的訂立

第四百六十九條 【合同訂立形式】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第四百七十條 【合同主要條款與示範文本】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第四百七十一條 【合同訂立方式】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四百七十二條 【要約的定義及構成要件】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四百七十三條 【要約邀請】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債券募集辦法、基金招募說明書、商業廣告和宣傳、寄送的價目表等為要約邀請。

商業廣告和宣傳的內容符合要約條件的,構成要約。

第四百七十四條 【要約生效時間】要約生效的時間適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

第四百七十五條 【要約撤回】要約可以撤回。要約的撤回適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

第四百七十六條 【要約不得撤銷情形】要約可以撤銷,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要約人以確定承諾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

(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備工作。

第四百七十七條 【要約撤銷】撤銷要約的意思表示以對話方式作出的,該意思表示的內容應當在受要約人作出承諾之前為受要約人所知道;撤銷要約的意思表示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應當在受要約人作出承諾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第四百七十八條 【要約失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

(一)要約被拒絕;

(二)要約被依法撤銷;

(三)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

(四)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

第四百七十九條 【承諾的定義】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四百八十條 【承諾的方式】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一條 【承諾的期限】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

要約沒有確定承諾期限的,承諾應當依照下列規定到達:

(一)要約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應當即時作出承諾;

(二)要約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承諾應當在合理期限內到達。

第四百八十二條 【以信件或者電報等作出的要約的承諾期限計算方法】要約以信件或者電報作出的,承諾期限自信件載明的日期或者電報交發之日開始計算。信件未載明日期的,自投寄該信件的郵戳日期開始計算。要約以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快速通訊方式作出的,承諾期限自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開始計算。

第四百八十三條 【合同成立時間】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四條 【承諾生效時間】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諾,生效的時間適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

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

第四百八十五條 【承諾的撤回】承諾可以撤回。承諾的撤回適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

第四百八十六條 【遲延承諾】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或者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時到達要約人的,為新要約;但是,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七條 【未遲發而遲到的承諾】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及時到達要約人,但是因其他原因致使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承諾期限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外,該承諾有效。

第四百八十八條 【承諾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的,為新要約。有關合同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方法等的變更,是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

第四百八十九條 【承諾對要約內容的非實質性變更】承諾對要約的內容作出非實質性變更的,除要約人及時表示反對或者要約表明承諾不得對要約的內容作出任何變更外,該承諾有效,合同的內容以承諾的內容為准。

第四百九十條 【合同成立時間】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第四百九十一條 【信件、數據電文形式合同和網路合同成立時間】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要求簽訂確認書的,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當事人一方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對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四百九十二條 【合同成立地點】承諾生效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沒有主營業地的,其住所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第四百九十三條 【書面合同成立地點】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最後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四百九十四條 【依國家訂貨任務、指令性任務訂立合同及強制要約、強制承諾】國家根據搶險救災、疫情防控或者其他需要下達國家訂貨任務、指令性任務的,有關民事主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訂立合同。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負有發出要約義務的當事人,應當及時發出合理的要約。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負有作出承諾義務的當事人,不得拒絕對方合理的訂立合同要求。

第四百九十五條 【預約合同】當事人約定在將來一定期限內訂立合同的認購書、訂購書、預訂書等,構成預約合同。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預約合同約定的訂立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預約合同的違約責任。

第四百九十六條 【格式條款】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對方注意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等與對方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說明義務,致使對方沒有注意或者理解與其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的,對方可以主張該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

第四百九十七條 【格式條款無效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格式條款無效:

(一)具有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第三節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條規定的無效情形;

(二)提供格式條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

(三)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排除對方主要權利。

第四百九十八條 【格式條款的解釋】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採用非格式條款。

第四百九十九條 【懸賞廣告】懸賞人以公開方式聲明對完成特定行為的人支付報酬的,完成該行為的人可以請求其支付。

第五百條 【締約過失責任】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

第五百零一條 【當事人保密義務】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或者其他應當保密的信息,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或者信息,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D. 並對雙方不援引合同法中格式條款有關規定等理由作出條款無效或對一方不利的解釋.

我國合同法對格式條款的效力作了一些限制,見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內第四十一條所示。容「並對雙方不援引合同法中格式條款有關規定等理由作出條款無效或對一方不利的解釋」這句話我認為是限制一方利用合同法中格式條款規定起訴要求合同無效等的聲明。
《合同法》第三十九條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合同法》第四十條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 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合同法》第四十一條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採用非格式條款。

E. 如何理解不利解釋原則和有利解釋原則 保險學

一、不利解釋原則

  • 不利解釋原則,又稱「不利條款起草人的解釋」。我國《保險法》第 30條的規定,在立法上確認了保險合同的解釋適用不利解釋原則:「採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訂立的保險合同,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合同條款有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合同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作出有利於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

  • 適用范圍

    一是不利解釋原則僅適用於保險合同條款所用文字語義不清或有歧義而致使當事人意圖不明的情況。當保險合同的語義明晰時,即使當事人對合同內容有爭議,也不得適用不利解釋原則而曲解合同內容。

    二是不利解釋原則是為了保護處於弱勢的普通被保險人的利益而設立的,它只能適用於普通被保險人。美國司法判決確立了以下原理:如果被保險人不是一個自然人,而是一個規模龐大,且由經驗豐富的商人經營,並委託有如同保險公司的顧問水準那樣的專業顧問公司,則不能適用不利解釋原則。基於相同理由,再保險合同的條款發生爭議時,因其當事人均為專營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對再保險合同的內容應當具有充分的判斷能力,不能適用不利解釋原則。在我國尚無相關規定,但隨著對外開放的逐步深入,國際慣例必將滲透到每個角落。

    三是保險條款的擬訂主體是保險人,國家保險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審批或備案。根據《保險法》第 107 條的規定,「關系社會公眾利益的保險險種、依法實行強制保險的險種和新開發的人壽保險險種等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應當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國家保險監管部門審批的條款完全可以有效規范保險活動並維護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利益,所以此類條款發生歧義時,應當由保險監督管理部門作出公正的解釋,不應當適用不利解釋原則。而對於其他保險險種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由於實行的是備案制,所以發生歧義時,應當適用不利解釋原則。

二、有利解釋原則

  • 有利解釋原則,又稱「疑義利益解釋原則」,起源於羅馬法「有疑義應為表意者不利益之解釋」的規則,意為當保險合同中雙方當事人就保險格式條款發生爭議時,應當作出不利於保險人而有利於保險相對人的解釋。目前,該原則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立法和司法實踐所推崇,影響較為廣泛,我國《合同法》及《保險法》也有相關的規定。我國《合同法》第41條規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保險法》第30條規定:「採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訂立的保險合同,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合同條款有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合同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作出有利於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

  • 適用對象

    有利解釋原則的適用對象是格式條款。我國原《保險法》第31條規定:「對於保險合同的條款,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有爭議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應當作有利於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按照原《保險法》的規定,有利解釋原則適用於保險合同的所有條款,而新《保險法》將有利解釋原則適用對象的條文表述為「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格式條款有別於一般保險合同的條款,因為它不是基於保險雙方當事人自由合意。由此可見,新舊兩部法律對於有利解釋原則適用對象的規定有著本質的差別。

    根據新《保險法》的規定,有利解釋原則適用的對象應當是由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而不適用於投保人及其他相對人提供的條款。從本質上說,格式條款仍然屬於合同條款的范疇,對格式條款的解釋,在不違背合同目的的前提下,也應當遵循合同條款解釋的一般規則。但是,格式條款本身具有特殊性,其解釋方法也應具有特殊性。合同的一般條款是由雙方當事人通過自由協商達成一致而設立,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而格式合同中的格式條款,由於其設立時欠缺相對人一方的意思表示,若依然按照合同的一般解釋規則予以解釋,無疑是對格式條款提供者意思的一種確認而忽視了相對人的真實意思。因此,在必要的時候,需要就格式條款進行有利於保險相對人一方的解釋。

  • 適用前提

    有利解釋原則的適用前提是通常理解。所謂「通常理解」是指對合同條款含義的解釋發生爭議時,不應當直接採用合同格式條款提供者對於條文的單方面理解來解釋合同,而應當首先按照一般保險合同當事人對於合同條款的一般性理解進行解釋。

    雙方當事人對保險條款的爭議一般包括兩種情形:一是可以對爭議的條款作出兩種或者兩種以上合理的解釋,即合同條款存在多種解釋;二是合同條款在表述上很難甚至無法讓一般人明確其真實含義,即合同條款內容含混不清。對於前一種情形,應當直接適用有利解釋原則,作出有利於投保人而不利於保險人的解釋;對於後一種情形,應當根據《合同法》第125條規定的「通常理解」方式———文義解釋、體系解釋、目的解釋、習慣解釋以及誠信解釋———進行解釋,只有在窮盡上述五種解釋方式仍然存在歧義時,才能進行「有利解釋」。

    因此,「通常理解」應是優先於「有利解釋」的保險合同條款解釋方式。對於合同條款本身在表達上符合正常用語習慣,含義清晰明確,不會產生歧義的條款,或者即使合同條款存在內容含混不清,但是保險人與相對人之間認識一致,不存在歧義的,不應當再進行條文方面的解釋。「通常理解」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保險公司的利益。由於我國原《保險法》沒有關於「通常理解」的規定,致使審判機關在處理保險糾紛案件時,往往不考慮保險條款本身是否存在歧義,該歧義是否能夠通過「通常理解」進行解釋,只要保險相對人對保險條款的理解存在爭議,就直接適用有利解釋原則,往往導致保險公司處於被動地位,這有失公平。新《保險法》第30條對有利解釋原則的適用進行了完善,引入了適用該原則的前提條件即首先適用「通常理解」,一方面為正確運用有利解釋原則提供了依據,體現保險法的誠信原則精神;另一方面,有利於合理維護保險人利益,實現契約自由與實質公平的協調一致。

F. 《合同法》當中的不利原則

如果仔細看了合同,確實寫明了這個約定,應該是有效的,如果對方不按合同辦理,直接上法院。

熱點內容
法院黨建抗疫 發布:2024-05-13 23:19:08 瀏覽:354
官鉛刑法 發布:2024-05-13 22:24:32 瀏覽:138
葉集法院彭鵬 發布:2024-05-13 22:04:10 瀏覽:747
道德經抱怨 發布:2024-05-13 21:59:51 瀏覽:751
禁毒法規定的 發布:2024-05-13 21:06:40 瀏覽:239
李鷹政策法規司 發布:2024-05-13 21:06:26 瀏覽:727
法官判定錘 發布:2024-05-13 17:15:31 瀏覽:984
武功縣司法局 發布:2024-05-13 16:35:49 瀏覽:453
法學需要學數學嗎 發布:2024-05-13 16:01:12 瀏覽:94
民法與法制 發布:2024-05-13 14:39:51 瀏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