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中過錯責任

合同法中過錯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4-15 15:11:38

A. 我國民法典中違約責任的一般歸責原則是

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
一、合同法中違約責任的一般歸責原則是
(一)過錯責任。
1、違約責任由有過錯的當事人承擔。一方合同當事人有過錯的,由該方自己承擔;雙方都有過錯的,由雙方分別承擔。例如,在來料加工合同中,定作人提供的材料質量不合要求,要承擔違約責任。承攬人本應按合同規定對來料先行檢驗合格後,方可加工成品。但是,承攬人沒有對定作人提供的來料進行檢驗,而直接把不合格的原料製成質量次的成品。在這種情況下,承攬人也要承擔違約責任。
2、無過錯的違約行為,可依法減免責任(如不可抗力造成的違約)。
(二)無過錯責任。
這一原則是指凡違反合同的行為,除了免責的外,都必須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任何一方合同當事人,不管是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還是公民個人,只要因過錯違約,均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追究其違約責任。在法律面前,在合同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二、合同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有哪些
合同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如下:
1、繼續履行。
2、採取補救措施。
3、支付違約金。
4、支付賠償金。
三、合同違約賠償標准最高能是多少
民法典沒有明確限制合同違約賠償標准最高標准。
(一)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所以,違約金具有懲罰性的特徵,它不以非違約方遭受損失為前提。
(二)一般來說合同違約金上限是不超過實際損失的30%。但是如果過高或者過低是可以請求法院給予減少或者增加的。《民法典》第585條第2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適當減少。
(三)作為計算損失額依據的市場價格一般應是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如果履行地沒有市場,難以確定客觀的市場價格,在此情況下,應當以買方最容易購買替代物的地點的市場價格加上合理的運輸費用作為計算損失額的依據。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熱點內容
公司與公司借款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2 04:13:55 瀏覽:885
經濟法多少分及格 發布:2025-05-02 04:13:20 瀏覽:325
最新勞動法第五十條 發布:2025-05-02 04:04:54 瀏覽:372
民事訴訟法第七版江偉 發布:2025-05-02 04:04:52 瀏覽:61
論述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內容 發布:2025-05-02 04:03:13 瀏覽:915
完善衛生院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02 03:58:30 瀏覽:885
材料章有無對外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2 03:58:19 瀏覽:272
黃允律師 發布:2025-05-02 03:54:09 瀏覽:783
中國人民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規定 發布:2025-05-02 03:54:03 瀏覽:175
桶裝水廠所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02 03:49:11 瀏覽: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