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對勞動派遣的規定
㈠ 評析我國勞動合同法關於勞務派遣的規定
勞動法關於勞務派遣的新規定主要體現在:增設了勞務派遣經營應當依法經過的行政許可,規范勞務派遣的經營;落實了被派遣勞動者與用工單位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並細化了勞動報酬的分配方法;劃定了「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范圍,嚴格控制用工單位的勞務派遣用工數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七條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人民幣二百萬元;
(二)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固定的經營場所和設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勞務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申請行政許可;經許可的,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㈡ 《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用工是如何規定的
《勞動合同法》對用工單位的義務進行了明確規定,要求用工單位必須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這包括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具體工作要求和工資報酬,確保按時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以及提供與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同時,用工單位還需對在崗的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必要的培訓,確保其能夠勝任崗位工作。對於連續用工的情況,用工單位應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以保障被派遣勞動者的權益。
此外,《勞動合同法》還規定,用工單位與勞務派遣單位需對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承擔連帶責任。這一規定旨在防止用工單位規避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確保勞務派遣單位依法履行義務。
當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用工單位與勞務派遣單位必須共同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這將顯著增加企業採用勞務派遣用工的風險,使得勞務派遣用工方式在分散法律風險方面的優勢不再明顯。
㈢ 勞動法對勞務派遣的規定
勞務派遣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務派遣協議,由勞務派遣公司向用工單位提供勞動力。根據《勞動合同法》和《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勞務派遣應當遵守一系列制度,例如派遣期限、職業安全健康保護、工資福利等方面的規定。
勞務派遣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務派遣協議,由勞務派遣公司向用工單位提供勞動力。根據《勞動合同法》和《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 勞務派遣應當遵守以下制度:一、派遣期限:勞務派遣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兩年,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延長一次,但是不能超過兩年。如果派遣期限已經到了,但是派遣員工仍然在用工單位工作,那麼視為與用工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二、職業安全健康保護:勞務派遣公司應當對派遣員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同時向用工單位提供必要的勞動保護設施和器材。三、工資福利:勞務派遣員工的工資待遇由勞務派遣公司支付,應當不低於用工單位同類崗位員工的工資水平。四、勞動合同:勞務派遣合同必須採用書面形式,並且應當註明勞務派遣期限、工作內容、工作地點和工資待遇等內容。五、勞動保障:在勞務派遣期間,勞務派遣員工享受與用工單位同類崗位員工相同的休假、社會保險等福利待遇。
如果勞務派遣公司沒有按照規定支付勞務派遣員工的工資待遇怎麼辦?如果勞務派遣公司沒有按照規定支付勞務派遣員工的工資待遇,員工可以向用工單位提出賠償要求。如果用工單位沒有給予賠償,員工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或者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勞務派遣作為一種靈活的用工方式在實際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有關部門應當對勞務派遣公司和用工單位進行嚴格的監管和管理,保障勞務派遣員工的權益,促進用人單位穩定發展,實現勞動力市場平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勞務派遣公司與用工單位應當明確各自承擔的職業危害防護責任,為被派遣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安全生產條件和勞動保護設施。
㈣ 法律對勞務派遣合同的期限有什麼規定
勞務派遣合同的期限受到法律的明確規定。根據《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必須為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
《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作為企業用工形式的限制也有所規定,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使用。臨時性崗位指存續時間不超過6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崗位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崗位則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因此,被派遣至某一個用工單位工作的時間通常不會太長。為了保護作為弱勢群體的勞動者,法律規定勞務派遣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合同期限必須在兩年以上。完成某一用工任務後,勞動者被派遣的周期會結束。
綜上所述,勞務派遣合同的期限由《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和《勞動合同法》共同規定,旨在保障勞動者權益,確保派遣工作在合法合規的框架內進行。
㈤ 勞務派遣10年以上,有何規定
1. 根據《勞動合同法》,無論是勞務派遣工還是正式員工,工作滿10年後,都有權與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 派遣員工與正式員工在工作滿10年這一待遇上應享有平等權利,均符合條件的員工應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3. 必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情形包括:在單位工作滿10年的員工;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的單位,且員工年齡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0年;連續訂立了兩次固定期限合同的正式員工。
4. 勞務派遣員工雖應享有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權利,但在實際操作中,派遣公司往往會在員工即將滿足條件時更換合同,導致員工的權益受損。盡管如此,員工若想維護自己的利益仍可採取行動。
5. 用人單位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行為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選擇終止勞動合同,此時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可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要求支付賠償金,賠償標准為雙倍經濟補償金;二是簽訂了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82條,用人單位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需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資。
6. 《勞動合同法》第58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作為用人單位,應履行對勞動者的義務,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中,除應載明法定的事項外,還應包括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信息。勞務派遣單位應與被派遣勞動者簽訂至少兩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並按月支付勞動報酬。在被派遣勞動者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按所在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