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與民法總則適用

合同法與民法總則適用

發布時間: 2025-07-04 18:23:02

A. 民法典與合同法的區別

法律分析: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頒布,《民法總則》和《合同法》將隨之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464條 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有關該身份關系的法律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本編規定。《合同法》無相關規定;懸賞廣告屬於以其他方式訂立的合同,而非單方允諾行為,也非要約行為。這得益於民法典對於合同的訂立方式新增了一種「其他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471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第499條 懸賞人以公開方式聲明對完成特定行為的人支付報酬的,完成該行為的人可以請求其支付。《合同法》第13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四條 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有關該身份關系的法律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本編規定。

第四百七十一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四百九十九條 懸賞人以公開方式聲明對完成特定行為的人支付報酬的,完成該行為的人可以請求其支付。

B. 民法總則關於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是什麼意思

在民法總則中,有一條特別的規則,即「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意味著,在處理某些民事法律問題時,首先應遵循民法總則中的基本原則和規定。然而,如果其他專門針對某一具體領域的法律對同一事項作出了特別的、更為詳細或具體的規定,那麼應當優先適用這些專門法律。

例如,假設某項民事行為同時涉及合同法和民法總則,根據「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的原則,在合同法中有特別條款詳細規定了該行為的處理方式時,應優先適用合同法的條款,而非民法總則中的相關原則。這主要是因為合同法更具體地針對了合同行為,具有更高的適用性和針對性。

這一原則確保了法律體系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使得在處理具體案件時能夠兼顧基本原則與具體情況,避免法律適用上的矛盾和沖突。它也體現了法律體系的層次性,即在不同層級的法律中尋找最合適的法律規定。

具體而言,當遇到民法總則和其他單行法律規定有沖突的情況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適用哪一部法律。如果單行法律對特定事項有明確且詳細的規定,則應當優先適用該單行法律,以確保法律適用的准確性和針對性。這一原則有助於在不同法律領域之間建立協調機制,確保法律適用的一致性和公正性。

C. 合同法被民法典代替了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標志著我國民事法律體系的重大變革。《民法典》整合了原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等九部單行法律,形成了統一的民事法律規范體系。因此,《合同法》已被《民法典》所取代,不再作為獨立的法律存在。《民法典》合同編繼承了《合同法》的主要內容,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優化和完善,以適應新時代的民事法律關系需求。

合同的定義與成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條規定,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合同成立的要件包括要約和承諾,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合同的效力:《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此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有效。

合同的履行與違約責任:《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第五百七十七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體例安排的變化:《合同法》採取總則、分則、附則的體例設置,總共23章;《民法典》合同編採取通則、典型合同、准合同的體例設置,總共29章。這一變化使得合同編的結構更加清晰,便於理解和適用。

合同保全的變化:《合同法》規定的合同保全即代位權和撤銷權,共計三個條文,規定在「合同的履行」一章中;《民法典》合同編將合同保全獨立成章,擴展到8個條文。這一變化強化了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增加了合同保全的可操作性。

典型合同的增加:《合同法》規定了15種有名合同;《民法典》合同編規定了19種有名合同,增加了保證合同、保理合同、物業服務合同、合夥合同。這一變化適應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求,豐富了合同類型,為各類民事活動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法律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條

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有關該身份關系的法律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本編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D. 民法總則第147條和合同法第54條的區別

您好,民法總則相比,合同法規定的更為具體,針對的是合同。但是民法總則不僅僅版是針對合同而言權的,對於民事法律行為都可適用。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七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熱點內容
北京法官集體辭職 發布:2025-07-05 00:05:55 瀏覽:864
合同法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05 00:05:54 瀏覽:110
合同法總包配合費收取規定 發布:2025-07-05 00:01:33 瀏覽:234
新婚姻法彩禮規定 發布:2025-07-05 00:00:39 瀏覽:201
湯溝司法 發布:2025-07-04 23:42:01 瀏覽:990
廣西師范大學法律碩士復試 發布:2025-07-04 23:41:55 瀏覽:903
勞動合同法辭職賠償 發布:2025-07-04 23:40:34 瀏覽:276
新公司法講義 發布:2025-07-04 23:40:30 瀏覽:681
項目部法律顧問職責 發布:2025-07-04 23:38:44 瀏覽:396
司法處罰法條 發布:2025-07-04 23:38:33 瀏覽: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