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辭職賠償

勞動合同法辭職賠償

發布時間: 2025-07-04 23:40:34

勞動法第38條辭職賠償標准

辭職賠償根據勞動法38規定,是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前虛祥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個月計算。
辭職報告提交後一個月可以離職,一般勞動者交了辭職報告以後,應當在一個月之後,辭職到期以後,就可以走人,要求用人單位結清工資以及為其辦理離職手續。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遞交辭職報告後可以離職的情況有試用期內離職的,員工只要提前三天以書面形式向用人單位提交離職申請,三天後即可辦理離職手續;如果員工過了試用期,則需要提前一個月提交書面離職申請給用人單位,做好離職交接,一個月時間一到,就可以辦理離職手續。
解除勞動關系應當履行的程序有由解除決定人遞交解除申請書;人事部門填寫解除勞動合同審批表並報主管審批;通知所在部門及職工辦理工作交接並交回工具設備等;有關部門與職工辦理結算工資福利和其他未了事宜等。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慧搏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譽跡。

❷ 勞動法第38條辭職賠償標准

根據勞動法第38條的規定,辭職賠償標准如下:
1. 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用人單位應支付一個月工資的雙倍賠償。
2. 工作年限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賠償。
3. 工作年限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個月計算賠償。
辭職報告提交後,勞動者可以在一個月後離職。在此期間,用人單位應結清工資並辦理離職手續。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在試用期內,勞動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遞交辭職報告後,勞動者可以離職的情況包括:
1. 試用期內離職:員工提前三天以書面形式提交離職申請,三天後可辦理離職手續。
2. 試用期外離職:員工提前一個月以書面形式提交離職申請,一個月後可辦理離職手續。
解除勞動關系應當履行的程序包括:
1. 遞交解除申請書。
2. 填寫解除勞動合同審批表並報主管審批。
3. 通知所在部門及職工辦理工作交接並交回工具設備等。
4. 有關部門與職工辦理結算工資福利和其他未了事宜等。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❸ 長期的勞動合同辭職有賠償嗎

長期的勞動合同辭職是否有賠償,主要取決於具體情況

  1. 一般情況下無賠償

    • 勞動者主動辭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在此情況下,勞動者通常不會得到賠償。
  2. 特殊情況下有賠償

    • 用人單位存在法定過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當用人單位存在未提供勞動保護與條件、欠薪、未依法繳納社保、違反規章制度損害勞動者權益、勞動合同無效等法定情況時,勞動者有權解除勞動合同並獲得經濟補償。
    • 用人單位強迫勞動或危及勞動者安全:如果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強迫勞動,或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安全,勞動者有權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且無需事先通知,並可能獲得相應的賠償。

綜上所述,勞動者在長期的勞動合同中辭職是否有賠償,關鍵在於是否存在上述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原因。如果存在,勞動者有權獲得經濟補償;如果不存在,則通常不會得到賠償。

❹ 勞動合同法辭職的補償如何計算

勞動合同法辭職的補償計算方式如下

  1. 基本計算規則

    •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
    • 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
    • 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 月工資的定義

    •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3. 特殊情況

    • 如果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4. 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合同的賠償

    •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注意:以上計算方式和規則均基於《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實際操作中可能還需考慮其他法律法規和具體情況。如有疑問,建議咨詢專業法律人士。

熱點內容
民法總則立法過程 發布:2025-07-05 03:34:00 瀏覽:293
國家安全法國家堅持社會主義 發布:2025-07-05 03:24:08 瀏覽:952
行政官司中途換法官對嗎 發布:2025-07-05 03:22:51 瀏覽:960
行政法規立項的審批機構是 發布:2025-07-05 03:15:35 瀏覽:39
樂平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05 03:15:33 瀏覽:357
勞動法關於煤礦工人 發布:2025-07-05 03:07:57 瀏覽:955
工傷一次性賠償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05 03:07:51 瀏覽:850
黑龍江省產假勞動法 發布:2025-07-05 03:02:19 瀏覽:309
江山市司法拍賣 發布:2025-07-05 03:02:11 瀏覽:283
南明區公共法律服務大廳 發布:2025-07-05 03:02:10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