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級經濟法題型
『壹』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課程與題型特點
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課程與題型特點一、課程特點
《經濟法》在中級職稱考試中是相對簡單的科目,他涉及的知識點多數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它的內容包括非稅法部分和稅法部分的內容,非稅法部分理解起來相對容易,考查方式比較直接,記憶壓力比較大。稅法部分的兩章考查計算性題目的比較多,要求我們要活學活用、多多練習。
二、題型特點
中級職稱的《經濟法》包括五種題型,即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簡單題和綜合題。其中客觀題部分(單選題、多選題、判斷)占整張試卷70%的分。
題型
題量
客觀題
(70分)
單項選擇題
1分/小題×30小題=30分
多項選擇題
2分/小題×15小題=30分
判斷題
1分/小題×10小題=10分
主觀題
(30分)
簡答題
2分/小問×3小問/案例×3案例=18分
綜合題
2分/小問×6小問/案例×1案例=12分
1、 單項選擇題
《經濟法》的單項選擇題一般有30題,共30分。
單選題的考查范圍一般都是非稅法部分以及稅法部分的政策性規定,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對規定的理解以及對關鍵詞和數字的.記憶,考查方式比較直接,陷阱比較少,所以難度不是很大。
2、 多項選擇題
《經濟法》的多選題一般有15題,共30分。
相比單選題而言多選題的難度要大一點,誇張點說多選題的難度有時候會超過簡單題,有可能四個不同的選項考查的就是多個知識點,而簡答題考查比較直接,就是把多選題某個選項變成文字回答而已,所以多選題是歷年來考生失分最多的部分。在學習的時候要注意對規定條文比較多或者關聯規定比較多的知識點多加註意。
3、 判斷題
《經濟法》的判斷題一般有10題,共10分,判斷錯誤會倒扣0.5分。
判斷題要麼特別簡單,要麼特別簡單。特別難的就是比較偏的考點,一般是為了照顧考點覆蓋面的,考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復習不到的知識點考了判斷題就是比較“難”的題,因為沒有學過沒記住。但是大家也無需擔心,判斷題的“難”題不多,一般2-3題,所以遇到“難”題不知道就不要做,避免倒扣分。
4、 簡答題
《經濟法》的簡單題一般有3題,每題3小問,每小問2分,共18分。
簡答題的考查一般是通過講故事針對特定情節提問題。答題分三步走
第一步、判斷正誤,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第二步、引用法條。此部分要求考生默寫法條,我們在作答的時候只要大致寫出法條的意思即可,不必一字不差的默寫出來,關鍵詞句要注意背誦,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第三步、結合具體案例分析。把案例中的情況結合法條分析一下,得出結論。如果考試時間比較緊張的情況下,也可以省略分析的步驟,直接得出結論也會給分。
其實,簡答題難度都不大,有的時候甚至沒有多選題設置的難度大,問的都是比較直接的問題。簡單題最大的難度就是寫法條。所以我們復習經濟法的時候可以都按照客觀題的要求去復習,只需要背誦一下主要幾個規定能夠表達出他的大致意思即可。
5、 綜合題
《經濟法》的綜合題一般有1題6問,每小問2分,共12分。
非稅法部分綜合題類似經濟法部分的簡答題,好比一個電影一個是電視劇,只是設置情節的復雜程度不同而已。
簡答題一般只考一個章節的內容,綜合題會跨章節出考點,但是問題與問題之間沒有特別緊密的綜合關系,只是幾個簡答題的簡單相加。根據對歷年真題的考查可以看出考查的稅法部分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大家要積極准備。
我們在學習《經濟法》的時候要對稅法部分和非稅法部分進行區別對待。非稅法部分的復習要求把所有的考點都當做客觀題來復習,針對重要知識點進行記憶,應對主觀題。
而稅法部分的復習方式與非稅法部分的復習方式正好相反,稅法部分的復習要求我們把所有考點都按照復習主觀題的難度去復習,要能計算具體的某個稅種的應納稅所得額,這樣主觀題和客觀題中計算型的問題就不大了。
考試前夕再把一些政策性的規定背誦一下,比如稅收優惠政策。這樣客觀題的其他題目也就可以應對了。稅法部分要比非稅法部分的復習難度大,但是大家不要過於擔心,稅法部分只有兩章,即第六章和第七章,所以大部分的分數還是在非稅法部分。
『貳』 (2017年真題)關於「經濟法「和「調整經濟的法「的說法,錯誤的是( )
【答案】:D
「經濟法」和「調整經濟的法」的關系
(1)「經濟法」是與民法、商法、行政法、刑凳手法等部門法並列的一個法律部擾悶門,是現代法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所謂「調整經濟的法」,是調整圍繞社會物質財富的緩粗彎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過程所進行的各種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體,它既包括傳統法律體系中的民法、商法,也包括近代產生的經濟法,它既包括調整國內經濟關系的法,也包括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國際私法和國際經濟法,它是一國所有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叄』 2017年報名中級考試,三科都報了,但是沒去考,2018年也報了三科,算是第一年考還是第二年
算是第一年報考的,只要沒有有效成績都是作為第一年報考。
中級會計資格考試每門滿分100分,各科考試成績合格標准均以考試年度當年標准確定,一般為60分及格。各敬廳虛科目每類試題每小題得分均在試卷中規定,評分均按試卷及標准答案和評分標準的規定執行。
(3)2017年中級經濟法題型擴展閱讀:
中級會計考試考試科目及題型:
會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亮燃考試設《財務管理》、《經濟法》、《中級會計實務》三個科目。
《財伏肢務管理》、《經濟法》為2.5小時,《中級會計實務》為3小時。
《中級會計實務》科目: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計算分析題、綜合題。
《財務管理》科目: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計算分析題、綜合題。
《經濟法》科目: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綜合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級會計職稱
『肆』 2017中級會計實務考試分數怎麼分布的
2017年中級會計師考試《中級會計實務》科目考試時長為3小時,考試題型、題量如下:
1、單項選擇題1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
2、多項選擇題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3、判斷題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4、計算分析題2小題(第一題10分,第二題12分,共22分)
5、綜合題2小題(第一小題15分,第二小題18分,共33分)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科目包括《中級會計實務》、《經濟法》、《財務管理》三個科目。《財務管理》、《經濟法》為2.5小時,《中級會計實務》為3小時。
在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的三門課程中,《中級會計實務》算是難度最大、內容最多的一科,很多知識都是關聯的,其特點是經濟業務、會計分錄較多。
(4)2017年中級經濟法題型擴展閱讀:
其他科目分值分布:
一、《經濟法》科目考試題型為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簡答題、綜合題。具體分值如下:
1、單選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2、多選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多選、少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3、判斷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每小題答題正確得1分,答題錯誤扣0.5分,不答題不得分也不扣分。最低得分為零分。)
4、簡答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5、綜合題(共1題,12分)
二、《財務管理》科目考試時長為2.5小時,試題題型、題量如下:
1、單項選擇題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2、多項選擇題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3、判斷題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4、計算分析題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5、綜合題2小題(第1小題10分,第2小題15分,共25分)
『伍』 2017年中級會計師職稱經濟法重點:商業銀行存款業務規則
2017年中級會計師職稱經濟法重點:商業銀行存款業務規則
考點2: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相關規則★
根據我國《商業銀行法》的規定,商業銀行可以經營下列部分或全部業務:
(1)吸收公眾存款;
(2)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
(3)辦理國內外結算;
(4)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
(5)發行金融債券;
(6)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
(7)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
(8)從事同業拆借;
(9)買賣、代理買賣外匯;
(10)從事銀行卡業務;
(11)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
(12)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
(13)提供保管箱服務;
(14)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
(一)存款的概念及其種類
存款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把貨幣資金存入銀行或其他可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並獲取存款利息的一種信用活動形式。
1.根據期限不同,存款可分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
2.根據存款人主體的不同,存款可分為單位存款和個人儲蓄存款。
3.按照存款的幣種不同,存款可分為人民幣存款和外幣存款。
4.按照支取的形式不同,存款可分為支票存款、存單(折)存款、通知存款、透支存款、存貸合一存款和特種存款等。其中通知存款是指存款人在存款時不約定存款期限,支取時需提前通知銀行,約定支取存款日期和金額方能支取的存款。個人通知存款有1天通知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兩個品種。
(二)存款業務基本原則
1.存款業務經營特許制。
我國《商業銀行法》規定,未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吸收公眾存款等商業銀行業務,任何單位不得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目前,我國能夠從事吸收公眾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有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和郵政儲蓄機構等。
2.存款機構依法交存存款准備金。
存款准備金是商業銀行依照法律和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交存於中國人民銀行的存款,目的是為了保障存款機構支付存款的能力。
3.存款機構依法留足備付金。
備付金是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為保證存款支付和資金清算的清償資金,主要表現為商業銀行的庫存現金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
4.依法確定並公告存款利率。
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利率管理的唯一機構,它有權負責制定、調整各種利率。我國《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存款利率的上下限,確定存款利率,並予以公告。
5.財政性存款專營。
財政性存款由中國人民銀行專營,不計利息。
6.合法正當吸收存款。
我國《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不得違反規定提高或者降低利率以及採用其他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發放貸款。
(三)儲蓄存款業務規則
儲蓄是指個人將其所有或合法持有的人民幣或外幣,自願存入中國境內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摺或者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此支取存款本息的信用活動。儲蓄是居民個人與銀行之間發生的一種信用關系。
1.儲蓄存款原則。
(1)存款自願、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
(2)個人存款實名制原則。下列身份證件作為實名證件:
(1)居住在中國境內的中國公民,為居民身份證或者臨時居民身份證;
(2)居住在境內的16周歲以下的中國公民為戶口簿;
(3)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為軍人身份證件;中國人民武裝警察,為武裝警察身份證件;
(4)香港、澳門居民,為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台灣居民,為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或其他有效旅行證件,
(5)外國公民,為護照。上述未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個人在金融機構開立個人存款賬戶時,金融機構應當要求其出示本人身份證件進行核對,並登記其身份證件上的姓名和號碼。代理他人在金融機構開立個人存款賬戶時,金融機構應當要求其出示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證件進行核對,並登記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證件上的姓名和號碼。
『陸』 2017中級會計經濟法考點:訴訟時效解釋
本文“2017中級會計經濟法考點:訴訟時效解釋”,跟著中級會計職稱資格考試頻道來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幫到您!
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
1.約定履行期限之債的訴訟時效,自履行期限屆滿之日開始計算。
2.未約定履行期限之債的訴訟時效,自權利人提出履行要求之日開始計算;債權人給予對方寬限期的,自該寬限期屆滿之日開始計算。
3.附條件之債的訴訟時效,自該條件成就之日起計算;附期限之債的訴訟時效,自該期限到達之日起計算。
4.因侵權行為而發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事實和加害人之時計算。其中,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勢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5.國家賠償的訴訟時效(2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孫閉起計算。
6.以不作為為義務內容之債的訴訟時效,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債務人作為之日開始計算。
【解釋】合同約定一方當事人保守秘密,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當事人泄密(即違反了不作為義務)之日開始計算。
7.航空運輸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自民用航空器到達目的地點、應當到達目的地點或者運輸終止之日起計算。
8.海上旅客運輸
海上旅客運輸向承運人要求賠償的2年訴訟時效期間,分別依下列規定計算:
(1)有關旅客人身傷害的請求權,自旅客離船或者應當離船之日起算;
(2)有關旅客死亡的請求權,發生在運輸期間的,自旅客應當離船之日起算;
(3)因運輸期間的傷害而導致旅客離船後死亡的,自旅客死亡之日起算,但是此期限自離船之日起不得超過3年;
(4)有關行李滅失或者如毀損壞的請求權,自旅客離船或渣凱備者應當離船之日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