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扣除經濟法
㈠ 經濟法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最低年齡是多少8周歲以上還是10周歲以上
我國的經濟法並沒有規定行為能力人的規定,行為能力人的相關規定是在民法總則里有明確的規定,8歲以上為限制行為能力人,8歲以下為無行為能力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一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1)殘疾人扣除經濟法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二條: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晌蘆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四條:
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
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本條規定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五條:
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否屬於一心智健全,有兩種判斷標准:
1、依據自然人的意思能力(認知能力)來判斷。
這一標准主要是針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而設定的。意思能力是指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理解並能預見其後果的精神能力,意思能力是確認和劃分民事行為能力的基礎。
自然人的行為能力取決於其意思能力的狀況。自然人能否合理地理解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後果,是判斷其是否心智健康的關鍵。如果他在行為的那一刻不能理解自己行為的法律後果。
即使其行為是適當並公平的,而且即使棗旁對方也沒有理由認為他精神上有什麼障礙,那麼他的行為也是依法可以撤銷的。
自然人意思能力的有無、高低,主要受自然人的生理條件的影響。如年齡、智力發育程度和精神狀態這些先天或應然的生理條件,對自然人的意思能力的水平產生直接影響。
2、依據自然人的意志能力來判斷。
這一標准主要是針對成年而設立的。盡管成年的自然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後果有所了解,也要看他是否能合理地、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為。
如果一個成年人因精神或心理上的疾病而難以自製,那麼,他所為的某些自損其利、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是可以被宣告無效的。
如,一個吸毒的成年人,當他毒宴岩帶癮發作時,自行做主把他的房屋以相當低廉的價格出賣了,這一民事行為應允許被撤銷,使其行為歸屬無效。
當然,只有當對方了解他的這一境況,而又故意與他為這種買賣行為時,該買賣行為才是可以撤銷的。
自然人意志能力的有無、高低,除了受自然人生理條件的影響之外,還受諸多社會性因素影響,包括自然人的財力狀況、品德修養、生活自製能力等後天或實然因素。
㈡ 2018年初級會計師職稱經濟法基礎重點:減免稅規定
2018年初級會計師職稱經濟法基礎重點:減免稅規定
(一)法定免稅項目
1.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
2.避孕葯品和用具。
3.古舊圖書。
4.直接用於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
敏頌5.外國政府、國際組織(不包括外國企業)無償援助的進口物資和設備。
6.由殘疾人的組織直接進口供殘疾人專用的物品。春拿知
7.銷售的自己(指其他個人)使用過的物品。
(二)營改增後新增的免稅項目
1.個人轉讓著作權;
2.殘疾人個人提供應稅服務;
3.航空公司提供飛機播撒農葯服務;
4.試點納稅人提供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
5.符合條件的節能服扒消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中提供的應稅服務;
6.境內單位和個人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單位提供電信服務,免徵增值稅。(2015新增,非零稅率)
【注意1】納稅人兼營免稅、減稅項目的,應當分別核算免稅、減稅項目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不得免稅、減稅。
【注意2】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適用免稅規定的,可以放棄免稅,依照《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繳納增值稅。放棄免稅後,「36個月」內不得再申請免稅。
㈢ 經濟法體系包括哪些
經濟法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方面內容:
1. 企業組織管理的法律規范 主要涉及企業的設立、組織、運營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規定,如《公司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合夥企業法》以及《個人獨資企業法》等。
2. 市場管理的法律規范 主要用於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確保產品質量和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包括《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和《證券法》等。
3. 宏觀調控的法律規范 旨在通過法律手段對國家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確保經濟平穩運行,包括《統計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以及《對外貿易法》等。
4. 社會保障的法律規范 主要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保障問題,以及勞動力的保護和失業救濟等,如《殘疾人保障法》、《勞動法》和《失業保險條例》等。
這些法律規范共同構成了我國經濟法體系,旨在通過國家協調的方式,確保本國經濟的健康、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