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對工傷賠償

勞動合同法對工傷賠償

發布時間: 2021-01-17 21:03:57

1. 勞動合同法工傷賠償標準是怎樣

工傷支付是《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
受傷一年內要去社保局辦理工傷認定,認定後內單位參加工傷保險的容,工傷保險支付相關費用,單位沒參保的,費用單位承擔,可以參考第30-37條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2. 勞動合同法工傷連帶賠償責任怎麼認定

當被派遣勞動者發生工傷時,對用工單位的工傷賠償責任的認定應當結合《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二規定的用工單位應當履行的義務,以及《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應當認定為工傷的七種情形進行綜合評價。當用工單位因未能履行法定義務(包括但不限於提供崗前培訓、未能提供勞動防護等),對被派遣勞動者的工傷事故存在過錯時,用人單位才需承擔工傷賠償的連帶責任;而當被派遣勞動者是因為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或者其他非因用工單位過錯而發生的工傷,用工單位無需承擔工傷賠償的連帶責任。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五條「用工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和本條例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以每位被派遣勞動者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第2款規定:「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由此可見,如果派遣工在工作過程中發生工傷,用人單位存在過錯的,用人單位依法和派遣單位承擔勞動合同法工傷連帶賠償責任。這里有一點需要注意,派遣工在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害的,用人單位是不需承擔賠償責任的。

3. 工傷賠償中對單位需賠償的項目和標准

這個屬於,你解除勞動合同法,單位按照規定支付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專工傷醫療補助金,由屬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需要查詢當地的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4. 新勞動法對有事實勞動關系但沒有勞動合同的工傷賠償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你好,
事實勞動關系是指無書面合同或無有效書面合同形成的勞動僱傭關系以及口頭協議達成的勞動僱傭關系。事實勞動關系的確認需存在僱傭勞動的事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合法地位,確認了勞動關系不依賴書面合同的存在而存在,擴大了勞動保護范圍,對不簽定勞動合同的僱主有了更大約束,更多的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新《勞動合同法》首先對簽訂勞動合同的時間作了明確界定,即「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超過這個時間仍未訂立書面合同,用人單位須向員工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超過一年仍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則視為用人單位與員工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因此,如果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或者不認可和勞動者的勞動關系,用人單位負責舉證說明。《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一)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的決定不服的; (二)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三)用人單位對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四)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認為經辦機構未履行有關協議或者規定的;(五)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
祝你早日康復!!!

5. 按國家【勞動合同法】工傷賠償,新傷 舊傷要一起賠嗎、

首先你要仔細看你和工人簽訂勞動合同的內容裡面是否有關於工版傷賠償方面的條權款,如果有就根據條款來。其次如果沒有訂立合同或者合同中沒有規定,那麼根據《勞動合同法》的想關規定,雇傭工人在工作期間受傷,由僱主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再次工傷鑒定是由專業機構鑒定的,鑒定的時候只堅定現實的傷情,不會考慮以前的舊傷。所以鑒定是不受勞動法調整的。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6.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對工傷賠償有什麼引想

1、《勞動合同法》和《社會保險法》是不同的兩個部分。
2、《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回八條離職答需要單位支付經濟性補償,同時員工可享受工傷待遇,相互之間不受影響的。只是工傷待遇提前算清即可。
3、建議,先申請工傷待遇之後再按照勞動合同法離職。最好是申請勞動仲裁。

7. 勞動合同法關於工傷是怎樣規定的

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情形: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專後在屬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8. 勞動合同法工傷賠償有哪些項目

工傷賠償包括抄:
(一)醫療費襲: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工傷保險葯品目、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29條第3款。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29條第4款

(三)交通費、食宿費: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准。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29條第4款。

(四)康復治療費: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工傷保險葯品、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29條第6款。

(五)輔助器具費:各省、直轄市工傷輔助器具限額標准。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

(六) 停工留薪: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工傷保險條例》第31條。

(七)護理費:(1)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2)評定傷殘後需要護理的,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工傷保險條例》第31條第3款、第32條。

9.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與工傷賠償主體

勞動合同法
第九復十四條個人承包經營制違反本法規定招用勞動者,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發包的組織與個人承包經營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條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僱傭活動」,是指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僱傭活動」。
這個可能有幫助,

熱點內容
東莞勞動法電話號碼 發布:2025-08-21 21:29:54 瀏覽:140
黑社會女人形法 發布:2025-08-21 21:20:56 瀏覽:490
司法局民法典宣講 發布:2025-08-21 21:19:49 瀏覽:293
保安服務管理條例英文 發布:2025-08-21 21:19:11 瀏覽:351
東奧經濟法誰講的有意思 發布:2025-08-21 21:15:42 瀏覽:905
條金條例 發布:2025-08-21 20:38:44 瀏覽:974
道德經第26章 發布:2025-08-21 20:09:54 瀏覽:744
法治與和諧社會論文 發布:2025-08-21 19:58:09 瀏覽:836
涉及法律知識的笑話 發布:2025-08-21 19:51:02 瀏覽:468
國家勞動法流產假期多少天 發布:2025-08-21 19:41:58 瀏覽: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