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解釋案例
Ⅰ 新婚姻法在購房時女性應該怎麼辦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以下簡稱《婚姻法解釋三》)實施半年來,離婚案件的奪房大戰中,妻子敗訴的概率越來越高,許多女性甚至驚呼:「老公一夜變成房東,老婆被迫凈身出戶。」其實,這並非不可避免,妻子完全可以通過有效途徑來爭取和維護自己的房產權益。
許諾贈與應當辦理公證
【案例】
2009年元月結婚前,陶亮就已全額出資購買了一套三居室住房。婚後三個月,在妻子練翠的要求下,陶亮出具了一份《贈與聲明》,明確表示將房子的一半贈給練翠所有。2011年8月25日,雙方因感情破裂而訴請離婚。練翠以《贈與聲明》要求分得一半房屋,陶亮則要求撤銷《贈與聲明》。
法院駁回了練翠的訴訟請求。理由是:《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規定:「婚前或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一方在贈與房產的權利轉移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已經辦理公證的除外。」而本案的房屋並未分割交付,《贈與聲明》也並沒有辦理公證。
應該說,當初陶亮贈房確實出於真心,如此結果對於練翠也的確「冤枉」。但如果有公證文書在手,後果便會恰恰相反。房產贈與是指一方當事人自願將自己的私有房產無償給予另一方所擁有、對方當事人也願意接受的行為。按照贈與公證的程序,房屋產權人(夫)與受贈人(妻)雙方應攜帶房產證、土地證、戶口本、身份證及雙方關系證明到公證處辦理贈與協議的公證。
一方父母出資未必單方所有
【案例】
2005年5月博偉與海菲婚後不久,博偉父母即出資為博偉購買了一套住房,並以博偉名義辦理了房屋所有權登記。博偉與海菲由於性格不合,時有爭執。2011年9月20日,雙方因實在難於一起繼續生活而訴至法院要求離婚。海菲以房屋購買於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而要求按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法院判決該房屋歸博偉一人所有。因為《婚姻法解釋三》第八條規定「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視為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應認定該不動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而本案所涉房屋正是由博偉父母單方出資購買,且只以博偉名義辦理了產權登記,海菲並未作為所有人之一。
但《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海菲如要想成為房屋的所有人之一,就必須與博偉達成書面協議,明確該房屋為夫妻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共同所有。
個人支付首付也能共有房屋
【案例】
蔣星與杜玲是在2008年10月牽手踏進婚姻殿堂的。此前一年,蔣星通過按揭購買了一套三室兩廳的住房,並以自己的名義辦理了產權登記。而在婚後,實際上一直靠夫妻共同收入支付房貸,甚至有時杜玲比蔣星出得要多。2011年10月29日,杜玲因蔣星與她人關系曖昧而訴請離婚並分割房屋。
法院駁回了杜玲的分房請求《婚姻法解釋三》第十一條規定:「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可將該不動產認定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財產。」法院只能就共同還貸部分,根據市場價格及所佔還貸比例等,由蔣星對杜玲給予補償。
《物權法》第十四、十七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除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不動產登記簿為准。」據此,杜玲要想成為房主,就應與蔣星辦理所有人變更登記,基於雙方自願,自然不存在登記錯誤。
分割遺產房屋必須把握時機
【案例】
明江與孔婷於2008年8月婚後不久,明江父母便雙雙遭遇車禍,經過一個多月醫治仍先後去世。就明江父母留下的一套價值120萬元的房屋,明江與弟弟由於分歧而一直沒有進行遺產分割。2011年11月3日,明江因感情不和而訴請離婚。孔婷雖同意離婚,但要求分割明江應當繼承所得的房屋的權益。
法院經審理,最終並未採納孔婷的請求。理由是《婚姻法解釋三》第十六條第一款已明確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作為繼承人依法可以繼承的遺產,在繼承人之間尚未實際分割,離婚時另一方請求分割該遺產中夫妻共有份額的,人民法院不予處理。」而明江與其弟弟作為繼承人,正好尚未對遺產房屋進行分割。
「人民法院不予處理」,僅僅基於離婚時「繼承人之間尚未實際分割」,而不等於實際分割後,仍「不予處理」,因為《婚姻法解釋三》第十六條第二款還規定:「離婚後,繼承人之間分割遺產,另一方請求分割原配偶繼承所得部分財產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即孔婷在離婚時要求分割遺產房屋的火候未到,但只要此後明江與弟弟進行了分割,孔婷便可抓住時機。
Ⅱ 新婚姻法 經典案例 求解 結婚前,男方父母給兒子買的房子,房產證只有兒子的名字婚後男方父母生病花了20
根據新婚姻法司法解釋三某些條文的理解,以下為您解答:
1.結婚前,男方父母給兒子版買的房子,房產權證只有兒子的名字。這種情況下可以作為父母給與自己子女的贈與,假如離婚後,房子的所有權歸屬還是您的。2.婚後男方父母生病花了20萬元,本來子女就有照顧贍養老人的義務,這是道德的約束,是男方與女方共同商量的結果,必須達成一致意見。女方是否與男方一起出20萬元,出不出或出多少這要看女方的意思了。如果女方和男方一起出了這部分治病的錢,如果到時離婚了,房子還是男方的。您所謂的用共同財產出的這20萬治病的錢,她以前出多少錢可以補償多少給她,如果女方盡了照顧贍養的義務,那麼可以在此之外給與女方一些補償。
但是在此之前,給您一個小提示,為了將來減少糾紛,在出錢這部分,要注意保留某些單據,以免減少麻煩,也可以作為證據,維護自己合法的權益。
希望這些觀點和建議,能夠幫助您!
也祝您的父母早日健康,家庭和睦!
Ⅲ 新婚姻法婚前財產如何分割律師真實案例解答
一、房產證可以婚後「加名」
建議夫妻雙方共同出資還款的時候,應將房產證上的名專字改為屬兩個人共有。例如案例二中,陳太太如果在還款初期就提出將房產證上陳先生的名字更改為陳先生、陳太太兩人共同的名字,是對陳太太獲得利益最大化的保障。
房產證「加名」最好在婚後。如果在購房時就直接寫兩個人的名字,不會產生額外費用,但如果婚前一方的房產需要加另一方的名字,則等同於轉讓一半房產,需要付高額的契稅、個人所得稅、營業稅等。但如果領取結婚證之後再加名,程序就相對比較簡單。
二、簽訂婚姻財產協議
如果不打算更名,准夫妻或者夫妻雙方也可以簽訂婚前或者婚後財產協議,證明房產屬於雙方共同擁有,但是,這種方法有一定的風險。比如案例二,陳太太可以讓陳先生簽訂婚後協議。這樣手續相對簡單,費用也更低。但如果丈夫背著妻子將房屋賣給第三人,財產協議無法保護。
Ⅳ 2011年婚姻法新解釋背景下,對於財產方面的一些疑問,假設例子來求教
婚姻法雖然出了個司法解釋三,但實際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而且這些變化在解釋版出台前基本都已經在適權用了。你一下打這么多字,看著暈,我大概給你說說吧。
1、還是甲的婚前財產,離婚肯定不會分割,這跟解釋出來前一樣。
2、沒有法定能變共同財產的情況,除非變遺產,如果是約定,如贈與等情況,那就是共同財產了,不能再變回去了。
3、這個問題確實涉及到司法解釋三了,但在二中也有涉及,這里得注意,婚後贈與一方的財產,寫贈與協議,公證,穩妥了。遺囑同理。
4、完全沒有必要告訴乙,跟他一點關系都沒,直接贈與或遺贈,完全有效。
下回提問別寫這么多字,其實這些問題啊,有沒有解釋三,基本都一樣的結論。
Ⅳ 關於新婚姻法,財產糾紛,很糾結的一個案例,幫幫忙給點建議,可能太激動了寫的有點亂
如在離婚前李未死亡:以王先生名義買的那套房子,如果是王先生婚前購買,則屬於王先生的個人財產,共同經營的餐館屬於夫妻共有財產,以單位一朋友的戶頭買的,協議5年以後過戶為王先生的房子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如果你實在要幫王的話,可以讓其朋友寫一份贈予合同,約定是贈予王先生個人的,因為法律規定贈予人明確表示贈予財產是夫妻一方的因該尊重贈予人的意願判定為夫妻一方所有,但你這案例里沒闡述關於這套房子的具體情況,我也不能確定是否可行)同時,王先生在婚前所得的所有財產以及專屬於其自身的財產都是屬於其個人的。
如離婚前李死亡:關於李死亡後的財產分配問題,在沒有遺囑遺贈的情況下,由其女兒和王先生按份繼承(王先生的兒子是否有繼承權,因為他和李的關系是繼子女關系所以就要看他們之間有無實質的撫養關系,如有,則王先生,王兒,李女分別繼承3分之1,同樣,李的女兒有無繼承王先生財產的權利也是看雙方有無實質撫養關系)。
關於王先生遺囑的問題,王先生隨時可以再寫一份,後遺囑優於先遺囑,公證遺囑優於未公證遺囑。
關於,李把財產轉移到其女兒帳戶的問題,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本人在您闡述中了解的信息有限無法給予您更多的幫助(這里可以參考一下物權的追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