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合同法代理制度
① 深入了解勞動合同法的~人事代理制!!!~~~~思路清晰的朋友進!
補充回答:
一、
1、樓主你看來是不急啊,掛一個不明不白的問題、又懸賞了那麼高的分,引得眾多的人來猜,卻有幾天之後才將全部情況說出?呵呵。]
2、「問題補充:人事代理其實就是一種管理模式,就是我和單位不是直接簽合同,而是通過代理中介簽的合同~那樣的話和正式的勞動合同有區別嗎?」:
(1)你錯了,中介和用人單位在和你玩文字游戲,法律和政策意義上的「人事代理」,應是樓上廣州周玉忠律師說的內容,指的是人才中心為流動就業者或沒有人事檔案管理許可權的用人單位保管人事關系和人事檔案、員工戶口的制度。
(2)你所說的「人事代理」,實際上是變相的簽「勞務派遣合同」:這還真是屬於《勞動合同法》的內容。此時,你與中介形成的是勞動關系、應簽定勞動合同,與企業形成的是勞務派遣關系。
但有可能中介不具備《勞動合同法》中規定的勞務派遣單位的資格,所以才和你簽什麼「人事代理」制度,這樣的話,你的勞動權利很得難到保障。
二:你的原問題:
1、「人事代理制簽的合同是幾年制一簽的1年2年或3年?有沒有明確規定幾年?」:如果這「人事代理」非法律規定上的「人事代理」,你這人事代理合同幾年一簽,就沒人能說准。因為《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合同、勞動合同幾年一簽、一次簽多長時間沒有具體的規定,由雙方協商確定。
2、「是否人事代理制簽的合同到期3年以上,再簽就是正式長期合同?」:權以勞動合同或勞務派遣合同為例來說吧,有的規定是:如果連續簽定了2次固定期限合同的,再簽合同時,除勞動者要求簽固定期限合同的外,應簽定無固定期限合同。
3、「請用自己的話概括,長篇大論者無須發言!」:不長篇大論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知識,請查看《勞動合同法》中的《勞務派遣》一章的規定。
1、「人事代理制」不是《勞動合同法》的內容。
2、你所說的人事代理是什麼意思?是事業單位人員的聘用制管理合同、還是人才中心的人事代理?
② 根據合同法規定哪些情形屬於效力特定合同
合同法對此予以了繼承和發展,形成了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制度。根據合同法第內47條、第48條,限制容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無權代理訂立的合同、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的合同,均屬效力待定,其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權利人可依法追認,善意的相對人也可依法撤銷(此撤銷不同於合同法第54條的撤銷。第54條的撤銷是對生效合同的撤銷,此處的撤銷是對效力待定的合同的撤銷)。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權利人沒有依法追認,善意的相對人也沒有依法撤銷的,合同無效。法律規定當事人為民事行為時要有民事行為能力,進行代理時要有代理權,處分財產時要有權處分,是為了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保障交易安全,維護行為人和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但考慮到社會生活的復雜性,違反上述規定的合同一律作無效處理有時不僅不能實現前述目的,反而會徒增當事人和社會的麻煩。合同法設立追認制度有利於在保證交易安全的前提下加速財產流轉;規定相對人有權催告、撤銷,能使相對人的利益得到平衡。本制度能大幅降低無效合同的發生頻率,使法律更好地調整各種紛繁復雜的交易情況。
③ 合同管理六條標准指什麼
重合同守信用單位合同管理規范化標准
甘肅法律服務網 作者:鞏宏律師 2007-3-3 9:32:05 第 18 位瀏覽者
(甘肅法律服務網建議稿)
第一條 為依法經營管理,規范市場競爭行為,樹立依法為本,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規章規定,特製定《重合同守信用單位合同管理規范化標准》。
第二條 合同管理的總目標:機構網路化,制度系列化,行為規范化,經營管理和合同管理一體化。
第三條 本單位合同管理,實行合同管理機構總管,科、室、部、辦分管,合同管理員具體管的逐級管理制度。
第四條 合同管理機構夠名稱、組成和職責。
名稱:
負責人:
成員:
職責:
一、貫徹執行《合同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組織有關人員的學習和培訓。
二、制定合同管理章程、制度、並貫徹實施。
三、負責合同簽訂、履行、變一更、轉讓和終止。
四、審查合同,建立合同台帳和檔案,管理合同文本、合同專用章、《授權委託書》,進行合同統計,做出統計分析。
五、決定合同會商、評審、審批、登一記、備案、咨詢事宜;決定格式合同製作、合同鑒證、合同催告、合同撤銷事宜;決定合同擔保及抵押等事宜。
六、協調單位內部和外部合同關系,解決合同問題和處理合同糾紛。
七、領導開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動。
八、開展合同調研活動。
第五條 合同管理員及其職責
一、合同管理員應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語言文字能力,具有相應的合同法律、法規知識,懂業務,懂管理,工作認真細致。
二、合同管理員除搞好自身的學習外,應對相關業務人員進行合同知識培訓。
三、參與合同的會商、評審。根據委託訂立合同,進行變更和解除。
四、檢查合同的訂立與履行,辦理合同簽證,辦理抵押物登記等。
五、管理合同文本、合同專用章和法人授權委託書並按規定使用。登記如帳,填報統計報表,建立合同檔案。登記、保管與合同有關的文字、單證材料。
六、清理債務,追討欠款,參與仲裁、訴訟活動。
七、合同管理員調崗,應認真辦理檔案、資料移交等手續,經領導同意後離任。
第六條 合同訂立制度。
一、合同形式
本企業訂立合同,一般應採用合同書或數據電文合同;信件和數據電文應訂立合同確認書。
(1)合同書:使用國家發布的示範文本、安徽省工商局制定的統一文本或經省工商局批准、監制,單位設計的格式合同文本。
(2)數據電文合同:經由電子手段、光子手段、光學手段或類似手段生成、儲存或傳遞。(包括EDI、電子郵件、電報、電傳或傳真等)。
二、合同主體
本單位對外簽訂書面合同,對方當事人除須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還須具各下列條件:
(1)有核準的經營范圍;
(2)有履行義務的資格證明;
(3)有履行合同的能力;
(4)有良好的信用等級。
三、訂立程序
本單位訂立合同,應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
(1)進行可行性調查,了解對方當事人的履約能力。
(2)審查對方要約或向對方發出要約。
(3)等待對方承諾或決定向對方承諾與否。
(4)協商合同的訂立。『嚴禁惡意磋商、隱瞞真實情況,提供虛假情況。
(5)擬訂合同,並報合同管理機構審查。
(6)訂立合伺,遵循平等、自願、公平、誠實信用和守法原則。
(7)簽字和蓋章。本單位所訂立的合同,署名應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法定代表人簽字和蓋章;
代理人簽字和蓋章;
授權委託書和代理人簽字;
(8)按規定報經有關部門批准或登記。
四、合同內容
本單位訂立合同,內容應符合下列要求:
(1)合同書:主體合格、標的合法、手續完備;條款齊全、意思表示真實、約定明確;文字清晰、語言規范;無矛盾條款、無空白條款。
(2)數據電文合同:信息可以調取以備日後查用;有可靠的方法保證信息自首次以最終形式生成並保持完整性,同時可以將信息展示;信息由當事人認可,當事人身份、簽字、蓋章經過可靠方法的鑒定。
五、合同的變更與解除
本企業變更或解除合同,應遵照以下規定:
(1)通知或答復
要求變更或解除合同,應在合理的時間內將理由、要求和具體內容通知對方。接到對方要求變更或解除合同的通知,應要通知收到後15日內做出答復。
(2)雙方派員進行充分協商。
(3)簽訂變更或解除合同的協議。
(4)經過鑒證、備案的合伺,變更或解除合同的協議應送原鑒證、備案機關審核存查。
第七條 合同鑒證制度
為保證合同的真實性、合法性,對以下重要合同應申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實行鑒證:
一、農葯、化肥、種子、糧食等重要生產資料合同。
二、技術開發與轉讓、建設工程、承包租賃、融資租賃、產權轉讓、加工承攬、委託拍賣、居間、借款、抵押、房屋租賃、商品房購銷、廣告發布等重要合同。
三、「三會」(交易會、展銷會、訂貨會)合同。
四、國家指令性計劃合同,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合同。
五、價款或報酬在50萬元以上的合同。
第八條 委託代理制度
一、代理人資格:代理人必須參加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組織的《合同法》培訓並經考試發給合格證書,才具有代理資格。
二、代理人簽訂合同,必須經過授權,本企業授權形式如下:
(1)職務代理:在單位明確規定的職權內代理。
(2)特別授權:按一事一委託的原則,簽署《授權委託書》。
(3)授權委託證書:領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統一製作的《授權委託書》證書的,在證書填寫的授權范圍內代理。
三、要求:代理人應在代理期限內,按照代理許可權簽訂合同。代理人不得將代理事項自行轉委託他人代理。代理人應妥善保管授權委託書,不得轉借、轉讓或出賣給他人。如有遺失,應登報聲明作廢。代理人離崗,應交回有效期內的授權委託書。
第九條 合同文本、專用章、台帳和檔案制度。
一、合同文本使用制度:
(1)本單位使用的合同文本種類有:
國家工商局頒布的全國統一示範合同文本;
國務院各部委頒布的全國統一指導合同文本;
省工商局制定的全省統一合同文本;
本單位自行草擬,由省工商局監制的特殊文本;
當事人雙方參照示範文本協商擬定的合同文本。
(2)對方當事人擬定的格式條款合同一般不予使用,特殊情況(如保險合同)必須使用時,須經法定代表人同意。
(3)合同文本由專人保管、登記使用。
(4)合同文本使用應建立台帳。
二、合同專用章制度:
(1)合同專用章統一刻制、統一編號、統一保管、統一啟用並在所在地工商局備案。
(2)合同專用章專供簽訂合同使用,嚴禁外借、轉讓和利用合同專用章牟利。
(3)使用合同專用章,應獲得法定代表人的批准並登記備案。
(4)發生特殊情況,須外帶合同專用章的,須經法定代表人批准,並按規定辦理登記手續。
(5)合同專用章由專人保管,如遺失或被盜,除應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外,還應登報掛失。
三、合同檔案管理制度
(1)合同檔案的管理,應做到規范化、科學化、統一化。
(2)合同檔案的內容包括:合同(含正、副本);與合同有關的材料(變更、解除、轉讓合同的通知;履行情況、驗貨、交貨記錄、協商記錄;會議紀要;雙方往來的信息記錄,有關單證等);合同台帳;合同文本;合同專用章使用登記;授權委託登記;合同學習、培訓情況;幫扶情況記錄;重合同守信用情況記錄;合同糾紛卷宗材料等。
(3)合同檔案應裝訂成冊,由專人管理備查。
(4)查閱合同檔案需經過批准並進行登記。
四、合同台帳制度
(1)合同台帳包括合同登記台帳、合同檢查台帳、合同統計台帳、.合同法律法規學習與培訓台帳、合同專用章使用登記台帳、合同文本領用登記台帳、《授權委託書》使用登記台帳。
(2)建立合同台帳,旨在通過合同管理,管理本單位的生產經營行為,使決策者了解本企業的生產、銷售情況。
(3)合同綜合管理部門按合同類別建立健全合同匯總台帳,分管單位(部門)應建立健全分類台帳。
(4)合同台帳要及時登記,全面填寫。
(5)合同台帳須裝訂成冊,按檔案卷宗標准加封面。
第十條 合同審查制度
一、重大合同應經合同管理機構審查。
二、一般合同簽字蓋章前應經合同管理員或合同管理機構審查。
三、合同的審查包括:
(1)審查合同主體是否合格,內容是否合法,權利義務是否對等,合同約定是否明確,質量要求明確與否,價款報酬約定明確與否,履行地點、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的約定明確與否,履行費用負擔的約定明確與否。
(2)審查有無格式條款,免除對方責任條款等。
(3)審查交付與驗收,方法是否恰當,手續是否完備,交付人,驗收人是否經過授權。
(4)審查應辦理批准、登記手續的是否辦理。
(5)審查合同是否設立擔保,如設立,審查擔保方式是否恰當。保證人的主體是否合格,擔保條款或擔保合同的條款約定是否符合《擔保法》要求。
(6)審查合同是否發生變更或解除,手續是否符合《合同法》規定。
(7)審查履約、違約情況,有關證據是否齊全。
(8)審查是否存在預期違約情況並採取相應措施;審查合同履行情況;審查是否具有抗辨權、撤銷權、代位權,決定是否行使該權利;審查合同履行是否涉及第三人,並檢查履行情況。
(9)對方當事人的信用程度和信用等級。
(10)審查解決糾紛的方式,是否利於解決合同糾紛。
四、審查是否有表見代理情況發生。
(1)審查是否使用內設機構印章簽訂合同。
(2)審查有無加蓋合同印章的空白合同書、證明書、介紹信流落在外。
(3)審查有無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
(4)審查代理人離崗是否交回有效期限內的《授權委託書》並向有關劉一方當事人發出相應的通知。
第十一條 合同管理獎懲制度
一、凡在合同簽訂、審查、履行以及合同規范化管理工作中做出下列成績之一的,對有關部門和人員給予表揚和獎勵;
1.在訂立、審查、履行合同過程中,工作認真負責,為本單位爭取較大效益、避免或挽回經濟損失的;
2.在合同管理工作中做出成績,被有關部門評為先進的;
3.在合同管理工作中,提出合理化建議,為本企業增加較大效益,節約較大資金、避免或挽回經濟損失的;
4.追討欠款、索賠成功。在合同的仲裁、訴訟中由於自身的工作獲得勝訴的;
5.勇於檢舉、揭發他人利用合同行賄受賄、牟取私利、為違法行為的。
二、凡具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部門和人員,視其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經濟賠償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1.盲目簽訂合同,造成損失的;
2.未經授權、擅自簽訂、變更或解除合同造成損失的;
3.工作不負責任,不按合同規定履行義務,進行驗收、查詢、反饋信息,導致企業喪失抗辨權、撤銷權、代位權、勝訴權的;
4.工作不負責任,對方違約不匯報、不追究、暗中向對方提供內情,收受賄賂,給本企業造成損失的;
5.有締約過失責任的;訂立無效合同的;因重大誤解和惡意串通而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和集體利益的;嚴重不負責任被欺詐的。
④ 新勞動法是不是規定,用人單位不能委託第三方簽訂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可以委託第三方簽訂勞動合同的。
最簡單直接的就是:
不是他們本公司直接和你專簽訂勞動合同,而屬是通過第三方,一般是人才中介公司等等。
有些企業(也有大企業)為了規避用工風險,引入第三方中介機構,形成「勞動者-中介-用人單位」的用工形式。
可以這么理解:
1、一般是同工同酬的,不管用工形式如何,所有企業員工都享受同等福利、薪酬待遇。
2、根據最新的《勞動合同法》,人事代理制度得到了進一步規范,企業必須更好的貫徹同工同酬的思想。 即人事代理單位與你簽定勞動合同,再由人事代理單位將你派往用人單位進行工作。就是所謂的「人事代理制度」,現在從事「人事代理」的部門越來越多,最權威的人事代理部門當屬當地勞動局的人才交流中心了。
現在的大部分企業單位都採用這樣的外包形式,由第三方公司來和員工簽定合同。這是合法的.因為不管是哪個公司簽.只要合同上包含了必須的條件,福利.義務等等內容.這合同就是有效的。外包公司,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省卻了本公司的一些瑣碎的小事。
⑤ 《合同法》第49條表見代理制度如何理解
只要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代理行為就有效。這里需要對」有版理由相信「做一下界權定,這里的理由應當為善意的、不違反一般的交易規則的。因行為人的無權或越權行為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失的,可以向行為人進行追償。
⑥ 保險法,合同法,或者其它法律上有沒有規定,被刑拘過的人不能從事保險代理人
沒有類似規定啊
不過如果有業內規定的,業內規定同樣合法的
⑦ 論表見代理
論文摘要
所謂表見代理,是指在無權代理的情況下,因本人的行為足以使善意相對人相信行為人具有相應的代理權而與行為人進行民事法律行為,本人須對相對人負授權人的責任的代理。一般認為,表見代理制度起源於1900年《德國民法典》。表見代理制度在我國《合同法》、《民法通則》中雖有所涉及,但並不系統,也不完善,且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在學術界還存在較大爭議。本文以《合同法》、《民法通則》的規定為線索,就表見代理制度的概念、意義,我國《合同法》、《民法通則》的規定進行了分析,並就這一制度的完善進行了探討,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論文、表見代理、立法
一、表見代理制度確立的理論基礎與交易安全的保護
(一)表見代理制度確立的理論基礎
(二)表見代理的表現類型
二、我國《合同法》涉及表見代理的立法規定
(一)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
(二)表見代理的效力
三、表見代理制度的立法完善
⑧ 合同法第四百零二、三條,提到隱名代理制度,請問什麼是隱名代理制度。
狹義的代理僅指行為人以本人的名義進行的代理,即直接代理,也稱為顯名代理;廣義的代理,還包括
間接代理
,即代理人以自己的名義實施
民事法律行為
,爾後將該行為效果間接歸於本人的代理,也稱為
隱名代理
。
⑨ 如何下載有關的企業管理制度
企業合同管理制度
一、為規范公司經濟合同的管理,防範與控制合同風險,做到管理有規章,簽約有約束,履行有檢查,有效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特製定本制度。
二、合同管理的總目標:機構網路化,制度系列化,行為規范化,經營管理和合同管理一體化。
三、合同管理逐級管理制度
本單位合同管理,實行合同管理機構總管,科、室、部、辦分管,合同管理員具體管的逐級管理制度。
四、合同管理機構的名稱、組織和職責
1、合同管理機構名稱:×××公司合同管理辦公室
2、合同管理機構負責人:×××
3、合同管理機構成員:×××
4、合同管理職責:
①貫徹執行《合同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組織有關人員的學習和培訓。
②制定合同管理章程、制度、並貫徹實施。
③負責合同簽訂、履行、變更、轉讓和終止。
④審查合同,建立合同台帳和檔案,管理合同文本、合同專用章、《授權委託書》,進行合同統計,做出統計分析。
⑤決定合同會商、評審、審批、登記、備案、咨詢事宜;決定格式合同製作、合同備案、合同催告、合同撤銷事宜;決定合同擔保及抵押等事宜。
⑥協調單位內部和外部合同關系,解決合同問題和處理合同糾紛。
⑦領導開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動。
⑧開展合同調研活動。
五、合同管理員及其職責
1、合同管理員應具有一定文化知識、法律知識、業務素質等;
2、做好合同相關知識的宣傳培訓;
3、參與合同的會商、評審;
4、檢查合同文本、合同專用章和法人授權委託書並按規定使用;
6、填報統計報表,建立合同檔案;
7、參與合同的仲裁、訴訟活動。
六、合同訂立制度
1、合同形式
本企業訂立合同,一般應採用合同書或數據電文合同;信件和數據電文應訂立合同確認書。
①合同書:使用國家發布的示範文本、安徽省工商局制定的統一文本或經省工商局批准、監制,單位設計的格式合同文本。
②數據電文合同:經由電子手段、光子手段或類似手段生成、儲存或傳遞。(包括EDI、電子郵件、電報、電傳或傳真等)。
2、合同主體
本單位對外簽訂書面合同,對方當事人除須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還須具備下列條件:
①有核準的經營范圍;
②有履行義務的資格證明;
③有履行合同的能力;
④有良好的信用等級。
3、訂立程序
本單位訂立合同,應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
①進行可行性調查,了解對方當事人的履約能力。
②審查對方要約或向對方發出要約。
③等待對方承諾或決定向對方承諾與否。
④協商合同的訂立。嚴禁惡意磋商、隱瞞真實情況,提供虛假情況。
⑤擬訂合同,並報合同管理機構審查。
⑥訂立合同,遵循平等、自願、公平、誠實信用和守法原則。
⑦簽字和蓋章。本單位所訂立的合同,署名應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法定代表人簽字和蓋章;
代理人簽字和蓋章;
授權委託書和代理人簽字;
⑧按規定報經有關部門批准或登記。
4、合同內容
本單位訂立合同,內容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合同書:主體合格、標的合法、手續完備;條款齊全、意思表示真實、約定明確;文字清晰、語言規范;無矛盾條款、無空白條款。
②數據電文合同:信息可以調取以備日後查用;有可靠的方法保證信息自首次以最終形式生成並保持完整性,同時可以將信息展示;信息由當事人認可,當事人身份、簽字、蓋章經過可靠方法鑒定。
5、合同的變更與解除
本企業變更或解除合同,應遵照以下規定:
①通知或答復
要求變更或解除合同,應在合理的時間內將理由、要求和具體內容通知對方。接到對方要求變更或解除合同的通知,應要通知收到後15日內做出答復。
②雙方派員進行充分協商。
③簽訂變更或解除合同的協議。
④經過備案的合同,變更或解除合同的協議應送原備案機關審核存查。
七、委託代理制度
1、代理人資格:代理人必須參加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組織的《合同法》培訓並經考試發給合格證書,才具有代理資格。
2、代理人簽訂合同,必須經過授權,本企業授權形式如下:①職務代理:在單位明確規定的職權內代理。
②特別授權:按一事一委託的原則,簽署《授權委託書》。
③授權委託證書:領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統一製作的《授權委託書》證書的,在證書填寫的授權范圍內代理。
3、要求:代理人應在代理期限內,按照代理許可權簽訂合同。代理人不得將代理事項自行轉委託他人代理。代理人應妥善保管授權委託書,不得轉借、轉讓或出賣給他人。如有遺失,應登報聲明作廢。代理人離崗,應交回有效期限內的授權委託書。
八、合同文本、專用章、台帳和檔案制度
1、合同文本使用制度:
①本單位使用的合同文本種類有:
國家工商局頒布的全國統一示範合同文本;
國務院各部委頒布的全國統一指導合同文本;
省工商局制定的全省統一合同文本;
本單位自行草擬,由省工商局監制的特殊文本;
當事人雙方參照示範文本協商擬定的合同文本。
②對方當事人擬定的格式條款合同一般不予使用,特殊情況(如保險合同)必須使用時,須經法定代表人同意。
③合同文本由專人保管、登記使用。
④合同文本使用應建立台帳。
2、合同專用章制度:
①合同專用章統一刻制、統一編號、統一保管、統一啟用並在所在地工商局備案。
②合同專用章供簽訂合同使用,嚴禁外借、轉讓和利用合同專用章牟利。
③使用合同專用章,應獲得法定代表人的批准並登記備案。
④發生特殊情況,須外帶合同專用章,須經法定代表人批准,並按規定辦理登記手續。
⑤合同專用章由專人保管,如遺失或被盜,除應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外,還應登報掛失。
3、合同檔案管理制度
①合同檔案的管理,應做到規范化、科學化、統一化。
②合同檔案的內容包括:合同(含正、副本);與合同有關的材料(變更、解除、轉讓合同的通知;履行情況、驗貨、交貨記錄、協商記錄;會議紀要;雙方往來的信息記錄,有關單證等);合同台帳;合同文本;合同專用章使用記錄;授權委託書登記;合同學習、培訓情況;幫扶情況記錄;守合同重信用情況記錄;合同糾紛卷宗材料等。
③合同檔案應裝訂成冊,由專人管理備查。
④查閱合同檔案需經過批准並進行登記。
4、合同台帳制度
1、合同台帳包括合同登記台帳、合同檢查台帳、合同統計台帳、合同法律法規學習與培訓台帳、合同專用章使用登記台帳、合同文本領用登記台帳、《授權委託書》使用登記台帳。
2、建立合同台帳,旨在通過合同管理,管理本單位的生產經營行為,使決策者了解本企業的生產、銷售情況。
3、合同綜合管理部門按合同類別建立健全合同匯總台帳,分管單位(部門)應建立健全分類台帳。
4、合同台帳要及時登記,全面填寫。
5、合同台帳須裝訂成冊,按檔案卷宗標准加封面。
九、合同審查制度
1、重大合同應經合同管理機構審查。
2、一般合同簽字蓋章前應經合同管理員或合同管理機構審查。
3、合同審查的具體內容包括:
①審查合同主體是否合格,內容是否合法,權利義務是否對等,合同約定是否明確,質量要求明確與否,價款報酬約定明確與否,履行地點、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的約定明確與否,履行費用負擔的約定明確與否。
②審查有無格式條款,免除對方責任條款等。
③審查交付與驗收,方法是否恰當,手續是否完備,交付人,驗收人是否經過授權。
④審查應辦理批准、登記手續的是否辦理。
⑤審查合同是否設立擔保,如設立,審查擔保方式是否恰當。保證人的主體是否合格,擔保條款或擔保合同的條款約定是否符合《擔保法》要求。
⑥審查合同是否發生變更或解除,手續是否符合《合同法》規定。
⑦審查履約、違約情況,有關證據是否齊全。
⑧審查是否存在預期違約情況並採取相應措施;審查合同履行情況,審查是否具有抗辨權、撤銷權、代位權,決定是否行使該權利;審查合同履行是否涉及第三人,並檢查履行情況。
⑨對方當事人的信用程度和信用等級。
⑩審查解決糾紛的方式,是否利於解決合同糾紛。
4、審查是否有表見代理情況發生。
①審查是否使用內設機構印章簽訂合同。
②審查有無加蓋合同印章的空白合同書、證明書、介紹信落在外。
③審查有無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
④審查代理人離崗是否交回有效期限內的《授權委託書》並向有關對方當事人發出相應的通知。
十、合同管理獎懲制度
1、凡在合同簽訂、審查、履行以及合同規范化管理工作中做出成績之一的,對有關部門和人員應給予表揚和獎勵。
①在訂立、審查、履行合同過程中,工作認真負責,為本單位爭取較大效益、避免或挽回經濟損失的;
②在合同管理工作中做出成績,被有關部門評為先進的;
③在合同管理工作中,提出合理化建議,為本企業增加較大效益,節約較大資金、避免或挽回經濟損失的;
④追討欠款、索賠成功。在合同的仲裁、訴訟中由於自身的工作獲得勝訴的;
⑤勇於檢舉、揭發他人利用合同行賄受賄、牟取私利、有違法行為的。
2、凡因合同管理造成損失的,應視其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經濟賠償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①盲目簽訂合同,造成損失的;
②未經授權、擅自簽訂、變更或解除合同造成損失的;
③工作不負責任,不按合同規定履行義務,進行驗收、查詢、反饋信息,導致企業喪失抗辨權、撤銷權、代位權、勝訴權的;
④工作不負責,對方違約不匯報、不追究、暗中向對方提供內情,收受賄賂,給本企業造成損失的;
⑤有締約過失責任的;訂立無效合同的;因重大誤解和惡意串通而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和集體利益的;嚴重不負責任被被欺詐的。
二〇一〇年六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