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哪些協議不適用合同法

哪些協議不適用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1-01-22 10:01:55

Ⅰ 哪些關系不適用於《合同法

(1)政府依法維護經濟秩序的管理活動,屬於行政管理關系,不是民事關系,適用有關政府管理的法內律容,不適用合同法;
(2)法人、其他組織的內部管理關系,適用有關公司、企業的法律,也不適用合同法;
(3)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也不適用合同法。(4)不屬於平等主體之間訂立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不適用合同法。

Ⅱ 下列合同中,不適用我國《合同法》的有( )。

A,D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題考核《合同法》的調整范圍。《合同法》主要調整法專人、其屬他組織之間的經濟貿易合同關系,同時還包括自然人之間的買賣、租賃、借貸、贈與等合同關系。有關婚姻、收養、監護等身份關系的協議,不適用《合同法》的規定,由其他法律調整。

Ⅲ 合同法的適用范圍不包括哪些合同

適用范圍包括,來買賣合同,自贈與合同,借款合同(包括自然人之間的借貸和以銀行為貸款人的借貸),供用電合同,消費借貸合同,商品房買賣合同,租賃合同,借用合同,融資租賃合同,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合同,客運合同,貨運合同,保管和倉儲合同,委託合同,行紀合同,居間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技術轉讓合同,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合同,專利實施許可合同。

Ⅳ 下列協議中,不適用《合同法》的有( ) 。

A,D
答案解析:[解析]
《合同法》主要調整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經濟貿易合同關系,同時還內包括自然人之容間的買賣、租賃、借貸、贈與等合同關系。有關婚姻、收養、監護等身份關系的協議,不適用《合同法》的規定,由其他法律調整。

Ⅳ 《合同法》的適用范圍包括哪些

《合同法》中明確規定的買賣合同,城市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贈與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合同、運輸合同、技術合同、保管合同、倉儲合同、委託合同、行紀合同、居間合同等15種有名合同適用該法。除此之外,適用《合同法》的合同類型有以下幾種:

(一)無名合同

《合同法》和其他法律法規未作出明確規定的合同是無名合同,例如借用合同、典當合同、郵電合同、演出合同、懸賞合同、培訓合同、旅遊合同等等。這些無名合同同樣適用合同法的規定。

(二)《合同法》之外的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其他法律法規對合同訂立、生效等問題作出了詳細的規定,應當優先適用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其他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情況下,適用《合同法》。以《物權法》的規定為例,我國《物權法》規定了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地役權設立合同、抵押權設立合同、質權設立合同、共有合同等多種類型的合同。這些合同的成立和生效仍然適用《合同法》。

(三)《合同法》調整的是財產關系,人身關系不適用合同法根據《合同法》第2條的規定,「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但也有例外,如肖像權許可使用合同通常是有償的財產性質的合同,可以適用《合同法》的規定。如果是主要以人身關系為內容的權利義務關系,則不在《合同法》的適用范圍之內。

案例2:姓名權糾紛是否適用《合同法》?

[案情回放]

何忠與黃麗協議離婚,雙方書面約定:兒子何亮由黃麗撫養,但黃麗不得擅自更改何亮的姓氏,否則要給予何忠5萬元精神損害賠償。黃麗後來再婚,在何亮繼父的要求下,將何亮的姓氏改為繼父姓氏。何忠獲悉後,要求黃麗賠償5萬元。

[專家點評]

本案就不能適用《合同法》。因為姓名權屬於人格權,是人身關系而非財產關系,應當適用《婚姻法》和《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

Ⅵ 下列協議中哪些不適用《合同法》

合同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內事權容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AB屬於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C不是平等主體。

Ⅶ 下列哪些協議不適用合同法的規定

D. 收養合同。
收養合同涉及到身份關系,不是合同法調整范疇。
法律依據:
《合同法》版第二條本法所稱合同是權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
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Ⅷ 哪些關系不適合合同法

1.政府依法進行管理活動所訂立的合同,這是行政合同不屬於民事合同
2.勞動合同
3.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比如收養,監護,婚姻等
4.法人,其他組織內部事務管理方面的合同
最近為了經濟法考試,背的

Ⅸ 哪些合同不屬於合同法的調整范圍

你好,有以下幾點
(一)行政合同。行政合同是行政主體在政府管理過程中,專推行合同政策,依法與屬相對人簽訂具有行政法上權利、義務內容的協議,以實現既定的行政目標的政府管理手段。行政合同是一種藉助合同手段實現行政職能的法律行為,其基本特點是合同至少有一方是政府管理機關,其訂立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公共利益。行政合同與合同法上的合同有明顯區別,故不適用合同法的規定。
(二)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我國勞動法專門規定了勞動合同,其目的是充分保障勞動者權益。勞動合同不同於傳統民法上的僱傭合同,它具有較強的國家干預色彩,所以,勞動法上的勞動合同也不適用合同法的規定。
(三)婚姻法、收養法及繼承法上的合同。根據我國合同法第2條第2款的規定,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而不適用合同法。這些合同主要有:婚姻法上關於結婚的規定(《婚姻法》第4條)、關於離婚的規定(《婚姻法》第24條)、《民法通則》關於監護的規定以及繼承法上關於遺贈撫養協議的合同均屬於身份上的合同,並非合同法上所稱的合同。
(四)法律規定的其他類合同。

熱點內容
公證法治平等 發布:2025-08-26 10:24:02 瀏覽:88
洛克實質法治 發布:2025-08-26 10:06:03 瀏覽:920
勞動法職工探親 發布:2025-08-26 09:54:29 瀏覽:206
丟失學生檔案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6 09:53:39 瀏覽:304
社會調查法解釋一下 發布:2025-08-26 09:45:03 瀏覽:666
15年司法解釋 發布:2025-08-26 09:08:49 瀏覽:124
北大經濟法復試 發布:2025-08-26 09:04:31 瀏覽:944
燙頭屬於道德 發布:2025-08-26 09:04:24 瀏覽:456
民法典雛形 發布:2025-08-26 08:46:17 瀏覽:975
寫的潦草的欠條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26 08:44:37 瀏覽: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