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違法不知

行政法違法不知

發布時間: 2021-01-30 17:17:42

行政法中關於行政行為不可訴的情況有哪些

《抄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襲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

❷ 行政法哪條規定政策不合法的可以撤銷

不能是抽象的政策,必須是影響到行政相對人具體利益的政策。
一、可撤銷的具體行政行為

1.行政行為違法;

2.行政行為明顯不當。

一般情況下,一經撤銷,自始無效;特殊情況下,自撤銷或確認違法之日起失效。

可撤銷的具體行政行為條件:具體行政行為違法和明顯不適當。

二、可撤銷的具體行政行為後果

在程序法上,可撤銷的具體行政行為必須經過法定程序由國家有權機關作出撤銷決定,才能否定其法律效力,有關當事人。其他國家機關和其他社會成員無權擅自否定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效力。法定程序是指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行政監督程序。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是權利救濟程序,必須經過當事人的申請和提起。行政復議機關以決定撤銷違法的和明顯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法院可以撤銷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以此消除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效力。超過行政復議的申請期限或者行政訴訟的提起期限,當事人就不能在權利救濟程序種,對具體行政行為效力提出異議。行政監督是行政系統中的法制監督,包括行政主管機關內部的監督,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監督。在監督制度的運行中如果發現具體行政行為違法,行政機關也可以主動地撤銷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成為具體行政行為的撤回。

在實體法上具體行政行為被撤銷的效力可以溯及至該具體行政行為成立之日,根據法律規定的公共利益的需要或者當事人是否存在過錯等情況也可以自撤銷之日起失效,但是當事人在撤銷決定作出之前一直要受到該具體行政行為的約束。

在處理後果上,具體行政行為因為被撤銷而喪失或者不能取得法律效力後如果相關的義務已經履行或者已經執行,能夠恢復原狀的應當恢復原狀,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由行政機關承擔賠償責任。

❸ 行政違法與民事違法、犯罪的區別是什麼

最主要的區別是違反的法律不同,通常而言,行政違法行為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民事違法行為違反了民商事法律;犯罪則是違反了刑法。比如:

1、行政違法行為:

就是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的行為。有二個違法主體,一個是普通老百姓,一個行政執法人員。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比如說闖紅燈,違反了道路交通法;賭博打架,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其他的如:破壞市容、亂貼東西、違章建築、破壞環境等,情節不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行為,都是行政違法行為。

對國家工作人員對說:如工商管理人員,對符合頒發工商執行的老百姓,故意刁難不發的,也是行政違法行為。

2、民事違法行為

這個比較好理解,就是你侵犯的對象,跟你是平等的。它不像行政違法行為,觸犯的是國家的行政管理、行政執法的行為。而是違背民事合同、民事侵權這二種行為,比如違背民事合同的行為:欠錢不還的,簽訂了合同不履行的,約定的服務不提供的;或者民事侵權的行為:堵了鄰居的排水管道的,遮擋了鄰居的窗戶等等。你跟鄰居、客戶、商家,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3、犯罪行為

就是觸犯了刑法,要被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簡單地說,就是比行政違法行為更嚴重,社會危害性更大,必須用刑罰來加以制裁的行為。比如偷了人家5萬元錢的,這里注意一點,偷錢一般是按數額大小來決定其行為性質的,比如偷了500元,就是行政違法行為,因為還達不到犯罪的立案標准;同樣的,比如打架,小打打的,也就是一個民事賠償責任;打重一點的,可能就是行政違法行為,公安處以罰款或治安拘留;如果打成輕傷以上的,那就是犯罪了。

當然,這三者之間還有其他的區別,你不是法律專業的,況且還只是8年級的學生,知道這些也就差不多了。

❹ 在行政法上,錯誤和違法的區別是什麼

錯誤是沒有抄違法,但是行政行襲為不當,或者給行政相對人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
違法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違反了有關法律,給行政相對人造成了損失。或者沒有造成損失,但是行為本身違反有關法律法規。

❺ 違反刑法、民法、行政違法的三者區別是什麼

您好!違反刑法、民法、行政法,分別須承擔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專行政責任。
三者的區別主要屬在於設立責任的依據不同:
民事責任,大多基於民事法律關系設立,雙方是平等民事主體,責任的產生主要是通過合同、一般侵權、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等事由。
行政責任,是違反了國家行政法規而需承擔的責任,是一種民對官的責任,主體之間是不平等的,比如違反工商管理條例,特許經營規定等等。本質上是行政機關對違法個體的處罰行為。
刑事責任,是最嚴重的一種責任。只有觸犯了《刑法》的犯罪行為才可能會承擔刑事責任。判定是否有罪並承擔刑事責任是法院的專署職能,其他任何機關不能行使,非經審判,不能定罪。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❻ 行政違法行為是什麼意思

行政違法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行政違法僅指行政主體的違法,廣內義的行政違法還包容括行政相對人違法。狹義說,行政違法是指行政主體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但尚未構成犯罪而依法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
這一概念反映了行政違法的三大特徵:
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的違法
1,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的違法,與民事違法和刑事違法不同,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在行政法上的違法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只有當他們以行政法主體身份或以行政法主體名義出現時,他們的違法才能構成行政違法。
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
2.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首先,行政違法具有違法性,它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侵害了受行政法保護的行政關系,因而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其次,行政違法在性質上屬於一般違法,其社會危害性較小,尚未達到犯罪的程度。
行政違法是依法必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
3.行政違法是依法必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並依照法律規定應當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

❼ 違反行政法,民法,刑事法分別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違反行政法律,民事法律,刑事法律分別要承擔刑事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專任與行政法律責任:

屬1、刑事責任,是依據國家刑事法律規定,對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的法律責任。

2、民事責任,對民事法律責任的簡稱,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根據民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或者基於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

3、行政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行政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行政責任是指因為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❽ 若發現已生效的行政法行為違法或者不當則

1、行政機關若發現自己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不當,應該做出決定撤銷回原具體行答政行為。
2、上級行政機關發現下級做出的具體行政有誤需通知做出機關予以撤銷,做出機關不予撤銷的,上級機關依職權進行撤銷。
3、法院在受理非訴行政執行案件時,發現生效的行政決定或裁決存在違法事項的,應作出不予立案通知書,以立案在審查期限內的,作出不予執行裁定書,並送達申請人。發現已經立案執行的生效的行政決定或裁決存在違法事項的,停止執行。通知申請人撤回執行申請或依法裁定不予執行。法院還可就此案向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機關或上一級機關發出司法建議。

❾ 行政違法行為有哪些

對於行政違法,不同類型的行政違法適用不同的法律規則。

(一)根據違法的程度,行政違法可以分為實質性行政違法和形式性行政違法。

前者是指不具備行政行為實質要件的行政違法,如主體不合格、內容不合法、超越職權、濫用職權等;後者則是不具備行政行為形式要件的行政違法,如行為的作出不符合法定程序、行為的表現形式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等。

區分實質行政違法與形式行政違法具有重要的法律意義。首先,從法律效力看,實質違法一般屬無效行為,從該行為發生之時即沒有法律效力,而形式違法一般屬可撤銷行為,它經有效補救可轉化為有效行為;其次,從法律後果看,實質違法所引起的法律後果主要是承擔懲罰性行政責任(如行政處罰、行政處分),而形式違法所引起的法律後果主要是承擔補救性行政責任(如撤銷違法)。

(二)根據違法的范圍,行政違法可以分為內部行政違法與外部行政違法。

前者是指內部行政主體的行政違法,如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越級指揮;後者則指外部行政主體的行政違法,如公安機關非法拘留公民。

內部行政違法與外部行政違法在救濟手段上是有區別的:內部違法僅限於行政救濟,不受司法審查;而外部違法不僅可藉助於行政救濟,還可藉助於司法救濟。

(三)根據違法的形式,行政違法可以分為作為行政違法與不作為行政違法。

前者表現為積極地作出行政法律規范所禁止的行為,如稅務機關違法徵收稅款;後者則表現為拒不作出行政法規范所要求的行為,如工商機關對企業申請營業執照不予答復。

作為違法與不作為違法均是行政法律的規范對象。就行政訴訟而言,作為違法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的對象,不作為違法同樣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的對象。

(9)行政法違法不知擴展閱讀:

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的違法

1,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的違法,與民事違法和刑事違法不同,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在行政法上的違法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只有當他們以行政法主體身份或以行政法主體名義出現時,他們的違法才能構成行政違法。

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

2.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首先,行政違法具有違法性,它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侵害了受行政法保護的行政關系,因而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其次,行政違法在性質上屬於一般違法,其社會危害性較小,尚未達到犯罪的程度。

行政違法是依法必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

3.行政違法是依法必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並依照法律規定應當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

❿ 違反刑法、民法、行政違法的區別是什麼

你好,首先我們要了解,三者的根本區別是刑法、行政法是公法,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法版律,而權民法是私法,調整平等主體間關系的法律。
公法上不能並行不同形式的處罰,即一事不再罰。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不能並罰,如果發生並罰的特殊情況,應該對處罰內容進行扣減。也就是說,刑法和行政法不能並行,那麼如果違法的話,它們之間的區別就是程度問題,構成刑事責任就是犯罪,違反行政法只是違法。
民法是私法,作用是調整平等主體間關系。可以與公法並行,比如說有人殺人了,那麼他首先要承擔刑事責任,接受國家的處罰。同時,殺人者也要承擔民事責任,比如賠償之類。那麼違反民法與違反刑法和行政法的區別就是,違反民法,只需要承擔民事責任,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權益得以恢復,不會受到國家的處罰。
希望能幫到你

熱點內容
合同法講座課程簡介 發布:2025-10-01 07:39:05 瀏覽:331
法律顧問高級合夥人 發布:2025-10-01 07:30:38 瀏覽:886
甘肅森林防火條例 發布:2025-10-01 07:25:39 瀏覽:213
2014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講義 發布:2025-10-01 07:25:38 瀏覽:470
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504 發布:2025-10-01 07:01:42 瀏覽:262
澳洲法學院 發布:2025-10-01 06:59:25 瀏覽:587
疫情對勞動法 發布:2025-10-01 06:52:32 瀏覽:23
法律顧問聘應合同 發布:2025-10-01 06:51:39 瀏覽:577
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障是 發布:2025-10-01 06:45:21 瀏覽:860
法治的基本含義與要求 發布:2025-10-01 06:42:48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