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治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行政法治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1-30 17:43:57

行政法的核心是規范什麼

行政法的核心是規范行政權。

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版組織法權、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1)行政法治的核心內容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行政法的產生:

1949年新中國宣告成立,至1956年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這個時期,制定和頒布了相當數量的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法令等,對國家行政機關的組織、職權及對社會、經濟、文化等各種事務的管理任務、規則和管理方式作出相應的規定。

為新政府進行各個方面的行政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法規范。雖然立法司法、行政職能沒有嚴格地區分開來,全部統一在「中央人民政府」之下,雖然在法規范制定過程中黨政合一、政府主導的現象比較突出。

但是,法制建設的重要性顯然受到了重視,並且,大量的法規范乃至相關的命令、指示、決定等,一般都能得到較好的遵守和普遍的執行。

❷ 行政機關組織法的核心內容是

1、行政組織法 2、行政救濟法3、 行政行為法 是從理論上對行政法的一種理性分類內。行政容組織法是對行政組織內部機構的設置以及內部組織權力的規定。
行政救濟法則是對行政行為(具體行政行為)產生的對行政相對人的違法行為的救濟(復議和訴訟)。
行政行為法則是度行政組織的行為的規定(可以分為具體行政行為和抽象行政行為)。
三者的邏輯關心是: 權能的設置--權能的運用--權能違法的救濟。 當前我國在行政組織法方面還很欠缺 導致行政機關的職權不明確 問題很大。 所以說 行政組織法的核心應該是 關於行政機關的職權。。。。

❸ 我國行政管理法治化的主要內容 是什麼

行政管理法制化主要內容是通過法律對國家行政管理的各項活動、各個環節進行調節和規范,將行政管理的一系列技術方法、協調手段、行為方式、步驟和程序法律化,為國家行政管理提供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
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是運用國家權力對社會事務的一種管理活動。也可以泛指一切企業、事業單位的行政事務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統是一類組織系統。它是社會系統的一個重要分系統。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政管理的對象日益廣泛,包括經濟建設、文化教育、市政建設、社會秩序、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等各個方面。現代行政管理多應用系統工程思想和方法,以減少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的支出和浪費,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行政法治原則主要包含以下三項內容:
1、行政行為必須具有法律依據。行政機關只能在法律授權的范圍內採取行動,這是行政法治原則的根本要求。對於公民而言,只要法律未明文禁止,就可以自由行動,而無須法律授權。但是,對於行政機關來說,則沒有這種自由,而必須嚴格遵循「凡法律所未允許的,都是禁止的」規則。這是行政行為與公民個人行為的最大區別。唯有如此,才能使行政機關職責清晰、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行政機關的許可權(包括事務、時間和地域三方面),主要規定在憲法、法律等成文法之中,當成文法規定不明確時,行政法院根據法的一般原則對成文法的規定進行補充和解釋。行政機關不得超越法律規定的許可權范圍自由行動,否則,構成「無許可權」。無許可權行為是最為嚴重的違法行為,在越權之訴中,「無許可權」是行政行為被撤銷的首要理由。但是,如果無許可權機關所作出的行為,屬於羈束行為,且該行為的內容符合法律規定,有管轄權的機關在同樣的情況下也只能作出同樣的決定,行政法院對這種行為並不撤銷,因為撤銷該行為「並不影響行政決定的結果和當事人的利益,而徒浪費訴訟時間。」
2、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要求。行政法治不僅要求行政行為的存在須有法律依據,而且進一步要求行政行為的實施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方式、程序和目的。也就是說,行政法治要求行政行為過程必須合法。唯有如此,才能實現法律對行政行為全程的監督和控制,使行政權在法律所設定的軌道上運行。但是,我們不能把行政法治的這一要求,簡單理解為行政機關只能機械地把法的抽象原則適用於具體事件而沒有任何斟酌選擇的餘地。行政行為有羈束行為和自由裁量行為之分,它們受法律制約的程度上是有所區別的。但是,二者都必須受制於法律這一點是共同的,不可動搖的。根據行政法治原則,行政行為必須符合如下法律要求:
第一,形式合法。形式合法是指行政行為的方式和程序符合法律的規定。法律往往出於不同的目的和考慮對行政行為規定不同的形式和程序,比如行政條例的咨詢、討論和公布程序,行政處理的說明理由和書面形式等。由於法律規定的大部分形式和程序是出於保障相對人權利的考慮,因此行政機關必須遵守,否則行政法院將宣布該行為無效。但是,出於行政效率的考慮,行政法院對於形式違法的行政行為也並不是一概予以撤銷,而是根據形式違法的具體情況分別作出撤銷、不予撤銷和補正等不同形式的靈活處理。
明確的管轄權與合法的形式共同構成了控制行政權行使的主要條件,無許可權和形式上的缺陷是國家參事院(最高行政法院的前身)撤銷行政決定的最初的兩個理由。在當代的法國,形式和程序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視,因為「手續不僅限制每個公務人員的權力,也使每個公務人員受到其他公務人員的制約和補充。」 比如,法國在 1978 年公布實施了《改善行政機關與公眾關系法》, 1979 年公布實施了《說明行政理由及改善行政機關與公眾關系法》, 1983 年又公布實施了《行政機關與其使用人關系法令》等單行的行政程序法。
第二,目的合法。行政行為的目的合法也是行政法治原則的重要內容。首先,任何行政行為都必須符合法律的一般目的,即必須以實現公共利益為目的,而不能出於以私人或黨派或者所屬團體的利益。例如,當某家旅館與市長的某個親戚開辦的旅館形成競爭時,該市長不得以危害公共秩序為借口關閉該旅館。其次,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授權的特別目的。例如,在 1875 年的巴利塞訴省政府一案中,行政法院撤銷了省長作出的關閉 巴利塞 先生的火柴場的決定,理由是該行為的目的不是法律與規章授予他權力時要保障的目的,而是為了維護國家財政部門的利益。
行政行為的目的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是行政法治原則進一步深化的表現。在法國行政法治進程的初期,只要一種行政行為是由具備法定許可權和資格的行政機關依據法定的方式和程序作出的,行政法院就會認定該行為合法,而不問該行為的目的和動機是什麼。隨著行政法治的進一步發展,行政法院發展了濫用權力的理論,根據該理論,行政法院可以審查行政行為的目的和動機。如果行政行為的目的和動機不符合法律規定,該行為將被行政法院以濫用權力為由予以撤銷,從而使每一項行政行為都處於行政法院的監督和控制之下。行政法院對行政行為目的和動機的審查極大地擴展了行政法治原則的內容,狄驥認為這導致了自由裁量行為概念在公法領域的消失。
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除了要求行政行為的形式和目的合法之外,還要求行政決定的內容和法律根據合法。
3. 行政機關必須以自己的積極行為來保證法律的實施。行政法治有兩層含義:消極的行政法治和積極的行政法治。消極的行政法治要求行政行為不得違反法律規定的許可權、方式、程序和目的。積極的行政法治要求行政機關以自己的積極行動保證法律的實施,這是法國行政法治原則的最新擴展。
根據積極行政法治的要求,不僅行政機關拒絕作出實施法律的具體行政處理決定構成不作為的違法,而且當法律和上級機關條例要求行政機關必須制定條例,而行政機關不履行該義務的行為同樣也是違法的。法國最高行政法院在 1959 年的一個判決中聲稱,行政機關在情況需要的時候如果未制定有效的條例來維持秩序,就是違反法律。 1969 年,最高行政法院又重申了上述觀點:當制定行政條例為實施某個法律所必要時,行政機關有義務制定這個條例。

❹ 行政法的核心是什麼

核心是規范行政權。

❺ 政府法制的核心是什麼

首先,也是最關鍵的,就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國。
其重點在於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建設服務型政府,具體包括以下五方面工作:
把貫徹《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各項工作向縱深推進。提高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完善和推行科學民主決策機制,繼續加強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探索健全行政復議體制,加強行政復議能力建設,繼續嚴格實施行政許可法。不斷完善行政執法體制,嚴格規范行政執法,進一步強化行政監督,推行依法行政的考核和報告制度。

繼續加強和改進政府立法工作,進一步提高政府立法質量。把立法的重點放在改善民生、推進社會建設、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方面。同時,繼續加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規范和監督權力運行等方面的立法。進一步擴大公眾參與立法的程度,不斷創新公開徵求意見的形式,提高公眾參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切實完善行政決策機制。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未經合法性審查或者審查不合法的,不得作出決策。健全行政決策程序,完善重大行政決策聽取意見制度,推行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制度,堅持重大行政決策集體討論制度。落實行政決策責任追究制度,堅決制止和糾正超越許可權、違反法定程序的決策行為。

嚴格行政執法,切實提高行政執法水平。進一步完善和落實規范行政執法的各項制度,深入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行政執法評議考核,規范行政裁量行為,嚴格落實責任追究,促使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嚴格履行職責,及時查處安全生產、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違法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加強行政執法隊伍管理,全面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素質,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

建立健全行政機關解決民事糾紛的制度和機制。進一步完善行政機關對民事爭議的調解制度,科學合理界定行政調解范圍,規范行政調解行為,積極探索行政機關簡便、有效裁決民事糾紛的制度和機制,充分發揮行政機關在解決民事糾紛特別是因民事糾紛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和突發事件中的作用。

❻ 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社會主義法制的核心內容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執法必究。

熱點內容
合同法講座課程簡介 發布:2025-10-01 07:39:05 瀏覽:331
法律顧問高級合夥人 發布:2025-10-01 07:30:38 瀏覽:886
甘肅森林防火條例 發布:2025-10-01 07:25:39 瀏覽:213
2014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講義 發布:2025-10-01 07:25:38 瀏覽:470
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504 發布:2025-10-01 07:01:42 瀏覽:262
澳洲法學院 發布:2025-10-01 06:59:25 瀏覽:587
疫情對勞動法 發布:2025-10-01 06:52:32 瀏覽:23
法律顧問聘應合同 發布:2025-10-01 06:51:39 瀏覽:577
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障是 發布:2025-10-01 06:45:21 瀏覽:860
法治的基本含義與要求 發布:2025-10-01 06:42:48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