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3勞動法的基本原則

3勞動法的基本原則

發布時間: 2021-01-30 19:53:56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

先提請仲裁
不行
就去起訴
肯定能夠要回工資的

❷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是

(一)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原則
(二)三方性原則
(三)勞動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 
(四)勞動法主體利益平等原則

❸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的特徵是什麼

(1)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是指貫穿勞動法律規范,集中體現勞動法的本質和基版本精神的權,為勞動法調整勞動領域的社會關系所應遵循的基本准則。 (2)勞動法的基本原則特徵主要包括: 第一,全面涵蓋性。勞動法基本原則既然是基本原則,就應該具有基礎性地位,應該貫穿於勞動立法、守法、執法、司法等全部環節,得到普遍遵循。 第二,權威性。勞動法基本原則既然是法律原則,就要有一定的高度和地位,所以,勞動法基本原則是高於勞動法律規范的,具有高度的權威性。 第三,相當強的穩定性。勞動法基本原則應當具有穩定性,只要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以及勞動關系未發生根本性變化,其一經確定便不應隨便發生變化,即使是社會經濟體制改革時期也是如此。

❹ 我國《勞動法》的基本宗旨、基本原則是什麼

宗旨: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原則:勞動權平等原則、勞動自由原則、傾斜保護原則

❺ 什麼是勞動法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合同的基本原則主要是:一、平等原則: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版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二、自權願原則: 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三、公平原則: 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四、誠實信用原則: 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五、權利濫用禁止和公序良俗原則: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❻ 簡述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有哪幾項

勞動關系協調的合同化原則;
勞動條件的基準化原則;
勞動者保障的社會化原則;

❼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條勞動來者享有平等就業和源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❽ 簡述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有(1.勞動關系協調的合同化原則;2.勞動條件的基準化原則;3.勞動者保障的社會化原則)。

供參考。

❾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及具體內容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包涵在整個勞動法體系之中,集體體現勞動法的本質和基本精神,貫穿於勞動法的立法、執法、司法的全過程的總的指導思想和根本准則。它是勞動法的核心和靈魂。(一)勞動權利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勞動是公民的權利,即我國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從事勞動的同等權利。這對公民、用工單位和國家都有特定的法律意義。對公民來說,意味著享有包括就業權和擇業權在內的勞動權。對用人單位來說,意味著必須盡可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平等地錄用符合錄用條件的職工,履行提供社會保險、就業服務、職業培訓等方面的應盡職責,並且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礙公民勞動權的實現。對國家來說,意味著應當為公民實現勞動權提供保障。 勞動也是公民的義務,這是憲法的規定,也是從勞動尚未普遍成為人們生活第一需要的現實和社會制度的要求出發提出的。對公民來說,勞動的義務意味著必須以勞動作為謀生手段,在積極爭取國家和社會提供的就業機會的同時,努力通過自謀職業、自願組織就業等方式為自己創造就業機會,並在勞動崗位上履行各項義務。對用人單位來說,意味著有權組織職工參加勞動,並要求職工遵守勞動紀律和完成勞動任務。對政府來說,意味著應當採取各種措施,促使公民以勞動作為其獲取生活主要來源的基本手段;禁止或制裁非法的不勞而獲行為。 (二)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原則 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歷來是各國勞動法所奉行的主旨。勞動者權利的內容相當廣泛,包括勞動權、獲取勞動報酬權、勞動保護權、休息休假權、職業培訓權、物質幫助權、參與企業民主管理權等。勞動法應當以具體落實憲法中關於勞動者權益的規定為己任,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應當是偏重保護、平等保護、全面保護和最基本的保護。 所謂偏重保護,即勞動法在對勞動關系當事人雙方都給予保護的同時,偏重於保護在勞動關系中事實上處於相對弱者地位的勞動者。這就要求,在勞動法應當以保護勞動者權利為立法本位,更多地體現勞動者權利和用人單位的義務,把保護勞動者作為首要任務。 所謂平等保護,即全體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都平等地受到勞動法的保護。其涵義和要求包括兩個層次:(1)各種勞動者的平等保護。對於不同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職務以及在不同所有制性質的單位工作或用工形式等不同的各種勞動者來說,在勞動法上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禁止對任何勞動者在勞動方面的歧視。(2)對特殊勞動者群體進行特殊保護。例如,婦女勞動者、未成年勞動者、殘疾勞動者、少數民族勞動者、退役軍人勞動者等。特殊勞動者群體除了受到勞動法給予的各種一般保護外,其特殊利益還受到勞動法的特殊保護。這種特殊保護是對一般性平等保護的必要補充,旨在使特殊勞動者群體的特殊利益與一般勞動者的共有利益一樣受到平等保護,因而並不違背平等保護的精神。當然,關於特殊勞動者群體及其特殊利益的界定,關於特殊保護的措施和限度的確定,必須以法律為依據。 所謂全面保護,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無論是財產權益還是人身權益,無論是法定權益還是約定權益,無論其內容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等哪個方面,無論它存在於勞動關系締結以前、締結以後或終止以後,都要置於勞動法的保護范圍之內。 所謂最基本保護,即是對勞動節的最低限度保護,也就是對勞動者基本利益的保護。在勞動者的利益結構中,維持勞動力再生產所必須的人身安全及健康、基本生活需要等利益屬於基本利益,對勞動者的意義最重要,保護勞動者首先就是要保護勞動者的基本利益。 (三)勞動法主體利益平衡原則 勞動法主體主要包括國家、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勞動法主體利益平衡就是要求盡量實現這三方利益的平衡。勞動法的立法宗旨從根本上說就是為了實現勞動法主體三方權益的平衡,勞動法的具體條文應在充分考慮、衡量了三方主體利益之後確定

熱點內容
合同法講座課程簡介 發布:2025-10-01 07:39:05 瀏覽:331
法律顧問高級合夥人 發布:2025-10-01 07:30:38 瀏覽:886
甘肅森林防火條例 發布:2025-10-01 07:25:39 瀏覽:213
2014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講義 發布:2025-10-01 07:25:38 瀏覽:470
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504 發布:2025-10-01 07:01:42 瀏覽:262
澳洲法學院 發布:2025-10-01 06:59:25 瀏覽:587
疫情對勞動法 發布:2025-10-01 06:52:32 瀏覽:23
法律顧問聘應合同 發布:2025-10-01 06:51:39 瀏覽:577
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障是 發布:2025-10-01 06:45:21 瀏覽:860
法治的基本含義與要求 發布:2025-10-01 06:42:48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