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官經驗小結
在司法審判中,據以認定案件情況的事實。又稱證據事實。證據事實的表現形式,如證人證言、物證等,也稱證據,又稱證據來源、證明手段。訴訟證據與科學研究或日常生活中的證據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是納入國家訴訟活動的范圍,並受國家的訴訟法規范所調整和制約。
2. 法院實習個人小結200字
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學校要求社科類的學生參加暑期社會實踐,作為法律系的大一新生,我有幸來到我們龍岩中院經濟庭實習,受到了經濟庭的前輩們熱情的傳幫帶,我通過為期?兩個星期的實習,獲得了一些初淺的體會。
剛進大學校門,就接受了這份新鮮而有挑戰性的社會實踐活動,感覺到很能鍛煉自己的能力和增強自己的勇氣,畢竟己經開始嘗試著用天真的思想去觸摸這個社會。盡管有些思想和觀點?還比較稚嫩和單純,但畢竟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進法院實習後,我虛心地向法官們學習,並與他們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積累了一些社會經驗,這是在學校和課本上學不到的,讓我終生受益。與此同時,我也看了許多實際案例和一些專業書籍與雜志,讓我初步地進入了角色。
聽說其他同學在律所實習的都比較閑,基本沒有什麼可做的。我覺得和他們相比,我還是很幸運的,雖然接觸的東西不是很多,但是負責帶我的實習老師們都很耐心地指導我、精心地為?我答疑解惑,讓我學到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本領——
一開始實習的時候,我就旁聽了庭審,了解到法庭審判的大致流程;通過整理卷宗、翻閱案例、合議庭筆錄、退一審卷宗等都讓我逐漸熟悉了法院的實務操作。通過實習,讓我了解了本專業在實際中的應用,將理論用於實踐中,這樣才能使我今後更?好地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加深對本行業的了解,為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較好的基礎。
比如整理卷宗,這個是我在以前的學習中沒有接觸過的,鑒於卷宗將成為永久性的檔案,在整理前我都問得很仔細,然後做得很認真,整理完後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盡管做的事情都?比較微小、繁雜,而且第一次上手,但每一件看似平凡瑣碎的小?事都蘊藏著豐富而深刻的學問,特別對於法律這門彰顯公平與正義的學科,每一個細微的環節都事關當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我在處理每個細節時都抱著「處處小心,時時留意」的態度,虛心?地向法官們請教,他們也不厭其煩地對我進行傳幫帶,使我從中?受益匪淺,同時我也深深地明白了作為一名法律人身上所肩負的?崇高使命與社會責任,我為將來能成為其中的一員而感到無比地?驕傲和自豪,但更感到重任在肩,任重而道遠……
再如旁聽庭審,庄嚴的法庭,神聖的氛圍,嚴格的程序,激烈的辯論,無不折射出審判的嚴肅和公正,幾乎每次都能帶給?我心靈的震撼和靈魂的洗禮,我深刻地體會到:法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僅有基本的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它更需要?的是實務操作、辦案經驗和社會閱歷,作一名法官不僅需要有獨?立的法律人格,更需要有崇高的法律素養。作為剛跨入法律門檻的freshman,我們有激情、有干勁,但是我們在擁有這些年輕財?富的同時,缺乏經驗與理性是我們的致命弱點,我們有時對於案?件的庭審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有時過於感性和頭腦發熱,甚至會因為當事人情緒的波動而產生惻隱之心,這些都是我們在法律?職業化的過程中需要克服與避免的——
我們還需要一個冷靜的頭腦和一顆正直的心,我們的心中必須時時都有一桿天平,公平與正義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我們永遠的精神目標和價值追求!
在實習中,經濟庭法官們任勞任怨的敬業和實干精神,剛正不阿、執法如山的嚴正品格,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良好節操,深厚的法學底蘊,豐富的法律知識,廣泛的社會經驗和高超的駕?馭庭審的藝術……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們的身上閃爍著法治文明的光芒,寄託著百姓群眾的法律信仰。尤其是經濟庭?處理的案件,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有關經濟犯罪的案?件都事關當事人的切身經濟利益,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因此法?官們作出最後的判決與裁定都慎重萬分,充分考慮到當事人的利益要求,權衡利弊,以求達到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記得我在法理課上曾學過:法律是社會的調節器,而法官?則是社會疾病的療救者。經濟領域是一個不斷創新、與時俱進。學無止境的領域,更是一個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的世界,因此相比之下,經濟庭的法官們要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學習日新月異的法律業務,轉研審判藝術,探尋司法規律,而且還要面對物慾的誘惑而忠誠奉法,全身心地追求公平與正義,永遠保持性情的冷靜與人格的獨立,他們需要更超脫的精神境界與價值追求,這些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本色都是我今後要努力培養與塑造的,只有這樣,我才能時刻准備著接受漫漫法律人生中一切困難和挫折的考驗與挑戰!
比較慚愧的是:我常常要人帶者和教著做事情,給經濟庭的法官們帶來了不少的麻煩,但是他們都循循善誘、不厭其煩地?耐心指導,使我得到了最大的訓練,同時讓我也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比如:在最短的時間內就一件事情,問一些必要的問題,避免出現一些可能的結果時而不知道怎麼處理。
在實習期間,我能主動配合實習部門開展有關法律業務的工作,認真收集和整理有關資料,作好實習日記。在這兩個星期?的實習過程中,我對法院的業務有了初步的了解,對促進今後專業課程的學習起了一個很大的作用。然而,由於我們的專業課程?才剛剛開始,許多專業知識還沒有學到,但我相信,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在老師的指導下,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實習結束了,但我感覺並不是那麼輕松似的,我覺得自己面臨著更多的壓力與挑戰。一切都得從頭開始,一切還得靠自己。實習時曾不斷告訴自己:在今後的大學生涯中必須要更加努力讀書,學好一些實實在在的本領,塑造好自己的法律人格和法律修養,這樣才有資格立足於法律事業中。
我一直很喜歡這樣一句話:人生因為經歷而美麗。我想在?法院實習的這段工作經歷將永遠成為我記憶中一抹靚麗的色彩,因為它教我懂得了如何獨立地生活,如何憑借法律人的智慧和真誠贏得他人的尊敬和信賴,如何盡己所能關心需要幫助的人……我成長了,也成熟了,這里包含了我的努力與付出,但我更要感?謝我們龍岩中院,因為她給了我這次機會;還要感謝經濟庭的所有前輩們,因為他們給予了我很大的信任、幫助與肯定;感謝我所遇到的所有好心人,因為他們的鼓勵與幫助……
如果我有魔法,我要讓全世界看到我熱忱而感激的心,我有魔法嗎?沒有。所以我只能把「謝謝」在心中默念。
如果經歷也是一種積累,那麼這兩個星期無疑使我變得自信而富足,經歷是一種積累嗎?是的。所以,第一次的法院實習?將成為我一生的寶貴財富!
3. 行政法官與行政法法官的區別
這對概念應該是美國行政法的概念,英國行政法里似乎沒看到。
我們常說的美國行政法官,在建立這種制度時即在1946年聯邦行政程序法中,被稱為聽證官(Hearing Examiners)後改稱為行政法法官(Administrative Law Judges,簡稱為ALJs)。由於聯邦行政程序法適用於聯邦行政機關,所以聯邦行政法法官是聯邦行政機構系統內的聽證官員。行政法法官的權力、職責都由聯邦行政程序法界定,但使用行政法法官的行政機關,其授權法和程序規則也可以對行政法法官的權力、職責做出專門規定。
在聯邦機構中還有另外一種聽證官,稱為行政法官(Administrative Judges,簡稱為AJs〕兩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法律地位上有較大差別:第一,行政法法官的獨立性和公正性,受到聯邦行政程序法所確立的「功績選任」制度的保護。具體說來,行政法法官由美國人事管理署負責考試管理,僱用他們的行政機關如果對其工作不滿意,只能向功績制度保護委員會提交相關建議:免職、停職、降級、降薪或30天之內的強制性休假,以及相關事實;功績制度保護委員會在本委員會的行政法法官舉行正式聽證後,按記錄做出決定。而且行政法法官的工資是由人事管理署決定的,而不是由僱用他們的行政機關決定的。行政法官就不同了,由於行政法官不是行政程序法規定的,在法律上,他們從屬於僱用他們的行政機關,其獨立性不如行政法法官。第二,行政法法官所主持的是行政程序法所規定的正式聽證;行政法官則由於處於聯邦行政程序法規定之外,所以主持的聽證程序都在聯邦行政程序法規定之外,數量更大,且主持的聽證從類似於行政程序法規定的正式聽證到沒有上訴權的非正式聽證,形式多樣。雖然行政法法官與行政法官有區別,但從職能上說兩者又是相似的:他們都是主持聽證的聽證官,在聽證後做出初步裁決,再由行政機關首長做出本機關的最終決定。如果在行政機關的預訂期限內,該初步裁決沒有被復審或上訴,該裁決就成為該行政機關的最終裁決。
到底什麼樣的標准決定使用行政法法官還是行政法官呢?國會在制定單行法律時會考慮兩者的區別、案件的性質等特定因素決定,例如在社會救濟部門,補助案件是由行政法法官聽證,而在退伍軍人事務部,則由行政法官主持聽證和做出初步裁決。目前在聯邦機關中有32個機關共僱用著1200名行政法法官,這一數字是聯邦法官的兩倍;行政法官的數量則是行政法法官的兩倍,大約有2400多名。
在聯邦機關中,社會救濟部門是僱用行政法法官的大戶,其他部門還有勞工部、國家勞動關系委員會、聯邦能源規則委員會、職業安全健康復審委員會、聯邦礦山安全健康復審委員會、內務部和美國海岸衛隊,等。
在聯邦行政機關中作行政裁決聽證工作,卻又沒有冠以行政法官之名的還有審查員(Claim Examiners〕、聽證官(Hearing Examiners)。但在聯邦行政裁決系統中占據主要位置的仍然是行政法法官和行政法官。
擔任行政法法官一般要求要有七年律師經驗,並要求此間以某種資格參加過涉及行政法、行政訴訟的正式聽證;其工資起點為年薪49401美元,最高可達到89265美元;而且對行政法法官無工作年齡限制,現在美國的行政法法官平均年齡是58歲,許多行政法法官工作到80歲;另外不管是什麼法律院校畢業,考試是一樣的,加之任職後的保障,所以行政法法官也是競爭很激烈的法律行當之一。
擔任行政法法官的程序,簡單地說包括:考試-通過後列入《登記》(登記是按考試成績高低排列)-行政機關需要行政法法官時,到人事管理署-人事管理署以「三人原則」送選登記中名列前三名的人-行政機關在三人名單中選擇。行政法官是另一個系統,行政機關或者自己招聘,或者到一個由兩個部門組織的名單中去挑選。
4. 什麼是「行政法官」,具有什麼條件可以稱之為「行政法官」
法官就是法官,沒有行政法官這個說法,只有法院行政庭的法官。
5. 當行政庭的法官,是不是要有很高的專業知識和高度的責任感
是,本身做律師就得有很高專業知識和高責任感了了,何況是法官。
6. 2013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中招考初任檢察官法官,行政執法工作算兩年法律經驗嗎,必須得是做律師的經驗嗎
您好,華圖教育為您服務。
「從事法律工作」,主要包括:從事國家和地方的立法工作;審判、檢察工作;公安、國家安全、監獄管理、勞動教養管理工作;律師;法律教學和研究工作;黨和政法委員會以及政府部門中的法制工作等。
(1) 「政府部門中的法制工作」是指縣級以上政府的法制辦,不包括政府內設機構如水利局、工商局等部門的法規處(室)。
(2) 「法律教學研究工作」是指在院、校和研究機構從事某類法律課程或法律問題的教學或研究工作,不包括在行政綜合部門的工作。
(3) 「律師」是指取得律師資格和律師執業證,從事法律工作的人員。取得律師執業證之前的實習律師工作期間不計入法律工作經歷時間。
(4)在公證處、仲裁機構和政府機關其他法律部門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律師執業證(如公職律師執業證等),才能視為從事法律工作,法律工作經歷時間從取得律師執業證時起算。
(5)在司法所、司法局和司法廳等司法行政部門工作的人員,其中擔任領導班子成員(局長、廳長等)的,考慮到其分管工作會涉及監獄管理或勞動教養工作,可以視為具有法律工作經歷;其他人員要按照全國人大法工委解釋中列舉的工作部門掌握,即必須從事監獄管理和勞動教養管理工作。
如有疑問,歡迎向華圖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7. 2010年行政工作總結及計劃怎麼寫
可以借鑒一下下面這個
我區司法行政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導下,在區人大的法律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下,在區各相關單位、社會各界的有力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努力營造和諧團結、爭先創優的工作氛圍,積極發揮司法行政職能作用,經過全區司法行政幹部的共同努力,今年以來我區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社區矯正工作方面:在省內率先建立並運行「鼓樓區司法局社區矯正電子監控平台」。法律援助工作方面:在司法局增設區法援中心接待室;在區管20個律師事務所設立了法援工作站;新成立了「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師管理方面:籌建成立市律師協會鼓樓聯絡組辦公室。公證服務方面:1-10月公證收費218.07萬元,同比增長20%以上;擴大公證處受理場所,改建公證處檔案室。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方面:順利完成「五五」普法驗收;新開通了手機普法簡訊群發平台;加強了區司法局網站和普法網站的更新,刊發《鼓樓司法》22期、《依法治區工作簡報》6期。人民調解工作方面:制定區調解組織考評和調解員績效考核辦法,進一步落實人民調解工作機制,成立了鼓樓區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隊伍建設方面:10街鎮配齊了副科級司法所所長,新招收5名社工、4名專職調解員,制定了社工績效考核辦法。
一、業務工作方面
(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上半年,我區組織開展「五五」普法區級自查和迎檢工作,由區四套班子有關領導帶隊,並邀請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分成3個組,對10個街鎮、10個社區、17個機關單位、1所學校、1個企業單位進行檢查驗收,並認真分析存在問題,積極抓好整改。對「五五」普法期間形成的圖文資料進行了整理,形成了131卷普法依法治理軟體資料,製作反映我區「五五」普法工作的光碟200張,組織相關部門製作、展示體現我區各個部門普法風貌的展板100多面,選送了區工商局、溫泉街道、延安中學、慶城社區作為省、市檢查單位,並於5月28日順利通過市檢查組驗收,基本完成「五五」普法各項任務。
另外,加強了鼓樓政務網普法網頁的更新工作,每月對各司法所、各科室信息報送情況進行通報。編發《鼓樓司法》20期,《依法治區簡報》4期。區數字辦支持我局開通了手機普法簡訊群發平台。
各司法所也積極協助街鎮黨工委(黨委)、辦事處(政府)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區重點工程建設、信訪問題處置等發揮法律參謀作用。
(二)人民調解工作
1、建立區醫患糾紛調處機構。根據榕委政發電【2010】17號《關於建立第三方調解處置工作機構的緊急通知》要求,成立「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負責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的醫患糾紛。辦公場所設在安泰街道原辦公樓2層,配備了電腦等基本辦公設施,並撥出經費對辦公場所進行適當修繕。還招收1名醫患糾紛專業調解員,與十個街鎮調解工作室專職人民調解員一起值班,負責接待、解答咨詢、調解等工作。
2、強化基層人民調解工作。堅持「調防結合,以防為主」的方針,進一步健全完善了社區、街鎮調解網路。組織各司法所以防激化為主要目標,切實加大世博會、國慶前後等敏感時期民間糾紛排查化解力度,重點加強對關系民生、久拖不決的糾紛的排查化解、監測報告,重點梳理因民間糾紛引發的越級上訪、重復上訪問題,析因定法,組織律師、專業調解員等依法化解。對疑難、重大、群體性的矛盾糾紛,街居調委會可提出申請,區法援中心指派法律援助律師參與調解工作。由區法院法官授課,舉辦了街鎮、社區調解骨幹培訓班。2010年1-10月,我區共排查調處民間糾紛403件,調解成功395件,調解率100%,調解成功率98%。
3、健全安置幫教工作。進一步做好摸底登記和幫教。一是將試用的十個社工派到各司法所,並藉助志願者工作力量,各所對轄區的刑釋解教人員進行全面摸底,做到底數清、情況明,適時掌握動態。二是與正規、合法、規模較大的就業中介機構聯系,藉助其資源,幫助有就業需求的刑釋解教人員就業,中介費由安置幫教專項經費開支。近五年刑滿釋放人員和近三年解教人員登記在冊的有407多人,符合低保條件的17人全部落實了低保。從事個體經營和其他方式安置的有368人,安置率達90.7%。
(三)法律服務工作。
1、律師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區管20家律師事務所的年檢。二是辦理律師事務所設立審批2件、律師執業登記審批18件。三是辦理區管104名律師執業變更審批、律師所地址、合夥人變更審批77件。四是辦理公民代理審批60件。五是在每個月區領導接待群眾信訪日,我們都從區屬的律師事務所中,派出律師參與信訪接待,引導上訪群眾走法律渠道解決信訪問題。六是檢查了區屬20家律師事務所行風建設情況。隨機抽取了各律師事務所部分當事人的聯系方式,將向其發放意見征詢表,征詢當事人對律師所及其律師提供法律服務情況的意見,進一步加強對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的日常監督。
2、公證處工作
除日常公證業務外,公證處緊緊圍繞區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開展公證法律服務,如在公正舊屋區改建項目,賢南路、東水路、道山路道路項目,烏山西路鳳湖片拆遷項目,溫泉公園項目等中,我區公證處都積極配合,及時辦理證據保全、現場監督等公證業務,在法律程序上保障區重點工程的順利進行;向面臨拆遷的群眾及企事業單位人員宣傳公證知識和《婚姻法》、《繼承法》等相關法律,幫助他們分析問題,提出繼承、分析、分割、贈與等相關的公證方案,化解他們的內部糾紛,在法律服務上促進拆遷等中心工作、重點工作的順利進行。還積極組織開展「公證進社區」活動,如與東街街道軍門社區開展對口聯系,定期開展《公證法》宣傳、現場受理,方便社區群眾辦理公證事務。
今年1-10月,辦理各類公證2526件,其中國內民事公證 1989件、涉外民事公證537件。收費218.07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0%以上。
3、法律援助工作
繼續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務」主題活動:一是適當放寬經濟困難的審查標准,及時滿足困難群眾、邊緣群眾對法律援助的需求。將農民工、零就業家庭、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企業下崗職工、生活困難的被征地農民以及新失業人員等列入重點援助對象。二是與區法院密切配合,做好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律援助工作。繼續做好《法律援助證》的發放工作,對持證人免除經濟困難審查。對情況緊急或者即將超過仲裁或訴訟時效的法律援助事項,可以先行受理。三是引導和幫助當事人依法在案件管轄所在地申請法律援助。對於簡單案件,引導受援人盡量採用調解方式解決糾紛,減輕訟累。四是在司法局底層設置了專門的接待場所,配備了電腦等辦公設施,聘請了法律援助志願者律師參與接待,並向社會公布咨詢電話,方便群眾咨詢和申請法律援助。五是今年「八一」建軍節前夕,開展「法律擁軍」活動,在鼓樓區武裝部掛牌成立了「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法律援助工作站」。
今年1-10月,我區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86件,其中民事30件、行政1件、刑事55 件;法律援助咨詢600多人次。
4、「148」法律服務工作
通過深入開展「三比」活動,加強了「148」規范工作,真正兌現「四必」承諾,確保了電話暢通、答復明確、服務到位,全面提高了服務質量和整體形象。連續獲得區政務大廳「優質服務」流動紅旗。據統計,今年1-10月解答電話咨詢123件,接待來訪293人次。
(四)社區矯正工作
鼓樓區自2009年3月啟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以來,累計接收社區矯正對象243名,已解除矯正的有70名,現在冊監管173人,社區矯正對象無一重新犯罪。在省內率先建立並運行「鼓樓區司法局社區矯正電子監控平台」,對首批28名矯正對象試點實施電子監控。有力地提升了監管水平,提高了監管的效率,為矯正對象的考核、評議、解教等提供了扎實可靠的電子數據依據,同時,也強化了對基層司法所社區矯正工作開展情況的監督。
我區社區矯正工作得到媒體關注。《福建日報》10月13日法治版、11月4日IT在線版分別刊登:「鼓樓在全省率先試點社區矯正電子監控」、「社區司法矯正有了智能平台」;10月25 日,《福州日報》黨報熱線·社會新聞版以「從『人盯人』到『電子圍牆』」為題報道我區在閩率先試行社區矯正「電子圍牆」 。
還得到上級業務部門領導的充分肯定。10月9日、26日,省司法廳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工作辦公室肖仁輝主任、廳辦公室朱一心副主任,市司法局俞建春局長、方振榮副局長等領導,省數字辦施友連處長先後專門來我局調研「鼓樓區司法局社區矯正電子監控平台」建立、運轉情況,並給予充分的肯定。
二、隊伍建設方面
一是努力營造我區司法行政系統全體工作人員團結穩定、各盡其能、和諧相處的新局面。二是以行風建設和效能建設為抓手,樹立良好的隊伍形象。現全區十街鎮司法所均配備副科級所長,配備率達100%,近期還將增加4名司法助理員,其中公務員招收2名,省內公務員中遴選2名。此外,經區政府同意,我局新招收5名社工,社工總數達到19名。補充了3名街鎮專業調解員,新招收1名醫患糾紛專業調解員。我局還採用招募社區矯正志願者、人民調解志願者以及高校畢業生實習等方式作為司法所工作力量的補充。
三、制度建設方面
新制定了《鼓樓區法律援助中心辦案補貼標准暫行規定》,修訂了《法律援助中心案件指派制度》,定期公布案件受理、指派和辦理情況,使之在案件受理、指派和發放律師辦案補貼的過程中更加公開、公正和公平。修訂了局機關的請休假制度。擬定了《鼓樓區調解組織考評辦法(試行)》、《鼓樓區人民調解員績效考核辦法(試行)》、《鼓樓區社區矯正社工績效考評辦法(試行)》,進一步落實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工作機制,規范工作程序,調動人民調解員和社工的工作積極性。
四、環境建設方面
整修、加固了構成局部危房的兩層土木結構的辦公樓;改、擴建了衛生間;增添了部分滅火器,保證每個樓層都有兩個以上滅火器;在每個樓層、重點部位都安裝了監控探頭;添置了部分花卉,調整辦公用房保證各科室有獨立的辦公室。將局一樓原租給豪誠律師事務所的辦公用房,調劑給公證處裝修使用,同時對公證檔案庫進行升級改造,積極改變我區公證處辦公用房的落後狀況。
十個司法所的辦公用房相對獨立,已有6個達到80平方米,4個達到了近100平方米。今年已有2個街道啟用了新的街道辦公樓,年內我區還有2個街道要啟用新的辦公樓。相應司法所的辦公面積有一定的增加。
五、黨風廉政建設方面
按照中央《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的要求,全面貫徹落實各級紀委和上級業務部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部署,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緊密結合我局工作實際,全面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不斷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機制,增強監督管理職能,增強隊伍的拒腐防變能力,扎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使我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二是加強黨風廉政教育。三是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四是強化對重點崗位、重點環節的監督力度。規范局機關、公證處、司法所、律師事務所財務管理制度,嚴禁違反規定發放工資外資金、福利和補貼,加強對司法所專項經費、普法經費和法律援助業務經費使用的監督;嚴格執行《福州市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范》、《福州市公證員辦理公證責任制若干規定》和《福建省社區矯正試點工作實施細則》,認真開展法律服務、社區矯正執法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教育、檢查,防患於未然。認真實施《公務員法》和《行政許可法》,嚴肅工作紀律,深入治庸治懶。五是繼續推進源頭治腐工作。嚴格按照司法部和省司法廳的規定,做好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年檢注冊及律師、公證員、法律服務工作者資格的審核審查工作。繼續推行「陽光工程」建設,在大宗物品采購、房屋修繕等方面實行公開招投標。進一步推行政務、所(處)務公開。重點是繼續抓好財務收支公開,評先評優公開,晉升晉級公開,車輛使用情況公開,大宗用品采購公開。律師所、公證處重點是收費項目、收費標准、執業程序公開。進一步規范網上上半年辦理網上審批行為,有效防止體外循環。加強對「12345」訴求件辦理的監督。
今年以來,我區司法行政工作雖然取得新的成效,但在司法局及司法所業務用房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困難。下一步,我局將結合我區司法行政工作的實際,緊緊圍繞區中心工作,立足司法行政機關的職能,真抓實干、積極作為,為鼓樓率先跨越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2011年司法行政工作思路:2011年是實施全區司法行政工作「十二五」規劃的啟動年,也是全面推進海西建設的重要一年。鼓樓區司法行政工作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圍繞深入推進社會矛盾糾紛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積極服務海西建設大局,以加強基層建設、隊伍建設為重點,全面抓好司法所建設,充分發揮司法行政的職能作用,著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一、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法律保障。
1、鞏固完善「大調解」機制,全面推行人民調解績效獎勵制度,本著激勵,「以獎代補」的原則,進一步落實人民調解的工作機制。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把人民調解工作延伸到社會和各個領域,落實重大群體性事件和突發事件的應對處置預案,確保矛盾糾紛調處率98%以上,成功率96%以上。結合《人民調解法》的實施,加強《人民調解法》的宣傳,舉辦兩期全區調解骨幹培訓班。與相關部門、單位協作,考慮成立行業調解機構。
2、加強安置幫教工作。以控制「兩率」為安置幫教工作目標努力減少重新違法犯罪。要進一步完善幫教安置網路,對刑釋解教人員的接收、幫教、管控、安置等各個工作環節實行動態管理,健全司法所、社區、單位、家庭的無縫銜接機制,繼續開展刑釋解教人員排查回訪專項活動,創新幫教方式,確定幫教類別,實行動態管理,建立幫教檔案,教育和引導刑釋解教人員依法從業、合法創業,依託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各街鎮勞動站,安排刑釋解教人員崗前勞動技能培訓,對有就業需求的刑釋解教人員百分百提供就業機會,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年內幫教率要達96%以上,安置率要達90%以上,努力把重新違法犯罪率控制在2%以內。
3、積極探索社區矯正工作。結合我區實際,進一步健全完善社區矯正工作。繼續圍繞教育監管這個核心,扎實抓好銜接接收、監管幫扶、考核獎懲、解除矯正等工作,確保國家刑罰依法規范執行。要嚴把人員「進入關」,做到傳遞、報到、登記、建檔等手續齊全,程序規范。對矯正對象實施科學分類,改善現有的技術裝備,對矯正工作實施信息化管理,提高監管工作水平。切實做到對社區服刑人員底數清、情況明,突出重點人員監管。對重新違法犯罪風險較高的人員要實施重點管控、重點教育、重點幫助、重點轉化,嚴防脫管漏管和重大重新違法犯罪現象發生。要注重宣傳,提高社會各界對社區矯正的認同感。
在今年試點社區矯正電子監控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完善系統功能,全面推廣實施社區矯正電子監控,形成我區特色。加強矯正社工的績效考核、技能培訓,逐步提高社工待遇和工作水平。
二、認真總結「五五」普法工作,全面啟動「六五」普法工作,深入推進普法依法治理進程,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質。
1、繼續抓好重點對象普法,促進全民普法深入開展。一是以提高依法執政意識為重點,推進領導幹部的法制宣傳教育,舉辦全區副科以上領導幹部法制講座。二是以提高依法辦事能力為重點,加強公務員的法制宣傳教育。三是以增強引導性、參與性和趣味性為重點,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組織小學生網路法律知識競賽。四是以推進依法誠信經營為重點,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法制宣傳教育。
2、深化依法治理,積極推進各項工作法治化進程。繼續推進依法治區、依法治街鎮(社區)、依法治單位的行業依法治理和基層依法治理工作,推進各項工作的法治化管理。著力深化行業依法治理。切實提高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服務水平,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深化基層依法治理。
3、加強依法治區成員單位的信息溝通,切實發揮網路平台的簡訊普法作用
三、緊緊圍繞服務海西建設大局,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1、全面提升法律服務能力。選擇一批在行政強制、及拆遷、建設、集體企業改制等方面有較扎實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律師,組建區政府法律顧問團隊,從法律顧問角度服務我區社會和經濟發展。積極引導廣大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主動參與政府信訪接待、產業結構調整,招商引資、政府采購、社區建設、項目拆遷等經濟項目,進一步拓寬服務渠道,推動法律服務為濟建設的各個領域提供高效服務。律師、公證、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機構有條件的要設立涉台法律服務窗口,採取便民。利民措施,積極熱情地為台商、台企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進一步加強律師事務所規范化建設力度,推進律師事務所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建設戰略,推動律師業的跨越式發展。推動公證機構積極參與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2、健全規范法律服務秩序。加強律師、公證及法律服務工作者隊伍的教育管理,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嚴格規范法律程序和工作程序,正確處理好社會效益與 經濟效益的關系、質和量的關系、管理與服務的關系,維護 良好的法律服務秩序。
3、全面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水平,繼續深化開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務」主題活動,落實法律援助十項便民措施,拓寬法律援助申請渠道,發揮區、街(鎮)、社區三級基層法律援助服務網路作用,擬在學校、僑聯等部門單位成立法律援助站,努力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根據不同時期、不同熱點,及時分析法律援助工作現狀,確定法律援助重點對象,科學調配區內法律服務資源,加大法律援助案件尤其是民事案件辦理力度,及時快捷讓更多的經濟困難群眾和外來務工人員獲得法律援助。積極開展非訴訟法律援助活動,提高案件的辦理效率和經費的使用效率。
福州市鼓樓區司法局
二0一0年十一月五日
8. 談談法官對依法行政的看法
現在不是看,是在改革,以後你要依法辦事,
9. 法官手記讀後感
楊忠民:法官緣何如此恐怖?———讀《恐怖的法官——納粹時期的司法》
1947年,在二戰後紐倫堡的廢墟上,由美國獨家主持的審判納粹時期德國司法官員的法庭開庭。當諸多第三帝國的司法官員站立在被告席上時,一個問題定然困擾著人們:法官緣何如此恐怖?
曾經身披法袍,手握法槌,頭頂法學專家、學者等高貴頭銜,面相庄嚴的前法官們,大約誰也不曾高舉火炬行進在「帝國水晶之夜」,親手殘殺猶太人,砸碎猶太商店的玻璃櫥窗,焚燒猶太教堂和「邪惡思想」的書籍;也未必親自啟動「洗浴室」的毒氣裝置毒殺婦孺,或者扣動扳機,射殺手無寸鐵的平民;更未必身著軍裝,腳登馬靴,手執佩劍,踐踏被侵略的國土——即使成了被告,那一臉的神聖和不屑,只會讓人生出對司法的敬畏,卻實在難以聯想到「恐怖」這個可怕的詞語。然而,在德國法學家英戈·穆勒的《恐怖的法官——納粹時期的司法》中〔1〕,卻分明記載下如許事實:正是他們,在經過嚴謹、縝密且富於邏輯性的「法理論證」之後,催生了臭名昭著的「紐倫堡法」,使反猶排猶的條頓劍得以從司法的劍鞘中抽出;也正是他們,端坐在國民法院、特別法院、黨衛軍警察法庭、軍事法庭之上,揮動法槌,將成千上萬「玷污種族」的猶太人和「社會蠹蟲」、「社會渣滓」驅趕進集中營,接受死亡的「洗禮」;同樣是他們,為了保證「德國種族的完美性」,作出慘無人道的判決,對智能低下者強制性絕育,令殘疾人、精神病患者在「快樂」中死亡;還是他們,把無數反戰的平民甚至德國軍人送到絞刑架下,以鮮血潤滑著第三帝國的戰爭機器……是的,從這些司法官員白皙的手上,的確看不到一絲血跡,但誰又能說,在被毀滅的五百多萬猶太人的屍骸旁,在被虐殺的二十萬「不值得活的生命」的墳冢前,乃至在被整個戰爭屠戮的五千五百萬生靈的周圍,除了游盪著希特勒死神般的身影外,就沒有抖動著這些司法官員們恐怖的黑袍?!本應由希特勒占據的被告位置,如今由他們來填補,的確是合乎邏輯的,可人們依然要追問:法官緣何如此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