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屬於行政法規嗎
Ⅰ 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的內容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未來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將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葯物,其他各類醫療機構也都必須按規定優先使用基本葯物。他介紹,2009年發布的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包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和其他醫療機構配備使用兩個部分。已公布的《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包括化學葯品、中成葯共307個葯品品種。對於中葯飲片部分,頒布國家葯品標準的中葯飲片為國家基本葯物,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其他部分)》是目錄基層部分的擴展,將配合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盡快制定出台。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保證群眾基本用葯」的要求。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應在葯品生產、流通、使用、價格管理、報銷等方面完善相關制度和機制,保證群眾能夠獲得基本用葯。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完善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管理。圍繞公共衛生和人民群眾常見病、多發病和重點疾病,以及基本醫療衛生保健需求,積極組織開展以循證醫學證據為基礎的葯品成本效益和葯物經濟學等分析評估,遴選國家基本葯物,保證人民群眾基本用葯。
(2)建立基本葯物生產供應保障機制。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和指導,積極運用國家產業政策,引導科研機構及制葯企業開發並生產療效好、不良反應小、質量穩定、價格合理的基本葯物,避免低水平重復生產和盲目生產。完善基本葯物生產供應保障措施,採取各種措施,保證基本葯物正常生產供應。
(3)建立基本葯物集中生產配送機制。鼓勵葯品生產企業按照規定採用簡易包裝和大包裝,降低基本葯物的生產成本;引導基本葯物生產供應的公平有序競爭,不斷提高醫葯產業的集中度;建立基本葯物集中配送系統,減少基本葯物流通環節。
(4)建立醫療機構基本葯物配備和使用制度。根據診療范圍優先配備和使用基本葯物,制定治療指南和處方集,建立基本葯物使用和合理用葯監測評估制度,加強臨床用葯行為的監督管理,促進葯品的合理使用。
(5)強化基本葯物質量保障體系。加強基本葯物質量監管,強化醫葯企業質量安全意識,明確企業是葯品質量第一責任人,督促企業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基本葯物質量考核評估制度,嚴格生產經營管理,保證公眾用葯安全。
(6)完善基本葯物支付報銷機制。政府衛生投入優先用於基本葯物的支付,不斷擴大醫療保障覆蓋范圍,逐步提高基本葯物的支付報銷比例,提高公眾對基本葯物的可及性。
(7)完善基本葯物的價格管理機制。完善基本葯物價格形成機制,健全基本葯物價格監測管理體系,降低群眾負擔。
Ⅱ 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問答的目錄
一 認識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1 基本葯物的由來是什麼?
2 我國基本葯物的含義是什麼?
3 如何正確理解基本葯物的內涵?
4 什麼是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5 為什麼要實行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6 哪些葯品可以納入國家基本葯物目錄遴選范圍7
7 哪些葯品不能納入國家基本葯物目錄遴選范圍7
8 國家基本葯物目錄遴選程序是什麼?
9 目前國家基本葯物目錄有多少種葯?
10 基本葯物品種越多越好嗎?
11 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如何調整?
12 地方可以增加基本葯物品種嗎?
13 地方如何確定執行基本葯物政策的非國家基本葯物目錄葯品品種?
14 患者使用基本葯物,能得到什麼實惠?
15 如何保證群眾使用基本葯物的質量安全?
二 國家基本葯物的生產
16 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給葯品生產企業帶來哪些影響?
17 如何保證基本葯物的生產供應?
三 國家基本葯物的流通
18 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給葯品批發企業帶來哪些影響?
19 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給葯品零售企業帶來哪些影響?
四 國家基本葯物的定價
20 為什麼要由政府統一制定國家基本葯物的零售指導價?
21 國家基本葯物的零售指導價是如何制定的?
22 國家基本葯物市場實際零售價格是如何形成的?它與零售指導價是什麼關系?
23 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實施後,葯價能降嗎?
24 基本葯物價格越低越好嗎?
五 國家基本葯物的招標采購
25 基本葯物的招標采購程序是怎樣的?
26 基本葯物實行省級統一招標采購有什麼好處?
27 如何保證基本葯物招標采購的公開、公平、公正?
28 葯品生產企業如何參與各地的招標采購?
29 葯品配送企業如何參與各地的招標采購?
六 國家基本葯物的配備使用
30 在哪些地區、哪些醫療機構配備使用國家基本葯物?
31 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醫,患者只能用國家基本葯物嗎?
32 在大醫院就醫,患者也能用到價廉有效的基本葯物嗎?
33 如何保證醫生開處方時優先選擇使用基本葯物?
七 國家基本葯物的醫保報銷
34 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和醫保目錄如何銜接?
35 對國家基本葯物的報銷,基本醫療保險有何政策規定?
36 在定點零售葯店購買基本葯物也能報銷嗎?
37 基本葯物和非基本葯物,醫保報銷有何區別?
八 零差率銷售及補償
38 什麼是零差率銷售?
39 基本葯物都實行零差率銷售嗎?
40 為什麼在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基本葯物零差率銷售?
41 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影響基層醫務人員收入Ⅱ馬?
42 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後,如何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補償?
43 醫保如何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補償?
44 村衛生室也要實行基本葯物制度嗎?
45 實施基本葯物制度後,如何穩定鄉村醫生隊伍?
46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包括哪些方面?
47 葯店按何種價格銷售基本葯物?
48 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對社會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有何影響?
九 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的效果評價
49 為什麼要對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實施進行效果評價?
50 如何組織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實施效果評價
Ⅲ 《國家基本葯物目錄》與《國家醫保目錄》有什麼區別
1、制定者不同
就目前法規來看,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由國家制定並頒布,自2009年後,國家基本葯物將全部自動進入各省的醫保目錄當中。
醫保目錄為各省制定,除必須包含的國家基本葯物外,還可根據本省實際用葯情況增加部分葯物。
2、范圍不同
范圍不同,目前我國國家基本葯物目錄收錄的葯品有2070條。范圍很廣。
醫保目錄的范圍與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相互交叉。
(3)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屬於行政法規嗎擴展閱讀:
一、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將新增165種葯物品種。
1、新增品種數量: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由520種增加至685種,其中西葯共417種,中葯268種。
2、葯物品種結構優化:突出基本用葯需求的同時注重兒童等特殊人群的用葯。
3、規范葯品劑型和規格:685種涉及劑型1110餘個、規格1810餘個。
4、中西葯並重:新增葯物品種增加了功能主治范圍,中醫臨床覆蓋更加全面。
二、國家基本葯物目錄新增對醫保目錄的影響
根據今年9月出台的《關於完善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的意見》內容,醫保部門按程序將符合條件的基本葯物目錄內的治療性葯品優先納入醫保目錄范圍或調整甲乙分類。
三、《國家基本葯物目錄》與《國家醫保目錄》現狀
今年9月出台的《關於完善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的意見》提出,醫保部門按程序將符合條件的基本葯物目錄內的治療性葯品優先納入醫保目錄范圍或調整甲乙分類。
基本葯物與醫保葯品既有共性,也存在差異。兩者在安全有效、成本效益比方面無明顯差別,基本葯物在「防治必需、保障供應、優先使用」方面屬性更強。
基本葯物不僅兼顧臨床必需,還考慮公共衛生必需,包括免疫規劃疫苗、抗艾滋病和結核病等葯品。
基本葯物需採取多種方式保障有效供給,確保不斷供,政府通過定點、儲備等方式保障生產供應,通過財政專項經費或納入醫保基金予以高水平保障,提高患者對基本葯物的可負擔性。
同時,基本葯物是臨床首選、優先使用的一線葯品,隨著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等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斷深入,從保證供應、指導臨床合理用葯角度。
Ⅳ 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的目錄類別
我國基本醫療保險葯品分為兩類,甲類指的是全國統一的能夠保證治療基本需要的葯品,這類葯品可以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給付;乙類則指的是可以享受部分支付的葯品,它的給付過程是首先職工要自己支付一定比例的費用,然後再用醫療保險基金按照標准來給付費用。葯品目錄中的葯分為西葯、中成葯和中葯飲片。
我國各地的經濟發展不均衡,因此醫療保險基金的籌措資金的水平也不盡相同,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把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分為了甲類和乙類。對於甲類目錄的葯品,無論在哪個地區,都應當統一地保證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來支付,對於乙類目錄的葯品,各地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當地臨床用葯的習慣來進行一些適當的調整,乙類葯品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比例可以根據當地醫療保險基金對葯品費用的承受能力來決定。
Ⅳ 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和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目錄有什麼區別
這是不一樣的 國家基本葯物目錄是根據國民長期使用的葯品,頻率較高的葯品使用,制定統專一屬的目錄,設定最高的零售價 醫療保險目錄 是針對醫院葯品的使用 給予病患者一定的比例報銷,有分甲類醫保 和乙類醫保 甲類全額報銷 乙類視情況而定。基葯目錄是制定部門是衛生部 醫保目錄是人民社會保障局制定了 這是我的理解 可能表達不是很很好。
Ⅵ 國家基本葯物目錄是如何制定的
8月18日我國醫改又出重拳
隨著《關於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的實施意見》、《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管理辦法(暫行)》和《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三個文件的同時發布,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這一歷史性的工作,在我國正式啟動。
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葯品供應保障體系,是醫改所追求建立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四大重點體系之一;而這一體系最重要的基礎,恰恰就是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8月19日,記者就「基本葯物」的概念、基本葯物制度的淵源、此次基本葯物目錄的遴選過程、目錄對葯價的影響等問題,采訪了有關專家。
上世紀七十年代基本葯物制度的淵源
在18日出台的《關於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的實施意見》和《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管理辦法(暫行)》中,有如下定義——基本葯物是適應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劑型適宜,價格合理,能夠保障供應,公眾可公平獲得的葯品。國家基本葯物制度是對基本葯物的遴選、生產、流通、使用、定價、報銷、監測評價等環節實施有效管理的制度,與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體系相銜接。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許嘉齊告訴記者,「基本葯物」的概念,是世界衛生組織於上世紀70年代提出的,指的是能夠滿足基本衛生保健需求,具有足夠數量、適宜、國民能夠公平享有的葯品。各國公共醫療保障體系都不可能為民眾的所有葯物開支付賬,因此才對所有上市的葯品進行適當的遴選,編制出基本葯物目錄。1975年,世界衛生組織向發展中國家推薦了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將其作為確保民眾基本醫療需求的葯品供應管理制度的基礎。
許嘉齊強調,國家基本葯物制度是一個國家葯品政策的核心,是國家為保障基本葯物的公平可及、安全有效與合理使用,對基本葯物遴選、生產、流通、使用、定價、籌資等多環節實施有效管理的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保證葯物的生產與供應。二是提高葯物的可獲得性。三是提高居民葯品的可支付性。目前已有105個國家已經和正在制定國家基本葯物制度,有160多個國家擁有國家基本葯物目錄。
1979年,我國開始引入「基本葯物」的概念。1982年,國家公布第一批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到2004年共進行了四次調整。由於我國一直沒有建立完整的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和政策,基本葯物管理一直處於「有目錄而無制度的狀態」,群眾基本用葯不能得到有效保證。國內外實踐經驗表明,基本葯物管理不僅僅是制訂基本葯物目錄,更重要的是建立從基本葯物生產、采購、配送到使用、報銷、價格等各個環節的管理制度和政策。
307個葯品品種目錄制定歷經五大程序
此次公布的基本葯物目錄包括化學葯品和生物製品、中成葯、中葯飲片3大部分,共307個葯品品種。化學葯品和生物製品主要依據臨床葯理學分類,共205個品種;中成葯主要依據功能分類,共102個品種;中葯飲片沒有列具體品種,僅規定「頒布國家標準的中葯飲片為國家基本葯物,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目錄中,化學葯品和生物製品中的口服常釋劑型包括口服普通片劑、腸溶片、分散片,硬膠囊、腸溶膠囊、軟膠囊(膠丸);口服緩釋劑型包括緩釋片、控釋片,緩釋膠囊、控釋膠囊;外用軟膏劑型包括軟膏劑、乳膏劑;注射劑包括注射液、注射用無菌粉末、注射用濃溶液。中成葯的劑型沒有單列。
記者注意到,「青黴素」、「阿莫西林」、「紅黴素」、「感冒清熱顆粒」等常見葯均出現在公布的目錄內。據了解,我國目前已上市的葯品多達16000餘種,並且存在同一品種上百家企業生產的狀況。國內外醫療用葯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醫療市場上的品種過多,不利於醫療機構合理用葯、難以提高用葯效益的總體水平。
衛生部葯物政策與基本葯物制度司司長鄭宏告訴記者,國家基本葯物的遴選就是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葯並重、基本保障、臨床首選和基層能夠配備的原則,結合我國用葯特點,參照國際經驗,合理確定品種(劑型)和數量的,這一目錄的制定應當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基本醫療保障體系相銜接。
鄭宏說,我國制定的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包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和其他醫療機構配備使用兩個部分。18日先期公布的是《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而《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其他部分)》是基層部分的擴展,將配合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盡快制定出台。
國家基本葯物目錄是按照怎樣的程序制定出來的?鄭宏告訴記者,主要有五大程序:一、從國家基本葯物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專家成立目錄咨詢專家組和目錄評審專家組,咨詢專家不參加目錄評審工作,評審專家不參加目錄制訂的咨詢工作;二、咨詢專家組根據循證醫學、葯物經濟學對納入遴選范圍的葯品進行技術評價,提出遴選意見,形成備選目錄;三、評審專家組對備選目錄進行審核投票,形成目錄初稿;四、將目錄初稿徵求有關部門意見,修改完善後形成送審稿;五、送審稿經國家基本葯物工作委員會審核後,授權衛生部發布。
每三年調整一次目錄並非一成不變
「國家基本葯物目錄並非一成不變。在保持數量相對穩定的基礎上,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實行動態調整管理。原則上每3年調整一次,必要時,國家基本葯物工作委員會適時組織調整。」鄭宏說。
什麼樣的因素能影響調整的品種和數量呢?衛生部合理用葯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周筱青表示——我國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和基本醫療保障水平變化、我國疾病譜變化、葯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國家基本葯物應用情況監測和評估、已上市葯品循證醫學和葯物經濟學評價等等因素,都可能成為調整目錄品種和數量的原因。
周筱青說,目前有六種葯品不得納入國家基本葯物目錄遴選的范圍,具體包括:含有國家瀕危野生動植物葯材的;主要用於滋補保健作用,易濫用的;非臨床治療首選的;因嚴重不良反應,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明確規定暫停生產、銷售或使用的;違背國家法律、法規,或不符合倫理要求的。
對於已經進入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的葯品品種,在什麼情況下就必須從目錄中調出呢?「一共包括五種情形,包括葯品標准被取消的;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撤銷其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根據葯物經濟學評價,可被風險效益比或成本效益比更優的品種所替代的以及國家基本葯物工作委員會認為應當調出的其他情形。」周筱青解釋道。
清晰的時間表值得期待的25%
18日公布的《關於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的實施意見》,為人們清晰地描繪了在我國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的時間表:2009年,每個省(區、市)在30%的政府辦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葯物制度,包括實行省級集中網上公開招標采購、統一配送,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葯物並實現零差率銷售;到2011年,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到2020年,全面實施規范的、覆蓋城鄉的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衛生部部長陳竺在18日舉行的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實施啟動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目錄的制定思路是突出近期改革的重點,即基本、基礎和基層,以使基本葯物目錄更好地適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公立醫院機構改革的需要。目錄公布後,各地要圍繞目錄做好基本葯物的采購配送、配備使用等准備工作。
衛生部葯物政策與基本葯物制度司司長鄭宏說,按照規定,納入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的葯品將全部納入政府定價范圍。基本葯物目錄公布後,國家發改委將原則上按照葯品通用名來制定公布基本葯物零售指導價格。基本葯物定價將兼顧廣大群眾和生產廠家的利益,既要考慮企業有恰當的利潤空間,鼓勵企業生產基本葯物,同時也要合理地降低基本葯物的價格。
有關專家分析,根據國家物價主管部門初步測算,基本葯物價格平均降幅約在10%左右。同時,基本葯物在基層實行零差率銷售,取消15%葯品加成。也就是說,兩者相加,群眾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購買基本葯物,價格上至少將便宜25%。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18日也表示,2009年版醫保目錄將在今年11月底前出台,基本葯物將全部納入醫保目錄,報銷比例將明顯高於非基本葯物。
所有這些,對逐步解決長期存在的百姓看病貴問題,無疑將是重大的「利好」消息,值得每一位公民欣喜和期待。
Ⅶ 制定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的機構是
國家衛生計生委會同有關部門起草國家基本葯物目錄遴選工作方案和具體的遴選原則,經專國家基本屬葯物工作委員會審核後組織實施。制定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的程序:
(一)從國家基本葯物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專家成立目錄咨詢專家組和目錄評審專家組,咨詢專家不參加目錄評審工作,評審專家不參加目錄制訂的咨詢工作;
(二)咨詢專家組根據循證醫學、葯物經濟學對納入遴選范圍的葯品進行技術評價,提出遴選意見,形成備選目錄;
(三)評審專家組對備選目錄進行審核投票,形成目錄初稿;
(四)將目錄初稿徵求有關部門意見,修改完善後形成送審稿;
(五)送審稿經國家基本葯物工作委員會審核後,授權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
Ⅷ 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到底有什麼用 地方基本葯物目錄到底是用來干什麼的
說是說老百姓有利了,但本人覺得還是以前實惠,現在實行陽光采購,零差價,但是葯品版進價比權之前沒有實行陽光還貴,有好多都比我們之前的進價翻了幾倍,老百姓又何來實惠呢。基層醫院都不能看一般的病,讓他們往大醫院跑,這不是讓他們出更多的錢嗎,本人覺得這是基本葯物目錄限制的弊端。
Ⅸ 國家基本葯物目錄與醫保目錄有什麼區別
1、使用范圍不同:國家基本葯物目錄不僅兼顧臨床必需,還考慮公共衛生必需,包括免疫規劃疫苗、抗艾滋病和結核病等葯品。醫保目錄指保證職工臨床治療必需的,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給付范圍內的葯品,分為甲類和乙類兩種。
2、支付方式不同:國家基本葯物目錄需採取多種方式保障有效供給,確保不斷供,政府通過定點、儲備等方式保障生產供應,通過財政專項經費或納入醫保基金予以高水平保障,提高患者對基本葯物的可負擔性。
醫保目錄葯物根據不同類支付方式不同,甲類的葯物全國基本統一、能保證臨床治療基本需要的葯物。這類葯物的費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給付范圍,並按基本醫療保險的給付標准支付費用。
乙類的葯物是指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有部分能力支付費用的葯物,這類葯物先由職工支付一定比例的費用後,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給付范圍,並按基本醫療保險給付標准支付費用。
3、優先順序不同:國家基本葯物目錄是臨床首選、優先使用的一線葯品,隨著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等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斷深入,從保證供應、指導臨床合理用葯角度,基本葯物目錄的指導性作用更強。
(9)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屬於行政法規嗎擴展閱讀:
一、產生背景:
隨著我國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迫切要求建立和健全包括社會醫療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障體系。1998年12月,我國頒布了《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標志著新型醫療保障制度的建立。
為了保障職工基本醫療用葯,合理控制葯品費用,次年5月下發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用葯范圍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基本醫療保險用葯范圍通過制定《基本醫療保險目錄》進行管理。
2000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誕生,我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配套措施正式啟動。在此基礎上,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又於2004年9月頒布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葯品目錄》。
二、特點:
《國家基本葯物目錄》中的基本葯物,政府會採取多種方式保障有效供給,確保不斷供,通過定點、儲備等方式保障生產供應,通過財政專項經費或納入醫保基金予以高水平保障,提高患者對基本葯物的可負擔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基本葯物目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基本醫療保險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