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是行政法規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是行政法規嗎

發布時間: 2021-02-08 19:32:28

Ⅰ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屬於什麼性質的法律

根椐不同標標准有多種分法:
一、屬於公法,不是私法
二、是行政法之中的組織法,不是行政程序法等
三、從效力層次上是基本法以外的法,不是基本法等

您沒看錯的話,答案也會出錯的。

Ⅱ 《國家公務員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區別

以下是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一章總 則,考生可進行了解。

  1. 第一條 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2. 第二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3. 第三條 公務員的義務、權利和管理,適用本法。

    法律對公務員中的領導成員的產生、任免、監督以及法官、檢察官等的義務、權利和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4. 第四條 公務員制度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貫徹中國共產黨的幹部路線和方針,堅持黨管幹部原則。

  5. 第五條 公務員的管理,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依照法定的許可權、條件、標准和程序進行。

  6. 第六條 公務員的管理,堅持監督約束與激勵保障並重的原則。

  7. 第七條 公務員的任用,堅持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原則,注重工作實績。

  8. 第八條 國家對公務員實行分類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學化水平。

  9. 第九條 公務員依法履行職務的行為,受法律保護。

  10. 第十條 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公務員的綜合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公務員的綜合管理工作。上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導下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的公務員管理工作。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導同級各機關的公務員管理工作。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包括哪幾種法

主要分兩種: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

特別行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海關法》、《教育法》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制定本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教育法》的頒布是關系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件大事,對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制度,維護教育關系主體的合法權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設,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

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利益,加強海關監督管理,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制定的法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而制定的法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制定本法。

Ⅳ 《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在關於公務員權益保障的區別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出台廢止了《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沈陽華圖溫馨提示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立法目的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立法目的是: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版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權的監督,促進公務員正確履職盡責,建設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

公務員是幹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是人民的公僕。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是行政法規嗎擴展閱讀:

公務員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貫徹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組織路線,堅持黨管幹部原則。

公務員的管理,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依照法定的許可權、條件、標准和程序進行。公務員的管理,堅持監督約束與激勵保障並重的原則。

Ⅵ 《公務員法》是什麼時候起開始實施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是從2019年6月1日起施行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專員屬法》第四條 公務員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貫徹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組織路線,堅持黨管幹部原則。

(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是行政法規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二十三條錄用擔任一級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級層次的公務員,採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辦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規定錄用公務員時,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對少數民族報考者予以適當照顧。

第二十四條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的錄用,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地方各級機關公務員的錄用,由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必要時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可以授權設區的市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

Ⅶ 行政法律法規

行政法規的立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八十九條 第一款明確規定:作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可以「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因此,制定行政法規是憲法賦予國務院的一項重要職權,也是國務院推進改革開放,組織經濟建設,實現國家管理職能的重要手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條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除外。
第五十六條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第五十七條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組織起草。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第五十八條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第五十九條行政法規起草工作完成後,起草單位應當將草案及其說明、各方面對草案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和其他有關資料送國務院法制機構進行審查。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向國務院提出審查報告和草案修改稿,審查報告應當對草案主要問題作出說明。
第六十條行政法規的決定程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六十一條行政法規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
最主要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上面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還有很多.很多。詳細請進入「中央政府網」-法律法規-行政法規。

Ⅷ 行政法律法規有哪些

行政法規的立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八十九條 第一款明確規定:作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可以「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因此,制定行政法規是憲法賦予國務院的一項重要職權,也是國務院推進改革開放,組織經濟建設,實現國家管理職能的重要手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條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除外。
第五十六條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第五十七條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組織起草。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第五十八條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第五十九條行政法規起草工作完成後,起草單位應當將草案及其說明、各方面對草案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和其他有關資料送國務院法制機構進行審查。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向國務院提出審查報告和草案修改稿,審查報告應當對草案主要問題作出說明。
第六十條行政法規的決定程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六十一條行政法規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
最主要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上面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還有很多.很多。詳細請進入「中央政府網」-法律法規-行政法規。

Ⅸ 公務員退居二線 是哪部法律規定的還是哪個行政法規規定

為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以下簡稱公務員法),制定本實施方案。

附件三:公務員職務與級別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完善公務員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制度,健全公務員激勵和保障機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國家根據公務員職位類別設置公務員職務序列。公務員職務對應相應的級別。

第三條職務和級別設置遵循科學、規范、效能的原則。

第四條職務和級別是實施公務員管理,確定公務員政治待遇、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的依據。

第二章職務與級別設置

第五條公務員職務根據規定的機構規格、編制限額、職位等設置。

公務員職務名稱應當與機構規格相一致。

第六條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第七條領導職務層次由高至低依次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第八條綜合管理類的領導職務根據憲法、有關法律法規、職務層次和機構規格設置確定。

第九條非領導職務在廳局級以下設置。

第十條綜合管理類的非領導職務由高至低依次為:巡視員、副巡視員、調研員、副調研員、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

第十一條公務員級別由低至高依次為二十七級至一級。

第二十二條公開選拔或者調任的公務員,其級別按照新任職務及工作年限等,參照機關同類人員確定。

第二十三條公務員職務晉升後,原級別低於新任職務對應最低級別的,晉升到新任職務對應的最低級別;原級別已在新任職務對應范圍的,在原級別的基礎上晉升一個級別。

第二十四條公務員在受處分期間不晉升級別。受處分後,級別變動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五條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辭去領導職務或者公務員降職後,其級別確定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是行政法規嗎擴展閱讀:

第二十六條公務員級別的確定、晉升或者降低,按照管理許可權,由決定其職務任免的機關批准。第五章管理與監督

第二十七條縣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職務與級別設置、確定工作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

第二十八條對不按照規定的職務職數要求、資格條件及程序等設置職務、確定公務員職務與級別的,不予批准或者備案;已經作出的決定一律無效,由公務員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予以糾正。

第二十九條對違反規定進行公務員職務、級別確定的,應當根據具體情況,依法追究主要責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Ⅹ 公安機關組織管理條例屬於行政法規嗎

公安機關組織管理條例屬於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國務院,行政法規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授權制定、行政法規必須經過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規具有法的效力。

《公安機關組織管理條例》於2006年11月1日國務院第154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制定的,由國務院總理簽發。

《立法法》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立法法》第七十條 行政法規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
有關國防建設的行政法規,可以由國務院總理、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共同簽署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令公布。

熱點內容
法院小蘋果 發布:2025-09-29 16:13:45 瀏覽:877
合同法善意第三人案例 發布:2025-09-29 16:10:44 瀏覽:379
數字法院網 發布:2025-09-29 15:53:58 瀏覽:91
安徽大湖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9 15:53:48 瀏覽:504
法院紀檢監察機構 發布:2025-09-29 15:46:59 瀏覽:931
刑事訴訟法申請再審 發布:2025-09-29 15:43:48 瀏覽:775
推進司法案件 發布:2025-09-29 15:42:58 瀏覽:334
民法典書單 發布:2025-09-29 15:42:07 瀏覽:612
勞動法辭職規定不滿一個月 發布:2025-09-29 15:38:08 瀏覽:849
講授經濟法的課程總結 發布:2025-09-29 15:34:22 瀏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