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私企產假規定
㈠ 最新勞動法產假規定對私企有用嗎 我在私企上班公司說沒有產假
1、產假適用於中國境內的所有企業,不管是國企還是私企。
2、產假,是指在職內婦女產容期前後的休假待遇,一般從分娩前半個月至產後兩個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後長至四個月,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九十天的產假。職業女性在休產假期間,用人單位不得降低其工資、辭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勞動合同。職業女性休產假享受生育保險待遇,由社保統籌基金報銷相關醫療費和發放生育津貼;職業女性沒有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承擔。
3、現在我國正式實施的產假標准依據2012年4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的《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草案)》。草案將女職工生育享受的產假由90天延長至98天,並規范了相關待遇。
㈡ 在私企任職5個月按勞動法應有多少產假
我關於孕婦產假相關律規規定: 職工育享受少於九十產假(華民共勞第六十二條) 職工產假別按列情況執行 ()單胎順產者給予產假九十其產前休息十五產休息七十五 (二)難產者增加產假十五;胞胎育者每育嬰增加產假十五 (三)妊娠三月內自流產或宮外孕者給予產假三十;妊娠三月七月自流產者給予產假四十五 【產前假】: 職工妊娠七月(照二十八周計算)應給予每工間休息安排夜班勞工作許經本申請單位批准請產前假兩半月 職工妊娠期間醫療保健機構約定勞間內進行產前檢查(包括妊娠十二周內初查)應算作勞間 【授乳間哺乳假】: 職工育.其嬰周歲內應照顧其每班勞間內授乳兩(包括工喂養)每單胎純授乳間三十鍾亦兩授乳間合並使用胞胎育者每胎每哺乳間增加三十鍾嬰滿周歲經區、縣級醫療保健機構確診體弱適延職工授乳期超六月授乳間及本單位授乳往返間應算作勞間 職工育若困難且工作許.由本提申請經單位批准謂哺乳假六半月 【保胎假】: 職工按計劃育懷孕經醫師據證明需要保胎休息其保胎休息間按照本單位實行疾病待遇規定辦理(家勞總局保險福利司關於職工保胎休息病假超六月育待遇問題給海市勞局復函) 註:產假90按自數計算包括定節假 晚育假、晚育護理假遇定節假順延 歸納些假期兩類類必須享受假期單位權剝奪另類工作許、單位同意請假 、必須享受假 產假:90+30(晚育)+15(難產)+15(胞胎每嬰) 產前檢查:職工妊娠期間醫療保健機構約定勞間內進行產前檢查(包括妊娠十二周內初查)應算作勞間(些企業懷孕職工勞間內進行產前檢查間計病假、缺勤等侵害職工合權益) 產前假:懷孕七月每工間休息安排夜班勞 授乳間:嬰周歲內每兩授乳間每30鍾合並使用 二、工作許單位同意請假 產前假:懷孕7月工作許經本申請單位批准請產前假兩半月 哺乳假:職工育若困難且工作許由本提申請經單位批准請哺乳假六半月 保胎假:醫證明按病假待遇 【相關假期待遇規定】: 、保胎假工資按照病假發 符合計劃育規定懷孕職工經醫師診斷具證明需要保胎休息其假期工資按病假工資標准發放 二、產前假工資按照八發 原市勞局明確:職工請產前假期間工資其工資按本工資百八十發給本工資指按職工請產前假或請產假前勤月實工資(包括產性津貼獎金)計算 增加工資應作勤待 三、產假領育津貼 職工產假期間已參加育保險根據育保險規定享受育津貼醫療津貼其所單位再支付產假工資育津貼標准該度本繳納社保險基數產假領久育津貼醫療津貼3000元員工所單位沒參加育保險產假期間應按規定支付工作期間工資職工應育保險其待遇應由單位承擔 四、哺乳假六半月按照工資八發再延期間按七
㈢ 私人企業能否享受產假
「直到你生好小孩後6個月才可以 生好小孩每個月工資是原來的80% 」?版?
這是哪裡的專家,胡說權八道啊,超級鄙視!!!
未婚是可以休產假的,但沒有產假待遇(如生育津貼).
我國《勞動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九十天的產假。」所以婦女生育產假是法定的,不管其生育是否符合計劃生育政策,員工提出要求休產假,企業都應當無條件的批准。這樣規定的目的是為了能夠保障產婦恢復身體健康,享受產假不以是否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為前提條件,只要有生產的事實,就當享受90日的產假。另外,《勞動法》第七章里還規定了一些其它女職工三期保護的條款,這些都是適用與所有女職工的。
但此同時,我們也必須區別「產假」與「產假待遇」這二個不同的概念:對於未婚先孕的女職工來說,她們有權享受產假,但是不能享受產假期間的相關待遇。
鑒於未婚先孕女職工違反了計劃生育政策,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問題解答》第十七條「女職工違反計劃生育規定,生育待遇按照計劃生育規定處理」。所以在產假期間不能和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女職工一樣享受產假期間相關待遇,這些待遇包括生育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和葯費等以及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產工資)。
㈣ 私人企業的產假是多少天。
如果你是早孕的話不得低於98天,晚孕就更多了。
私人企業的規章不能凌駕於國家勞動法之上,所以他只可以多給假期,不能低於98天。
㈤ 在私企,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女職工也能享受勞動法規定的帶薪產假嗎
當然應該。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從第二個月起支付你雙倍工資,補交社保,解除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還應支付經濟補償(法律規定詳見《勞動合同法》第82、38、46條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6、27條)。關鍵一點就是證據,需要你和用人單位有勞動關系的證據。至於工作了多少時間,可以用「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在仲裁或訴訟時由用人單位出具,因為每個人到一個地方工作都應該填寫入職表。這樣也就證明了你的工作時間,發工資你也要簽字,工資發放表也應由用人單位出具,這就證明了你每月的收入狀況。
「舉證責任倒置」在勞動法領域廣泛存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6、39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3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9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條,《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2條均有這方面的規定。工資支付憑證、社保記錄、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考勤記錄等均可要求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如果你想全面維護你的合法權益,建議你看一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社會保險法》和《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你才能知道用人單位到底在那些方面侵犯了你的權益,會使你一生受益。如果是晚育,還應該有增加的產假,看你所在省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如果用人單位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注意收集證據。如果將來仲裁或訴訟,這很重要。
㈥ 最新勞動法規定私營企業產假和產假期間的工資如何計算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第七條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晚婚晚育的,具體延長多少天,需要查看你所在城市的規定。 第八條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准由用人單位支付。 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生育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准,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產假期間應按原工資支付。 《女職工特別保護規定》 第五條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
㈦ 勞動法關於產假如何規定
.第八條女職抄工產假為九襲十天,其中產前休假十五天。難產的,增加產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十五天。
這是《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中的第8條規定。此外,如果你是晚育,看你工作地所在省的《某某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對晚育還有產假獎勵。我在四川,給你看《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對晚育的規定吧。
第十三條穩定現行生育政策,提倡和鼓勵公民晚婚、晚育,做到少生、優生、優育。提倡和鼓勵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
男女雙方按法定婚齡各推遲3周歲以上初婚的為晚婚,已婚婦女24周歲以上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為晚育。
不得違反法律和本條例規定生育。
第三十三條實行晚婚的,除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20天;已婚婦女晚育的,除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30天,給予男方護理假15天。婚假、產假、護理假視為出勤,工資、獎金照發。
㈧ 新的勞動法產假的規定是怎樣的
勞動法規對產假的規定如下: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第七條 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第八條 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准由用人單位支付。
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生育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准,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第九條 對哺乳未滿1周歲嬰兒的女職工,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
(8)勞動法私企產假規定擴展閱讀:
女職工產假期間享受工資待遇,企業和事業單位不同。企業女職工,如果單位給上了生育保險的,產假期間的工資,由生育保險機構按規定支付。沒有給女職工上生育保險的企業,由企業支付工資。這里說的是基本工資。其他附加工資因各企業經營狀況不同,規定不同,是否計發由企業定。
機關、事業單位女職工產假期間,根據《人事部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女職工產假期間工資計發問題的通知》(1994年2月24日)規定,女職工在國家規定的產假期間,其工資按下列各項之和計發:
1、機關實行職級工資制度的人員,為本人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與工齡工資;
2、機關技術工人,為本人崗位工資、技術等級(職務)工資與按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獎金;
3、機關普通工人,為本人崗位工資與按國家比例計算的獎金;
4、事業單位職工,為本人職務(技術等級)工資與按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津貼(其中,體育運動員,為本人體育基礎津貼與成績津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